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临床效果分析

2015-12-10 01:48徐春芝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泵入氨茶碱肺源

徐春芝

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临床效果分析

徐春芝

目的 分析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行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气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00%,且血气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临床效果显著。

抗凝;氨茶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效果

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因长期性缺氧,导致其血液黏度提升且血管损坏,易于人体内形成肺血栓等病症[1]。为分析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临床效果,本研究以回顾性方式分析本院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100例,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女比18:22,年龄57-88岁,平均(67.72±3.68)岁,病程10-15y,平均(12.50±1.50)y;观察组男女比 26:34,年龄58-87岁,平均(66.53±3.32)岁,病程9-15y,平均(12.50±1.33)y;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持续低量氧吸入,心电监测,保持气道通畅,祛痰,维持电、水解质、酸碱平衡。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H20040968,0.5ml)进行抗凝,12h/次,皮下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西安京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H20059041,4.5g)+氨茶碱注射液(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H23020426,0.5g)持续泵入。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患者治疗后7d气血(pH值、SaO2、PaO2、PaCo2)状况;参考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患者心慌、颈静脉怒张及呼吸困难症状消失,肝脏回缩,心功能提升2级;有效:上述症状有所改善且心功能提升1级;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且心功能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例数*100%[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P<0.05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00%,具体表现为观察组显效38例(63.33%),有效 18例(30.00%),对照组显效17例(42.50%),有效13例(32.5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气血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 pH值(7.41±0.07)、SaO2(97.10±2.35)%、PaO2(85.01±2.96)mmHg、PaCo2(59.44±4.56)mmHg优于对照组 pH值(7.31=6±0.05)、SaO2(91.81±2.66)%、PaO2(72.31±2.77)mmHg、PaCo2(68.05±4.42)mmHg(P<0.05)。

3 讨论

据研究调查显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常伴随缺氧与肺动脉高压症状,其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中,并因其易反复感染体质,导致病情难受控制[3]。本研究对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且观察组治疗后气血指标优于对照组,表明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临床效果显著,考虑可能因为抗凝,可改善患者高凝状态,避免后期病情发展至多功能衰竭;抗凝通过减轻其肺动脉处高压,使患者肺通气与血流比值提升,有利于促进患者O2与CO2间气血交换,从而使患者PaO2值升高、PaCo2值下降;同时通过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溶解其血栓,从而减少患者肺部细小动脉血栓与血栓塞症形成。另外联合治疗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过程中,除积极对抗心衰及感染外,同时可促进患者其痰液排除,而氨茶碱的使用,通过储蓄泵入可解除患者气道痉挛症状,治疗过程中通过行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可改善患者血液黏度,并改善其血栓前期状态,从而降低对患者的肺血栓威胁,最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4,5]。本研究因受外部环境、样本例数等制约,未分析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对患者远期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补充。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人民医院

综上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治疗难度大,但通过抗凝与氨茶碱持续泵入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疗效显著,患者病情恢复快,值得推广。

[1]陈国华,李小红.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多巴胺和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疗效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5):648-650.

[2]赵金诚.抗凝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0):12-13.

[3]袁园.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2(7):47-48.

[4]徐时平,朱琳莲,潘小进,等.前列地尔联合托拉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4):88-90.

[5]赵世明.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践临床医学,2015,53(1):22-24.

R541.5

B

猜你喜欢
泵入氨茶碱肺源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
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