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试评价改革的发展,历史高考卷测试的技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考试难度不断增加。尽管老师们常说:“考什么就教什么、考多难就教多难。”但现在的情况是:考什么?老师们并不一定知道。直到今天,大多数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还是热衷于教教科书知识,教学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革。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技能大体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这些认知技能都可以通过考试进行测评。当前的历史高考到底考核学生怎样的认知技能呢?历史知识点的识记是否是高考测试的核心?采用传统的以教科书为本的教教科书、落实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能否顺利地应对历史高考的变革呢?下面笔者对2014、2015两年的全国高考文综课标卷(包括Ⅰ、Ⅱ卷)历史试题(下简称全国卷)进行一个梳理分析,帮助老师认清历史高考考试的重心,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在命题过程中,命题者设计的每一道题目,实际很少只考核某一单独的认知技能或认知过程,大多数的试题可能涉及多个认知方面,可以测量多种技能,或者考核考生在解决问题时其多方面的认知过程是如何配合使用的。在具体的试题编制过程中,命题者常常以核心认知技能为依据编制试题,确定题干信息,设置具体选项与问题。所以,我们在对2014、2015年全国卷试题进行分析时,就是从试题考核的核心目标入手,根据完成试题的任务来判断其具体考核的认知技能。
笔者对近两年的全国卷考题测试的技能进行了归类整理(限于篇幅,选修部分未统计),具体考核的技能类型列如表1(见下页):
仔细梳理这两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可以看出,选择题命题的核心是考核考生的理解与分析技能。在4套试卷中,每套试卷历史选择题共有12题。涉及理解技能的选择题,2014年Ⅰ卷有8题,占历史选择题比重的66.7%;2014年Ⅱ卷、2015年Ⅰ卷有10题,占历史选择题比重的83.3%;2015年Ⅱ卷有9题,占历史选择题比重的75%。涉及分析技能的选择题,2014年Ⅰ卷共有4题;2015年Ⅱ卷共有3题;2014年Ⅱ卷、2015年Ⅰ卷各有2题。而非选择题即材料分析题命题的核心则集中在测试考生的归纳、分析、解释、评价等方面的技能。
目前历史高考全国卷命题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不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中心。
在具体的认知技能测试上,近两年全国卷只有2014年Ⅱ卷的第24题测试了记忆技能,其他试题均不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中心。即使是2014年Ⅱ卷的第24题,也没有直接考核考生的复现历史知识的技能,而是从辨认的视角出题,要求考生首先辨别试题信息,从记忆中提取西周王畿地区所在位置,然后判断出周代“雅言”的地理位置。
第二,选择题命题的核心在于考核考生的理解技能。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解是高层次认知技能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指考生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合理建构自我认知,把握信息蕴含的意义。理解所涉及的多为概念性知识,只要考生在已获得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就是理解。测量理解技能,要求试题必须用“新材料”创设情境,避免考生通过简单识记来答题。不遵守这个规则,考题很可能是在测量考生的记忆技能。理解技能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说明、分类、归纳(概括)、推理、比较和阐述等子类型。①
近两年4套全国卷历史选择题共有48道,其中有35道题主要测试的是理解技能。可见,对理解技能的考核是历史选择题命题的核心。下面笔者结合这两年全国卷具体题目,对选择题考核的理解技能做一分析。
●解释技能
解释是指将信息从一种表现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转换形式可以是文字对文字、文字对图表、图表对文字、数字对文字、文字对数字等。
例如2014年Ⅰ卷第26题,题干描述了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要求考生依据信息,解释什么是“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也就是解释在性善论基础上“存天理,灭人欲”的本质。又如2014年Ⅱ卷第30题,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37年11月,可知此时国民党政府鉴于敌强我弱,在抗日的同时,寻求各国对华的帮助。题干指出,顾维钧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建立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并没有提到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据此需要考生从4个选项中,判断出哪一项是对题干顾维钧之语“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的合理解释。再如2015年Ⅱ卷第25题,题干介绍了汉宣帝之语,要求判断其信息内涵,选项“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描述了该信息表现的特征,要求考生借此去解释这一信息内涵。
由这3道选择题,可知命题者在题干中提供给考生新的信息,要求考生从选项中选择出形式不同但内涵相同的信息,即题干用文字表示信息,选项以文字形式表述或描述该信息的特征,要求考生做出正确选择。如果考生理解了信息,应能准确地用其他形式表述信息,或者在新的选项情景中识别信息。这实质是考核考生解释技能。这类选择题选项提供的信息与题干信息形式不同,但信息意义基本一致。
●举例说明与归类技能
该类技能要求考生用例子说明某一概念或原理,能确定概念或原理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去选择或举出例证。归类与举例说明是互补的过程,举例说明提供概念或原理等信息,要求考生举出实例;归类则是题干提供若干实例,要求考生发现它们与一般概念或原理间的关系,将某一事物归为某一类型。
例如2014年Ⅱ卷第25题,题干向考生介绍秦朝、西晋两朝私拿养子财物是否犯罪的信息,要求考生结合选项,将西晋时期“私拿养子财物无罪”这一变化归结为“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特点,即认可养子名份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2014年全国Ⅱ卷第32题,题干指出罗马早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即通过举例来说明平民取得了自身的利益。2014年Ⅱ卷第35题,题干给出反映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照片信息,要求考生结合选项进行归类说明:波兰开放边境线,意味着淡化国界,与欧盟一体化进程相符。据此考生可以判断出该题反映的主题是欧盟扩大。再如2015年全国Ⅰ卷25题,题干首先介绍事实性信息——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受到重视,让考生判断该信息的特征:外戚地位的提升。题干指出这是外戚干政的背景,让考生判断哪一个选项与外戚地位的提升同属一类。该题如果将“外戚干政的背景”问题删除,直接考核考生对题干信息的理解,所考核的技能则是解释技能。
这类选择题一般在题干中提供一个实例,要求考生确认实例隐含的现象或原理的特征,再从选项中选出反映实例信息的选项,以说明题干的特征,将这些特征与已有类型概念或史实信息进行对比,实现归类考查。
●归纳(概括)技能
归纳(概括)是指用简短的话语表示呈现的信息;或从呈现的信息中,提取出抽象的主题或得出相关的结论。
例如2014年Ⅰ卷第24题,题干给出了“天”在古代中国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官员百姓祭拜祖先等一系列信息,让考生对此分析,归纳出材料反映的主题是统治者希望通过祭天活动来神化皇权,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2014年Ⅰ卷第25题,题干给出了唐初老子地位高于孔子而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唐武宗“灭佛”等信息,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让考生从中归纳出道佛两教的社会地位存在波折、儒学政治地位最稳固的结论。再如2014年Ⅱ卷第26题,题干呈现一段材料,要考生提取交子的产生利于民间贸易的发展、无足够金属货币为基础而发行的交子将引起商业纠纷等方面的信息,从中概括出交子“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的特征。又如2015年Ⅰ卷第29题,题干展示时局动荡、中央政府与各省之间的关系、军阀混战(皖直、滇蜀)等信息,让学生从中归纳出该时期的时间。2015年Ⅱ卷第28题,题干给出洋务运动时期主办洋务的大臣均被人们骂为“鬼子”等信息,让学生概括出该时期国人的传统的观念并未改变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Ⅱ卷第29题,题干围绕北伐战争期间“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给出四个信息: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孙传芳标榜三爱主义、东三省主张三权主义、四川军人也想仿效,让考生从中归纳出其核心思想:宣传主义是为了得到社会民众的支持,进而得出“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这一结论。该题选项设计的不太好。国民党在1924年还不为各地军阀所看重,“直至北伐军势如破竹之后,北方各军阀才知南方党军已非其昔日打交道的对手,进而关注党军取胜之道。除了发现党军注重宣传外,党的存在以及‘主义’的有无,亦是影响南北战局的重要因素”。①这是各地军阀纷纷打出“主义”招牌的背景。由此可见,该题答案“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与内容主题联系牵强。此题材料很新,但是选项中的“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是考生最熟悉的内容,而其他三个选项由于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他们往往不会选择,因此,该题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对归纳技能考核的作用。
这类选择题的命题核心是提供一系列信息或材料,要求考生据此进行分析,并提取出能够反映题干信息的主要特征或主题,并从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表述。
●比较技能
比较是指发现两个事物、事件、问题或思想之间的类似性和差异性。比较技能的考核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与选项信息,判断一个事物、事件与另一事物、事件的要素和模型(即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目前全国卷在比较技能的测试上,往往是将比较、解释、归因、推理等技能综合起来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的重心放在解释、归因、推理等技能的考核上。例如2014年Ⅰ卷第28题,题干提供了中印两国在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消费额,要求考生根据选项中的比较对象,判断出造成中国人均消费额较低的原因。它实际测试的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要求考生进行归因分析。2015年Ⅰ卷第27题,测试考生在比较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变化的基础上,采用论证(阐述)方式判断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推理技能
推理是指根据原理、一系列实例,去发现信息中蕴含的规律或特征。
2014年Ⅰ卷第31题,题干给出需要考生进行解码的信息:“一五”计划时期、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考生发现这些关系之间的联系:“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初步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实施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是为工业发展服务,有利于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可以推理出“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选项内容就是题干信息所透露的特征。2015年Ⅰ卷第32题,要求考生结合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图,根据题干提供的罗马法的公平原则、依法裁断原则等,推断出女神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2015年Ⅱ卷第27题,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客观作用。
推理技能测试主要是通过题干给出的信息或一系列实例,让考生对这些信息或实例的特征进行解码,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抽象出解释这些现象或实例特征和信息之间关系的原理、特征。
●阐述技能
阐述是指考生通过研究和经验,分析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可能的方向,建构和使用系统的因果模型(即通常用图表方式表示因果关联等变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法)。因果模型在特征维度上,可以分为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在推理方向上,可以分为由因推果和由果推因。②合理构建与使用因果模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技能。
阐述技能包括四种类型,即论证、诊断、重新设计和预测。目前,全国卷历史选择题命题在阐述技能方面主要侧重于论证、诊断两种类型,2015年Ⅱ卷第35题第一次在选择题中涉及对重新设计技能的考核。论证是指试题要求考生对某一事件、事物论述其理由;诊断是指试题要求考生判断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所在;重新设计要求学生围绕某一目的或要求,对系统做出适当改变。
例如,2014年Ⅱ卷33题题干描述了两个历史信息:纺车于19世纪前在英国大量使用、19世纪初已被弃置不用,要求考生从中提取出该题所谈论的主题是与生产工具变革有关的内容,从时间上判断当时英国正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而做出正确的原因论证——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2015年Ⅰ卷第28题,题干指出1852年,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在中国是“无用的”,只能用来包装从中国购买的生丝,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晚清中国经济结构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015年Ⅱ卷第33题,题干给出信息:自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要求考生结合所学与选项,论证“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这一现象是问题出现的原因。
再如2014年Ⅰ卷第32题。对于古代雅典,考生的印象是:重视民主、自由,但题干给出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的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似乎公民并不自由。试题要求考生结合雅典重视法制的史实,诊断出问题缘由所在,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2014年Ⅰ卷第33题,题干给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等现象,要求考生根据《独立宣言》的宗旨与原则,能够诊断出1787年宪法没有给予印第安人、黑人同白人同等权利的规定违背了天赋人权的原则。
选择题考查论证技能,通常题干提供信息,而将原因或理由置于选项中,要求考生论证信息发生的原因。考查诊断技能,一般题干给出不能正常运作的信息或存在问题的事物现象,需要诊断的错误置于选项中,要求考生根据学科知识判断问题或故障所在。重新设计技能的测试往往在题干中给出一个正常工作的系统信息与新的目的或要求,要求考生根据目的或要求,对系统作出改变;或者题干给出一个不能正常工作的系统信息,要求考生回答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才能使系统正常工作。例如,2015年Ⅱ卷第35题,题干给出专著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主题的信息,要求考生结合选项选出全书的主线。
阐述技能的考核强调考生应能够准确使用概念,辨析题干信息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和本质,进而通过证明、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选择题命题初步关注考核考生的分析技能。
分析是指将分析的材料或对象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并确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与总体结构的关系。具体分析任务包括三个方面:确定分析对象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明确这些信息的组织方式,把握这些信息的潜在目的。
分析技能一般包括三个子认知过程:区分、组织、归因。区分是指根据相关性或重要性,把一个整体结构区分为不同组成部分。组织是在区分的基础上,确定这些不同部分如何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归因是指考生能够确定分析对象或材料中的潜在观点、偏见、价值观的一个解构过程,目的是要确定分析对象的内涵或材料的内在本质。①
例如2014年Ⅰ卷第34题,该题需要考生从题干中区分出两个要素:1928年时苏联已开始进行计划经济、德国公司可以建设矿井,要求考生辨认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组织分析的视角判断出“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是正确的选项。该题设计的思路非常好,遗憾的是,选项设计不太理想。A、C两个选项的内容教科书均未提到,造成考生不会去选择,降低了该题的难度。2014年Ⅱ卷第27题题干给出明初废丞相、加强君权以及明中后期内阁首辅操纵朝政的信息,要求考生进行分析:内阁首辅虽然权倾一时,但仍受控于皇帝,从而证实已学的“君主集权加强”结论并不错误。2014年Ⅱ卷第28题,题干给出两个信息:宋恕、康有为提出“易西服”主张。考生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维新派改革的目标在于实施君主立宪制度,分析出“易服”主张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目的是给整个社会以感官上的冲击,进而得出“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的结论。2015年Ⅰ卷第30题,题干给出1937年全面抗战之前,国民政府先后完成了长江要塞、东南沿海等要塞区的建设,大规模构筑了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区分出这些建设与“围剿”红军、削弱各地军阀实力等无关,进而作出正确的原因分析。2015年Ⅱ卷第31题,题目给出的信息是许多学校与中小城镇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结合当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经济上学习苏联并引进苏联技术、文教上也仿效苏联进行改革等历史史实,要求考生从选项中区分错误的信息,得出“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这一正确的归因。
在分析过程中,区分技能可以单独考核,组织技能常要求在区分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归因技能的考核往往需要考生综合三个子过程。区分的核心是要求考生在分析整个材料的背景下,根据材料的核心思想、观点等,去区别出相关的或不相关的,重要的或不重要的要素;组织则是考查这些要素之间以及这些要素与整体结构间的关系,说明这些关系对于材料蕴含的观点、目的或价值观等的作用。如果分析的核心内容是材料蕴含的观点、目的、价值观等,那么,发现材料蕴含的目的、观点或价值观等的过程就是归因。①
第四,材料分析题主要关注对归纳、比较、分析(归因)、评价、阐述(重新设计)、解释等技能的考核。
尽管我们习惯说材料题能够考核考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现今全国历史高考材料分析题到底考核考生怎样的学科技能呢?
这两年全国文综Ⅰ、Ⅱ卷历史必修部分试题共有8道材料题。每套试卷的第40题,基本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去概括某现象的特点,分析产生的原因与历史作用等。这样的题目主要考核的是归纳、归因分析、解释等方面的技能。2015年Ⅰ卷第40题考核的虽然是儒学方面的知识、韩愈和康有为儒学观点、如何看待儒学等,但是主要考核的技能还是归纳、分析、解释等技能。2014年Ⅰ卷第40题的题干提供了关于宋应星、牛顿的两段传记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能够归纳概括出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在解释《天工开物》问世背景的考核方面,要求考生既要从材料中的“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的特点;又要从材料中“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信息,概括出《天工开物》是宋应星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对于牛顿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需要考生从材料中“自幼喜欢钻研科学”的信息,推理出其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当时科学冲破了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等,也是成果出现的背景。该题第二问要求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主要考核考生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准确归因的技能。2014年、2015年Ⅱ卷第40题考核的技能也大体类似。
2014年两套试卷的第41题,都利用教科书目录内容进行命题,但考核的技能却不相同。Ⅰ卷第41题,提供了1960年我国某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要求考生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说明修改理由。这是考核考生对问题的评价能力,需要考生对抗日战争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理解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而考生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又涉及对考生阐述技能中重新设计技能的考核。题干通过给出一个不能正常工作的系统信息,要求考生回答如果需要系统正常工作,需要做出何改变。该题希望通过考生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判断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抗日战争史发展的线索,是否正确认识两个战场在历史上的作用。Ⅱ卷第41题题干给出了节选的1972年版《世界历史·近代部分》的目录与2011年版《世界史·近代史编》目录,要求考生比较两份目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乍一看,似乎考核的是比较能力,实际主要考核的还是评价技能,即能否依据一定的标准(时代变化、史观变化等),对两个版本的教科书目录进行比较,做出评价。指出其中一处不同,也涉及一些比较技能。至于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考核的是归因分析技能,要求考生从教材出版的时代特点、编写者的历史认识角度等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归因。
2015年两套试卷的第41题不仅考核技能不同,而且难度层次不同,Ⅰ卷第41题难度更大。2015年Ⅰ卷的第41题提供了一个公式,要求考生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该题侧重于对考生应用技能,即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技能的检测,这里的公式就是考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应用技能的考查,表明历史高考题将不再局限于对常见的理解、分析问题技能的检测,把对解决问题技能的测试纳入了考试中。该题在考试说明中指出“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如果考生根据这一说明进行答题,该题检测的就是创造技能,即要求考生能够将相关的不同来源的要素信息综合成一个新的整体。这是多年来历史高考的第一次。创造技能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任务,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依据方案进行有效的实施。2015年Ⅱ卷第41题要求考生根据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的图表,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该题主要考核考生分析问题的技能,即考生根据材料,选择节假日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天数增多、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的种类增多、小长假的增多等)的一种,并能够对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充分恰当的分析说明。不过这种分析更开放。
概而言之,目前全国卷材料分析试题(必修部分)主要关注对考生归纳、比较、分析(归因)、评价、阐述(重新设计)、解释等方面技能的考核。尤其是通过考生对问题背景、作用的分析,判断考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综合运用历史学科技能去分析问题的方法。其中归因分析要求考生围绕需要分析的材料,回答材料隐含的观点、目的或价值观等,即围绕分析对象或材料,去解构其中的潜在观点、偏见与价值观等,确定分析对象或材料的内在本质。
近年来,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在命题上,努力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它以能力目标的测试为导向,命题质量不断提高。当然,全国卷命题还存在一些瑕疵。以选择题为例,虽然命题者在题干上煞费苦心地围绕技能的考核进行设计,但某些题目的选项并没有完全贯彻同质性、似真性的设计规则,致使不少考生根据排除法也能够选对。此外,有些选择题的题干材料设计欠周全。例如2014年Ⅱ卷第35题,题干给出反映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照片信息,由于照片中有欧盟旗帜,据此考生可以判断出该题反映的主题与欧盟有关。
高考试卷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强调对学科技能的测试。传统教学以教科书内容为平台,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呢?现在看来似乎不乐观。教科书知识是一种静态知识,由于话语抽象、简洁,仅凭教科书文本,很难看到教科书结论得出的依据以及推理的方式。简单依据教科书,既难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内容表述的来源,又难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一线教师应把握高考命题的目标方向与思路,在教学目标、内容的设计上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陈志刚,男,安徽宿州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