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云 钟桂梅
导读:春播花生用乙草胺除草时常对邻近黄瓜、豇角等敏感蔬菜产生飘移药害,影响邻近作物的上市时间、产品质量或减产。现将乙草胺产生飘移药害症状和防治措施整理成文,以期对广大菜农有所帮助。
全南县是农业部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点、江西省蔬菜生产十强县,2014年蔬菜播种面积 6 681 hm2,产量达20.5万 t,产值2.4亿元。蔬菜产业是该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黄瓜、豇角是春夏季节种植的重要蔬菜作物。近年来,随着高脂肪花生品种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花生播种面积不断增大,在一些插花地栽种花生喷洒乙草胺除草剂时常对邻近敏感蔬菜产生飘移药害。现将乙草胺成为花生常用除草剂的原因、飘移药害症状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乙草胺是花生地一种除草效果高、选择性强的芽前封闭型除草剂,能够杀死一年生禾木科杂草和多种阔叶杂草,特别是能使杂草幼芽、幼根停止生长,有效地保障花生苗期的生长;乙草胺与都尔(异丙甲草胺)、金都尔(精-异丙甲草胺)、丁草胺、扑草净及噁草酮等除草剂相比,具有价格便宜、对施药时气温和土壤有机质、湿度的要求不严等优点,且乙草胺施用量小,操作简便,如使用50%乳油或50%水乳剂每667 m2用量只需70~100 mL对水20~30 L喷雾;加之农户长期的施药习惯,不愿改用其他品种的除草剂。
在播种花生时常使用乙草胺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用手动工农型喷雾器在无风的天气下,药滴也能飘移10~15 m,在风较大时施药飘移距离更远,有时能对顺风方向300 m以外的黄瓜、豇豆产生药害。
植株矮化、瓜蔓细而短;叶片皱缩(由叶背向叶面卷曲)、叶尖与叶缘开始失绿逐渐黄化;开花结果延迟、落花落果增多、结瓜小且晚、品质差;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从而生育期推迟影响产品上市。
生长缓慢、植株上下部叶片皱缩、卷曲,很像病毒病,但没有花叶症状,侧芽多,抽蔓期延长,结荚推迟10~15天;一般受害后3~5天出现症状,10天后症状明显,受害轻的20天后长出新叶恢复生长,受害严重的症状不能消除且不能恢复生长,影响豇豆开花和结果,甚至造成绝收。
在种植作物时要统一规划,调整作物布局,减少插花地,黄瓜、豇豆等蔬菜作物要分类集中连片种植,最好远离花生等作物,避免除草剂飘移为害。
花生田使用除草剂要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高容量均匀喷洒,施药时应尽量压低喷头,或做定向喷洒或喷头上加保护罩,一般667 m2用水量要求在 40~50 kg。
在对花生田除草时,可选择对黄瓜、豇豆不敏感的其他药剂进行除草,如金都尔、丁草胺、扑草净及噁草酮等除草剂。
在早晨有露水时对黄瓜、豇豆的叶面上提前撒草木灰和喷洒石灰水,以减轻或缓解乙草胺对作物的直接伤害。受害后及时足量灌水,促使根系大量吸水,以降低作物体内药物浓度,缓解药害。
尽早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用喷施宝有机水溶肥1 500倍液加10~40 mL/L赤霉素或1 mL/L的芸薹素,连喷2~3次,可有效加速受害作物恢复生长。同时,追加叶面肥,喷洒0.3%磷酸二氢钾液或1%~2%的尿素溶液,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
[1]石明旺.新编常用农药安全使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475-478.
[2]方园.豇豆心叶皱缩疑为乙草胺飘移药害[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
[3]李煌,孙建武.大豆田化学除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