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
摘要:当前土木工程图学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有一些消极的方面没有得到正视。针对这些消极方面,要以“重拾”和“扬弃”的观念予以重新审视,本文基于对当前土木工程图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反思,从多个方面对现有问题予以总结,并为“重拾”和“扬弃”的实现提供了若干探讨思路。
关键词:工程图学;土木工程制图;图学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5-0171-02
近年来,图学教育的改革思路和措施层出不穷,对于广大的图学教育者来说,这不能不说是让人振奋的事情。然而,土木工程图学教育及改革并非真的完美无缺。
一、土木工程图学教育的现状及反思
我国的土木工程图学教育一直以来强调具有“显性特征”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对于具有“隐性特征”的德育及美育等方面,却很少给予明确指导。
1.重能力、轻意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设计加工模式的改进以及国外先进图学教育理念的引入,土木工程图学教育在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创造性构型设计能力、三维造型设计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要求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乃至工作实践中把所学的图学知识和技巧准确有效地表现出来,但是现实中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制图课程期间,无论作业还是考试都能表现自己的理想水平,但是到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阶段,却很难画出一套像样的施工图,甚至连基本的制图规范都遵守不了,曾经看似已经具备的能力似乎成了只能适应某一特定阶段的“伪能力”。表面上看,似乎是这些学生的能力不足,但从根本上说,是他们学习的意识不强烈。当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思想,不论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是一题多解问题的设置,绝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将学生放置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发散性或创新性作答”的情境下,教师始终还是学生思维和能力得以显现的“激发器”,这种对教师在意识和思维上的惯性依赖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而使得明明在大一学期已经学会的能力后来反而被隐藏了起来,使“学会”变成了“学过”。
2.重技术、轻情感。土木工程制图一直以来就被定义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这足以看出该课程在技术方面的高要求。现代工程图学则更加重视对技术的运用,除了要求掌握手工绘图技术以外,还要求掌握熟练的计算机绘图和三维造型技术。然而,这些技术手段要求的提出仅仅立足于工程图样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工程图要能起到完全意义上的“工程界交流的语言”的作用,仅有准确性和规范性还是不够的。就整个土木工程设计程序来说,在设计成果的图样表达阶段,注重的是工程图样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如定案设计),而在设计创作阶段,则注重于设计者自我表现的及时性和自由性以及对外交流的开放性和直接性(如基本概念设计),正如德国科隆高等专科学校的迪特尔·普林茨教授所言:头脑中抽象的创意和纸上草图式的创意之间的对话,会引起一场持续不懈的思想与图画之间的交流,这对于解决方案任务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充满乐趣的。因此,土木工程图样的“语言”作用不能只在某一阶段起作用,而应该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既要具有反映工程技术属性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也要具备反映思维情感属性的自由性和开放性。
3.重工程、轻艺术。当前的土木工程图学教育及改革普遍注意工程意识的培养,如课程内容与工程设计的结合、工程基础专业知识的普及、工程建设工地的考察、标准化意识的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参与等。当前的土木工程图学多数的培养方式依然在延续工科所擅长的“左半脑教学法”,运用连续的、解析的和符号的信息处理方式,通过图样对土木工程对象的实用要求(诸如功能、经济、材料、结构、逻辑、物理、生理及伦理等)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然而,土木工程物不仅仅只有实用的要求,它也是“艺术家族中的一员”,有其特有的精神性、艺术性和审美性,而主导“视觉模式”的“右半脑教学法”在工科教学中相对缺乏,致使学生对于精神艺术审美层面的图形感、空间感、构型感和色彩感等感受甚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土木工程物的全面认知和对其图样的合理表现。那么,学生方案草图表达能力的缺乏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4.重形式、轻内涵。当前关于工程图学的改革思想和措施大多数是针对于机械类专业提出的,如目前叫得较响、改革力度较大的“以产品设计为主线”和“以三维为主线”的两种模式,它们分别对应目前机械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和设计表达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将基础的制图技能与机械工程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机械工程意识的培养。然而,机械工程以数字化机械加工为制造手段,设计开发以三维造型软件为主,以三维构型为起点,通过视向变换得到二维,以机械加工、组装及使用的功能环境为工程运行环境,形体认知偏重于三维形体感。土木工程则以非数字化建造(现场手工施工、机械辅助施工)为制造手段,设计开发采用工程绘图及计算软件(二维为主、三维为辅),设计构思可以三维形态为起点,也可从二维平面入手,工程运行环境是工程建成后的综合使用环境(包括场地、功能、结构、材料、交通、安全、节能、物理、设备、经济、管理、法规、文化、历史、地域等),形体认知偏重于三维空间感。机械工程与土木工程在专业性质上的不同,使得两者在具体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必然产生一定的差别。有一些土木工程制图的授课教师,功利性地追求教改成果,不加分析地直接套用这些模式,结果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究竟这些模式能否完全适用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制图教学,必须要立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内涵。
二、土木工程图学教育的“重拾”与“扬弃”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要使图学教育成为一门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学科而非单纯的技术性课程,只着眼于本学科内部予以讨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将其融入更为广阔的范畴,“重拾”和“扬弃”当前的土木工程图学教育。
1.充分激发意识能动性。意识能动性的激发,即要使学生对图学课程的静态的、照相式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转化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如何将教师所熟知的规范化、教条化的教学目标切实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识,光靠教科书式的说教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教师必须探求与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期望的最佳契合点,换位思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用自身的学术造诣、人格魅力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其心理取向,还必须充分调动诸如感觉、思维(理性)、情绪、意志等其他方面共同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热情塑造人文情怀。人文情怀不是技能,关注的是人的内在本质,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力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既然当前的图学教育者们已经充分肯定了制图与工程设计的不可分离性,那么若还只是一味地强调制图的逻辑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就等于无视工程及其设计的人文化特征,其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是与科学的发展观相违背的。若线条、图样和文字仅仅被当作必须完成的任务而非设计者情感思想的流露,又有谁会真的热爱呢?
3.积极提升艺术修养。土木工程制图课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如何逻辑规范地表达土木工程物,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体会图学艺术和工程艺术对土木工程发展的潜在促进作用。要丰富学生对土木工程物的认知,使其意识到所描绘的并非是纯粹的“冷巴巴”的工程构筑物形象,而是可以参与其中的既具有工程逻辑性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人造物质环境。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人的左右脑功能,也为制图新技法的创造带来了可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也有了更广阔的驰骋空间。
4.深刻把握课程内涵。选择哪种教学模式、制定何种教学目标、重组哪些教学内容、采用哪些教学手段、组织何种考查形式,这些问题都不能变成追求功利的表面形式,而应该本着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从土木工程学科的内涵着手,切实立足于教育发展的中长远目标,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纲要,以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为己任,谨慎而负责地对待改革中的每一个“拾”与“弃”。
三、结语
当前的土木工程图学教育不应该一味地强调和扩大教育技术措施的作用和影响,还应该在重视工程技能培养的前提下,立足于土木工程的专业性质,重视教师的思维情感引导,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意识培养、动机引导、情感塑造、修养提升、内涵把握等根本性方面予以全方位实施。
本文写作的初衷,是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出于对土木工程图学教育的怜惜,笔者由衷地希望这份挚诚之心,能够唤得教育同行的一丝共鸣。如有不妥之处,也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德]迪特尔·普林茨,(德)克劳斯·D·迈耶保克恩.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M].赵巍岩,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5-7.
[2]李铭章.工程图学的发展及图学教育[J].交通高教研究,1996,(3):7-8.
[3][英]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M].刘先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20.
[4][美]贝蒂·艾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Ⅲ:贝蒂的色彩[M].朱民,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