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阐释与历史理解

2015-12-08 02:28苗颖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罗斯福历史经济

2014年高考结束后,笔者曾对江苏卷第16题史料摘编中存在的不当缺省、随意截搭等问题提出过商榷,俟《2014年(江苏卷)高考试题分析》面世后,学生的作答情况更进一步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原题是这样的:

《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这道题的切入点是“‘自由’概念的阐释与理解”,依托的教材知识点是罗斯福新政。命题者通过引用文字材料创设情境,在短短的百余字里运用了9个“自由”,这9个“自由”互相解释,互相比较,意图让学生辨析“自由”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可以说试题的设计颇有创意。由于试题所引材料过于简略,语言表述风格又不同于常规,加之翻译带来的阅读困难,学生根本无法辨识系列“自由”的“庐山真面”。试题提供的答案是D,考后虽然江苏省考试院没有提供本题的难度系数,但却指出有59%的学生错选了B项,“难度很大”。①近期,笔者反复阅读了《美国自由的故事》②一书,依托原著语境,基本弄清了所述问题的来龙去脉,在此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历史言论与概念的阐释和理解谈谈自己的思考。

试题所引文字全部出自于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的第九章“新政与自由的重新定义”,所探讨的“自由”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经济保障问题。针对试题所说“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从该章节“保障与自由”部分摘引的下列文字或许能够说明其内涵(下划线为笔者添加)。

全国天主教福利问题研讨会在1935年放弃了教会长期以来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反对,宣布“社会正义”要求政府保证人们能有持续性的就业机会,保证所有美国人都有“一种说的过去的生活和足够的经济安全感”。(第283页)

早在1934年,在第二次“炉边谈话”中,罗斯福就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即“普通人拥有的更大的安全感”——与早期的为“少数特权阶层”利益服务的契约自由并列。因此,罗斯福将始终把自由与经济安全联系起来,将根深蒂固的经济不平等当成自由的最大敌人。(第290页)

如果罗斯福启用这个词来支持新政,“自由”——这个词在镀金时代的本义是指有限政府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变成了他的对手的战斗口号。(第290-291页)

反对新政的力量为后来那种反政府干预的保守主义思潮的生长蔓延播下了种子。这种思想支持自由市场,反对福利国家。(第292页)

由以上引文,尤其是加下划线的文字,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的信息: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的美国存在两种关于自由的表述,而这两种“自由”都无关个人政治自由,而是关于经济问题的。一种坚持的是传统观点,主张契约自由、有限政府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另一种则主张经济安全、福利国家,反对经济不平等,罗斯福并不是对两者的折中,所主张的恰恰是“另一种”,也就是立足经济平等,追求“经济安全”,实施保障制度。这种主张遭到了部分社会上层人士的反对,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正像试题中缺省的“如同罗斯福以压倒多数赢得连任的事实表明”,①罗斯福的这种主张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试题中的另两种表述“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题干),“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D项)与“另一种”自由所论述的是同一个主题,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个主题可以用原著中本部分的标题来概括,即“保障与自由”。这种精神在实践中的表现就是罗斯福新政关于社会保障的措施。罗斯福把社会保障“构想成是一种对自由内容的扩张,即把向范围更为广泛的需要帮助的美国人群体——包括失业者、老年人和没有自立能力的人在内——提供政府帮助作为一种普遍的公民权利”。②

这样看来,B项显然是正确的。那么,是什么偏差让命题者否定了B项呢?江苏省考试院的试题分析并没有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笔者见到的一种对此题的分析或许能够让我们看出一丝端倪。该观点认为“新政作为‘一种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本质上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统治,不可能服务于以‘均贫富’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选项B错误”。③笔者揣测,可能命题者和该观点一样,把“对财富平等的分享”理解成了“均贫富”的平均主义,实际上,“平等”和“平均”是差异巨大的两个概念,“平等”在这里强调的是经济主体的地位,而“平均”则强调的是经济上的数量。按原著中所述,罗斯福“将根深蒂固的经济不平等当成自由的最大敌人”,坚决主张“经济平等”,这和传统农耕社会的“均贫富”、社会主义者要求的“集体所有”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对文献进行解读时,我们不能完全立足于自己的语言习惯和先入为主的认识,而应该考虑文献撰写者的语言特点和行文风格,应该充分结合言论或者事件产生的时代背景。

行文至此,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美国自由的故事》作为一部享有极高美誉度的历史专业著作,命题人的解读和大部分学生的理解竟然大相径庭,问题出在哪呢?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正确解读史料,尤其是那些富有个性的言论和概念呢?德国历史主义史学家德罗伊森说:“历史方法的特色都是以研究的方式进行解释的工作。”④要实现正确解读,恐怕首先要从学者对历史阐释的特点说起。

在美国人的意识中,自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自由女神像、自由钟等著名景观的象征意义深入人心。但在历史上,自由的内涵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每个时代都按自己的口味来重新确定自由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①方纳自70年代发表其成名作《自由土地、自由劳力、自由人:内战前共和党的意识形态》一文时,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观察美国历史的重要视角。《美国自由的故事》是方纳的代表作,该书将“自由”作为观察美国历史的一个组织性话题,把一部从殖民地时期到当代美国的历史描述成了一个“充满了辩论、分歧和斗争的故事”。②

在埃里克·方纳的笔下,美国自由有四个维度:政治自由、公民自由、个人自由和经济自由,而叙述的线索则主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展开。

从政治方面来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由集中表现为民族性的自由和民主性的自由两方面。民族性的自由指争取政治自决,摆脱殖民而独立,增强联邦政府的力量——“一个软弱的政府,是对自由的一种否定”;民主性是(男性白人)对参与政治即投票权的强烈愿望——“投票权是自由的第一标志”。内战时期的美国自由意味着公民权利和地位的平等,呼吁把自由赋予黑人奴隶。二战后,美国正式将冷战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并将其定位为一场全球范围的有关自由未来的斗争,使自由具有了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那就是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60年代的民权革命使政治自由的受众群体扩大,黑人赢得了选举权,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从经济方面来说,伴随着工业经济的日益成熟(即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后开展),“决定一个人处于自由还是被奴役状态的问题”与市场关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镀金时代(从内战到19世纪末)的“契约自由”——“契约思想”是“自由意志和自愿行为的体现”,进步时代(20世纪初到大危机前)的“工业自由”——“有限政府”和“自由放任的经济”,表现出美国人对经济形势的高度自信。大萧条不可避免地迫使人们对“自由”重新定义。扩大政府的权力,利用政府力量保障自由,尤其是要求政府在经济自由上承担更多的责任,成为了美国经济“自由”发展的趋势。二战爆发后,罗斯福用“四大自由”将保护美国与对更好未来的期望联系起来,这个口号后来成为美国参战目的的官方宣言,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埃里克·方纳用他那如椽大笔把“自由”这个词在不同时代的涵义演绎得淋漓尽致,其见解之独到、文笔之精美,令人折服。鲜明的时代性让“自由”这个原本简单的词语熠熠生辉。事实上,不仅方纳笔下的“自由”具有时代性,历史上许多概念、学说在产生后,其内涵往往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同样会留下深深的时代烙印。像我们所熟悉的平等、民主、人权等名词也和“自由”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价值,同样演绎出了一个个“充满辩论、分歧和斗争”的故事。人文主义是我们解读西方思想的主要线索,但在思想史上,普罗泰格拉、芝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彼特拉克、霍布斯、伏尔泰、卢梭、康德等精神先驱的著作对人文主义的诠释却是渐进发展的。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更是大时代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儒学的主体内容从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再到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其范畴早已糅合三教,不复旧日模样,审视其间的不同阶段,儒学的“因时之变”和“应世之用”清晰可见。说的沉重一点,也许时代的局限是每一个著述者最沉重、最无法跳脱的宿命,那位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学巨匠,也只能让自己的眼光和笔触止步于汉武时代。

一般而言,由于作者在阐释和运用某些概念时往往有足够的文字铺垫,后人阅读时很自然地会被带入语境之中,理解起来并没有太多的障碍。但在阅读所引用的史料片段时,由于这些片段所展现的历史往往是“只鳞片爪”,缺乏原文更为宽阔的语境,让人很难作出准确解读,弄不好还会出现盲人摸象的笑话。那么,在无法查阅原著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史料的真实内涵呢?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回归具体的历史情境,实现历史理解。这种回归需要从两个角度进入:一是回归作者所叙述的那个时代,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理解概念;二是回归叙述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从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和认识历史。

回到原作者所叙述的“历史现场”解读言论和概念,需要寻找“一个支点”,形成“两条线索”。“一个支点”是指作者发表议论所指向的或者相关联的历史事物。对于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述,当找到这个历史“支点”后,我们就能够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些语言。大多数时候仅仅找到支点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依托这个历史支点,理出或横或纵的线索。横的线索是从支点处对历史作一个横切面,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层面之间实现“横通”,借助各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果关系来理解作者意图。例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的绪论中借用了孟子“知人论世”的观点,认为李鸿章的悲剧结果乃是中国晚清时势所造就,并非李鸿章一人之功,进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他说“读中国近代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亦势不得不手中国近代史”。①诚然,晚清时局艰难,李鸿章纵为“中国近四十年来第一流紧要人物”,也是独木难支大厦,晚年只能无奈地悲叹,自己只是清王朝这间“破屋”的“裱糊匠”,回天乏术。②梁启超的观点也启发我们,不知时事而空骂李鸿章卖国不是科学的历史认识。

纵的线索是从支点上溯下延,把历史上前后相关联的事物连成一条线,实现“纵贯”,从历史发展的沿革中探寻言论或者概念所涉及历史事物的“所以然”。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着强烈的世俗色彩,鼓吹人们追求现实生活的享乐,甚至有几分私欲膨胀、不受节制的倾向,这用今天的观念来看,我们很难把它和“崇高”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而要理解它,就需要我们从中世纪禁欲主义盛行的宏观历史背景,黑死病的肆虐对宗教价值判断的颠覆来认识。

回到原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概念和言论,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谓的“了解之同情”,他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③要明了作者所处的“环境”,需要阅读者知悉其生活的宏观和微观双重背景。宏观背景包括该作者生活时代的历史发展特征、经济状况、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主流价值判断、舆论导向等等。1901年,梁启超最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考其缘由,这一时期社会上排满观念和汉民族复仇主义思想日益炽烈是主要原因。其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获得认同则和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不无关联。同样的,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是基于政治目的撰写的,当是时“购船置械”的洋务运动已经走向失败,列强虎视,大清王朝“屡见败衄,莫克振救”。康有为欲造变法之势,但又认识到“布衣改制,事大惊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出发点,康有为借助了孔子和儒学的权威地位来宣传社会进化论中变的观念,呼唤一种从未有过的社会制度。当我们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学的冲突碰撞结合在一起认识康有为的这两部著作时,自然就能读出他否定今文经学,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先师的言外之意。

微观背景主要指原作者的家世渊源、阶级立场、人生经历、主观倾向等个人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学者诠释历史时“前见”的差异,继而造成文本叙事的主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人处同一个时代,而对相同的历史事物所阐发的思想观点有时会截然不同,这就是微观背景的差异所致。此类情形俯拾皆是,此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像“自由”这一类的译著文字,由于文化背景、作者语言特点和翻译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文章拗口不说,一个接一个的从句繁琐冗长,个性化的语言似是而非,解读起来更加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大胆拨开系列从句的冗余,抓句子的主干成分,掌握它的核心意思。然后借助上文所述“回归历史”的办法进行理解分析。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历史上和现实中,强作解人的误读不胜枚举。只有结合时代,回归历史,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和历史言论的真实内涵。

【作者简介】苗颖,女,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沛县人,沛县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罗斯福历史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罗斯福的壮举
新历史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