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佳漪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99)
2005年-2014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龙佳漪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99)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学术界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重视程度不够。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平台,选取2005年-2014年十年间所发表的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相关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农业文化遗产从萌芽到如今的整体态势。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中国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农业古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农业不仅满足着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维系着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文化直接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情感思想还是艺术审美,甚至是价值观念都与农业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近年来,双重遗产热日益升温,有着漫长历史的农业文化在激流的大潮中自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衍生为学者们手中的新宠——农业文化遗产。
所谓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1]。换言之: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以其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且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2]。是人类在历史的变迁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各种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3],是农作物品种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农民—土地—农作物之间的生态联系[4],对于维持可持续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具有重要作用[5]。总体而言,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以及示范价值。
自2002年8月联合国农粮组织(FAO)启动的“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项目起,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也日益重视。在过去的十余年里,社会各界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从萌芽状态逐渐走向成熟:不管是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共性到个案,都有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因而,笔者认为适时地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一次回顾与反思,将更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平台,选取2005-2014年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尽可能详尽地了解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概况,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一)数据来源。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来源,进行高级检索。主题为检索项,“农业文化遗产”为检索词,检索控制条件中发表时间限定为从2005-01-01到2014-12-31。
(二)统计方法。按照上述方法,通过初步检索,共得到1140条结果,除去相关会议通知、会议记录以及学术性较弱的杂谈、报道等,最终得到用于统计分析的文献共317篇。其中,合著、一篇多投、中英两个版本的均以一篇计算。
(一)年度分布。将所得文献按照年度分布进行统计分析,能大体反映出十年间社会各界对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进展情况。经检索,2005年-2014年与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论文年度分布情况如下:
表1 2005—2014年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论文年度分布统计表
图1 2005-2014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论文年度分布统计图
从表1、图1中可以看出,自2005年起,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始萌芽,并逐步引起社会各界较大的关注。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6个国家选择了5个不同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全球重要农业的首批保护试点,中国浙江丽水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便名列其中。这一决定让研究文化遗产的学者们眼前一亮,进而投入到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中,研究成果也逐步呈现在众人眼前。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入选了11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这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更广泛的研究课题,而且也维持了农业文化遗产在社会各界的关注热度,形成了表1、图1所示的研究成果数量持续上升的局面。由此可见,农业文化遗产自2005年起便在中国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引起社会各方面较广泛的关注,近十年来,从未间断。
(二)主题分布。对过去十年来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论文的主题分布进行分析,能够更全面详尽的了解近年来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进展,也能够更直观具体的反映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重心和薄弱之处。经过反复核对,笔者将检索得到的文献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2 2005—2014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论文主题分布统计表
由表2的数据可以发现:
(1)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如何开发的发文量最多,这说明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条件是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做到保护性的开发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是目前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重心。在日益现代化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应该如何寻求一份顺应历史发展的立足之地?学者、公众和政府又应该如何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献上一份绵薄之力?在近十年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寻得来自社会各界的答案。农业文化遗产是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农业景观,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是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李永乐、闵庆文、成升魁、王旭海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应该注意处理好“遗产保护至上,环境保护优先,注重社区参与,提升农民收入”四个方面的关系,并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简要的分析了其山水景观、农耕文化、田鱼文化、华侨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传统村落文化,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参考[6]。常旭、吴殿延等中从空间布局、产品开发、环境保护和经验管理四个方面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为农业文化遗产地进一步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经验[7]。孙业红、钟林生等就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前提、目标、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8]。唐晓云、闵庆文分析了在社区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关键因素和受益群体,指出发展旅游的本质目标是实现社区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社区的全面进步,并提出了发展社区型农业文化遗产相应的体系构成和运行机制[9]。赵飞、吴志才提出在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应该“联动开发、综合发展”,打造农业文化遗产自身的品牌,延伸可操作的旅游项目,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0]。王斌、陈锦宇、闵庆文等以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做了个案分析,提出应该在系统保护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提高会稽山区的知名度,促进绍兴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1]。朱生东、何玉荣研究了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资源-产品-市场”的开发顺序是不可取的,应当协调好资源开发和遗产保护的关系,以保护为中心,统筹开发,权衡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利弊,实现双赢[12]。赵飞、倪根金、章家恩就广东增城的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研究,分类统计介绍了当地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建议——在加强保护制度建设的过程中,积极申报农业文化遗产,在合理利用农业遗产的前提下,发展观光农业旅游,采取“以‘农’为媒,内涵发掘,联动开发,整体提升,综合发展”的旅游开发思路[13]。徐义强、李凯冬从生态理念的角度出发对红河哈尼梯田的旅游开发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以动态、原址、延续为原则,发展梯田农业景观和绿色有机生态梯田农业经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梯田的活态保护[14]……研究者们从各个方面丰富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理论知识,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国内现存的农业文化遗产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各种各样的开发形态,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从发文比例可知,目前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情况是可观的,说明我们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态度并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进行盲目开发,而是希望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为了保护而开发,在开发中实现更好的保护的良性循环过程。苑利详细地论述了为什么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以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能从农业耕作技术经验、生产工具、生产制度、传统农耕信仰等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并提出要打破旧观念,对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持宽容的态度,进而实现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15]。王际欧、宿小妹从生态博物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发展生态博物馆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希望通过发展生态博物馆,实现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开放性保护、动态保护和社区资源的聚集[16]。李刚从法律保护的角度出发,先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的紧迫性,从而提出希望我国尽快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过立法的手段来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这一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共同财富[17]。黄焱提出如果想要更好的保护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就应该增强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政府加大对传统农业文化资源的保护,相关部门努力打造农业经济特色品牌,并依托旅游观光实现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18]。王红谊等认为做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体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对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范围进行规划性研究;以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濒危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以国家农业博物馆为龙头,实施多类型、多层次博物馆的农业文化遗产保存和记忆工程;政府应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支持”[19]。李朋飞、高启杰、徐旺生通过建立农业功能演变的数学模型,找出农业功能从古代的多功能向单一功能转变的原因,为保护与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提出了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20]。李明、王思明则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制与方法的创新上提出了保护措施,在理论、法律、管理体制、人才队伍以及社会参与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21]。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指出“历史赞美把人们引向死亡的战场,却不屑于讲述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历史清楚地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名字,却不能告诉我们麦子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愚蠢之处!”[22]因此我们应该坚决保护我国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努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文化保护的补偿机制,让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为子孙造福,为人类造福。
(3)就农业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层面而言,目前学术界不仅在概念、特点、价值、保护、开发和问题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量的研究,而且从立法、农具、民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评选标准等各个方面展开了探讨,与此同时,还借鉴了国外的宝贵经验,并适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整体而言,我们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是较为全面的。但从数据上来看,我们的研究重心过于集中和突出,而在法律、农具及民俗上的研究力度太过单薄,使得如今的研究成果成一边倒的趋势,有“偏科”的危险。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分散研究重心,重视薄弱环节的研究与探索,让农业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更全面、更充实、更均衡。而且,目前学术界对“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迟迟未能达成一致,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加大研究的力度,使各位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道路上走到一起,携手迈上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新台阶。
(4)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在分析的文献中共有185篇文献是以个例为依托展开的,占总数的58.36%。这些文献中很好地将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与国内外各地的特色农业文化遗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让论文更生动具体,便于理解,为农业文化遗产的长足发展作出了有利贡献。但从表2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对稻鱼共生系统的研究数量远远多于其它生态系统。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逐步增多,我国对国内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也越来越广泛,研究保护试点自然是好的,但若只看到首个试点,而忽视后起新秀便是不可取的了。我们对农业文化遗产具体系统的研究应该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
(三)期刊分布。对文献的期刊分布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空间分布,也有助于判定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学术权威,还有助于社会各界快速吸收和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因所检索文献来源过于繁杂,笔者经反复核对,粗略地将文献分为以下三类:
表3 2005—2014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论文期刊分布统计表
图2 2005—2014年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论文期刊分布统计图
从表3、图2中看出:
(1)十年来,发表在文物考古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只有12篇,占总发文量的3.79%,情况是相当不乐观的。并且,这12篇文献均出于同一种刊物——《农业考古》,但在戴龙基、蔡蓉华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物考古学的核心期刊共有14种之多。由此可见,农业文化遗产对整个文物与考古学界来讲还是比较小众的,重视程度十分薄弱。
(2)就各大高校的学报而言,全国重点“211”高校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的学报上有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相关论述,且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上就有12篇之多,占全部高校学报发文量的34.29%。若只统计各农、林业高校学报,得到的发文量是18篇,占全部高校学报发文量的51.43%。由此,笔者得出结论,总体而言,各农、林业高校对农业文化遗产所做的研究是值得肯定的,其中以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全国各重点院校对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视不够,还需加大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和研究力度,调动全国各院校的研究积极性。
(3)“其他期刊”是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分享的主要途径,说明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并不局限于来自学者和学生,而是全社会共同的关注点。笔者提取其中发文量大于等于3的刊物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表4 2005—2014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论文期刊分布统计表
由表3可知,十年来,发表在“其他期刊”上与农业文化遗产有关的文献共有270篇,结合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刊登论文的刊物是多种多样的,当然这与论文研究主题的多样化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不能忽视各期刊的办刊模式和特色,以及作者投稿偏好的影响。这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期刊以及研究主题等之间的相互关联,为进一步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和及时分享研究成果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引导。
(四)作者合作率。通过对作者合作率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十年来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合作情况,有助于衡量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科研合作程度和文献创作时的合作智能发挥情况,为日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统计后,作者合作率情况如表5:
表5 2005—2014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论文作者合作率统计表
由表5可以看出:十年来,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论文单一作者的发文数为131篇,占发文总数的41.32%;2人及2人以上作者的发文数为186篇,占发文总数的58.68%。整体而言,论文的合作率还是比较高的,说明我国在做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时,合作率是可观的,集众人的智慧才能将研究做得更好。同时,单独研究成文的所占比率也不低,可见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既有独立思考的一面,又有集众人之长的一面,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
综合上述统计情况来看,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十年来,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论文年均发文约32篇,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说明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从未松懈,并日益重视。但发表于核心期刊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数量非常有限,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2)在所分的21个类别中,各论文主题所占比例差距较大。对法律保护、工具类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相对薄弱,同时,对近年来新颁布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研究数量也明显较少。但是,在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上做足了功夫,并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教训,相信经过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终将把这些优秀的实践经验合理、可持续的应用到国内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点去,为人类造福。
(3)全国各高校对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亟待加强,研究者们也应当加大研究力度,提高论文质量,争取扩大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在核心期刊的覆盖面。社会各界和相关机构应该提高研究水平,力求将自身经验体会与研究者们的研究力量结合起来,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整体水平。
(4)在作者合作率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在当今日益强调集体合作的学术背景下,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合作率能超过半数是喜闻乐见的。只有各学科间,各领域间的智慧相融合,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
[1]韩燕平、刘建平.关于农业遗产几个密切相关概念的辨析——兼论农业遗产的概念[J].古今农业,2007,(3):111-115.
[2]李文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N].农民日报,2013-1-18(004).
[3]宛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2006,(6):168 -173.
[4]陈炜、金峰、高艳玲.近十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农业考古,2011,(4): 91-95.
[5]闵庆文.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J].古今农业,2007,(3): 116-120.
[6]李永乐、闵庆文、成升魁、王旭海.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00-4902.
[7]常旭、吴殿延等.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3-38.
[8]孙业红、钟林生等.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120-125.
[9]唐晓云、闵庆文.社区型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 12091-12092,12294.
[10]赵飞、吴志才.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规划研究——以增城丝苗米为例[J].农业考古, 2011,(4):385-388.
[11]王斌、陈锦宇、闵庆文等.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J].古今农业,2013,(1):105-111.
[12]朱生东、何玉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考古,2012,(5):36-40.
[13]赵飞、倪根金、章家恩.广东增城农业遗产的调查研究[J].古今农业,2012,(3):52 -62.
[14]徐义强、李凯冬.农业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刍议[J].农业考古,2013, (1):279-281.
[15]苑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2006,(6):168 -173.
[16]王际欧、宿小妹.生态博物馆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博物馆, 2007,(1):91-96.
[17]李刚.浅议农业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4):46-49.
[18]黄焱.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利用[J] .江苏农村经济,2006,(7):35-37.
[19]王红谊.新农村建设要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J].古今农业,2008,(2):95 -103.
[20]刘朋飞、高启杰、徐旺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J].古今农业,2008,(4):89-98.
[21]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与怎样保护[J].中国农史,2012,(2):119 -129.
[22]黄焱.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利用[J].江苏农村经济,2006,(7):35-37.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Papers on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4
Long Jiay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Province 250199)
Agriculture heritage,a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heritages,is a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 of China.However,the study on agricultural heritage began very late and draws little attention for long time.Through sampling the relevant theses published between 2005 and 2014 from CNKI(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bibliometric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which aimed at summing up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tudy.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Research Papers,Statistical Analysis
龙佳漪(1992—)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