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霞
1.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 2.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中心,广东中山 510080
BMSCs 作为多能干细胞的一种,由于其取材方便,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有较弱的免疫抗原性,体内植入反应较弱,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BMSCs 不仅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等[1-2]中胚层来源的细胞,它还具有强大的横向分化潜能,除了向间质组织分化外,BMSCs 还可跨越胚层限制向外胚层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等外胚层分化,向胰岛样细胞、肝细胞等内胚层来源的细胞分化。BMSCs 的细胞增殖分裂模式使外源基因易于导入和表达,BMSCs 已成为重要的再生医学种子细胞[3-4],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体外成功分离培养BMSCs 是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前提。该实验应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成骨和成脂的分化潜能,为BMSCs 的体内外研究应用奠定基础,现报道如下。
4~6周龄SPF 级SD 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00~150 g,购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L-DMEM 培养基、H-DMEM 培养基均购自美国GIBCO BRL公司;胎牛血清(FCS)、胰蛋白酶均购自Hyclone 公司;Vitamin C、 地塞米松、 牛胰岛素均购自Sigma 公司;β-甘油磷酸钠购自Calbiochem 公司。兔抗大鼠单克隆抗体CD29-FITC、CD44-FITC、CD45- PE-Cy5 购自BD phamingen 公司。
取SPF 级3~4 周龄SD 大鼠,断颈处死,75%酒精浸泡5 min。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双侧股骨,并彻底清除附着其上的肌肉组织,去除两端骨骺,用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 间质干细胞培养液反复冲洗骨髓腔,收集细胞,1 100 r/min 离心5 min, 弃去上清及脂肪层。以2×105 cells/cm2的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培养48 h 后首次换液,以后每3 d 换液1 次,每天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
收集第3 代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1.0×106个/mL,装入1.5 mL的EP 管中,每管1 mL,1100 r/min 离心4 min,弃上清。每管加入100 μL PBS,混匀,分别加入CD29-FITC、CD44-FITC、CD45-PE-Cy5兔抗大鼠单克隆抗体1 μL(0.5~1 μg/106 细胞),混匀。37 ℃避光孵育20 min 后,每管加入1 mL PBS,1100 r/min 离心4 min,弃上清,再重复洗2 遍,以除去未结合抗体。0.5 mL PBS 重悬细胞,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分析。同时每管样品设立同型阴性对照。
1.5.1 成脂分化及油红O 染色鉴定 取第3 代的大鼠BMSCs 接种于六孔板,加入含1 umol/L 的地塞米松,0.5 mmol/L 的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 mg/L 的牛胰岛素,100 mmol/L 的消炎痛(indomethncin),10%FCS 的H-DMEM 诱导3 d,再用含10 mg/L的牛胰岛素,10%FCS 的H-DMEM 处理1 d,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和生长情况。成脂诱导后的细胞用PBS 洗涤3 次,10%多聚甲醛固定10 min,油红O 染色5~10 min,60%异丙醇稍洗去多余染液,蒸馏水洗,Mayer 氏苏木素浅染核,1%盐酸水稍分化,水漂洗10 min。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
1.5.2 成骨分化及茜素红S 染色 取第3 代的大鼠BMSCs 接种于六孔板,加入成骨细胞诱导液 (含10~7 mol/L 地塞米松,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50 g/mLVitamin C)2 mL,置培养箱中培养。诱导分化18 d 后,吸去成骨细胞诱导液,用PBS 洗涤3 次,然后加入适量的茜素红-S 染液染10~15 min,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原代培养时,骨髓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后,细胞呈圆型,悬浮于培养液中。培养24 h 后即有细胞贴壁,换液后可见短梭形、星形细胞分散贴壁生长,第4~5 d 可形成分散的细胞集落,细胞形态不一,梭形细胞为主,见图1A。第8~9 d 细胞呈集落生长,细胞间相互紧密贴附生长,沿胞体长轴有序排列,呈螺旋状或漩涡状,可达80%~90%融合,见图1B。消化传代后,传代细胞12 h 完全贴壁生长,3~4 d 可传代1 次。传代至第3 代的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生长,见图1C。
图1 不同时期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形态学观察(×100)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的第3 代大鼠BMSCs CD29、CD44 表达阳性,而CD45 呈阴性,见图2。
图2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
BMSCs 加入脂肪诱导液诱导2 周后,细胞中有大小不等的脂肪滴出现,细胞逐渐由原来的梭形变为圆形或多角形,经油红O 染色,苏木素复染核,镜下观察可见脂滴为橙红色,胞核为蓝色,见图3A。BMSCs 经成骨诱导液诱导2 周后,细胞转变为多角形细胞,呈多层重叠生长,可观察到较大的细胞结节,有明显的钙沉积,茜素红S 染色后镜下可见散在大量橘红色的钙结节,为茜素红与钙盐形成的橘红色的复合物,见图3B。
图3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脂成骨诱导分化鉴定
骨髓间质干细胞是骨髓内除造血干细胞之外的另一类干细胞,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BMSCs 在全骨髓中比例很低,只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01%~0.01%[9]。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体外分离培养BMSCs 的方法,主要有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选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1,10]。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基于BMSCs 的粘附特性,是获得这种细胞的最简单方法。本实验采用的是全骨髓贴壁培养法,用L-DMEM + 10% FBS 作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反复、 多次换液去除未贴壁的造血干细胞,获得贴壁生长的BMSCs,通过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研究显示,体外培养的BMSCs,在形态上呈纺锤形成纤维细胞状,能贴壁生长,呈螺旋状或漩涡状[11]。该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察结果。
BMSCs 的多向分化潜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MicroRNA-9-1 可增加BMSCs 向神经细胞的分化比率[12],熟地含药血清能够促进BMSCs 向神经细胞的分化[13]。王贞等[14]研究发现,人血小板裂解液可以促进BMSCs 成骨分化,抑制其成脂分化,朱小虎等[15]证实硝酸甘油也可促进BMSCs 向成骨分化。BMSCs 的疾病治疗方面也得到广泛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BMSCs 经BMP-2 预诱导后移植治疗大鼠再灌注后心肌梗死,对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16]。BMSCs 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用于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发现[17],移植后可促进大鼠脑出血损伤部位结构和功能的修复。
该研究利用骨髓全贴壁培养法成功分离培养了大鼠BMSCs,所得细胞具有间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这将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1]李晓峰,赵劲民,苏伟,等.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5(10):1721-1725.
[2]邓海燕,曾俊义,魏云峰,等.微小RNA-1 慢病毒载体介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5):514-520.
[3]王舒阳,韩瑞,张广宇,等.Oct3/4 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神经分化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28(3):385-392.
[4]滕春燕,于庭,刘爱忠,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胰岛样细胞治疗大鼠胰腺损伤[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7):799-802.
[5]徐洪军,关晓辉,关兴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3):8481-8484.
[6]徐彩霞,项鹏,陈蕊,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骨髓间质干细胞示踪技术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中的应用研究 [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28(1):121-137.
[7]陈艳,宣爱国,方继荣.Brn-4 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2-85.
[8]朱从元,李建平.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胰岛细胞治疗1 型糖尿病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24):2546-2550.
[9]Minguell JJ, Erices A, Conget P.Mesenchymal stem cells [J].Exp Biol Med (Maywood), 2001, 226(6):507.
[10]赵林,冯智慧,焦淑贤,等.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2):5923-5927.
[11]王翠艳,魏芳晶,阴淑莹,等.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86-1088.
[12]景黎君,贾永林,鲁晶晶,等.MicroRNA-9-1 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2):326-331.
[13]黄勇,吴建军,刘凯,等.熟地含药血清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0):3979-3981.
[14]王贞,夏文杰,叶欣,等.人血小板裂解液对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0):853-857.
[15]朱小虎,程宇核,王刚,等.硝酸甘油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1025-1028.
[16]苗忠澄,高航.BMP-2 预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再灌注后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8):601-608.
[17]施迎兵,黄良国,蒋国红.骨髓间质干细胞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用于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10):87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