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视域下的比较探究能力及学科素养考查

2015-12-08 01:13陈光裕郑晓峰多志静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史观试题考查

陈光裕+郑晓峰+多志静

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天津卷)第12题,是一道全球史观下的中外政治史内容的宏观比较探究试题。试题鲜明地体现出全球史观下对中外历史长时段、大范围历史现象、历史特征的宏观比较探究,立意深厚,构思巧妙,视野开阔,学术韵味浓厚,历史学科特色突出,也较好地体现出新课程改革、高考改革的学科能力目标特点与要求,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如下: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①两者都制订了法律;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期;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又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两者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

(3)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从试题引言、材料情境、问题设置到总体构成可以看出,本题以全球史观为统领和理论依托,不刻意和拘泥于微观知识点的简单再现与罗列复述,而着力于以宏观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综合渗透和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和要求,既体现新课程下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也体现了新课程高考文科综合下历史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要求及学科测试特点,表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意蕴。

全球史观是新世纪以来在我国历史学界广泛应用、影响较大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之一。它既是当代史家从全球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理解过去、思考当下的科学方法,当然也应是历史教师实施中学历史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全球史观的主旨和基本特征是: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如同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而形成的观点。①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历史经验,超越每个社会个体而考察更广大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背景,强调跨越文明、跨越民族、跨越地区的“社会空间”的历史发展,关注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相对性”“关联性”和“互动性”,核心是关注“人类文明的共性”、统一性,以此“重新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关注人类历史长时段、大范围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性,“既强调局部地区(小地方)的发展乃是与之关联的外部世界(大世界)变迁的结果,又指出局部地区的发展对外部世界的影响”,②等等。本试题的总体立意,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这些理念。

试题整体依托于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二单元,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选取当今国内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内容,编辑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6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欧洲)相互对应的6个历史时期有关王朝更替、政治变迁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发展状态的表格材料,据此创设宏观纵横对比的历史情境,并按历史时段分层设置富于梯度和逻辑层次的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主要依据高中历史课程训练、积累的历史学科素养,进行比较探究性的解题。

试题体现了历史时空的大跨越和构架设计的纵横大综合。通过整合相关历史材料,搭建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相互关联的历史情境,以全球史观宏观透视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的历史,考查学生对新材料的解读能力、认知迁移能力,以及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深层理解能力、对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宏观纵、横比较探究,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类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或共性——这是全球史观的核心,也是本题立意的核心与重点。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东西相距上万里,对应王朝更替沧桑变化上千年,而两大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趋势竟是如此的相近,这不是用简单的机缘巧合能说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的属性、特质,由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共通节律决定的。通过这样的试题和解题过程,可使考生从纷乱繁复的微观知识点中抽身出来,站在历史认知的高点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小题设计,与前两小题考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相对,从反向考察和探究两者在公元6世纪后发展的差异性。须知,本题涉及的宏观比较探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程式化的“比较”,即既要找出相同,又得找出“相异”,以示辩证唯物主义下看待事物的客观和辨证(其实这常有将辩证法庸俗化的嫌疑)。这里的“差异”比较探究与上述全球史观下强调考察历史事物的相关性、共通性探究的立意不是矛盾的,“差异”属于全球史观下大历史“社会空间”中历史事物的“相对性”探讨,是全球视野下对个性社会“传统”的“透视”,而不是孤立地审视中华文明的“独特”与“个别”,将中华文明与罗马(欧洲)文明截然对立起来。正是在这个全球整体的意义上,也才显现出中国古代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特有属性和魅力。

关于本试题的“理论认知”设计,也体现出全球史观下对本题所涉及历史事物的针对性思考与解读。如前所述,一般意义上的“比较”,须“辩证”“全面”,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半斤八两,以示公允平衡。而本题在全球史观视域下,突出强调和关注的是人类历史宏观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因而,依据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国、罗马的千年历史发展轮廓,得出的是鲜明的共通性、相似性,据此生成的理论,也自然是历史发展的相同性认知。

试题体现的全球史观立意,与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也大体吻合。新课程的设计及教育目标蕴含着、渗透着包括全球史观在内的若干新的历史教育理念。譬如,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中,强调“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事),开拓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①等;高中历史的专题模块编排,尽管从教学实践层面看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基本意图和初衷也在于体现历史的整体性,其“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思路也在于适应整体理解、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宏观特征,客观对比理解和认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的特征和规律的需要。新课程教科书的设计也有相关的体现,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二单元“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学习延伸”中,引述“相处于同一时代而远隔万里”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雅典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妇女评价的大致相同的观点,设计两者“为什么会如此相近?你怎样理解?”的探究问题,其基本思路、设计立意,都明确体现出全球史观的意蕴和特征——着意于引领学生站在全球史的视角,宏观眺望中外历史走势,触摸中外伟人相关、相似的思想脉动和智慧的光芒,从中生成对历史的深层感悟与认知。

本试题依托于全球史观的理念立意构思,挂靠于高中历史必修Ⅰ古代政治史的内容背景,直接涉及的历史知识点很少,显然是突出和强调了能力素养的考查,而且考查的层次分明、梯度性强,大体涉及由基本到核心、由低端到高端、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1.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包括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要求的能力考查。试题提供了选摘后比较简明的表格材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历史时间、空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状态等信息,并能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比对,获得足够的信息,为接下来的解题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这是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基础。其中特别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是,要求一定要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的“答题要求”。能否正确理解试题的题意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思考、解答,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本题中的“答题要求”,包括:其一,试题引言信息,已经给出全球史观的信息与提示,如“二者相距遥远……可做一些比较”,其中“比较”一词,已经明确了本题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其二,第(1)题的答题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分别展开,各说各自的“特征”;二是对所得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相关信息做出比较后,合并概括出共性的特征,并加以说明和阐释。依据对试题引言信息的理解,阅读相应材料,应判知试题要求的是后一种答法。至于答题的层次,要弄明白①至⑤时期为一个考察段,⑥时期为另一个考察段。其三,第(2)题的第一问是在解读第一小题基础上的纵向综合概括;第二问则是对第一问宏观概括的历史发展“曲线”特征的具体描述。只有准确审清这些要求,才能准确严谨地解答相关问题。

2.宏观比较概括(归纳)及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考查。这应为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试题通过呈现相应的情境材料和问题,要求考生经过感悟、提炼、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建立起信息与问题情境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历史特征(以共性为主)进行比较探究。其中突出的要求是,能区分出比较思考的不同向度、不同层次,要求有宽阔的宏观视野,缜密的思维素养,通过比较,考查特定情境下的历史思维品质、逻辑思维水平,包括思维过程的缜密性、思维方法的恰当性,以及抽象、判断等思维素养。第(1)题,是简单的分段横向比较,分别比较归纳五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是较低层次的思维要求;第(2)题的第一问,是对五个历史时期特征的纵向总体归纳比较,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认识,即“发现1”,这是对第一小题比较的综合,属于深一层次的比较,即五个分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特征的综合“现象”、共性特征;第(2)题的第二问,即“发现2”,是对“发现1”共性特征具体演变“轨迹”的比较,考查对同一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不同向度思考的思维水平,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了较高的思维能力要求。

3.史学理论认识生成、升华的学科素养考查。试题依托全球史观构思立意,本身就彰显出历史学科的理论性。试题以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各个问题情境,也都渗透着不同程度的史学理论的意境和要求。而试题第(3)题的第三问,则是专项的“理论认识”考查,涉及的理论认知难度尽管不大,但从认知思维上看,属于本题最高的能力层次要求。该小题涉及的理论,不是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统一”理论的照搬运用,如相同与不同、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这个理论表达,看似是前面几个历史现象或概念的简单重复(如“相近”“相似”“相同”“共同”等),而实际上是对具体历史现象、事实、特征,进行个别的、直观的归纳认知,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规律性本质与内涵的揭示与升华。就是说,前面的几个“相同”“相似”“相近”等是属于外在的、表象的,而最后的“共同性”则是揭示本质的、升华到理论的。这个理论认识,不属于强记的陈述性的具体历史知识,非靠简单记忆、复述、背诵所能解决,而是一种内涵的历史素养,需要长期历史学习的积淀和养成。

4.符合逻辑的规范表达与阐释能力考查。“规范表达与阐释”是特定学科表述与呈现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包括运用规范的历史逻辑思维阐述说明特定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使用特定的历史概念和术语,恰当而准确地叙述历史问题等。本试题没涉及太多具体历史知识的再认陈述,几乎所有问题都需运用概括的语言做简洁的表达,对表达、阐释的规范性要求应该更高些。例如:“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都进入强盛期”,“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等。“规范的阐释、表达”应以上述规范、科学的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等思维素养密切相关。没有规范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规范表达与阐释”就无从谈起。

5.运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论证问题,印证已有历史结论或者得出新的历史结论和认识,也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考查目标之一。这个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第(3)题,由第⑥时期的材料,得出第一问中中国再度统一的走向,并运用所学古代政治制度史知识,加以论证说明。

试题各小题考查目标及解题思路:

第(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以及对答题要求的准确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表格中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可分别概括、提炼出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和罗马各自的历史特征,依据对试题要求的理解,对各时期两国的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横向比较,概括归纳出两者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如第①时期,“两者都制订了法律”,第②时期,“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第③时期,“两者都进入强盛期”等。

第(2)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历史材料信息及答题要求进行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包括横向的综合比较归纳和纵向的综合比较归纳)、规范的历史阐释、表达能力,以及透过历史表象,生成理论认识的能力。依据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及上一小题所作概括、归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经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可“发现”: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依据试题要求,再从纵向梳理描绘5个时期的“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进一步进行逻辑思考,并以历史语言进行规范表述,可“发现”二者历史“都呈现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以及“十分相近的变化节奏”。依据上述理解、思维和抽象概括,调动相关史学理论认知或素养,可得出“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理论认识。

第(3)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以及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得出准确结论的能力等。通过比较表格材料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状态,可得出中国从分裂再度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的不同走向,调动所学知识,可从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影响的角度,分析得出中国再度实现统一的主要原因。

本试题对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现行文理分科下的文科班历史教学,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启示,也引发我们对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倾向性问题的思考。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要认真思考和处理好微观知识教学与宏观历史认知的关系。本题教学内容背景是依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但试题除去提供的材料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所挂靠,考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及其作用影响之外,几乎没涉及其他具体知识。很可能有教师会提出类似的质疑:“我们费劲讲了那么多东西,但没考到多少,以后我们该怎么教?”这恰恰暴露出当今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相当数量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相对陈旧,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也滞后于高考改革的要求。他们往往以为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知识,就知识讲知识(由单个知识点到所谓知识的线、知识的面,形成知识结构图)。我们当然不是否定知识教学,而是反对狭隘的、单一的、简单的知识教学。过于关注微观知识教学,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宏观历史、整体历史的把握,教学的着力点就会局限于海量微观知识点,着力于引导学生强化和重复知识细节的熟练识记。本试题绝不是说,课标、教材的具体历史知识不再重要了,可以淡化处理,而是启示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认识和处理好微观知识与宏观认知的关系,不能限于对具体知识的机械传授,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看待历史、思考历史,形成严谨而灵活的历史素养与能力。同时须知,历史知识既包括具体的、微观的、具象的内容,也包括整体的、宏观的、抽象的内容(含特定的历史思维逻辑认知的方法)。考试测评,既可以依托具体知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迁移运用,以之论证问题得出结论等能力,也可以宏观依托整体的历史结构框架背景、线索,少涉及或者不涉及具体知识点,考查历史思维、历史方法、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阐释等大历史的能力素养,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性,更适合于像高考这样以选拔功能为主的测试要求。笔者以为,历史教师一定要能够以宏观视角审视和理解具体历史知识,又能从具体历史知识提炼生成宏观的历史认识与理解,乃至上升到理论认识。用个俗语比喻,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存在“进不去”“出不来”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进得去”“出得来”。所谓“出得来”,是说在学习掌握大量具体史实知识的基础上,能有知识之外、之上的宏观思考和整体认知;所谓“进得去”,是说能从宏观认知高度去解读具体的史实知识——含已知的和未知的。就本试题而言,学生苦苦背诵了不少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知识,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法律知识,但就是不能整体认识和理解古代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大势,不清楚他们存在哪些共通的有价值的东西,更不能认知和解读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拼命记忆的那些可能转瞬即忘的海量知识点,又有何用?

其次,在史观理论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上,需矫正某些偏差和错误。史观理论之于中学历史课堂,核心是借用科学的史观理论来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审视历史,认识历史,开拓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这里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自己必须切实弄懂相关的史观理论,建立起科学准确的史观认知,然后再结合合适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于学生的课堂。但不无遗憾的是,现在历史课堂上存在教师随便滥用史观理论,甚至错误解读和认识史观理论,或者将史观理论与历史教学内容脱节,造成“两张皮”等偏差和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貌似也在使用全球史观教学,但常常又不自觉的出现与全球史观相悖的教学理念:有意无意地“以国家(民族)为单元”思考历史、认识历史,“过度强调民族或文化的独立性和排他性”,①把历史上各个文化、文明绝对化、对立化起来,尤其是“把中华文明与全人类对立起来,过于强调民族自身的视角,不认为人类存在共识……对周围的国家或更远的民族都怀有敌意”;“把‘东西方对立起来,陷入‘冷战思维的陷阱,忽略了多文明共存的史实”。②这显然与全球史观的理念相去甚远,也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左。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努力“彰显人类共识,追寻属于共识的基础价值,这些价值有很多都植根于各民族的传统之中”。③

第三,高中历史教学,包括高三教学,需要通过改革冲破某些传统“定势”的束缚。由上述问题看出,新课程改革十多年,“转变观念”也喊了十多年,但当下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仍然是需要更新史学观念、更新教学观念。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仍迫切需要不断迈开步伐,逐步走出僵硬而固执的框架,突破一些守旧的定势,如“思维定势”“学科定势”“教材定势”等,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适度关注史学前沿动向及新成果,补充教材中缺少的材料和观点,纠正教材中过时的和片面的观念,以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新情景、新视角。历史教师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整合创设等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尤其是高三年级教师。

第四,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基本史学规范和学科素质的培养。重要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更应关注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引领指导,加强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累和养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方法。还要注意以规范的阐释与表达为代表的历史学科素质的训练和养成,不论是笔头还是口头,都能科学、规范、严谨、准确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课程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郑晓峰,男,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天津市和平区教研室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历史教学研究。

多志静,女,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天津市钢管公司中学副校长,主要从事历史教学及考试评价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史观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