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中国式养老新模式-医养结合

2015-12-09 03:49:04辽宁省金秋医院110016陈艳杰
辽宁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养养老医学

辽宁省金秋医院(110016)陈艳杰

在大数据环境下,医学档案信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以及寿命的延长而存储量越来越大。因而衍生医学档案信息如何服务于新的养老新模式即“医养结合”。据统计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到十二五期末,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1亿,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近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近1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我国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在加快。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0.4%,农村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高于城镇。65岁以上人口增长的比例更快,从最近的统计数字看,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看病住院比例要超过青年人的2倍,甚至更多。在老龄人群中58.1%的老年人患有经医生确诊的慢性病,人均患有2~3种疾病,以高血压、关节炎等为主。老年慢性病患者伴随着机能老化,常涉及身心、精神健康和社会等多方面问题,且城镇老年人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比例高于农村老年人。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并服务于中国式的养老“医养结合”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实现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1 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新模式养老“医养结合”需求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现阶段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养老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老龄医疗与养老即相符相依又相互独立的矛盾,使其成为老龄社会的焦点。

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由于老年病具有常发、易发和突发性的特点,在老年疾病医疗与养护方面必须配备专业的人才,而我国尚未建立起专业的“医养结合”的队伍,缺乏针对老龄患病人群的既了解老年病的疾病特征,又熟悉养护特点的集老年医疗与护理于一身的“医养结合”的专业人力资源队伍。一些常年患病丧失或部分丧失能力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成为困扰千万家庭的难解之题,此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着养老事业发展,并成为了社会问题。因此,社会越来越需求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让有需求夙愿的人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医疗机构专业的“医、养、护”配备情况,了解各医疗机构专业队伍建设情况。

在医疗机构基础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目前普遍现状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医疗和养老的分离,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此外,老年慢性病康复时间长,往往是治疗已经结束而护理、康复尚未结束,仍需继续进行。因此,许多患病老人为了以防万一,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占床严重。老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得大医院一床难求,真正需要住院的人反而住不进来。同时,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自然病程长,需要持续的、综合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庞大的慢性病老年群体,对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对长期护理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医疗机构与社会群体迫切需求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以利合理统筹社会资源,合理安排医疗和养护。

在医疗总体治疗方案的确立方面,老年医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的专业,每一位老龄患者,大多都患有两种以上疾病,有的甚至患有十几种疾病,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很多老龄患者经历几家甚至十几家医院的诊疗,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医学档案信息,这些医学档案信息除了普通结构化数据信息外,多为半结构或者非结构化的信息与数据。这其中包括有各种心电监测的信息、超声、医学影像(CT、DR、核磁共振、)、病理涂片以及临床护理、门诊检查、既往病史等多种不同结构、不同级别、不同时刻产生的医学档案信息。随着医学大数据的应用,人们迫切需求将治疗与护理方面形成的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医学档案信息进行整合与共享,以便指导临床的应用。

2 医学档案信息共享“四步走、二踏步”满足老龄社会全方位“医养结合”

医学档案信息共享的四步走:第一步,全面整合临床医疗信息,满足患者各类医学档案信息的需求。现今社会正处于一个数据急剧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各种类型的医学信息系统在各级医疗服务机构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型号、不同商家的医疗设备和仪器的数字化趋势,使得各种级别的医院积累了众多的医学档案数据资源,且成不断壮大的势头。这些数据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医疗卫生档案信息,面对日益膨胀的医疗卫生数据,原有的医疗信息化的存储方式以及利用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老龄化社会“医养结合”的管理应用与需要,特别是在处理和查询老年人群医疗大数据集时更是力不从心。因此,面对新的养老服务模式,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以医疗数据为中心的系统服务架构,把医疗卫生各个业务系统独立的、分散的、不同品牌或不同级别的医学存储信息统一整合到一个或几个大的中心系统之中,形成逻辑上统一的、可供多方利用的信息整合体,供老龄患者在医疗行为中对医学诊疗信息的利用。第二步,全面整合临床护理与康复医学档案信息,满足患者各类护理与康复信息的需求。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足以说明护理与康复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尤其在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性服务机构,老年人患病后,在医院可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同时形成针对该疾病诊疗的大量的医学、护理相关档案信息。当患者治疗结束完成医疗过程后,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养老上,并将开启新的医疗生活护理与康复工作,可能伴随着老人以后的时间,甚至几年或十几年。因此,护理与康复医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显得尤为这样,它对老年人疾病后续的护理与康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第三步,全面整合专业健康知识信息,满足患者各类健康保健咨询信息的需求。老年医学是一个多学科的集合体,是综合性的学科。它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相当之多且复杂,甚至涵盖整个医学的各个专业。而老年人无论是在治疗期间,或是治疗后的护理与康复,亦或是健康的老年群体,都需要专业的健康相关知识的指导。因此,大数据环境下对于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应用,适时进行必要健康指导,将对老年人群,尤其是患病的老年人具有很大的实际利用价值。第四步,全面整合医学基础信息与生活便利信息,满足患者各类防病治病信息的需求,方便患者就医。在医学档案信息大数据时代,医学档案信息的全面整合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健康云”的应用,为老年人群带来了更大的便捷。通过医学档案信息整合后的“健康云”,年人可通过手机等网络随时随地的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可进行实名预约看病,可选择需要的医院和科室以及预约日期,可进行医疗信息查询、诊疗费用和挂号费信息使用等功能。

医学档案信息共享的“二踏步”:一是指建立稳固的医学档案信息医院平台,保证大数据下的各类医学信息的利用;二是完善专业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大背景的需求。

总之,大数据环境下的“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是高度整合的医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

猜你喜欢
医养养老医学
医养当兴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2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