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分析

2015-12-09 21:12李婷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9期

李婷婷

摘要: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式的严峻,人们逐渐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考研热”持续升温。文章通过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总成本和与本科生教育个人现值差额的分析,测算出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投资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否可行,并为有意向的投资者提供经济学意义上的参考。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078-02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必定要先考虑其成本—收益问题。而教育收益率作为成本—收益问题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因增加其受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是研究教育投资收益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获得教育收益的对象不同,教育收益率分为个人内部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而言,其个人内部收益率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又成为是否可对其进行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有必要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进行研究。本文以2013年开始进行研究生教育的三年制学术型公费硕士研究生为例,对以下三个因素进行分析: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总成本;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个人现值差额;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总成本分析

在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要核算其投入的教育成本。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总成本一般分为个人直接成本与个人间接成本。其个人直接成本是指个人或家庭支付的学杂费、书籍费、交通费以及在校期间额外多支出的一些包括吃、穿、住等费用(之所以是额外的费用是因为即使个人不读研也会产生这些费用);个人间接成本主要是读研期间的机会成本,是指因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而放弃就业可能得到的收入,在本文中相当于同龄阶段本科生毕业工作三年的总收入。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

在学杂费和住宿费部分,公费硕士不需要缴纳学费,住宿花费每年1000元左右,加上代办费等其他费用,大概需要2000元。另外,读研期间有奖学金、助学金等相关的财政资助,虽然每所高校的资助政策不同,但是,基本可以相应地抵消学杂费和住宿费;在额外支出方面,北京大学高教所在1998年通过对全国部分省市抽样调查发现,该年城镇生源大学生人均额外支出合计为1640元。硕士与大学生的额外支出相差不大,所以,暂以该年大学生人均额外支出1640元为基准,若额外支出的年增长率为5%,那么,读研三年的平均额外支出如下:2014年3580元,2015年3760元,2016年3950元。有此可知,2013级的研究生公费读研三年的人均个人直接成本合计11290元(虽有一定误差,但是经过逐年计算,误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间接成本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知道,硕士的个人间接成本在数量上相当于同龄阶段本科生毕业工作三年的总收入。假定2013年毕业的本科生的年收入从2014年算起,2013级的硕士毕业后的年收入从2017年算起。根据中国教育网对薪资水平的调查分析,2007年本科学历的人均年收入为41549元,硕士学历的人均年收入为60115元。由于受到工作经验、就业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刚毕业的大学生年收入水平可能达不到平均水平,因此,需要设定一个收入系数进行相应调整,据相关咨询与调查分析之后,将收入系数u设定为0.6。

若以2007年的41549元为基数,且工资的年增长率为8%,那么,2013年本科生毕业之后工作三年的年均收入分别为:2014年42720元,2015年46140元,2016年49830元。

综上所述,2013级硕士研究生2014—2016年读研期间的个人教育总成本如下所示(见表1):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个人现值差额测算

要分析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就要计算出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现值差额,而计算这一问题就必须要确定收入基数、年增长率和收入系数三要素。为方便计算,按以上假定,本科毕业24岁(2014年)开始工作,硕士毕业27岁(2017年)开始工作,直至60歲(2050年)退休。

根据中国教育网调查报告所示,2007年本科学历的人均年收入为41549元。按每年8%递增,2017年的工资收入基准为89700元,2018—2028年每年6%递增,2029—2050年每年4%递增;收入系数2017年为0.7,以后每5年增加0.2,即2017—2021年收入系数为0.7,2032—2045年收入系数为1.3,之后2046—2050年收入系数降为0.9。这符合个体生命周期内获取经济收益的普遍规律,因为不管接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所有人的收入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先增后减的过程。同样由报告可知:2007年硕士学历的人均年收入为60115元。按每年8%递增,则2017年的收入基准为129780元,2018—2028年每年5%递增,2029—2050年每年3%递增;收入系数2017年为0.6,之后每5年增长0.2,即2017—2021年收入系数为0.6,2027—2031年收入系数为1.1,2032—2045年收入系数为1.4,2046—2050年收入系数降为1。因此,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的个人现值差额如下表(见表2):(单位:元)

经过上表计算可知,同龄阶段的硕士与本科生教育的个人现值总差额为2045360元。

三、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分析

教育投资的个人内部收益率是教育投资全部收益现值与其全部成本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其计算公式为:

■Bt/(1+r)t=■Ct/(1+r)t

公式中的B、t表示教育投资在t年内为投资者带来的净收益(即收入差额),Bt表示投资完成后第t年的投资净收益,C表示教育投资成本,分布在n年内完成,每年的投资成本为Ct,r为贴现率(由于时间跨度不同的原因,公式两边的贴现率r不一定相同,但是为了方便计算,只能假设贴现率相同,否则将无法计算出研究生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

将计算得出的Bt和Ct的值代入公式,通过逼近法可求得贴现率r约为:16.6%,即硕士研究生教育三年的个人内部收益率为16.6%。这个结果仅仅是针对公费硕士研究生,为完善硕士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14年秋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硕士研究生收取学费,并已在今年秋学期始得到实行(每人每年约8000元)。若收取8000元的学费,其他各项取值不发生变化,那么,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就降为15%;若将读研期间的其他额外收入计算在内,那么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也会有所上升。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从整体出发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进行分析,所需的数据是通过查阅相关网站的调查报告所得,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暂没有考虑学科、专业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成本收益的差异,测算结果只是一个估算。如果所取数据不同,结果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四、结语

根据以上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的测算以及其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收取学费,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总是高于银行利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是可以投资的,这也成为“考研热”持续升温的经济因素。读研除了具有经济价值之外,对个人知识、阅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并不能抱着功利的心态去投资硕士研究生教育。另外,对个人收益率的测算结果只能作为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参考,因为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硕士研究生教育也不例外,比如就业风险、预期收益风险、个体自身风险等等,因此,投资者需要理性投资硕士研究生教育。

盡管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受教育水平高的人比受教育水平低的人有更高的收入,即学历越高,获得的收益越高。但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学历,更重要的是能力。因此,在读研期间,除了要认真学好专业课,搞好科研之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不仅具有学历优势,更有能力优势,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以毕业之后的高收益尽早收回读研成本。

参考文献:

[1]刘志民.教育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洪天.高等教育与个人收益率[J].教育发展研究,2002,(6).

[3]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桂春.研究生教育阶段个体教育投资风险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