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香+王智
摘要:针对我校学生计算机二级培训中Vlookup查找函数学习过程中存在理解难的状况,笔者积极采取措施,如在教学中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导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同时引导学生使用Excel函数参数对话框及其帮助系统进行函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及时归纳小结和评价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函数的参数的实际意义,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查找函数Vlookup;情境实例教学;函数帮助对话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26-0097-03
1 Vlookup函数教学困境
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高速发展,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自动化操作已经成为当前医学生的基本要求。我校大部分一年级新生参加了全国计算机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培训班学习。笔者近年来担任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培训工作,在教学Vlookup函数时陷入了困境。
1.1学习积极性不高
相对学生学过Excel常用函数,如:Sum、Average、Max、Min等,二级Office高级应用考试要求的If、Rank、Sumif、Sumifs、Count、Countif、Iserror、Vlookup等函数的学习难度大大提升,由于学生不知道这些函数在实际生活中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在未来的工作有用,导致学生的学习函数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1.2学习效果不够好
在Vlookup函数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教师是先讲解函数语法格式、功能及其函数中的各个参数的含义等,然后通过实例给学生演示Vlookup函数的操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不高,在老师讲解完毕后进行课堂练习中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只是死记硬背课堂笔记中记录的函数操作步骤、机械地模仿练习,快速得到计算结果,对所学函数的用法一知半解,函数的参数意义也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当学生遇到新的环境、新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就会不知如何下手,不会正确运用所学函数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Vlookup函数时,存在记不住函数名、搞不清函数参数实际意义、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到此函数,并且存在老师讲解理论的时间过长,而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相对较少等现象,所以学生在学习函数的整个过程中是被动的、迷茫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1.3函数的参数理解难
在每年的二级Office高级应用考试中,考到Vlookup函数的概率极高。在Vlookup函数应用中,大部分学生会出现函数名输入有误或者在使用此函数时参数的地址引用错误、参数之间的英文逗号缺少或格式不对,函数中的括号没有成对出现等现象,最终导致函数操作不成功。
2 Vlookup函数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针对上述传统教学中的困境,笔者在近期的Vlookup函数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积极探索和尝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1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例设计课堂任务
在教学Vlookup函数时,笔者选择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例设计课堂任务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入此函数的学习中。同时课堂任务的设计要难度适中,这样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学生李丽今年毕业后,在一家计算机图书销售公司担任市场部助理,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为部门经理提供销售信息的分析和汇总。现有“图书名称”和“图书编号”的对应关系在“编号对照”工作表中,如图1所示,要求李丽在“订单明细表”工作表中,填充“图书名称”和“图书定价”列内容,如图2、图3所示。其中“编号对照”工作表和“订单明细表”工作表都有“图书编号”列内容且它们的内容相同(“订单明细表”中有两千多条订单记录)。问现在如何快速地从“编号对照”工作表中提取他所需要的信息?
老师使用这一课堂实例时,开始不用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给学生下发相关课堂任务的素材,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再让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尝试如何帮助李丽解决上述问题。结果大多数学生采用了手工操作方法,即复制粘贴法,操作过程中出错率很高且工作效率极低。此时,笔者引出Vlookup函数,告诉学生使用Vlookup函数可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跟着老师的引导进入学习该函数的状态,老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课堂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函数用法的理解,且及时评价学生的操作结果、鼓励他们多动脑多动手多交流。
2.2 使用函数参数对话框及其帮助系统,引导学生自学函数
在Excel2010的200多个函数中,有20多个函数是二级考试的重点函数。对于一些常用函数老师会作为重点进行讲解,但大部分函数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使用Excel函数的参数对话框及其帮助系统进行自学函数是一种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因此老师引导学生采用这种方法学会自学函数显得非常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实例,让学生先思考分析问题,然后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最终让学生们总结出解决问题一种的方案,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新的问题或疑惑,这时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大部分学生的出现的同一问题,老师就要给全班同学讲解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必要时给学生演示操作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是极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老师应该单独辅导。在课堂实践中,学生通过反复操作练习、解决不同的新问题,从而使学生所学知识在课堂中得到真正内化,最终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
图1 “编号对照”工作表
图2 “订单明细”工作表,使用Vlookup函数填充“图书名称”列
图3 “订单明细”工作表,使用Vlookup函数填充“单价”列
在Vlookup函数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先引领学生分析如何从另外的数据表或工作簿中获取信息,再让学生自行使用插入函数的方法,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学习设置函数的参数,如图4所示。如果在函数对话框操作过程中对函数的参数理解还有问题时,可以点击对话框左下角的“有关该函数的帮助”按钮,进一步对此函数进行学习,如图5所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函数名称和参数,而对函数的功能和参数实际含义一知半解,让学生通过使用函数对话框,单击函数对话框左下角的帮助链接,进入Excel函数帮助系统,从而可以对函数进行自主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函数,老师应该给学生免费提供学习环境——开放学校机房,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练习、加强实践操作,才能帮助学生快速消化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再者建议学生多上一些优秀学习网站和相关论坛进一步学习函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例如ExcelHome网站和论坛。
学生通过使用函数参数对话框及其帮助系统自主建构学习Vlookup函数,最终学生可以实现从其它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但当使用该函数的公式复制填充操作时,所操作过的一部分单元格出现了错误值,如“#N/A”。学生遇到此问题时,老师及时提醒学生该函数公式中第二个参数,即“查找范围”的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应是绝对地址引用,因为公式复制的过程中,参数“查找范围”是固定是不变的。针对这个错误的出现,老师给学生讲解绝对地址引用、相对地址的引用的区别以及如何定义单元格区域名称等问题,学生会很快明白为什么这样操作,理解Vlookup函数的参数实际意义及用法。
图4 Vlookup函数参数对话框
图5 Vlookup函数的帮助系统
2.3及时归纳小结,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参数实际意义
Vlookup函数教学中,从应用的实例出发总结函数中四个参数的意义,即Vlookup(查找对象,查找范围,返回值的列值,是否为精确查找)。第一个参数——查找对象,是指在不同的表中,出现的相同的列的内容,但列中的具体内容的前后顺序可以不一致;第二个参数——查找范围,是指以查找对象所在的列为首列的查找区域,如果公式要复制,此查找范围在公式表示时要用绝对地址引用地址;第三个参数——返回值在查找区域中的列值;第四个参数——是否精确查找,通常选择精确查找,书写0或false,此函数中精确查找才有实际意义,所以一般在函数书写中输入0即可。
3 实施上述策略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次实践教学,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让学生先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在老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真正地理解函数的用法,提高学生学习函数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平时练习Vlookup函数时能够熟练使用插入函数对话框进行操作,避免了传统教学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对于老师没讲解过的其他函数,可以灵活使用函数对话框帮助系统进行自学。大部分学生在遇到新环境、新问题时,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够在理解函数用法的基础上完成函数的应用,学习效果良好。但仍然有少部分学生,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对函数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遇到需要函数解决的新问题或操作环境稍有变化时,不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变得很迷茫,因此在如何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运用所学函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有待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进一步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伟.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案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6)157-159.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 王斌.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Excel2003》教学中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