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2015-12-10 01:48欧奕嫦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针头头皮输液

欧奕嫦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欧奕嫦

目的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通过儿科门诊500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实践总结。体会有:穿刺前做好充分准备;操作中注意患儿的固定、进针的方法、判断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穿刺后注意针头的固定,并指导家长正确的托抱姿势。结果 门诊输液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达96%。结论 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系统、全面的细致的护理是提高穿刺成功的关键,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指导实践,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的心理压力,才能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笔者所在医院是二级甲综合医院,门诊、急诊输液统一管理,负责成人和小儿输液,其中儿科门诊量年达7.5万人次以上,2岁以下均需输液的小儿年达有3万人次。其中常见输液类型有:周围静脉输液法、头皮静脉输液法和颈外静脉穿刺输液法。但由于儿童好动,且足背、手背等处静脉不明显。所以在给儿童进行输液治疗的时候,医护人员常采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方式。小儿头皮相对于手背、足背等其他地方,血管较为明显、易于穿刺且容易固定。但由于儿童常常因为害怕而大声哭闹,面对孩子哭闹,家长会因疼爱子女而感到心切,不停询问医护人员,给医护人员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其实若穿刺成功率高,不仅降低患儿痛苦,更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同时也降低了儿童家长和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故笔者根据自身十多年的经验对小儿静脉穿刺进行了一些总结,其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门诊的500例患儿,年龄:0—1岁220例,1—2岁280例,男300例,女200例,500例患儿其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350例,急性肺炎100例,腹泻50例。

1.2 方法

1.2.1 穿刺前

1.2.1.1 操作者心理准备。在为儿童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常常会因为家长的不恰当语言或行为而感到压力倍增,从而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导致儿童患者也承担了一些不必要的疼痛。故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心力素质,学会自己给自己缓解压力,忽视外部不良环境对自己的影响,面对缺乏一定医学常识的家长的要求时,要稳定自己的心理情绪,沉着冷静的处理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家长和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同时也是护理人员在工作所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只有时刻维持良好的心态,在进行穿刺时大胆认真仔细[1],才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

1.2.1.2 患儿及患儿家长的准备。加强护患关系的沟通取得配合,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操作方便的治疗台,要营造良好的气氛,热情对待患儿家长,做到有耐心,细心及高度责任心。在进行穿刺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儿童喜欢的物品来转移儿童的注意力,或者通过抚摸、简单游戏的方式使儿童放松警惕;并且向儿童家属讲解一些有关的医疗常识,提高家长的医学常识,从而避免家长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而导致矛盾的产生。最后,使家长配合自己行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因为只有顺利输上液体,患儿才能早日康复,家长也才能真正放松自己的心情。

1.2.1.3 穿刺血管准备。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尽量避开在骨隆突处,以利固定,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合理的选择。因为儿童头部血管丰富,各个血管之间相互交叉,暴露明显,并且血管内血液侧循环回流,所以可向心性穿刺,也可离心性穿刺,为保证成功率,医护人员一般首选前额平坦处,较粗且直的血管作为穿刺对象,因为此处容易固定;若前额出没有合适对象,可选择额浅、颞浅出静脉,此处静脉也较为粗,但由于此处头骨突出,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角度;最后可选择耳后静脉,但由于儿童好动,可能导致输液失败。为帮助医护人员快速的找到静脉,笔者简要说明一些区分动脉、静脉的主要方法:一是通过触摸,动脉血管颜色较深,触摸时按感受到脉搏的跳动且不会向下凹陷、无弹性、穿刺后也不会产生血液逆流的现象。用含有生理盐水的针管推进时,患者血管发白;而静脉触摸时不会感受到脉搏的跳动也不会向下凹陷、弹性大、血管分布于皮肤表层下、呈蓝色,穿刺后有逆流的现象。患儿哭闹或有皮疹难以辨别血管时,可用拇指稍用力按压皮肤来确定血管方向,当皮下脂肪厚,血管印记不清时,用指尖在静脉解部位置,横向触摸,摸到凹槽,上下来回触摸可看到凹槽走向即为静脉走向,所以掌握一些常用血管的解剖位置对于选择合适的血管也至关重要[2]。

1.2.1.4 穿刺用物准备。输液器1付(5号半针头)输液贴一块,备4条稍长一些的透明胶布,输液药品、用品准备齐全。

1.2.1.5 穿刺部位皮肤的准备。毛发影响穿刺,因此在固定时,要征求患儿家长同意后,剃除进针部位周围约5cm处皮肤上的毛发。

1.2.2 操作中

1.2.2.1 患儿固定。因患儿年龄小,头部摇摆不定,难以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不配合治疗,所以患儿的固定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保证能顺利进行,应先让儿童正卧,头靠在枕头上,家长配合医护人员的要求,稳固儿童的膝关节和头部,以不阻挡操作者进针位置为佳,双肘为支撑点,夹住患儿的双上肢,这样患儿的体位保持稳定,操作才能顺利进行。

1.2.2.2 进针的方法。常规消毒皮肤5cm×5cm以上,左手拇指,食指分别固定绷紧静脉两端的皮肤,右手拇指,食指紧持针柄前后缘,针头截面向上穿刺皮肤后进入静脉。聚浅、额前以及额中央的静脉在进针时宜选用的角度为5°-15°。耳后、颅骨、头顶即眼眶等部位在进针时宜选择的角度为15°-25°。在刺穿时,力度和速度都要适宜。在刺穿时,穿破皮肤时需要加大力度和速度,如果针头进入真皮和表皮层时有所停留就会对患者造成痛感,当针头由皮下组织进入血管后,要减轻力度、放慢速度,直至针头中有回血为止,当看见回血后针头需要按照血管的走向再向前推送一些。如果在穿刺过程中遇到患儿哭闹,则要抓住患儿头皮因回流压增加而静脉充盈的机会尽量一次完成穿刺[3],如在穿刺后不见回血,不应立即实施第二次穿刺,而应该等待片刻或者通过挤捏输液管下端的胶管方式来变换针头方位或角度来尽量完成穿刺。总之小儿头皮静脉的操作原则是宜浅勿深,宜慢勿快,固定稳妥。

1.2.2.3 静脉穿刺成功和失败的表征。如果在刺穿过程中,针头进入血管后未出现回血的现象,且感觉到落空感,这种情况也不能表示刺穿失败。因为部分患儿由于其自身血管不充盈也会造成针头在进入血管后不出现回血的状况。这时,可以通过轻压针头来引发回血现象。此外,当输液瓶压力低,患儿哭闹不安都可能造成刺穿不成功。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调高输液架、安抚患儿以及用棉签垫高针柄的方式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当这些影响因素都得到排除后,就可以打开输液开关,如果输液无阻碍,并且患儿没有出现肿胀的情况就表示穿刺成功。

1.2.3 穿刺后

1.2.3.1 固定针头是穿刺成功后的重要步骤。固定针头有不同的手法,如果针头在头部较为平坦的地方则直接用左手食指按压;如果针头在头部有弧度的地方则可以通过棉签或左手拇指垫平,悬空针柄后再用食指按压的方式,这样是为了保持针头于血管同一水平,将第一条透明胶布固定针柄,使针头不易滑出血管外,之后再将输液贴固定在针眼处,为了固定针头要用胶布将针柄的两侧粘牢[4]。之后把输液管盘成弧形后,用第三条透明胶布固定,第四条透明胶布在距离头皮针接口,近端输液管固定于患儿头顶部头皮上或在针眼后面的位置,防止患儿头部转动时,缓冲牵拉力,起到降低针头移位的目的。

作者单位:527200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内三科

1.2.3.2 稳妥固定后,指导家长将患儿呈“喂奶”姿势。家长需在喂奶时将孩子的一只手夹在腋窝下,抓住另一只手防止患儿乱动。为了保护刺穿部位,家长在喂奶时需要将针柄的位置裸露在外侧[5]。在喂奶时,要小心看护好患儿,不要让患儿小手拔掉针头,不要将针头碰在身上,致使针头移位,随时观察输液情况,并敦促家长用正确的姿势拖抱患儿。另外,当患儿由于高热或哭闹出汗多时,应及时擦汗,必要时,增加胶布固定。

2 结果

480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6%。

3 体会

在临床中,静脉输液因其见效快、痛苦小等优点而被普遍使用。因此,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亲切的环境,护理人员扎实的刺穿技术、与患儿及家长形成良性的交流、平稳的医疗心态以及患儿和家长的配合是提高患儿头皮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基本要素。综上所述,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要以患儿的感受为原则,通过提高穿刺技术和结合实际情况来降低患儿在穿刺过程中承受的痛苦,并最终达到治疗目的,以期望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柳红梅.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1):79.

[2]汤波静.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27-28.

[3]方美华.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1,8(5):136-137.

[4]姚银兰.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1,30(14):173.

[5]姚淑萍.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1(22):147.

R473.72

A

猜你喜欢
针头头皮输液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头皮出油多会导致脱发吗?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换季时头屑头痒 其实是头皮“过敏”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让头皮爱上做SPA
颈枕输液袋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