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有成本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

2015-12-08 07:46马川申仲宜宁袁骋帆殷枫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期

马川申 仲宜宁 袁骋帆 殷枫

摘要:公司管理者在选择是否自愿性披露客户信息时面临多重因素的考虑。详细的客户信息能够减少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吸引投资者投资,降低融资成本等,使公司受益。然而,详细的客户信息也有可能帮助竞争者掌握该公司的商业信息,使公司产生专有成本。本项目以上市公司年报中研发费用、无形资产等作为指标衡量专有成本,以客户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作为自愿性披露的替代变量,来研究专有成本是否是管理层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重要考量因素。

关键词:专有成本;自愿性信息披露;企业性质

中图分类号:G642.0;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56-02

一、引言

纵观国内外众多文献,多数动机都是针对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我们发现鲜有以专有性成本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的研究。

我们的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在借鉴国外学者经典文献的同时加入了更多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元素,例如引进了公司所有权等变量。第二,我们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拓宽,我们认为专有成本的大小取决于更多的因素,例如所处行业等。

二、文献回顾及假设

《代理成本与公司自愿性披露》一文认为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越低,管理者自愿信息披露的程度越高。(罗炜,朱春艳,2010)由于管理者在我国面临的诉讼风险较小,当代理成本较高时,管理者可能更倾向于做出对自己利益最大化有利却有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因而管理者会倾向于隐瞒信息或减少自愿披露的信息。公司内外部的规范也对自愿性披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上文献为我们的假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专有成本越高,自愿信息披露的程度越低。

三、数据来源及模型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衡量

本文的样本来自2007-2011年沪深两地6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分别是金属冶炼及金属加工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计算机相关行业,通信服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最后共得到1244个观测值。专有成本及社会资本数据均来自国泰君安及清华同方数据库。我们通过查找年报,补充了数据库的缺失值。

(1)自愿性披露程度的衡量。综合国内外的一些文献,衡量自愿性信息披露有以下方式:

第一种是作者通过查找年报,确定一系列的项目进行赋值,再通过项目的披露程度打分,然后形成综合的分数作为衡量公司披露程度的标准。由于不同研究者研究的项目不同,项目侧重也不同,如战略信息或财务信息等,因而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采用这种做法的有陈立军(2011)、马忠(2007)、吴翔宇(2007)、薛野(2005)。

第二种是采用某一权威机构对自愿性披露的评价,如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对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具体项目的评级分值。直接采用某个权威部门对企业信息评级的优势在于这些评级一般比较全面,劣势在于作者很难完全理解这些评级的依据。采用这种做法的有陈新生(2011)。相比之下,我们更为直接地以上市公司是否披露了客户信息作为衡量自愿性披露程度的标准(vd1),如果上市公司当年披露了前五名主要客户信息(包括只披露了金额未披露客户名的),那么vd1取值为1,否则为0。

(2)专有成本的衡量。国外学者认为专有性成本主要是指的是竞争对手和市场其他参与方通过利用信息而给披露信息的公司带来的成本。因而,信息的披露与否对公司管理层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据此,我们选择了研发支出的对数值、无形资产对数值作为衡量专有成本的标准。

(二)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如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

变量定义:

vd1——如果上市公司未披露客户信息则vd1=0,否则vd1=1。

lnrd——研发支出的对数值。

lnintangible——无形资产的对数值。

nature——所有权是否为国有,相关文献发现国有持股越多的上市公司更不可能自愿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披露。国有企业多处于垄断或寡头行业,更不愿通过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

ln_assets——总资产反映公司规模,很多研究都认为规模规模越大的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也越多,因为首先规模较大的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都可能更大,这类公司倾向于披露更多的信息。

hhi——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用来衡量企业竞争度,通过计算上市公司占市场份额比例的平方和来进行衡量,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行业内公司会更倾向于披露信息。因为若在高度竞争行业,一旦被竞争对手掌握更多的信息就会使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audit——审计师是否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其具有良好声誉和高社会认可度,一旦产生审计问题将会比一般事务所有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般都鼓励企业进行更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

(三)描述性统计

根据变量描述性统计可知,vd1均值为0.598,可见我们选取的行业在2007-2011年内有近60%的企业选择了披露客户信息。开发支出对数值的均值为2.995,最大值为21.379,说明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发支出有较大差异。所有权平均值为0.488,说明48%的企业为国有或集体所有,占全部观测值近半数。HHI,行业竞争指数的平均值为0.183;总资产对数值平均值为21.564;而有4.82%的公司选择“四大”进行审计。

四、实证结果

(一)行业占比分析

根据行业占比分析可知,在这6大行业中,在文教和体育行业,是披露客户信息最多的,达84.00%;相比之下,饮料制造业则较少,47.93%的企业选择不披露客户信息。石油炼焦和计算机相关行业则相近,分别有61.82%和64.38%选择披露全部或部分客户信息。换言之,自愿性披露程度普遍较高的行业为文教、计算机、石油等,自愿性披露程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为饮料、通信、金属等。其中,石油行业通常面对的客户为大型企业或政府,而饮料制造业、通信行业则将产品服务于终端消费者或零售商等,显然,后者面临的失去一个客户所带来的损失要明显小于前者,这体现了自愿性披露在不同行业中并不是随机的,其程度有行业规律可循。

(二)主要客户信息统计

根据该统计可知,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总资产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影响程度较小,披露和不披露企业无形资产和总资产数额相差不多,愿意披露的企业其无形资产和总资产略高于不愿披露的企业。

而研发费用较高的企业虽然面临的专有成本也较高,但却较研发费用较低的企业更倾向于披露信息,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研发费用较高的企业往往都是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而这些公司面临较一般企业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定,这使得这些研发费用较高,即专有成本较高的企业不得不根据这些规定披露更多的信息。

通过HHI指数可得,披露程度较高的企业所在行业往往HHI指数较低,这说明行业竞争程度越低,企业面临的现有或潜在竞争者越少,企业越愿意披露信息,因为其面临的失去客户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小,即披露所带来的风险也较小。

同样,审计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自愿性披露程度,统计结果显示,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更倾向于披露信息,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审计师专业工作的结果,专业审计师会对企业报表中各项披露规定严格执行,使得这些企业的披露更为详细和完备。

最后,企业性质这一因素在该分析中尤为显著。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企业分为国有和非国有,统计显示,国有企业的披露程度显著地低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特殊的性质所导致的,国有企业主要由国家投资和扶持,往往是一些垄断和寡头企业,其面临的市场竞争明显小于非国有企业,并且国有企业的股东一般较为稳定,所以它们不存在通过披露更多信息来吸引潜在投资者的顾虑。

(三)probit回归结果

根据建模并得出probit回归结果可知,企业自愿性披露程度与无形资产、研发费用和企业性质显著负相关。说明以无形资产和研发费用这两种方式衡量的专有成本越高,企业的自愿性披露得分就越低。而且就企业性质这一控制变量来说,国有企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得分较低。

以无形资产和研发费用与自愿性披露程度成显著负相关,说明专有成本高的公司更倾向于隐瞒信息,这一结果与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一致。另外,造成国有企业的自愿性披露程度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的原因可能在于,在中国的特有国情下,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强,或者其所在的市场竞争者较少,而且企业的股东和服务的客户也较为固定,企业普遍利润丰厚,所以没有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去促进企业披露更多的信息,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由于自愿性披露可能面临的风险大于其可能带来的潜在受益,所以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隐瞒信息。

五、结论

我们的研究拓展了前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考察,从实证上检验了专有成本对自愿披露的影响,并且得出相对稳健的结果。我们的结果表明企业的研发费用和无形资产越高,即面临的专有成本越高,则企业披露的信息就越少。国有企业在其特有的性质下,相较非国有企业披露的信息更少。

我们的研究对自愿披露采用对披露客户信息的企业赋值“1”,不披露客户信息的企业赋值“0”的评分制度,较前人采用的权威部门的评价指数及从年报中收集的公司各方面的信息更加直观明了地考察了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行为,更有利于初涉该领域的学生理解。同时,我们基于中国的经济环境,将企业性质作为控制变量纳入专有成本与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考量,拓展了自愿披露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

参考文献:

[1]陈立军,安丽君.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4).

[2]罗炜,朱春艳.代理成本与公司自愿性披露[J].经济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