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军,闫建玲,李向东
(1.山西省平定县中医院,山西 平定 045200; 2.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辨证论治治疗内伤头痛163例疗效观察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n headche of internal injury
张 军1,闫建玲2,李向东2
(1.山西省平定县中医院,山西 平定 045200; 2.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内伤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61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正天丸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3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44%,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内伤头痛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内伤头痛;正天丸;天麻钩藤饮;十全大补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
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头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为“诸阳之会”,又为髓海之所在,五脏之精血、六腑之清气皆上注于头。六淫之邪上犯清阳,或痰浊、瘀血痹阻经络,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气血亏虚清窍失于濡养,或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均可引发头痛[1]。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头痛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头痛163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261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8例,其中男38例,女60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5.36±20.06)岁;病程最短20 d,最长10年,平均(3.56±2.98)年;伴有高血压32例,伴有高血脂24例;巅顶部头痛32例,前额痛26例,枕部头痛16例,疼痛部位不可名状者24例。治疗组163例,其中男60例,女103例;年龄20岁~68岁,平均(43.96±18.86)岁;病程最短18 d,最长12年,平均(3.68±2.61)年;伴有高血压32例,伴有高血脂49例;中医辨证分型:肝阳上亢型32例,气血亏虚型34例,痰浊痹阻型30例,肾虚型36例,瘀血型31例;巅顶部头痛64例,前额痛43例,枕部头痛32例,疼痛部位不可名状者24例。排除脑梗死、脑出血、颅内肿瘤、颅内感染、颅内高压等疾病。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头痛学会(IHS)制定的头痛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3]中头痛的诊断标准。即常有房事不节、病后体虚、失眠、饮食劳倦等病史,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可以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为胀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疼痛持续时间长。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正天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104Z47201)治疗,6 g/次,3次/d。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肝阳上亢型给予平肝息风治疗,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物组成:天麻30 g,钩藤12 g,生决明18 g,黄芩9 g,川牛膝12 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各9 g,夏枯草10 g,龙胆10 g,大黄6 g。气血亏虚型给予养血滋阴、和络止痛,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6 g,肉桂3 g,川芎6 g,熟地12 g,茯苓9 g,白术9 g,炙甘草3 g,黄芪12 g,当归9 g,白芍9 g,酸枣仁9 g,川芎9 g。痰浊痹阻型给予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治疗,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物组成:半夏12 g,天麻、茯苓、陈皮各6 g,白术9 g,甘草3 g,厚朴8 g,枳壳8 g。肾虚型给予养阴补肾、填精生髓治疗,方用左归饮加减,药物组成:熟地黄15 g,茯苓12 g,淮山药15 g,山茱萸10 g,枸杞12 g,炙甘草6 g,牛膝、白芍各12 g,菊花10 g,钩藤、白蒺藜各12 g,石决明15 g。瘀血型给予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当归10 g,生地15 g,桃仁10 g,红花6 g,枳壳10 g,川芎6 g,柴胡10 g,赤芍12 g,桔梗6 g,甘草3 g,三七3 g,乳香、没药各6 g,丹参15 g。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1 疗效标准
疼痛等级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为无疼痛;1~3分为有轻微的疼痛,但患者能够忍受;4~6分为疼痛明显,已经影响患者睡眠,但其尚能忍受;7~10分为有强烈的疼痛、且患者表现出疼痛难忍。临床治疗中根据VAS评分确定头痛程度[4]。治疗后采用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SF-MPQ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3个月内未出现复发。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3个月内出现复发,但经治疗后再未复发。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虽有改善,但很快复发或头痛及伴随症状未改善。
2.2 疗效观察
2.2.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3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44%,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头痛疗效显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2.2.2 治疗组各证型治疗后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组各证型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头痛可见于西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头痛是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可以存在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存在。由于疼痛的原因、部位、程度的不同及兼症的不一,诊治也相当复杂[5]。中医学认为,凡内伤头痛之病因无外乎正气不足、五脏失调、邪自内生。头痛病位在头,与肝、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因脑为髓之海,依赖于肝肾精血充养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布气血上充于脑。《素问》曰:“头痛巅疾,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证治准绳》曰:“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无常,愈后遇触复发也。”《景岳全书·头痛》云:“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辨表里,盖暂痛者,必因邪气,久病者,必兼亢气……其有久病者,则或发或愈,或以表虚者,微感则发,或以阳胜者,微热则发……所以暂者当重邪气,久病者,当重元气,此其大纲也。然亦有暂病而虚者,久病而实者,又当因脉因证而详辨之,不可执也。”头痛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如饮食、气候、情绪、月经等,如若头痛与月经有关,属肝郁气滞者,在月经前期给予疏肝解郁、健脾理气之剂;若与饮食有关,避免服用酪氨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奶酪等。因此内伤头痛的治疗,应找其主因,辨其虚实,分清标本主次,结合病情变化及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等引起的头痛,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方不致误。近年来我们采用辨证论治治疗内伤头痛,并与单一正天丸治疗头痛的疗效比较,发现辨证论治治疗内伤头痛其疗效更明显。此外,在内伤头痛的治疗过程中还应避免精神刺激,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禁烟戒酒。若有心血管疾病者,头痛时应慎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
[1]秦春.头痛方加减治疗慢性头痛36例[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3):44.
[2]彭瑞强.头痛的最新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和治疗新进展[J].重庆医学,2006,5(12):1 130.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4]李雪华,王红,陆文松,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头痛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4):311-312.
[5]高颖.偏头痛的中医证治与研究现状[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9):49-51.
(编辑:翟春涛)
R255.9
A
1671-0258(2015)05-0061-02
张军,副主任医师,E-mail:565351323@qq.com
闫建玲,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