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延涛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摄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动地接受和主动地探究,其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现在高中的教学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在新的课程改革浪潮高涨的大背景下,我在语文教学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我期待我可以点燃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火花,点亮他们求知路上的心灯,光耀他们美好的未来。
一、培养学习兴趣,上好高中第一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语文,如果没有兴趣很难学好。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现在的高中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浓厚。“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如果说课堂教学生活化给学生带来活力,那么考试内容生活化则给学生带来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我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了首位。在上第一节语文课时,我没有按常规去讲要求,布置任务,也没有直接去讲新课。我在备课的时候,收集了许多关于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资料,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认真准备了第一堂语文课。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具体例子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例如,我引用“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对联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受语文的神奇;我运用“班干部管班干部”“化肥会挥发,白化肥会挥发,蓝化肥会挥发,黑化肥会挥发”等绕口令,来增强学生兴趣,让他们体会母语语音的奥妙;我还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来让学生品味语文的美妙与博大。这堂课让学生对语文有了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高中语文课的乐趣。
二、组建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学习
我在语文教学中组建了五个语文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各小组的积极性。各小组总体基础水平比较均衡,每个小组组员的学习基础都各有差异,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全组的各项事宜。例如,学完一篇需要背诵的课文,我会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检查。现在的学生最不爱背诵,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方法检查效果非常不好,即使学生勉强背诵下来,他也是被动的,检查一过,不久就会忘掉。因为他把背诵课文当成了一件任务,一项烦人的任务,老师催得紧就早些背完,老师不催就不背了。采取以小组的方式后,每个小组长及每个组员都希望自己组获胜。等到检查的时候,我会安排自习课,选专门裁判,公开公平组织竞赛,学生都有团队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也非常好。他们不但积极的背下了课文,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了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些都将是学生宝贵的财富。
三、下放权力,明确任务,培养自主意识
第一堂课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魏书生老师主张在语文学习中要“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不是简单的搞分数控制,这对我的启示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只看中分数。例如,在上课时,我会抓住合适的机会,多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星光大道”;讲文言文时,我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课外搜集相关故事,不但提高学生兴趣,而且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诗歌鉴赏时,我会给语文小组布置任务,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备课讲课,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性,发展个性的舞台。
给学生权力,并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作为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宏观调控,掌握研讨方向,明确具体任务。这样,既能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保证了较高的学习效率。
四、充当导演,甘居幕后,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发言,小组讨论,合作竞争,使得常规的教学内容在热烈而快乐的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为了培养学生更全面的能力,我的语文课上还安排了许多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更加快乐地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我在诗歌鉴赏单元安排了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在字正腔圆的朗诵过程中体会诗句的意境之美;在戏剧鉴赏单元安排了课本剧排演,让学生在“举手投足”的表演过程中感受戏剧冲突带来的震撼;在语言文字运用单元安排了现场采访,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掌握沟通的技巧。而在这个过程中,从主持人到评审委员会,从演员安排到场景设定,从准备到演出,所有的工作都是学生在做,语文课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热情似火,激情四射,才华横溢。我想这就是老师最大的成功。
五、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一种主动自觉性的阅读教学。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感知和理解那些书面符号,才能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是一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它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因此,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一言九鼎”的“皇帝”,也不能再把教参或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活动的情境,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认真地去读,充满激情地去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越强,积极性越高,他获得的就越多。
个性化阅读教学不能忽视老师个性,不能变成“唯学生是听”。我们的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的研究与定位,对教学方法的感悟,个人语文能力的积淀与修养,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情感与态度等都是不同的,这是教师的个性,而且工作中,有的老师爱张扬,有的老师爱深思,有的老师喜欢独立钻研,有的老师善于探究讨论,有的会说,有的愿写……这些差别构成了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这些个性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方法的形成,甚至决定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价值取向。所以,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没必要完全放弃自己,更不能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使教师变成“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唯老师是听”变成“唯学生是听”,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若失去他精深的感悟,流畅的表达,甚至连自己的观点、见解都不再表达,这岂不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了吗?教师对学生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满脸堆笑,点头称是,老师成了“哑巴”,这就失去了老师的意义和作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也不等于随声附和,赞扬和肯定都应源于学生真正独到的见解,不如此,语文课就成了一堂残缺的课。我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把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作为重要的内容,不断提高,不断创新。
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点燃了别人;也有人把老师定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光环未免给只是一名普通教师的我们很大的压力。可是,作为教师,教授一门知识,培养一种能力,确实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尤其是能够燃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并使之坚持而快乐的学习,那便是一种幸福。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热烈地讨论。快乐地学习;当我们看到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们在高考成绩单上取得的那耀眼的佳绩;当我们看到他们思维活跃,出口成章,在同龄人当中卓尔不群;当我们看到他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语文,并且一定会一直爱下去,也许这个时候的我们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更多的荣誉,可是我们从心底发出的那抹微笑一定是最动人的!
(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