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龙,赵志明,杨艳,王苏亮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随着环境噪音,社会生活压力增加,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等导致耳鸣发生率增高[1-2]。患病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容易导致反复发作,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更甚者可引发患者产生重者抑郁[3]。一般来说,耳鸣具有复杂多样的病因,对该病也不是完全的了解,故临床上仍缺乏特效药物。选取该院于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2例耳鸣患者,采取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其治疗耳鸣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整群选取该院于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2例耳鸣患者,所有患者符合《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耳鸣的诊断标准[4]。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8~63 岁,平均年龄(41.3±5.4)岁,耳鸣部位: 左耳23例,右耳17例,双耳1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19 岁~65 岁,平均年龄(41.4±4.5)岁,耳鸣部位: 左耳22例,右耳18例,双耳1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强。
病程不超过1 个月;主观性耳鸣;无中耳及外耳病变;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血管搏动性耳鸣;突发性耳聋;客观性耳鸣;外耳及中耳性耳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703,每粒5 mg),每天晚上口服1 粒,1 次/d;观察组同时加用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国药准字H20066114),剂量为10 mL/次,3 次/d,共服用药物2 周,停药后进行疗效评定[6]。
采用同一听力计(ORBITER 922,丹麦Madsen 公司),在隔声室内进行纯音测听和耳鸣匹配。
无出现耳鸣,自觉耳鸣症状消失;显效: 耳鸣较治疗前降低15dB,自觉耳鸣较前明显减轻; 有效: 耳鸣较治疗前降低5dB~15dB,自觉耳鸣症状较前轻度减轻;无效: 耳鸣较治疗前严重,或者降低在5dB 以下,自觉耳鸣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7]。
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 1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α=0.05 为检验水准,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0%,可见,观察组明显改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耳鸣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耳鸣效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观察组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时间6.22±0.91 4.33±0.44 6.15±0.92(2.32±0.36)*41.74±2.4 30.35±1.2 40.26±2.8(26.31±1.1)*耳鸣程度(分) 听力(dB)
治疗后,观察组的耳鸣程度、听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指标比较[n(%)]
对照组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嗜睡,观察组有1例出现颜面潮红,1例出现嗜睡,均无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耳鸣是耳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任务是一种主观症状,引起耳鸣的原因有很多且不是很明确,而且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复杂多样,目前仍缺乏对该疾病有根治作用的药物[8]。目前认为对于外耳及中耳均正常的主观性耳鸣,耳鸣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小血管痉挛、血管栓塞等微循环障碍,导致内耳出现血供不足,从而引起耳蜗缺血缺氧,进而诱发耳鸣[9]。因此,治疗耳鸣的首要举措之一就是恢复内耳血供的正常,防止耳蜗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
目前临床上多用的治疗耳鸣的药物为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其能够有效的阻滞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起到扩张血管,改善耳蜗微循环的作用[10]。临床上倍他司汀也较多的应用于耳鸣的治疗,其是一种选择性的拮抗剂,选择性的与组胺H3 受体结合,结合后H3 受体失去活性,使内源性组胺得以释放[11]。同时可以减轻内耳内淋巴水肿,扩张内耳毛细血管,增加内耳血流量,使内耳微循环得到改善。
该研究表明,采用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总有效率为96.2% ,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5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耳鸣程度、听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而且并无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出现。表明采用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1]齐思涵,秦兆冰,陈秀兰,等.影响慢性主观性耳鸣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4):367-370.
[2]姜岳波,黄彬,郑志新,等.耳鸣耳聋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3(11):65-67.
[3]刘兆辉,李春雷,张春林,等.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6):4668-4669.
[4]陶春花.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鸣耳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14):1817-1818,1819.
[5]唐生辉,温飞平.卡马西平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2):275-276.
[6]王胜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90-92.
[7]任飞,周慧芳.声音治疗116例慢性耳鸣患者的疗效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20(3):233-235.
[8]黄振宁.86例主观性耳鸣的临床治疗体会[J].医药前沿,2014(21):42-42.
[9]杨芳.80例主观性耳鸣的治疗体会[J].健康之路,2014(11):399-399.
[10]马芙蓉,辛颖,赵一鸣,等.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随机双盲对照初步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4):269-273.
[11]高士杰.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