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之眼看中国——关于系列纪录片《中国建筑奇观》

2015-12-10 08:44窦柯静邵雯艳
电影评介 2015年24期
关键词:航站楼纪录片建筑

窦柯静 邵雯艳

西方之眼看中国——关于系列纪录片《中国建筑奇观》

窦柯静邵雯艳

《中国建筑奇观》是五洲传播中心(隶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Discovery亚洲电视网联合制作的系列纪录片,是Discovery 全球摄制的纪录片系列《建筑奇观》中的一个子集。自2004年至今,《中国建筑奇观》系列已陆续推出《国家体育场——鸟巢》《打造北京T3航站楼》《青藏铁路》《中国西安古城》《中国北京古城》等10多部纪录片。借助Discovery电视网的平台,《中国建筑奇观》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古今建筑的精湛技艺、璀璨成就、传承创新。尽管是中外联合制作,《中国建筑奇观》的投资、主创团队(导演、摄影、剪辑等)主要来自欧美。因而,作品系列以西方视角展现中国的地标景观、人文蕴含,影射出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的全球崛起,显现出Discovery“全球化思考,区域化执行”的风格。

一、西方视阈下的中国故事

叙述视点引导着观众观看的角度,并最终引向对叙述内容的基本理解,直接影响着叙述效果。故事的“作者”视点、“叙述人”视点、“叙述对象(人物)”视点多层交错,左右着“观者”视点,共同构成复杂的视网体系。

《中国建筑奇观》的主创团队来自欧美,如单集《北京轨道交通网》由英国著名导演Ben Smith执导、美国ABC电视台资深首席摄影师Rick Tullis 担任摄影。纪录片的屏幕形象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创作者来选择、拟定、阐述的,客体的内涵并不等同于其自身存在,而是创作者认知和理解的承载者和表现者。创作主体的体察与界定,直接决定着对象“形象”的外现手段、方式、结果及其所赋予的意义。“作者”视点决定了《中国建筑奇观》鲜明的西方视阈,体现为聚焦对象的选择,景别、角度、构图、光影色彩的操控,音乐、音响的渲染,剪辑技术的编织,以及贯通全片的解说词和采访同期声的阐述。如《中国西安古城》片头,从金色辉煌的天际俯望,宏阔视野中再现雄浑的古代长安城景,极尽对曾经的且遥远的“世界的中心”(片中同期声,笔者注)略带猎奇的想象描绘与叹为观止。片尾部分,西安真切的当下景象与再现的梦幻过往重叠,“中国的古老荣耀,在21世纪闪耀,照亮全世界”(片中解说词,笔者注),流露出不无艳羡的赞叹。

在这部具有专业工程学背景的纪录片中,大量西方专家加盟、释疑解惑,承担起主要的叙述角色,成为西方视阈的重要符号。《国家体育场——鸟巢》大量引用西方人士对鸟巢与中国的主观看法,采访了6 位设计师、建筑师、建筑学家、结构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专业人士。《北京轨道交通网》中一共有7位专家出现,其中3位是西方专家,2位是留学归国专家,他们无不以流利的英语出镜,侃侃而谈。他们依靠在各自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普及科学常识和建筑理念,尽量跨越与受众的“知沟”,大大提升了纪录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如建筑师Lord Norman Foster在《打造北京T3航站楼》中陈述其设计初衷:“3号航站楼同时捕捉了中国过去和未来的荣耀。”同时,他们又从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默会出发,阐发对工程本身,对建设过程,乃至对中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北京轨道交通网》中,中国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的专家Pascal Dupond 面对镜头说:“我一开始觉得他们疯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我觉得不是中国人才会做不到。如果他们要做,就做得到。”《打造北京T3航站楼》中,在热火朝天的建造现场,以及国家大剧院“水煮蛋”、国家体育馆“鸟巢”、奥林匹克游泳馆“水立方”新奇夺目的影像之后,BNP公司的John Whitehead 说:“用这些庞大建筑和创新科技显示自己是世界领袖之一。”这样的品评,显然已逾越了单纯的知识传递。

《中国建筑奇观》一般采纳叙述者隐身的做法。但在一些特别的子集中,也出现了类似于主持人的存在。如《中国西安古城》中的考古学家Charles Higham 和Agnes Hsu。与一般专家的偶尔出场不同,这两位考古学家的身影几乎连贯全片,其言谈举止的作用也相当多元,以切身体验引领着观众的视线。美国著名纪实电视节目《60分钟》里的纪录片主持人主要扮演三种角色:侦探、游客、分析者。[1]这两位外籍考古学家在《中国西安古城》中的角色大致类同。Agnes Hsu既面对汉城墙,把汉代长安想象成集华盛顿、纽约、梵蒂冈于一体的超级首都,发出“此城可与罗马匹敌”的感喟;也来到砖窑制造地,魔术般摆弄窑烧转,陈述砖较之于之前干泥的种种益处;也亲临集市,摩挲丝路鼎盛时期从波斯传入的反光玻璃碗的仿制品,追忆古长安昔日的繁华与开放。同样,观众跟随着Charles Higham徜徉在西安城墙上,抚今思昔,大胆设想古罗马军团在城墙下大败于汉人的凄厉景象,以及守城将士以城墙为屏障击退各路敌人的英勇时刻;也跟随着Charles Higham来到建设中的博物馆,询问博物馆的设计者。观众很容易与外籍人士扮演的主持人产生身份认同,以外来的陌生视点窥探一番。

电视纪录片《中国建筑奇观》剧照

二、全球格局中的中国定位

较之于本土出品的纪录片,《中国建筑奇观》将中国作为全球的一部分进行展示,刻画了融入世界的气象宏大的中国形象,突破东方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体系,衔接中国古老的历史建筑、现代化的城市面貌与世界建筑的历史与现实,从建筑所蕴含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透视中国的全球定位。

《中国建筑奇观》以宏阔的比较视野论证:中国建筑奇观也是世界建筑奇观。《青藏铁路》中反复提及“全球最险恶地区”“世界最高铁路”“世界最高车站”“世界第一高隧道”诸如此类的概念;《中国北京古城》将紫禁城界定为“全球最大宫殿建筑群”;《打造北京T3航站楼》断定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为“世界最先进的航站楼”“全球最大建筑”;《北京轨道交通网》认为北京地铁系统“打破了世界纪录”,是“全世界最大地铁系统”。

《中国建筑奇观》注重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建筑和建设事件,以全世界为背景参照,将其置于全球建筑和建设的维度中去考察。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引用了3个欧美案例,包括1999年密尔沃基体育馆倒塌事故,来说明体育场馆建设的危险性。《打造北京T3航站楼》则以美国塔科马海峡吊桥事故、巴黎戴高乐机场惨剧、雅典奥运开幕前的交通建设延期等案例来类比说明工程建设的难度与紧迫性。

片中非常注重在中国建筑奇观的建设过程中,西方工程师、设计师等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和重要贡献。《北京轨道交通网》中,英国教授罗伯梅尔拯救大本钟的补强灌浆方法解决了地下施工和颐和园的保护难题;西门子公司的约格比森纳克则带来了最先进的信号系统——移动闭塞系统。《打造北京T3航站楼》中Lord Norman Foster的金红屋顶设计“捕捉了中国过去和未来的荣耀”,西门子公司大胆创新的行李运输系统攻破了技术难关。有评论认为“先进的信号系统、享誉世界的施工方法、完美的安全系统,西方带来的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着中国的建设。在它的呈现中,西方带给中国文明的成果,而这种思维模式同样基于西方中心的视角。”[2]其实,纪录片中,中国专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因为这些西方专家的出现而削弱。几乎在每一集中,中方专家都有重要而出色的表现。如《北京轨道交通网》中解决共振问题的刘教授、《打造北京T3航站楼》中攻破风中扭力难关的葛教授等。《青藏铁路》中甚至没有出现一位西方专家的身影。在国际交往千丝万缕的全球化时代,任何一项国家级超级工程的实施都难以独善其身。只要是符合客观事实,我们完全应该放下狭隘的民族芥蒂,让观众看到:中国建筑奇观是中国人的创造,也出自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中国建筑奇观》努力沟通历史与现在的疏离,弥合中国与西方的断裂,穿过建筑的表层,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多方位地勾勒全球格局中的中国印象。《中国西安古城》中将古长安比拟为今天的曼哈顿、香港、巴黎与杜拜,同为全世界的贸易集散地;将大雁塔视为曾经的宗教传入和文化融合的象征。《中国北京古城》从城市布局和建筑架构透析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和”的理念。《青藏铁路》视22万多名工人的生命保障为至关重要,得出“现今的中国,把人民当成最大的资产”这样的结论。这些超越建筑本身的命题,把《中国建筑奇观》的诉诸引向更全面、更深刻。

电视纪录片《中国建筑奇观》剧照

三、西方价值观下的中国奇迹

“中国的古老荣耀,在21世纪闪耀,照亮全世界”(《中国西安古城》解说词,笔者注)、“世界新强权的首都所在地”“当中国这头巨龙飞腾进入未来”(《北京轨道交通网》解说词,笔者注)、“世界上最大室内公共空间……代表现代经济巨人的崛起”(《打造北京T3航站楼》解说词,笔者注)……《中国建筑奇观》传递出这样的讯号:曾经辉煌鼎盛、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正在重新崛起,重回世界大国行列。为佐证这一论断,纪录片不断对“大”的概念实施想象性强化。历史上的古长安城墙“足以跨越直布罗陀海峡,连接非洲和西班牙,触及全世界最深的海底——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古长安则是世界失落已久的三“大”宏伟城市;紫禁城是全球最“大”宫殿建筑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最“大”建筑;北京地铁系统是全世界最“大”地铁系统。此外,全片中大量运用超大远景、俯拍镜头呈现规模庞大的建筑体和城市体,以及人数众多的宏大的施工现场,配合大气磅礴的音乐……然而,“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好”。经济迅速提升的同时,野心勃勃、利欲熏心、狂热民族主义的形象令全世界心存警惕。如何传递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又具有普适性的国家文化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如何以友善、变通的姿态增强认同感、亲和力,积极寻求与他者的平等对话和批评交流,建构和平、开放、包容、负责的国家,最终融入而非称霸全世界,缓和亨廷顿所言的“文明的冲突”,这是此类跨国、跨文化纪录片需要正视的问题。这就需要纪录片在片面、着重表现经济、科技成就的同时,采用多视域融合的视角,兼顾其他,在主题的引导上持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2015年,五洲传播中心与Discovery合作推出的《运行中国》同样涉及到中国的现代建筑和城市建设。片中提到:在改造运煤码头的过程中,中国设计者在接受了世界建筑的影响后,重新思考本土文化在中国的留存,试图通过独特的建筑语言,塑造纯粹的当代中国建筑风格;建设者将现代化生活标准和节能的生活方式引入存在了几个世纪的四合院,努力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上海中心摩天大楼的绿色节能空中花园、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应对愈来愈严重的污染问题;更多博物馆、美术馆的开建,标着中国人对精神、文化的向往和渴望,可谓在《中国建筑奇观》的单纯现代、庞大、迅疾的概念中,嵌入了更为复杂和理性的思考。

无论是剧情片或纪录片在本质上都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来贯通结构、塑造人物、完成叙事表意的。《中国建筑奇观》的叙事节奏明快,情节环环相扣。在情节连接和叙事架构的处理上普遍采纳了西方经典剧情片的策略:设置困难——英雄出现——转危为安。《青藏铁路》中,冬天坚硬、夏天融化的地下永冻土是铁路建造极大的难题,如何保持土壤低温永冻状态?张鲁新工程师迎难而上,经过多年研究,最终找到了特制隔热板、架空地层、液态氨热棒和以桥代路的多重方案。《北京轨道交通网》中,面对北京快速增长的客流,如何提高运能?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约格毕森纳克以“移动闭塞系统”把列车运行间距从2分钟缩小到逼近极限的32秒,将运量提升了近4倍。一旦工程陷入绝境、一筹莫展时,技术英雄挺身而出,施展个人的聪颖与能力,力挽狂澜,问题随之迎刃而解。施工工人或普通百姓的群像往往在镜头前一扫而过,无声无息。观众常常把个人的潜意识、超现实的欲望和奢求投射在屏幕英雄身上,通过英雄人物的成功,获得自我满足。个人英雄主义模式因而大受欢迎。然而,真实的社会不是由区区几个英雄支撑的。从影像奇观走向真切的现实生活,需要更多描摹普通人的日常遭遇、喜怒哀愁,直面那些平淡的生命,关注世俗人生,呈现更为质朴、平实、又不失精彩的人生图景。中国奇迹的缔造离不开他们。《运行中国》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甚至用特写镜头放大,用同期录音传递他们的心声。此外,英雄并非无动于衷、冰凉冷漠的技术超人,除了专业成功外,他们有自己的鲜活个性和情感渴望。《北京轨道交通网》中表情漠然的盾构机驾驶员高瑞轩在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超级工程·北京地铁网络》中,在完成了一夜的施工后,走出黑暗的隧道,迎着清晨的阳光,打开手机,接受亲人、朋友的短信问候,面露笑容;第一代地铁人表述自己解放初期建设北京地铁的辛劳和骄傲。人而非英雄的人生历练与情感体验,更容易让人心心相惜。较之于《中国建筑奇怪》,这些纪录片塑造了更为动人、丰满的中国人形象。

[1]金晓非.纪录中的主持——论纪录片主持人的特征[J].当代电视,2004(7):55.

[2]张梓轩,曹玉梅.现代化中国的不同形象呈现——纪录片《建筑奇观》、《超级工程》比较研究[J].中国电视,2015(2):84.

窦柯静,女,江苏镇江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文学与翻译方向研究;邵雯艳,女,江苏昆山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戏剧影视文学方向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中国纪录片国际化进程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外合拍纪录片的文本、传播与影响”(项目批准号:14YJC76004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航站楼纪录片建筑
基于WF-IoT融合物联网的控制技术在航站楼内的应用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光环境模拟在航站楼高大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的“芯”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