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分析——以沈阳大学部分师生为调研对象

2015-12-09 07:0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分析

金 虹

(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044)



关于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分析
——以沈阳大学部分师生为调研对象

金虹

(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摘要:通过对沈阳大学2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和20名公共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情况、师生对其的态度及该如何进行语码转换。得出的结论为:绝大多数师生在公共英语课堂上进行语码转换,并且对语码转换持肯定态度。恰当地在公共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共英语课堂; 语码转换; 分析

长期以来,语码转换一直是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是指两种或多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变体的交替使用,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1]。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有主张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应进行语码转换来进行教学的。王文宇、文秋芳指出,在外语教学中若禁用母语会无形地增加学习者的心理担忧,对外语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2]。施常州也提出,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利用母语,完全避开母语是不切实际也是没必要的,应发挥母语的必要作用[3]。

在以往的国内研究中,针对外语课堂中语码转换问题的定性研究较多,但实证研究较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沈阳大学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旨在发掘教师进行母语与目标语的语码转换对公共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制订一些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则,以此来指导公共英语教学实践,提升公共英语教学质量。

一、研究过程

1. 设计研究问题

本调查研究旨在找出以下3个主要问题的答案:一是在目前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师生的语码转换情况如何。二是大学师生对公共英语课堂中课堂语码转换现象持有何种态度。三是师生在公共英语课堂的何种环节中会进行语码转换,在哪个环节中语码转换频繁。

2. 确定研究对象

笔者在沈阳大学选取了200名大学一、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20名公共英语教师。其中学生中80名是艺术类本科生,这类学生的英语基础及英语水平比较差,普遍没有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其余的120名学生是非艺术类本科生,有77名学生已通过了全国英语四级考试。20名教师的教龄从2年到17年不等,其中助教2名,讲师7名,副教授8名,教授3名。

3. 选取研究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来进行研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调查问卷法:本次调查使用9份自编问卷,其中学生问卷6份,教师问卷3份。问卷中的问题主要关于师生对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态度和在何种课堂环节中语码转换的不同情况等。

(2) 访谈法:为了使调查的结果更为全面和客观,在调查问卷之后,笔者对受试的部分学生和教师又进行了访谈。

4. 分析研究结果

工业4.0这一主题早已与注塑机制造商息息相关。工业监测和控制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可提升注塑工艺过程的透明度,并可以从经济效能上有花生产过程,而实现这种注塑工艺网格化的基础则是只能得工具传感器。例如瑞士Kistler公司提供的传感器,该模具中的传感器能对工艺过程进行监测,并使该过程更加透明,工作效率也将因此得到提高。

(1) 学生问卷的结果表明:目前,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学生进行语码转换的现象相当普遍。如表1 所示,在非艺术类学生中,有57.5%的学生表示会经常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31.67%的学生表示有时会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语码转换现象在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课堂中更是屡见不鲜,如表2所示,所有艺术类学生均表示会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而表示经常在英语课堂上进行语码转换的学生占80.77%。

表1 非艺术类本科生对公共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情况的反馈

表2 艺术类本科生对公共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情况的反馈

针对大学公共英语课堂频频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学生持何种态度呢?从表3、表4中得出答案。在非艺术类学生中,29.17%的学生非常赞同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55.83%的学生赞同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而反对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的学生仅占6.67%。有接近9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认为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帮助,仅有4.16%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会带来负面效应。

表3 非艺术类本科生对公共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态度

表4 艺术类本科生对公共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态度

在艺术类学生中,没有人反对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没有人认为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会给自己的学习带来负面效应。

在关于“英语课堂各环节中语码转换情况的反馈”中,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非艺术类学生在“翻译句子”“文化问题分析”和“学习策略培养”的环节中,均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会经常进行语码转换。而其中在“翻译句子”环节中更为明显,有99.2%的学生表示会经常进行语码转换,而其他0.8%的学生也表示在此环节中会有时进行语码转换。“翻译”环节本身就是涉及目标语和母语两种语言的环节,所以学生在此环节中必然会进行语码转换,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英语课堂是必然要进行语码转换的。

表5 非艺术类本科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语码转换的频度

在表6 中可看到:无论在何种课堂环节中,均有超过半数的艺术类学生表示会经常进行语码转换,尤其是在“解释生词”“翻译句子”和“学习策略培养”环节中,均有接近或超过90%的学生表示会经常进行语码转换。这种现象与艺术类学生自身英语基础较差,词汇量小,英语听、说、译的能力都较差相关。由此可见,在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课堂中,由于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不高,他们依赖母语来学习英语的程度更深,所以课堂中语码转换现象更加频繁,也更有必要。

表6 艺术类本科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语码转换的频度

(2) 教师问卷的结果与学生问卷结果是有差异的。如表7所示,在所有被试的教师中,有55%的教师表示会有时在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而只有30%的教师才表示会经常在课堂上进行语码转换,这与学生的反馈是不同的,尤其是同艺术类学生的反馈结果进行比较。在艺术类被试学生中,有高达80.77%的学生表示会经常在课堂上进行语码转换,而只有15.38%的学生表示会有时在课堂上进行语码转换。从表8可看出,大部分教师也是赞同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的,并认为其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从表9 的数据可看出,教师也是在“翻译句子”环节中全部表示会经常进行语码转换:而在“课堂导入”环节中,仅有2名教师表示会经常进行语码转换,有13名教师表示只会偶尔或从不进行语码转换:在“解释生词”和“课文分析”环节中,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表示只是偶尔或从不进行语码转换:在“难句分析”和“课文分析”环节中,表示经常和有时会进行语码转换的教师和表示偶尔和从不进行语码转换的教师差距并不显著:而在“语法讲解”“文化问题分析”“课上问题讨论”和“学习策略培养”环节中,则有大部分的教师表示会经常或有时进行语码转换,尤其是针对“文化问题分析”的环节,有90%的教师表示会经常或有时进行语码转换。

由此可见,教师并不是希望在英语课堂的任何环节中都频频地进行语码转换,这说明语码转换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要“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来进行,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一概而论”。

表7 教师对公共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情况的反馈

表8 教师对公共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态度

表9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语码转换的频度

(3) 访谈结果。 在对受试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 师生双方对于语码转换在英语课堂教学及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都表示了肯定。 尤其是艺术类学生, 他们都强烈地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使用汉语, 进行语码转换, 否则他们的英语学习会遇到极大的麻烦和障碍。 一些教师和学生针对“在英语课堂中如何进行语码转换”等问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二、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针对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问题,笔者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公共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受到师生认可和欢迎,但应遵循“目标语为主,母语为辅”的原则,无限度地进行语码转换和完全排斥语码转换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将英语作为其主要的工作语言,以保证学生足够的“语言输入”,而适当进行的语码转换可作为“助跑器”和“催化剂”,来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

(2) 公共英语课堂的语码转换要遵循“适时、适量、适度”原则。通常来说,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水平与其英语课堂母语的使用数量、使用频率应该是成反向关系的。对于不同的授课内容、授课环节、授课方法等,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母语使用策略。对于“课文导入”、“ 解释生词”、“课文分析”这样的内容,教师可减少语码转换的频率和数量,而在“翻译句子”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师生是必然要进行语码转换的,这也是语言学习的必然规律所在。

(3) 英语课堂中恰当地进行语码转换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兴奋度”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发言和课堂讨论中,从而改善大学公共英语课堂的“聋哑状况”及“耗时效低”的问题。同时语码转换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间或师生间进行更好地沟通或交谈,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英语课堂中允许师生进行语码转换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里的人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教育过程中,既要尊重教师,又要善待学生[4]。允许师生进行语码转换是人道的,因为借助于母语师生可以自由、轻松、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师生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平等、自由”的课堂。

综上所述,师生可以在公共英语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但必须明确一点:母语只是辅助语言,英语才是课堂交流的主要语言。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及授课的不同环节将语码转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主要用于课堂上的翻译练习、文化分析和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上;语码转换应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学好英语、理解英语、掌握英语的目的。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自己学生的情况,恰当地将语码转换应用于英语课堂中,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 Numan D, Carter D. The Cambridge Guide to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 of Other Languag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98.

[2] 王文宇,文秋芳. 母语思维与作文分享成绩之间的关系[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10:66-69.

[3] 施常州. 母语对第二语言教学作用的检讨及其现实意义[J]. 语言学研究, 2005,10:82-86.

[4] 王小军. 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模式[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8:483-485.

【责任编辑曹一萍】

Code-Switching in College Public English Classes: A Case Study on Par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Shenyang University

Jin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Abstract:The situation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titudes and methods of code-switching in public English classes are analyzed by the questionnaires of 200 students and 20 teachers in Shenyang University. It was found that most teachers and students adopt code-switching and ho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it in public English classes. Proper code-switching can play a positive and effective role in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Key words:public English class; code-switching; analysis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3-0362-04

作者简介:金虹(197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副教授。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JG14EB234);2014年度沈阳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1080)。

收稿日期:2015-01-02

中图分类号:p19.3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华语电影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