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
摘要:
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目前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理念急需改进、职业意识较为淡漠、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学习研究精神不足、职业倦怠思想普遍等一些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小学教师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教师;素质;能力;问题;目标要求;思考
刚刚结束的2015年两会,提出了“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人才支撑,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人才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而小学教师是人才奠基阶段的引导者,小学教师所肩负的责任重大、光荣而艰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是摆在每一位小学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如何不断增强师德修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树立责任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一、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1.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任何事物都是历史的、辩证的,目前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是客观存在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历史遗留问题,部分中老年教师接受新事物较慢,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落后于目前教学工作的要求;二是部分年轻教师工作经验不足、责任意识不强;三是教师队伍低学历比例仍然较高;四是多数学校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较为严重,等等。这些都是造成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
2.教学理念急需改进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大,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理念的改进。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很多小学教师注重学生成绩重于学生全面发展,关注群体教育忽视个性化发展,注重知识传播忽视创新思维培养,以教为主忽视学生主观积极性的调动、培养模式千人一面忽视学生个体特点,注重知识灌输忽视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培养等教学理念都急需改进。
3.职业意识较为淡漠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但作为小学教师,由于待遇偏低、工作压力大、发展前景受限、幸福指数偏低等多种原因,一方面并未能吸引太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目前队伍中多数在择业中也并不是自己的理想选择,所以教师职业热情低、职业意识淡漠、责任感不强的状况普遍存在。特别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更为严重。
4、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在课程设计、教学创新、教学艺术、课堂管理等方面均有所欠缺,同时能把素质教育、心理疏导、个性化培养等要求贯穿在日常教学中的情况更是凤毛麟角。课堂上仍然采取灌输方式教学、对学习能力较差学生采取放任方式、与家长沟通采取告状方式的情况普遍存在。
5.学习研究精神不足
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理念,是对所有教师的基本要求。徐州特级教师张兴朝老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无论读多少书都不算多,但一个老师如果不读书,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老师”。但目前小学教师的学习多数处于依靠个人自觉的状态,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通过网络课程等方式督促教师学习,但效果还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没能真正调动教师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教师教学内容相对固定、职称晋升没有太多科研要求、对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以及素质教育又缺乏相应的考核措施,再加上职业意识不强,都是造成学习研究精神不足的主要原因。
6.职业倦怠思想普遍
众所周知, 教师职业是一项高压力高强度的职业, 持久的压力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 就容易导致教师身心疲惫、 沮丧、 压抑 , 甚至对生活和工作悲观、冷漠,最终形成职业倦怠。小学教师由于天天面对未成年学生,在学生教育、教学组织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加之各种考核、对学生成绩的担忧、个人发展前景的受限,职业倦怠思想普遍存在。
二、当前人才培养对小学教师的新要求
1.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事业心是一个人做好一项工作的基础,只有具备强烈的事业心,才有可能完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加之小学教师成就感不强、付出和收获往往不成正比或者效果不太明显等因素,强烈的事业心成为我们小学教师应该大力倡导和培养的重要方面。同时,我们所肩负的不仅是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一般性工作,而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兴衰成败的重要使命,这种使命感将会进一步激发我们积极投身工作的热情和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感。
2.国际化的理念和视野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所面对的竞争对手既有对自身的改革、改进,不断创新,更要直接面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就必须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如果作为教师没有国际化的理念和视野,仍然闭门造车,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
3.正确的发展观和人才观
小学教育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起点,是孩子成长重要的启智阶段,所以小学教师能否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才观非常重要。如果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以学生学习成绩、是否听话等直观表面因素判断学生,就可能对学生做出简单的表扬、批评,个别学生会表现出不正确的优越感,从而可能影响孩子正确的自我评价,也可能对部分学生造成伤害。在教育实践中,就可能不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求,不能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从而影响学生获得自身的最大发展。
4.精湛的教学方法和艺术
具备精湛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是所有教师的共同目标,对于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少年儿童自控能力相对较低,尤其当前来自网络、游戏、手机等各方面的诱惑层出不穷,注意力不集中成为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能否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并能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精湛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是基本要求。endprint
5.厚实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一方面,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求一瓢水,这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基本要求。要把知识教给学生,自己首先要融会贯通,经过提炼加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特点,以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另一方面,处在信息社会,学生收获的信息不仅来自学校,而是来自于家庭、社会、网络各个方面,这也形成了对教师知识积累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6.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创新精神
处在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当代学生的新特点和重视学生素质培养的新要求,以及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开阔的事业、厚实的业务知识,还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教育管理知识素养和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素养,如果只有学生阶段在学校所受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
三、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小学教师
1.落实使命,培养责任意识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责任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教师才会乐业、敬业,也才能一辈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的责任感首先来自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而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培养则一方面源于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增强对自己所肩负的人才培养重任的认识,增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自豪感;另一方面源于个人修养和自觉,能够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民族国家负责、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负责、对每一个自己所教的学生一生的前途和发展负责;同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仅应该加强教育,也应该通过一定的奖惩机制来激发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
2.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是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这也是目前较多采用的方式;二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根据不同教师的具体情况,把教师送到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学习研修,切身感受先进学校教学经验、师德师风、学术氛围;三是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学历;四是根据不同教学科目制定指导规范,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具体指导;五是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教师互评等形式督促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因材施教,把准学生脉搏
小学生应该是学生中个体类别最复杂的的群体,又处在习惯养成、思维方式形成、价值观形成、智力启发的关键时期,而且他们判断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保护和自省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把准学生脉搏,在普遍性教育的基础上能够巧妙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研究、并在实践中加以探讨的课题和努力方向,只有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才有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人才。
4.全面发展,适应素质教育
民族振兴、国家兴旺、社会进步依赖于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而不是少部分优秀人才,这也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之一。教师要懂得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能够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首先自己要具备全面发展的基础和素质教育的能力。一方面要提高素质教育的意识。素质教育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是过去简单的理解为重视音乐、美术、体育相关课程就是素质教育。对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修养、守纪意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身心健康、思维锻炼、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等都是素质教育的构成因素,教师要能够时刻意识到,并身体力行,自觉在日常工作中予以体现,并内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5.言传身教,发挥“师”、“范”作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言传身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言论,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小学生有自身的特点,他们虽然判别能力弱,但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小学生更喜欢学习他们喜欢、佩服的老师的课程,愿意接收他们的教育,教师要想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吸引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引领学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学生等等,都是我们小学教师的努力方向。
6.加强研究,培养创新意识
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老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不断学习、思考和研究。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些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勤于研究、乐于思考、善于总结。
7.更新理念,培养国际化视野
先进的教学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化理念、生态和谐理念、系统性理念等等,而国际视野是拓展和培养教师先进理念的重要渠道。要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需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只有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我国多年形成的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了解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理念,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关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对所从事的工作应该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每一个家庭的和谐幸福、为我们生活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伟大祖国的强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荣凤 21世纪小学教师素质的新思考.柳州师专学报,1998(4).
[2]陈寒等 小学教师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评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3]花凤月 论小学教师的幸福感.中国校外教育,2014.
[4]胡林; 李欣晏 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为例.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1.
[5]文进荣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教育与职业, 2015.
[6]汪静 谈教师素质师德为先.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
[8]冯光伟,传统本科师范院校小学教师的培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附属小学,江苏 徐州 221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