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代田法”再认识
张 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代田法”作为汉代一种重要耕作方法,一直为学界所关注,但仍存在一些研究分歧与认识不足的地方。因此,本文分两部分对该耕作法中的几点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一、从现代耕作学定义和考古遗存两方面考察,“代田法”与传统意义上的垄作并非完全一致。二、认为农具“耦犁”包括开沟作垄的耕犁和播种的耧车,耕犁应是带有马鞍形犁壁的体重较轻、体形较小的铁犁;耧车即三脚耧。关于耕犁的使用操作则可能是一牛引犁,一人牵牛,一人扶犁,使用一牛二人;耧车的操作应是一牛引耧,一人扶耧,使用一牛一人。
代田法;耕作技术;耕种农具
西汉时期的“代田法”作为中国农业史上一种重要的耕作法,研究论著颇多,在其技术特点、使用农具、推广过程、延续时空范围及其增产意义等问题上,几乎都曾有涉及。
“代田法”的记载源于《汉书·食货志(上)》及东汉崔寔的《政论》,是后代研究的基本文献依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推动了对古代农书、农业科技的研究热潮,林建法先生的《古代农业革新家——赵过》就是其中一例[1]。相关研究成就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通史性著作为多。《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简史》[2]、《中国农学史(上)》(初稿)[3]、《中国农史稿》[4]、《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5]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6]等几部通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以上几部著作对“代田法”的基本要素特点都有所阐述,如一亩田地三垄三甽,实施垄沟种植;垄沟逐年轮换;垄土作为中耕培土来源,至盛夏,垄上的土被削平;增产、生产效率提高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指出“代田法”与先秦“畎亩法”有一定关系,但在农具、技术措施和要解决的问题上实则不同,即认可“代田法”不是垄作[7]。日本学者西嶋定生著的《中国经济史研究》[8]一书也不容忽视,其对“代田法”的技术内容、实施年代、政治背景等都有详细论述。许倬云先生的《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和《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征》两部著作,是少有的汉代农业断代专著。许先生认为“一亩三甽”是一亩田地被分成若干条甽;代田是一种垄作法;代田的耕作农具是崔寔所言的“三犁”,同时用于翻土、下种、覆种。[9]
此外,也有从不同角度对“代田法”进行研究的文章。如张履鹏、赵玉荣两位先生认为“代田法”属于垄作法,对于“一亩三甽”的解释与诸多学者不同;对耕作农具“耦犁”、耧车没有具体解释[10]。卜风贤先生对代田的土地利用技术、农地环境、农地技术溯源等问题进行了论述[11]。李强先生的《重新释读代田法》是少有的明确提到代田中农作物种类的论文[12]。此外,还有对代田增产原因、实施背景与影响以及生态操作要领的专题研究[13]。
通过以上对“代田法”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对于“代田”中的一些关键因素的认识仍存在分歧,如“一畮三甽”的田地形态,普遍理解是一亩田地分为三垄三甽,而许倬云先生认为一亩田地被分成若干条甽,张履鹏先生则认为是一个宽垄背三条垄沟;对“陇尽而根深”的解释有两种:其一在作物的一个生长期内将垄背上的土逐渐隤入垄沟至垄背为平地,其二将垄背位置的土逐渐隤入垄沟至垄背位置成新的垄沟[14];而对于“耦犁”和“三犁”的关系、“耦犁”结构形制与具体操作的研究较多,且观点各异(详见本文第二部分)。如此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从耕作技术性质、耕作农具的具体形制与操作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对汉代农业经济的研究有所裨益。敬请方家斧正。
《汉书·食货志(上)》[15]:“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畮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甽,长终亩。一畮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故其《诗》曰:‘或芸或芓,黍稷儗儗。’芸,除草也。芓,附根也。言苗稍壮,每耨辄附根,比盛暑,陇尽而根深,能风与旱,故儗儗而盛也。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畮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畮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使教田太常、三辅,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畮,少者十三畮,以故田多垦辟。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畮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又教边郡及居延城。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该段文献记载了“代田法”的技术内容、使用田器、增收效果、政府劝奖推行的方法、以人挽犁的措施及试耕效果、代田实施的背景、推广范围等等,文字简短,涵盖内容却很丰富,后人对于“代田”的研究多依据于此。
《汉书》称“代田法”为“古法也”,所以很容易让人与先秦时期的“畎亩法”联系在一起。而“畎亩法”一般被认为是“垄作”之法[16],相应地“代田法”也容易被误解为“垄作法”。事实上,“代田法”只是在田地形态上与“畎亩法”中的“上田弃亩”类似,实则存在诸多区别。梁家勉先生和西嶋定生先生运用文献分析指出了二者在生产工具、劳动力、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区别[17]。而从现代耕作学关于“垄作”的定义上讲,“代田法”也非垄作,考古发现的汉代农田遗存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了便于讨论,需要先把“代田法”中的几个技术要素交代清楚。
首先,“一畮三甽”,甽、垄(同陇,下同)相间的田地形态。关于“一畮三甽”的理解一般为:“畮”同“亩”,为土地面积单位,按汉亩规格,即宽1步(汉代6尺)、长240步(汉代1440尺)的土地面积,“甽”即垄沟;“一亩三甽”,即在宽6尺、长1440尺的1亩田地上有相互间隔的纵向的垄沟与垄背各3条,垄沟宽1尺、深1尺,汉代1尺约等于今23厘米[18](以下换算同此)。当然,也不能机械地理解这些尺寸数字。根据考古出土的汉代铁犁铧的尺寸(表1),可以做到在宽6尺的田地上开出3条约1尺的犁沟。“一畮三甽”另一种解释为“一个宽垄背和播有三行作物的垄沟相间”,三行作物用三腿耧播种[19]。其没有指出“宽垄背”与三行播种物的宽度,中耕除草以附苗根的操作想必也不方便,不知能否体现“岁代”精神。事实上,“一畮三甽”中的“畮”应释为土地面积,这样下文的“一夫三百甽”才能够得以解读(一夫=100亩)。
其次,“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比盛暑,陇尽而根深……”。理解应为将种子播种于垄沟之中,待作物发芽出叶之后,开始耘田中耕,在多次中耕过程中,逐渐使垄上土隤落入垄沟中,以附苗根。到了盛夏之时,垄台被消耗殆尽形成平地,而垄沟中的作物根部被深土掩埋,以此起到抗风防旱的作用。目前,关于“陇尽”,学界有两种理解。其一,在中耕过程中,不断使垄台上的土逐渐隤落入垄沟之中,最后,垄台、垄沟消失,形成平地。学界多持此观点[20]。其二,认为通过中耕使垄台位置的土落入并堆积到垄沟位置,原来种植作物的垄沟形成新的垄[21]。以上两种理解的区别在于:第一种认识认为垄台与垄沟的位置在两个生长周期内形成替换,并不是通过中耕形成的,这样才符合“岁代”精神,可以达到土地轮番利用的效果(图1);而第二种认识认为,垄沟和垄台的形态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就得以形成互换。若如第二种认识,在作物的生长期内,在根部的外侧形成新的垄沟,这样就会过多散失水分,达不到抗旱保墒的效果,也就不符合代田的防风抗旱的精神。并且,垄、甽本是相对于平地而言,“陇尽”,应指的是高出地面的部分由于中耕培土而消失殆尽,并不涵盖又形成新的土壤结构形态——甽之意。因此,甽与垄的位置是在作物两个生产周期内形成互换的,并非同一个生长周期内通过中耕形成的。
图1 代田
依据现代耕作学上对“垄作”的解释,垄作耕法,是将土壤人为造小地势,使地面呈现波浪状,比平作增加了表土面积,提高了白天的土壤温度,有利于作物生长,是“常年垄型”[22]。如近现代中国东北地区比较普遍的耕作方式扣种和耲种,就是垄作。在种子播种之后,田地一直保持垄的形态,直至作物收割后,田垄仍存在高约14~18厘米[23]。而“代田”却不同。虽然作物种植之初,田地形态是垄形,但是待出苗以后,在中耕过程中不断使垄上的土隤落到垄沟里,土垄逐渐消失,至作物成熟之前,土垄就完全殆尽成平地了。“代田”只是在短时间内的垄作形态,而不是“常年垄型”。因此,从现代农学上来讲,“代田”不宜称为“垄作”,以免对农学的学习与研究造成困惑。
然而,“垄作法”在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存在。不但文献有所记载,考古发现也印证了这一事实。2003年,河南省内黄县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中发现了农田遗存,呈垄与垄沟相间的形态,每垄与垄沟的合计宽度为60厘米,垄沟深6厘米,年代为西汉末东汉初[24]。据研究,三杨庄遗址农田遗存的形成时间可能是在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秋天[25]。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田地形态应该是作物收割之后的样子。并且,农田里没有发现作物遗存,也印证了农田形态非作物生长期的状态。因此,三杨庄西汉末的农田耕作类型应该是垄作。同时,三杨庄遗址中还发现了商周时期和战国至西汉中期的垄作农田遗迹。从三杨庄农田遗存可以看出,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垄作在关东地区长期存在,而《汉书》作者班固不会对此毫无所闻。因此,若“代田”与关东垄作一致,班固就不用说“过能为代田”;朝廷也不用费尽心思教导、试验、推广“代田”了。
因此,代田与垄作虽有相似之处,却也有不同,是一种适应西北地区干旱环境抗风保墒、生产效率高的耕作类型。
新田器的使用是“代田法”的重要内容。据《汉书·食货志》,“代田”使用的田器为“耦犁”。东汉崔寔《政论》中还记载了另一种田器——“三犁”。《政论》曰:“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矣。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贾思勰案:“三犁共一牛,若今三脚耧矣。”[26]“三犁”为三脚耧的解释,学界较为认可。以上两处文献显示,班固与崔寔关于“代田”使用的田器有所出入。班固只写“耦犁”,则“耕耘下种”田器皆有,用“二牛三人”方可操作;而崔寔只写到“三犁”,仅包括播种环节,用一牛一人操作,使用方法明确。二者相比较,笔者认为,并不是班固有所遗漏,而是用“耦犁”和“二牛三人”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农具种类与使用情况,应已包含了崔寔所讲的“三犁”和一牛一人。因此,下文着重论述“耦犁”含义及人畜的使用分配。
目前,学界对“耦犁”存在较多争议。大致存在以下6种认识:1.“耦犁”即用两条牛合犋拉一犁[27]。这一认识为农史界普遍接受。“三人”分配有两种意见:一是二人各牵一牛,一人在后扶犁施耕[28];二是以唐代西南地区牛耕的文献记载与近代民族资料考察为依据,认为“三人”的分配是一人牵牛、一人扶犁、一人压辕[29]。2.“耦犁”是两犁互相连结,耕作时平行并进[30]。3.两头牛各拉一张犁并行前进,两人各扶一犁,一人牵牛[31]。4.“耦犁”是“犁在发展成熟过程到达‘耦犁’阶段时的名称。严格说来,‘耦犁’不是犁,至少不是两汉的铧式犁。”[32]5.“耦犁”指两脚耧[33]。6.“耦犁”是“正式犁”出现的标志,“它是包括了改进了的犁铧、与之相配合的犁壁、结构比较完整的犁架,以及双牲牵引等整个牛耕体系。”[34]
第1种观点“耦犁”为“二牛合犋共拉一犁”(即二牛抬杠)的认识虽然被普遍接受,但无论是“耦犁”的含义,还是“三人”的分配都有待商榷之处。
第2、3两种认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成立。但其对于“耦”的理解对本文有所启发。
第4种观点认为“耦”是“犁”发展到某个阶段的名称,没有把“耦”与“犁”的定义、形制界定清楚,甚至把汉代各种犁的遗存都定名为“耦”,让人甚是迷惑。
第5种观点认为“耦犁”为两脚耧,有待商榷,详见下文。
第6种观点认为“耦犁”是汉代创新的整套犁具名称,但仅为耕田器,不敢苟同。
综上,“耦犁”究竟是什么?是“耕”田器、还是“下种”田器?其在“代田”耕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其具体形制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重新思考。
那么,首先有必要对“耦”的本义进行解读。“耦”,原字应为“偶”,当与其他字组成词语时,具有“二”、“双”的含义;当用于与农业有关的语境时,左部首才为“耒”,但含义却没有变化[35]。如《周礼·考工记·匠人》中有“耜广五寸,二耜为耦。”
汉代文献中“耦”有“两”、“两两匹配”的含义。《汉书·律历志(上)》:“《易》曰:‘参天两地而倚数。’”颜师古注曰:“两谓耦也。”《释名·释亲属》:“配,辈也。一人独处一人往辈耦之也。”《汉书·货殖列传》:“牛车千两”,颜师古曰:“车一乘曰一两。谓之两者,言其辕轮两两而耦。”
由上,“代田”法中的“耦犁”应指“两犁”、“双犁”,同时具有二犁相互协作完成一套耕作活动的含义。然而,这“两犁”或“双犁”具体是什么,又是怎样操作的呢?笔者推测,此处的“耦犁”应为一耕田的耕犁和一播种的耧车(即崔寔所讲的“三犁”)的合称。耕犁与耧车以一前一后、先耕后播的形式配合使用(虽然,学界也有同意代田采用犁耕、耧播的方式,但是并没有阐明“耦犁”包含这两种农具[36]),而并非上文提到的两犁并行耕作的方式(关于耦犁的第2、3种认识)。下面将分不同情况进行讨论,以论证以上推测更符合文献记载和“代田”的技术要求。
首先,采用反证的方法,假设“耦犁”只代表耕犁或耧车中的一种农具。
图2 播种图
图3
(1)若“耦犁”仅为耕犁,那么犁耕之后播种,可采用在耕犁作出的垄沟中瓠种或随手撒播的方法。关于汉代瓠种,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资料。有人认为陕西绥德东汉画像石牛耕图中存在“瓠种”的农具[37]。在绥德东汉牛耕画像中,一人跟随在在扶犁人后边,手中持物上端细柄,下端圆弧如瓜(图2,1)[38]。正是这件上细下圆的物体被误认为是“瓠种”的农具。但是瓠种用的“窍瓠”,应是以长筒纵贯穿于瓠中,筒的两端露在瓠外,上端为手柄,下端为排种口,瓠中贮存的种子顺着空心槽从排种口泻出[39]。而绥德牛耕图的手执之物下端并无棍状物,即无排种口,因此可能只是篮筐之类的容器,用于盛放种子,手取撒之。此与江苏睢宁双沟画像石牛耕图中的一人提篮手撒播种可能为相同(图2,2)[40]。
根据《齐民要术》记载,北魏时期瓠种也仅限于种植葱和苜蓿[41],不用于大田粮食作物种植。所以,目前,尚不能断定汉代存在瓠种。那么,如若采用随手撒播,“代田法”中就没有无便巧的“下种”田器,这与《汉书》记载不符。
(2)若“耦犁”仅为下种田器——耧车。那么,“代田”法中的耕田器则无从考证。若无耕犁,田地不事先进行翻耕或开沟,直接用耧播种,这样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一、考古发现汉代耧铧的长、宽一般约为16厘米、17厘米,用这样的耧铧犁出的垄沟浅且窄,这与文献记载的“代田”中“甽”的尺寸差距较大尚且不论,并且浅窄的垄沟达不到防风抗旱的效果,不符合“代田”的技术要求。二、如若不用犁先翻耕作垄,土壤过于坚实,影响耧播顺利行进,同时也不利于种子均匀下漏;若用钁、锸较为原始的农具进行翻土作垄,耗时费力,更不符合赵过所创“代田”要求。由上,“耦犁”不可能仅为耕犁或耧车。
那么,“耦犁”很可能是耕犁和“三犁”(三脚耧)两种器具的合称。其具体形制及使用操作如下。
(1)耕犁开沟做垄
“代田”中的耕犁应为开沟犁,而不是翻耕犁,因为“代田”不需要平翻土壤。“代田法”的技术优点就在于抗旱防风,所以采取“岁代”的垄沟种植,“每年施行犁耕的,仅仅是作甽的部分耕地”[42],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土壤翻动,减少土壤耕作过程中水分的散失;使耕层土壤不全翻垡,创造“虚实相间”的耕层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协调耕层土壤蓄水和供水、腐殖化和矿质化的矛盾[43]。如果先翻耕,在翻耕的基础上起垄种植作物,这样虽然加深了耕层,但两次作业损失大量水分,同时破坏了原应具有的不同松紧程度(即虚实相间)的土壤结构[44]。有人认为“代田”采用以中小型犁或锸、钁类工具先对田地翻耕、耱平,然后以“大铁犁”(长度在40厘米以上的三角形无壁铁犁)开沟起垄,最后播种的方式[45]。这种先翻土后起垄、播种的方式不适合“代田”。因此,“代田”不适合进行全面翻耕,所用耕犁只应为开沟犁。
代田的“开沟犁”应该是什么样子?若假设是“大铁犁”(长度在40厘米以上的三角形无壁铁犁),这种大铁犁经现代试耕,其开沟宽度在20-25厘米,深17-21厘米[46]。若按照“一畮三甽”,甽宽一尺、深一尺的标准,大铁犁似乎能够胜任,但事实上却存在一定问题。根据目前考古发现的汉代铁犁遗存,长度在40厘米以上的大铁犁的重量一般大于6公斤,有的甚至达10公斤有余(表一)。通过对辽阳三道壕和山东滕县此类大铁犁的复制试耕实验,这种犁的牵引力需要大约60公斤和80公斤,不是一二牛力所能挽拉的,“至少也需要两条牛”[47]。体积及所需拉力都如此之大的犁怎么与“便巧”田器相联系?尚且,民苦少牛时,“以人挽犁”更不现实,又怎么能说“用力少”而得谷多?另外,汉代铁犁遗存中也有不少长度约是30-40的大型铁犁(A型犁,见表1),质量一般为6至8千克,重量也较大,同上,这种型号的犁也应不是“代田”所用的便巧田器。
汉代还有一种铁犁(B型犁,见表2),平面呈三角形或舌形,长宽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重量也较轻,与A型的大犁相比,“便巧”了不少。这种型式的犁一般带有犁壁,可安装缺角近方形和马鞍形两种犁壁。缺角近方形的犁壁可将土垡向一侧翻耕,与此犁壁配套的犁铧一般长度大于宽,长约29、宽约26厘米(Bb型犁,见表2)。马鞍形犁壁正面如马鞍一样为双面,下部形成尖端插入犁脊中,后端形成双翼状,可以将犁铧发起的土拥向两边,主要功用应该是开沟壅土。考古发现与马鞍形犁壁配套的铁犁铧一般长约23厘米、宽约28厘米,质量大约3.8千克(Ba型犁,见表2),“正好满足了开挖代田沟垄的规格要求”[48]。目前,这种与马鞍形犁鐴配套的Ba型犁主要发现于陕西三辅地区,年代为西汉中晚期,与“代田”推行持续的时空范围基本相吻合,最有可能是“代田”的耕田农具。
(2)三脚耧播种
如上,用带有双面犁壁的轻便铁犁将垄沟做好之后,就该播种了。崔寔《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按崔寔所讲,“三犁”(三脚耧)是代田的播种农具。那么,代田到底可不可以使用三脚耧播种呢?据考古发现,汉代铁耧铧的尺寸一般约为长17厘米、宽14.5-16厘米(表2);并且传统耧车的耧足间距为20-31厘米[49],这样的尺寸既不影响已形成的甽、垄的宽度与深度,而且播种又深,利于防旱保墒。且这种耧车轻便易操纵,一人扶耧,且行且摇,种自漏下,同时掩土覆种,可谓当时最为便捷的播种工具。直到东汉时期,三辅地区仍在使用。
通过以上分析,“耦犁”应是耕犁和耧车的合称,分别为耕田、下种的便巧田器。这样,关于“耦犁”二牛三人的分配也可作以推测。据崔寔,“三犁”使用一牛一人,一人扶耧,且行且摇,同时掩土覆种,则播种与覆种兼得;那么,还有一牛二人可用于耕犁,可能是一牛引犁,一人牵牛,一人扶犁,这种引犁方式在西汉时期是有可能存在的。陕西绥德王德元墓中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图三),画面内容为一牛引犁,一人扶犁,并扬鞭驱牛耕地,其用一人一牛就可耕地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另外,山东滕县宏道院、山东平阴实验中学出土的汉代犁耕画像也是一牛耕田一人扶犁的方式[50]。因此,西汉时期应当已经掌握了一牛二人的引犁技术。
但是,汉代“二牛抬杠”式的引犁方式也同时并存。可见汉代不同地区的驾牛引犁技术及犁耕技术存在着不平衡性,崔寔《政论》中关于“三犁”与“辽东犁”的鲜明对比就体现了这一问题。
历史研究,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常辩常新,越辩越明。材料的补充,角度的转换,思维的细腻,都有可能使我们对一些历史问题有新的思考与认识。
“代田法”只是在田地形态上与“上田弃亩”的垄作相似,实则存在诸多区别。在作物生长前期,代田的形态是甽、垄相间;但是待出苗以后,在中耕过程中不断使垄上的土隤落到垄沟里,土垄逐渐消失;至作物成熟之前,土垄殆尽而成平地了。可见,“代田”不是“常年垄型”。从现代耕作学上来讲,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垄作。通过正反论证,对比研究,认为农具“耦犁”包括开沟作垄的耕犁和播种的耧车,耕犁应是带有马鞍形犁壁的体重较轻、体形较小的铁犁;耧车即三脚耧。关于耕犁的使用操作则可能是一牛引犁,一人牵牛,一人扶犁,使用一牛二人;耧车的操作应是一牛引耧,一人扶耧,使用一牛一人。耕作农具与操作方法先进至此,无怪乎被载入正史,而便捷的生产工具类型一直流传后代乃至近代。[本项目系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资助课题(Q2015—7)]
表1
表2
参考文献:
[1]林建法.古代农业革新家——赵过[N].中国青年报,1961-8-13.
[2]闵宗殿.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简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3]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学史(初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4]唐启宇.中国农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5]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Consistent data on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in gastroenterology units have been limited to a few subsets of patients such as those with cirrhosis[32-36] and Crohn’s disease[37-39].
[6]闵宗殿.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7]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25、207.
[8][日]西嶋定生著,冯佐哲,邱茂,黎潮合译.中国经济史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9][美]许倬云著,程农,张鸣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美]许倬云著,王勇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张履鹏,赵玉荣.论汉代推行“代田法”在农业技术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农史,1988, (1):50~53.
[11]卜风贤.重评西汉时期代田区田的用地技术[J].中国农史,2010,(4).
[12]李强.重新释读代田法[J].鸡西大学学报,2014,(1).
[14]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与耕作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92;
林蒲田.中国古代土壤分类和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73-174.
[15][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6]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25;郭文韬.关于“畎亩法”的辨析[J].中国农史,1995,(2):21 -24
[17]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207;
[日]西嶋定生著,冯佐哲,邱茂,黎潮合译.中国经济史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4.41-51.
[18]邱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56~57.
[19]张履鹏,赵玉荣.论汉代推行“代田法”在农业技术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农史,1988, (1):50-53.
[20]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207;董恺忱,范楚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296-29.
[美]许倬云著,王勇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8;唐启宇.中国农史稿[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260.
[21]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与耕作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92;林蒲田.中国古代土壤分类和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73-174.
[22]北京农业大学.耕作学(农学专业用)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122-125.
[23]北京农业大学.耕作学(农学专业用)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22.
[24]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A].陈星灿,米盖拉主编.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C].北京:中华书局,2006.
[25]张凤.黄河中下游地区汉代农业的考古学观察[D].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218 -219.
[26]引自《齐民要术·耕田》。(北魏)賈思勰著,繆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D].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7]唐启宇.中国农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265;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72.
[28]唐启宇.中国农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265;[日]西嶋定生著,冯佐哲,邱茂,黎潮合译.中国经济史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42;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学史(初稿)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53.[29]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72;宋兆麟.西汉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二牛三人耦犁的推广和改进[J].考古, 1976,(1):3-8.
[30]林建法.古代农业革新家——赵过[N].中国青年报,1961-8-13.
[31]安作璋.汉史初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32;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54.
[32]云立峰,郭风平.关于“耦犁”几种解释之商榷[J].中国农史,2001,(1):1.
[33]王静如.论中国古代耕犁和田亩的发展(续2)[J].农业考古,1984,(1):58-69;周昕.耧车初考[J].中国农史,2001,(3):76 -82.
[34]李根蟠.耩与耦犁——秦汉农器名实考辨之一[J].古今农业,1987,(1):15-43.
[35]周昕.说“耦”[J].中国农史,2004, (3):9-15.
[36]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88.
[37]周昕.汉画像石中的犁作图综合述评[J].农业考古,2001,(1):196-204
[38]夏亨廉,林正同.汉代农业画像砖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8.图A11.
[39]雷于新,肖克之主编.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中国传统农具[Q].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73.
[40]夏亨廉,林正同.汉代农业画像砖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2.图A5.
[41]《齐民要术·卷五》(种葱):“炒谷拌和之,两耧重耩,窍瓠下之,以批契继腰曳之。”(种苜蓿)“旱种者,重耧耩地,使垄深阔,窍瓠下子,批契曳之。”
[42]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207.
[43]郭文韬.中国耕作制度史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81-83.
[44]曹敏建.耕作学(农学专业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83.
[45]刘兴林.汉代铁犁安装和使用中的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0,(4):59-62.
[46]张传玺.两汉大铁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76-89
[47]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发现的汉代铁铧和鐴土[J].文物,1966,(1):24.
[48]陈文华.试论我国传统农业工具的历史地位[J].农业考古,1984,(1):30-39.
[49]雷于新,肖克之主编.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中国传统农具[Q].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73.
[50]夏亨廉,林正同.汉代农业画像砖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图A9;平阴县博物馆.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J].华夏考古,2008,(3):32-36.
稿 约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耕文化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二、来稿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缜密,材料翔实,行文简洁流畅。篇幅最好不超过10000字。
三、手写稿件要求字迹工整,特别欢迎电脑打印稿件。文首请附上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300个字符左右的英文摘要。引文务必查对准确,注明出处,注释一律为尾注。并请作者于文末附个人简介一份,写明性别、出生年月、学历(位)、职称、工作单位和主要研究方向等。
四、编辑部收到来稿后,将在三个月内给出处理意见。超过三个月未收到处理意见者,作者可自行处理。因经费问题和人手所限,本刊原则上不予退稿,敬请作者自留底稿。文章一经采用,即付稿酬,标准为每千字40~60元。
五、投稿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寄送打印文稿和电子邮件(纯文本格式或者WORD格式)等,打印文稿需同时附上电子文本。
六、来稿请直接寄送编辑部,请勿寄个人,以免文稿丢失。本刊通信地址是: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古今农业》编辑部,邮编100026;E-mail地址是:bjb@zgnybwg.com.cn。
Rethinking on the“Daitian method”
Zhang Feng
(Henan Province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Zhengzhou,Henan 450000)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points and proofs about“Daitian method”which was onekind of important plough methods in Han Dynasty.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reviewing the several elements of farming method.Firstly,from two aspects of modern tillage definition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Daitianfa”and the traditional ridge tillage are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Secondly,“pair plough”should consist of seeding plough and tilling plough which can ridge and furrow.Tilling plough is portal with saddle,and seeding plough has three legs.Tilling plough occupies one cattle pulling plough and two tillers,one of which leads cattle and the other holds plough.Seeding plough occupies one cattle and one tiller,the cattle pulls plough and the tiller holds plough.
“Daitian method”,Plough technique,Farming tools
张凤(1981—),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主要从事战国秦汉考古与农业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