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教学的回波效应

2015-12-09 03:15:53李玉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

摘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起初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被功利化,导致应试教学;应试教学反过来导致了普遍的逃课现象和学习倦怠;四、六级作文考题题型设计存在的缺陷也会鼓励教学双方投机取巧。文章指出,唯有祛除四、六考试的功利化、制定实用的教学大纲、推进素质教育等才是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回波效应;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192-02

何为回波效应?回波效应指的是考试对教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果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学生仅仅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相反,如果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不是为考试而学习,而是努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样的考试就一定可信,一定有利于教育和教学(参见《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它对英语教学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而其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正面影响。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于其负面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正面影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始于1987年。之前,全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教材,各个学校自行其是。因此,领导也就不重视,师生的积极性也就不高,教学效果一般。但自从1987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之后,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语教学上升到国家层面。教育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并组织编写了全国统一的教材。为了督促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育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并组织四、六级考试。各个学校的领导也把提高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一种手段。于是纷纷出台了一些激励大学英语教学的政策:提高英语课课时系数,奖励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因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由于四、六级考试被严重地功利化,被滥用、误用和误解,它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一)四、六级考试越来越功利化

四、六级考试的初衷是为了测试学生的英语能力,检查教学的效果并为日后的教学提供指导。然而,它却被赋予了多重功能:与毕业证书、找工作等人生重大利益挂钩;教育行政部门把通过率作为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工具和手段(杨惠中,2003;蔡基刚,2005)。考试也催生了所谓的考试经济,成了一种产业。在这个产业链条中,一大群人获得了巨大利益,这其中包括大纲设计者、试题设计者、出版商、培训机构等等(刘润清,2003)。功利化偏离了教学的根本方向,导致学生一旦考过,就放弃英语学习。

(二)应试教学

既然四、六级证书被赋予了如此重任和神奇功能,大学英语普遍实行应试教学就不足为奇了。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中断应该完成的教材学习,在课堂上采用大量的四、六级模拟题,传授一些乏味的所谓应试技巧。应试教学不能培养出国家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有人批评说英语教学投入巨大,收效甚微,学的全是哑巴英语。曾在中国执教的美籍专家Martin Wolff在《今日英语》期刊上撰文批评四、六级考试。他说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非常不成功,因为即使考过英语四、六级的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仅仅达到美国公立学校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而其听说和写作能力还不如三年级的学生(Martin Wolff,2010)。果真如此,我们的学生根本读不懂西方的科技期刊杂志。这决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Martin Wolff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反复做同样的事,等待奇迹的发生”,这叫疯子。如果大学英语年复一年地追求应试教学,等来的不是奇迹,而是失败。

(三)四、六级作文考题题型设计不太科学

在四、六级考试题型中,主观题目英语作文的设计不太科学。在作文部分中,作文题目下面通常有三句或两句中文提示:要求考生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写三段文字(笔者猜测,出题者的目的可能是担心考生漫无边际地自由发挥,不利于阅卷)。按道理,写作并没有什么定式,每个人写的文章不可能千篇一律。但题目设计者的提示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迫使考生都按同一定式写出大体相同的文章。这可能不仅会抹杀创新,而且可能会刺激教学双方投机取巧,对英语写作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为了提高通过率,有些老师可能会传授一些所谓的应试技巧,鼓励学生背诵一些范文。为了迎合这一趋势,大量的四、六级作文应试指南的书被编写出来。在这些书当中,有多种模板作文供考生背诵。结果,考生的四、六级英语作文基本上千篇一律。笔者近几年在四级作文阅卷过程中,也印证了这一现象。我觉得有点像英语“八股文”。相当多的学生考前通常背诵一些模板作文,不管是什么语境,生硬地用在作文里。以2010年12月四级作文为例:题目:How Should Parents Help Children to Be Independent?提示:①目前不少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②为了让孩子独立,父母应该……

根据题目和提示内容,在写作时只需陈述事实,并不需要使用套语,但有些考生还是使用了一些不伦不类的套语,例如:1.As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this case is not exception.Most people maybe agree with the idea that parents should help children to be independent...2.Just as that goes“so many people,so many minds,”to this issue,a majority of parents advocate that the child is so little that he cant decide everything well,...

上面两小段斜体字部分就是所谓的英语作文“八股文”,索然无味。究其原因,可能是四级作文题目的提示造成的。在考试中,当某种模式反复出现并形成一种定式时,考生不禁会試图寻找“规律”,这也无可厚非。试题设计者们不用过多担心阅卷问题,完全可以学习可信度很高的雅思考试学术类议论文题型的设计。在雅思议论文写作中,一般就某个话题给出一个总体要求,不会有其他的限制。这样有利于考生自由发挥,也能考出水平。

(四)大学英语学习者倦怠情绪蔓延,士气低落

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四、六级考试,一旦考过,就放弃了英语学习,所以,逃课现象十分普遍。其实,考过四、六级的学生连最简单的英文版《中国日报》也看不懂,他们仍然是“英语文盲”。由于缺乏长远的学习目标,即使上课的学生也是在应付差事,没有任何学习动力。蔡基刚在2009年7-8月间对1282名老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有42.5%的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不高(蔡基刚,2010)。笔者作为一线老师也见证了上述现象。尤其是90后的部分学生经常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上睡觉、玩游戏、接电话、看微信、听音乐,不一而足。

三、应对策略

首先,要解决以上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白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考试有什么作用?比如,托福和雅思考试的目的就是评估考生的英语水平能否达到顺利完成学业的要求,仅此而已。四、六级考试的初衷是为了促进英语教学,为教学服务。我们要回归考试的本来面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上,应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意识,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有用人才。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实用的教学大纲。比如大纲可以规定学生读懂西方精英看的报纸和杂志:New York Times,Times,the Economist,Popular Science,National Geographic等,听懂VOA和BBC广播,并且能看懂本专业的英语原版书,会用英语写科学报告等。

其次,祛除四、六级考试的功利化,不与毕业证书、找工作等人生重大利益挂钩。因为语言是工具,而不是“利益”,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获取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知识为我所用。很多学生误认为“一证在手,别无所求”。但考过四、六级学生的阅读水平仅相当于美国公立学校三年级的学生,怎能阅读科技文献?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3]刘润清.对英语教学的反思[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1).

[4]李玉君.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题型的负面回波效应——一位CET作文阅卷员的反思[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1).

[5]杨惠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15年回顾[J].外国语,2003,(3).

[6]Martin Wolff,Chinas English Mystery--the Views of a China ‘Foreign Expert[J],English Today;2010,(4).

[7][英]理查兹(Richards C.J),等.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M].管燕红,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
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向“快乐教育”
财经(2016年33期)2016-12-24 23:22:22
宁夏音乐类艺考生进入大学前后学习状态之比较
艺术评鉴(2016年17期)2016-12-19 19:05:32
社会化视域下对普通高中教育问题的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7:46:48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39:11
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功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6:43:02
体育应试教育改革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00:36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0: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