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部分酒店管理专业院校主要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CBE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这种定位使得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自身从职业素质、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能力方面提升职业胜任力;学校和系部从推动专业模块课程改革和专业教材编撰、激励培养双师型教师、优化学习型组织教学团队三个方面构建帮扶体系。
关键词:CBE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胜任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41-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规模上讲,近十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2013年,新一届政府领导上台以后,限制三公消费逐渐提上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让本来受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高端酒店业雪上加霜。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从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对大学生的就业一直都非常重视,各级政府都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置于政府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
从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上来看,高校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系统与职业系统的需求之间需要达成共识,人才培养目标要有合理的职业或就业导向,部分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这种定位使得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作为用人企业对员工心理契约的解读人员,需要传达给毕业生用人企业所需求的各项能力与技能,帮助培养现实的组织文化和标准操作实践的感知能力,提升情商及团队适应能力。
二、CB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人才培养模式始创于美国,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主要是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出发点而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其核心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1]。
CBE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行为科学以及教育目标分类学[2]。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动机、信念和期望在人的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CBE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要,根据个人特定目标,倡导现场学习、主动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由被动需要转向主动求学。
三、基于CBE培养模式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胜任力分析
“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正式提出,它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卓有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而根据系统性、相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绩优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3]。基于CBE培养模式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胜任力主要是指能够在教师工作岗位上,以酒店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能力严格要求自身的教学工作,同时较好地将这种职业性传达给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职业认识,培养职业感情,磨炼职业意志,坚定职业信念,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从而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酒店专业人才。
1.专业教师职业素质要求。学生从专业老师身上学习到对待专业的态度和方法,因而,专业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态度。诚实、善良、正直、富有责任感是每一位专业老师自身必须具备且需引导学生去学习的基本素质。酒店行业是个容易让人产生疲倦感且社会接纳度不高的行业,专业老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行业有着强烈的激情,进而感染学生对于行业的向往;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进而让学生有感悟美好事物的能力;要有博爱的情怀,进而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习到这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客人的情感;要有沉下去的内心,让学生能够以专业老师为榜样,学习坚韧不拔的职业态度。
2.专业教师职业意识要求。思想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酒店意识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在服务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反映在从业人员的气质和气度上。专业教师的职业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言传身教,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习到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特的洞察力。一个出色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设计各类角色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仿中深入对职业意识的认可。
3.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的培育,诸如专业技术能力(前厅、客房、餐饮管理等)、领导沟通能力、服从能力、生活品位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力的培育,都有助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比较顺当地在酒店管理层中生存。专业教师需要不断进入酒店实践,把自己打造成“双师型”教师,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毕业时具备真正的上手能力。
四、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胜任力提升帮扶体系
通过对比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CBE模式要求我们着重就业能力培养,专业教师需要传达给毕业生酒店行业所需求的各项能力与技能,并通过学生自主创新,使之升华为富有行业前瞻性的各项能力。因而专业教师职业胜任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酒店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1.积极推动专业教师开发适合模块需要的专业课程。按照CBE培养模式,开展CBE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开发(DACUM)Developing A Currium的缩写,DACUM模式以职业分析为基础,根据工作需要开发课程,其课程设置完全服于企业需要、岗位需要、工作需要[4]。目前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走访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专业教师觉得现有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容不利于他们展开专业教学,已开设的专业课程不适合现有酒店管理的需要,如某师范院校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设酒店建筑与规划设计课程,对于专业教师的要求相当高,需要有建筑学功底,该校没有专业类教师,使得课程效果不明显,且此类课程对于大多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而言,难度太大,大多数学生不具备建筑类专业基础,也不会进入相关领域工作。因而,系部可以放权给专业教师,由专业教师从技能型、策划型、管理型三个酒店行业比较需要的用人类型方面着手构建模块课程。根据酒店业的最新动态和理论,推出实用性强的热门课程,协调好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与选修课的关系。endprint
2.大力发展培养“双师型”教师。依据高等教育USEM就业能力理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减少职业迷茫。酒店管理双师型教师主要是指具有良好的酒店行业职业道德、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操作技能以及以酒店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能力,严格要求自身的教学工作,同时较好地将这种职业性传达给学生的专业教师。
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吸引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参与实践、学术交流及培训创新活动,鼓励教师往双师型方向发展[5]。第一,系部构建与“双师型”教师特点相符合的课程体系,使“双师型”教师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不断完善知识素质和结构;第二,推荐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骨干教师培训,对实践经验不足的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并且有针对性地外派专业教师进入酒店企业挂职锻炼,获得实践经验;第三,强化专业教师实习指导能力,要求专业教师每人三年至少全程陪同一次酒店实习生的实习指导,在酒店内部针对学生及酒店方反映的情况,进行现场干预教学;第四,建立行业进修考核考评机制,嘉奖职业性强的专业教师。加强对教师参与酒店实践进修的管理工作,减少教师实践进修的盲目性,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组织专家对教师实践进修效果进行评价。
3.优化学习型组织教学团队。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在CBE培养模式中,不论是模块课的开设还是教材的编撰、专业实习的指导还是实训课程的开设、兼职教师的聘请及专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都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在优化学习型组织教学团队中,可以充分利用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各自的特点,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引进在业界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并担任过中高层管理的专家来学校任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考核评估和教学工作,使得教学始终与行业接轨。
五、结语与展望
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所提供的是对人服务的产品。在我国,酒店业面临着巨大人力资源发展的竞争压力,因而,培养出适应酒店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调动服务人员的行业热情,提供高素质的职业服务,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机构不断探索的课题,希望通过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职业胜任力的提升最终从源头上为行业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伟彦,刘斌.基于CBE理念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2,(11):66-67.
[2]成浩.基于CBE模式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28.
[3]彭彦铭.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11):20-23.
[4]王文琴,费贤举,庄燕溪.CBE/DACUM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应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8):81-82.
[5]刘玉姝.高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