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苗苗
摘 要 群际接触一直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想象性接触为探析对象,说明如何使得接触效益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改善群际关系。
关键词 想象性群际接触 群际关系 效应 优化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1.067
Analysis of Imagined Intergroup Contact
ZHONG Miaomiao
(College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Abstract Intergroup contact has always been sociologist, psychologists hot topic.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imagined intergroup contact, instruct how to make imagined contact effect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 intergroup relations more effectively.
Key words imagined intergroup contact; intergroup relations; effect; optimization
良好的人际或者群际关系对于个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却变得淡漠,群体矛盾时有发生,信任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至关重要。群际接触便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1群际接触假说
群际接触理论源于Allport(1954)的接触假说,该理论认为,与外群有过接触经验的个体对外群表现较少偏见,并提出成功接触的4个有利条件,即共同目标、平等地位、权威和法律支持以及合作。
(1)共同目标。进行接触的双方需要有共同目标,并且为了最终目标的实现,彼此之间发生合作行为。
(2)平等地位。为了使群际接触更加有效的改善群际关系,减少偏见,平等的群体地位十分重要。Mullen等人的元分析澄清了这些分歧。他们发现,在实验室群体中,随着地位悬殊的扩大内群体偏见会增加,而在对实际群体的现场研究中内群体偏见会减少。
(3)权威和法律支持。权威与法律的支持对于群际接触的偏见降低效应十分重要。有研究者曾进行过一项具有创造性的研究,研究主题关于美国的居民区应该是整体的还是相互隔离的。研究者们发现在混合居住区的白人与黑人接触时,拥有更加积极的态度,这里的白人相信政府和社会支持这种群际互动,而居住在隔离区的白人则相信与黑人的接触是不被支持的。由于人们会被所处时代的社会潮流限制,权威及法律支持均会对人们如何看待群际形势和如何塑造他们对外群的行为产生影响。通过建造混合社区和学校,政府向民众传达了一种重要讯息,即政府是赞成跨群体融合的,在这种情境设置下,对群际接触效应发挥具有催化剂作用。
(4)合作。sherif著名的盗贼山洞现场研究则生动地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Robbers.Cave)。
2群际接触类型
群际接触包括直接接触、拓展性接触和想象性接触。
直接接触即为面对面的接触,很多研究均表明对于改善群际关系,直接接触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进行直接接触仍受到现实因素的制约,例如,群体之间长期存在的冲突,地理位置的阻隔等。
拓展性接触是指个体拥有的内群成员与外群成员有过直接接触的经验(Wright,2008)。然而,拓展性接触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加接触的可能性,它仍然需要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如一个外群体的朋友,家庭成员或另一个内群体成员)。如果两个群体的关系是完全隔离的,人们可能不了解任何一个外群体成员,即在高度隔离的社会,人们之间缺乏拓展性接触(黄群英,2014)。此时,想象性接触则是最佳的选择,其较少受时间及场所的限制。
想象性接触即想象与另一群体成员进行社会互动(Stathi et al., 2012)。相关研究表明心理意象会引发与实际经验相类似的神经性的、情感性的以及动机性的反应(Kosslyn,2006)。
Turner(2007)发现想象性接触能降低对老年人和男同性恋的偏见,之后的研究发现想象性接触在对待不同种族群体、移民、超重者及心理健康紊乱者的态度上具有相似的效应。
但也有研究揭示了想象性接触有时是无效的,甚至发挥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如何使想象性接触效应得到最优化即为核心问题,本文结合中外文献及笔者自身理解,对该问题进行了一些说明。
3 优化想象性接触效应
3.1 接触情境的设置
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在创设积极的群际接触情境组被试,想象性接触对改变群际态度的作用最明显。因此,在指导语中凸显“积极”一词尤为重要。
除了想象时强调积极的氛围外,在群体情境中还是个体情境中进行同样对想象性接触效应产生影响,对于此种假设,仍需要未来研究者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
3.2认知
相关研究表明在执行想象性接触任务时,元认知体验的改变会影响接触的有效性(Keon West,2013)。
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对想象性接触任务指导语加工的容易程度会影响对外群的态度和行为意图。当个体想象与外群接触,评价对外群的态度时,会利用在想象性任务时的元认知体验(“我感觉如何?”),当想象性接触较容易时(例如,感知流畅性较高),被试会将少部分的这种积极的经验感受归因为外群,从而产生积极的态度,降低偏见。相反,则导致更高的负性态度,增加偏见(Keon West,2013)。
3.3 考虑想象性接触对象特征、群际显著性以及被试特征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接触对象典型性:对于群际显著性在改变群际认知中的的重要作用,Hewstone(1996)提供了证据,它认为个体被归类到某一群体取决于它具有的该群体独特性的程度。如果某外群成员偏离了刻板印象,尽管与其的接触经验是积极的,人们会将其视为非典型性亚群体,对待整个外群的态度并不会发生改变。为了使接触在改变对待外群态度的效应达到最大化, Crisp(2011)研究发现当想象的互动对象是外群的典型成员时,相比于非典型成员,想象性群际接触更有效。
被试认同水平:个体的群体认同水平影响想象性接触效应,Crisp(2009)研究发现想象性群际接触对于高认同者更加有效。
除了典型性及认同水平这两个重要因素外,不同的实验目的所要考虑的因子存在差异。
4 想象性群际接触研究的展望
4.1 研究范式比较单一
目前,国外关于想象性接触研究的主要范式为: 要求被试花费几分钟时间想象愉快的接触情境,想象结束后,要求写下接触过程中发生的三件事情,目的是加强想象性接触的效果,最后,测量被试对外群体的相关态度或行为。国内关于想象性接触的研究并不多,并且采用的是与国外完全一致的范式,笔者认为探索出更加多样化的研究范式,不仅能使想象性接触理论更加丰富,更能说明想象性接触对改善群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4.2 生态效度
执行想象性接触任务时,主要采用纸笔测验和计算机测试,实验场景均与真实生活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验情境的创设中,应尽量拉近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4.3 纵向研究
关于群际态度或者行为意图的测量,国内大多数研究均是在实验结束后立即测量,对于这种效果究竟能持续多长时间,国内并没有相关的实证研究,国外研究则表明想象接触任务过后一周,接触效应仍然存在(Vezzali, L.2012),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需要对此进一步研究,并探索出能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延长接触效应的方法。
4.4 研究对象的创新
目前国内外关于想象性群际接触的研究,大多以对外群的群际态度或者行为意图为研究对象,较少考察想象性接触是否对改善自我认知发挥作用,Katrina Prior(2014)的研究发现,想象性接触能够改变个体对自身老年化的认知。因此,未来研究中有必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Allport, G. W. (1954).The nature of prejudice.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2] Crisp, R. J., & Husnu, S. (2011). Attributional processes underlying imagined contact effect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14(2):275-287.
[3] Crisp, R. J., Stathi, S., Turner, R. N., & Husnu, S. (2009). Imagined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paradigm and practic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3(1):1-18.
[4] Keon West(2013). Nice and easy does it: How perceptual fluency mode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imagined contac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3.49:254-262.
[5] Kosslyn, S. M., Ganis, G., & Thompson, W. L. (2006). Mental imagery and the human brain. Psychology,1:195-209.
[6] Stathi, S., Crisp, R. J., Turner, R. N., West, K., & Birtel, M. (2012).Using mental imagery to promote positive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D. W. Russel, & C. A. Russel (Eds.), The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issues (pp. 235-250). Hauppauge, NY: Nova.
[7] Vezzali, L., Capozza, D., Giovannini, D., & Stathi, S. (2012). Improv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intergroup attitudes using imagined contact: An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with elementaryschool children.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15:203-212.
[8] Wright.S.C.Aron.A.& Brody.S.M.(2008).Extend contact and 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 Building on the Aiiport/Pettigrew legacy. In U.Wagner.L.R.Tropp.G.Finchilescu&Tredoux(Eds).Improving intergroup relations:Building on the legacy of Thomas F. (pp.143-159)Pettigrew.Oxford.England:Blackwell.doi:10.1002/9781444303117.ch10.
[9] 黄群英.想象接触降低群际威胁感:感知相似性的作用.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