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危机及危机应对策略

2015-12-09 01:36王璇
科教导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大学生

王璇

摘 要 当今我国处于经济全面转型时期,伴随着人口基数的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然而,近期频繁出现的因就业引发的种种事件向现在高等教育明确地发出了警告,大学生就业危机的深度、全面认知与科学、合理应对就成为了当今就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重点。本文就高校的就业危机进行体系解析,同时提出危机应对、解决途径。力求使大学生加强应对就业危机的综合能力,在职场顺利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危机 就业危机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1.084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risis and Crisis Response

WANG Xua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Today our country is in full economic transition, along with the tremendous pressure of population base,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grim. However, the events of recent frequent employment caused due to the now clearly warned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employment crisis in depth,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response would become today the focus of career education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is paper, the employment crisis Universities were also proposed to resolve a crisis response system, solution. Seeks to strengthen the response to the employment crisis so that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successful employment in the workpla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risis; employment crisis education system

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近些年,每年都有六七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且该数字呈逐年上涨的态势。大学生作为高素质劳动者,讽刺的是在就业市场上却并未处于优势地位,反而遭遇了就业难的窘境。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无论是在心理方面、价值观方面或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等都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往往不是只存在于大四找工作的这一段时期,甚至会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一生。高校作为教育实施主体,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同样重要的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对就业危机的应对能力。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危机问题,构建高校就业危机教育机制,提高大学生就业危机应对能力,是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一环。

1大学生就业危机的不同阶段

1.1 事前危机阶段

事前危机阶段是指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深造的初期,一般是指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这个阶段,由于对于所学专业的不完全掌握以及对于就业问题的缺乏思考造成的就业危机。这个阶段的危机也可以解释为就业危机潜伏期、积累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尚未全面涉及与具体就业相关的专业信息和知识,同时,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流于形式,缺失了逐渐引导大学生思考正确的就业目标、就业途径,也没有很好地让大学生逐渐感受就业的“高压”,没有为大学生的心理上进行就业危机免疫,导致大学生面对就业的种种困难、挫折时没有适应经验和合理缓冲,被瞬间“击倒”。这个阶段的危机的负面影响在当期往往没有显露,但其影响的深远程度和破坏力却是致命、关键的。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的战场上打的是一场无准备之仗,或是准备不足之仗。“先天不足”导致大学生在后期的就业时问题频发。

1.2 事中危机阶段

事中危机阶段是指大学生临近毕业真正面对就业选择,就业压力时出现的相关危机。一般是指从大学三年级至毕业这个阶段,大学生面对就业呈现出的高压下不知所措,挫折困难前畏惧胆怯,就业目标的含糊不清,就业途径的盲目尝试,侥幸心理、自卑心理的重叠突发等问题。这个阶段的危机往往爆发得比较激烈,对大学生尚未完全定型的工作观、价值观形成较大冲击,是就业危机的集中体现期和爆发期。本阶段的危机是危机应对的关键阶段和核心阶段。

1.3 事后危机阶段

事后危机阶段是指大学生在刚刚完成就业的初期,即就业的适应期出现的相关危机。刚刚踏入职场,长达十年的学生身份角色在短时间必须完成转变,思想上、心理上能否及时适应巨大变化;不在只面对同龄人的“等量”竞争,人际关系从相对简单的校园关系圈(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到真正真实残酷的职场关系圈(上下级领导关系、同事关系、客户关系等);如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书本上的知识化为工作上的助力,如何在短期之内找到工作的抓手等。现实中存在大量的因无法适应,无法应对此类危机而导致的就业失败或自我否定、职场价值观扭曲的实例。这个阶段的危机往往容易被忽视,个性化差异在此阶段得到了最好体现,大学生应对就业危机的综合能力被反复考验。

2 大学生就业危机的具体表现内容

(1)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指面对就业问题及择业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心理不适,自身感到无法应付的状态,严重者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严重失调。毕业生在求职阶段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出现焦虑、烦躁、郁闷、愤怒、不满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交织缠绕、效果累加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攀比、依赖、逃避等不良心理,这些心理现象在毕业生中十分普遍。部分学生长期受多重精神重压的折磨且得不到有效排解与宣泄,极易转嫁心理危机和矛盾,诱发恶性事件。

(2)价值观危机。许多大学生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对职业的正确认识,在职业的选择上期望值普遍过高,过分看重职业地位和待遇,但在四处碰壁后又容易对自己的能力和前途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导致过低评估自己而随意就业。此外,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侵蚀下,一些大学生存在“关系第一,能力其次”、“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错误思想,甚至盲目屈从现实和迎合社会不良需求,做出有损人格尊严的求职行为。

(3)信用危机。假文凭、假荣誉、假成绩、假经历等造假行为以及轻易签约随意毁约的行为在大学生应聘过程中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的失信现象导致一些用人单位不得不要求学生签订信用协议,多数单位要求学生交纳违约金。而且一些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不久便跳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供需双方相互猜忌和提防只能造成双输的结局。

(4)人际关系危机。由于竞争压力大加之自私狭隘的价值观作祟,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与同学之间出现的疏离或紧张状态视之为人际关系危机。在求职过程中相互防范,互设信息“壁垒”,甚至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导致同窗关系破裂。

(5)安全危机。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看准多数大学生求职心切但又缺乏社会经验这一点加以利用,以“高薪厚职”为诱饵欺骗学生,轻则诈骗钱财,重则对学生造成人身伤害。目前安全危机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于就业陷阱多,非法人才引进,非法招聘广告,学生受骗规模扩大,受骗频率提高,受害程度加深等。

(6)经济危机。为了在激烈就业竞争中胜人一筹,做简历、扮行头、跑会场、托关系,大大加大了学生的经济压力和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就业成本,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一环。

3大学生就业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危机的产生不是简单的、个体原因,而是学生、学校、社会对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造成的,是对我国经济、用人机制等各方面改革适应过程中的综合反应。

(1)大环境因素。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我国处在经济、政治的综合转型期,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2)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力。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时间上看没有涵盖大学教育全过程;从课程安排上看仅限于理论说教、信息传达,并未真正涉及到学生的潜能开发、职业发展规划、个性化特征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在个体心理辅导方面资源匮乏;从师资保障上看,往往是辅导员兼任,专业知识与能力不够,没有专业师资队伍;从实际效果上看,学生往往觉得脱离实际,作用有限,兴趣不高。

(3)就业配套机制的不完善。我国的人才市场的建立还比较滞后,存在着信息滞后,供需渠道不畅,供需错位的现象。同时,配套机制也很不完善,例如诚信审核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学生评价机制等。

4 大学生就业危机的应对策略及教育体系建设

(1)加强专业危机应对队伍建设。高校应组建专业化的就业危机应对及教育团队,进行专业化师资队伍培养,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高水平就业指导队伍。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多以辅导员为主力,但辅导员除了要担负多个行政口针对学生开展的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还要操心学生的日常琐事,精力有限,同时也缺乏专业的结构做基础。联系实际,可尝试设置专业的就业辅导员,专职负责学生的就业教育和辅导。要制定专门的培训规划,包括职业规划、职业测评、时事政策、心理教育等方面,以提高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应对变化莫测的就业市场以及学生出现的形形色色就业问题。同时,建立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职称评聘和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职辅导员的积极性。

(2)实现课程设置科学化、实用化、多样化。高校应当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化、实用化和多样化,真正重视课程的实际开展效果。课程内容设置要分阶段突出重点、各有侧重;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的实用化和多元化,让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加强整体和个体的心理辅导。应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辅导的力度,不仅要对整体学生进行有关就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提前做好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的心理准备,防范于未然,更要有针对性地对心理脆弱和有问题倾向的学生提早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防止心理问题的恶化。此外,负责心理辅导的老师,除要掌握心理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外,还应熟悉大学生就业市场,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才能保证指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岳西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11).

[3] 王柏林,王晓宏.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 黄湖滨.学会成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5] 郭亮.从就业危机看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兼论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的缺失与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