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荣维东
当今语文考试改革中的测试框架建构
——2014年度语文论著评析之十二
杜 娟 荣维东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考试制度改革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高考制度,还涉及整个考试评价,包括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博士研究生阶段。考试改革的核心是在努力保障公平的前提下,打破目前考试评价及人才选拔手段太过单一的局面。要逐步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①在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语文考试制度改革也在逐步推进,我们不妨从2014年度《中国教育学刊》与《课程·教材·教法》刊登的三篇文章中透视“语文考试改革中的测试框架”的内涵和发展方向。
【评析文章】叶丽新:《测试框架:语文考试改革的重要着眼点》,原载于《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4期。
【原文提要】考试改革一般会从宏观的制度改革和微观的试题优化两个层面着手。然而,中观层面的“测试框架”也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的,它是从课程目标、评价理念到考试命题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引导和过渡。新构建的语文“测试框架”文件,应该符合国际“测验框架”文件的属性:对测量对象有清晰、立体的认识;描述、引导“概念理解”与实际命题之间的关系;具有关于出题、评分等的重要技术指导;基于考试结果不断完善对测量对象的认识。“测试框架”将是促进教学和考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
(一)构建新的语文测试框架的必要性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家长、教师、学校、全社会最关心的事情。《中国教育报》2014年10月1日第002版刊登了一篇新闻评论——《语文评分之争要向考试改革求解》,透过湖南籍青年作家张一一将湖南教育考试院告上法庭的事件,揭示了现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机械死板,使得原本最为主观性的,最能考察学生语言能力的题目落入“套路”,从技术上说,类似于“八股文”。作者最后强调,问题出在卷子上,高考模式、考试命题模式、教育模式等体制性因素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样的,叶丽新在其文章开篇指出,考试改革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这个难题一般会从宏观的制度改革和微观的试题优化两个层面着手。然而,这两个层面之间需要有一个关键性的引导和过渡,也就是作者指出的“测试框架”。对于概念界定时作者给出的三种表述:“测验框架、测评框架、测试框架”,是为了在不同语境中使用最恰当的说法。针对我国语文考试制度的实际情况,作者最终确定了“测试框架”这一说法。由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E ducationalResearchAssociation,AERA)、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APA)和全美教育测量学会 (NationalCouncilonMeasurementin Education,NCME)三家共同研制的《教育与心理测试标准》界定了“测验框架”的定义:“在构念或内容范畴的概念形成和研制评估构念的测验之间常常会有微妙的相互作用发生。测验框架将这个构念或内容范畴如何体现在测验中具体描述出来。用于出题、制定评分规则和检查试题特性的步骤常有助于阐明框架的内容。”为了更直观地表述这个概念的要点,我们用下表进行说明。
随后,结合我国语文测试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学者的已有研究,作者分析了语文测试研究和实践中既有的相关“框架”、依据及其缺憾。她指出:在语文命题实践中,显性和隐性的“框架”有三类。其一,语文考试命题直接遵循的基本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目前考试大纲与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和目标匹配度不高,对测试的基本问题说明也不够充分。其二,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角度来说,应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评估和考试命题。其局限性一是比考试的测量目标和内容领域宽泛得多,二是缺乏一维性,对各类知识或特点的描述不够清晰。其三,长期潜在地影响着各级各类考试的宏观框架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然而这个框架很难指导命题实践。此外,在其《能力测试点与试题之间的“张力”:国际阅读测评项目的经验》(《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6期)一文中,作者从微观层面指出:在大规模考试中,对语文能力测试点的定位、理解偏于简单化,语文能力测试点与试题之间的对接过于模式化,即每一次考试的考点似乎都很“明确”“稳定”,但又似乎过于“明确”“稳定”,考点的稳定直接体现在题型和题目表达层面上②。
正是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目前又有一个过渡性的“测评框架”,因此构建新的语文测评框架是语文考试改革走向深化的必经之路。
(二)国外测评框架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综观PISA、PIRLS、NAEP等国际阅读测评项目,作者认为,他们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值得我国的“考试大纲”借鉴。一是测验文件翔实,能够兼顾理念与技术,即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如上海中小学曾参与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The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 sessment)就有两份文件对其进行说明,即测评框架和技术报告。我国语文测试中缺少的正是如三大测评项目中列出的对命题的理念、内容、依据进行细致入微的解释和说明的 “测评框架”(AssessmentFramework)以及能将命题和后期数据分析方面的技术细节进行详细规定的“技术报告”(TechnicalReport)或“测评说明”(Specifications)。二是“概念框架”清晰,即测量的“构念”明确。基本都是从阅读的目的、阅读的情境(或环境)、文本类型、认知目标(或过程)几个基本要素展开的。三是化抽象为具体命题实践,落实概念框架。如NAEP评价框架,在层层理论解释和量的规定的基础上,测评项目中文本的选择范围和特定文本命题的指向相对清晰。作者强调,在国际测评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概念、分类等都能对命题过程和结果产生直接和真实的影响,从设定测量目标到编制试题的过程,认知目标阐释立体,与试题之间内在的准确对应,试题本身的表达与认知目标的表达没有固定的对应模式。相比之下,我国既有的“考试大纲”则不够立体,认知目标与试题之间缺少“张力”。
(三)构建新的语文测试框架的实施路径
如何构建新的语文测评框架呢?作者直言我国与国外语言、课程、教育目标、测评目的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而在分析了国际阅读“测评框架”文件的可借鉴性之后,作者明确我们需要的不是直接“套用”过来,而是依据我国语文测试实际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适应我国考试招生改革制度的新的“测试框架”。她提出在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符合测量与评价规范的基础上,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学习国外的“测评框架”,分别是从基层定位对全新的测验文件的认识,从横向层面健全对测量对象的认识,在纵向层面要推动理念到命题实践的转化,并依次对这三个层次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在基本定位上,新的语文测试框架是指导命题的中观框架和依据。它是位于教育目标分类学和课程标准下一层级的专门的命题依据;能够引导教学实践;内容也更加立体、丰富,能完善或更新目前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在横向构建上,新的语文测试框架作出了对测量对象(语文素养以及可考察的子要素)符合测试语境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界定。它以对语文素养的合理理解为基础,且勾勒出语文测试需要考虑的相关维度;相对完满、立体地揭示原本抽象的测试“构念”,对后续命题具有指导意义;适用于测试评估,是可操作的,利于命题者分类处理材料和试题,也利于后期数据统计和结果解释。
在纵向构建上,新的语文测试框架能够推动理念到命题实践的转化,勾勒出“测试途径”和设计题型示例。它保证了命题的弹性空间,由此弱化了当前的考题
模式化及由此导致的应试风气;能够矫正考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解决从“构念”到具体“测试工具”之间的过渡性指导;并且帮助一线教师真正深刻理解语文素养,探寻各种具体的语文能力的培养途径。
【评析文章】张燕华,郑国民,关惠文:《中学生语文学科能力表现——基于Rasch模型的语文测试评价》,原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1期。
【原文提要】基于语文学科能力的测试评价既是了解学生学业水平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形成测试中的“反拨效应”,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能力考察为核心的语文测试评价框架包括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创新迁移三个能力层级。在建构中学生语文学科能力构成体系的基础上,对北京市两个区的七年级至十一年级共4322名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测试,运用Rasch模型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发现:从学习理解能力来说,中学生尤其应该加强分析概括能力和领会理解能力的培养;从实践应用能力来说,语文教学应该关注中学生应用交际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文类,应该培养学生的文类意识;从创新迁移能力来说,应该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在内容创新、表达真情实感等方面更需要加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坚持能力为重”的指导思想③。三十多年来,我国把各门课程的学科能力表现统统归结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作为“双基”的重要一维来看待,显然缺乏对学科能力表现的深入剖析,没有“基本技能”的具体指标和要求,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教学十分系统和扎实,但“基本技能”的培养难以系统地落实④。因而通过学科学习,切实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点。作者们抓住了这一“关键点”,认为以能力考察为核心的语文测试评价框架包括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创新迁移三个能力层级。在这个基础上,语文测试试卷以主题为内容,分为文化底蕴(优秀诗文、经典名著和名言警句),阅读(文言文、实用类、文学类)和写作(任务型表达和个性化表达)。这个结论的得出得益于运用Rasch模型(Rasch模型是丹麦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eorgRasch在丹麦政府的委托之下开始研究现代考试理论,从而提出的一个数学公式,它是基于项目反应模型提出的一个潜在特征模型。Rasch模型通过个体在题目上的表现——通常表示为原始分数——来测量不可直接观察的、潜在的变量,它是一个理性化的数学模型。)对北京市两个区的七年级至十一年级共4322名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此次测试评价主要是运用Rasch模型分析试题的难度和学生平均得分率两方面的内容。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语文测试要“以能力考查为核心”。依据这个主旨,作者指出语文测试评价框架的建立主要参照了认知理论、语言学理论、各类测试评价标准及课程文件。学科能力表现大致可分为基础性学科能力表现、知识性学科能力表现、学科素养性能力表现等不同类型⑤。具体到语文学科,作者认为中学语文学科能力构成体系包括三个递进的能力层级,即基础能力——学习理解能力(代号A)、中级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代号B)和最高能力——创新迁移能力(代号C)。每一个能力层级下又有几个逐级递进的分层。语文学科学习理解(A)包括观察注意(A1)、记忆(A2)、信息提取(A3)、分析概括(A4)和领会理解(A5),强调多角
度地观察生活和积累等能力;实践应用能力(B)包括应用交际(B1)、解释推断(B2)、解决问题(B3)、策略应用(B4),强调根据不同目的和场合表达观点,能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等能力;创新迁移能力(C)包括发散创造(C1)、批判赏析(C2)、内化完善(C3),强调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思考,能批判性地评价多元文化,完善自身等能力。作者认为,这样的评价框架不仅能打破各个评价内容之间的界限,还能打破年级限制即考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某一能级的水平,从而为教学诊断提供参考。
【评析文章】潘涌:《高考作文的深度转向:接轨国际“学术能力导向”——评年高考作文的基本特点》,原载于《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9期。
【原文提要】通过评析2014年我国各地高考作文,从“全命题”到“探索话题和开放材料”的蜕变呈现出了高考作文题型所发生的曲折而显著的进步,特点之一是开放生活哲学的空间;特点之二是通过“思想评论体”来释放考生的“自由评论力”。认为我国高考作文在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下已经开始与国际高考作文“学术能力导向”相接轨,完全顺应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强国”的战略需要。国内高考作文命题研制上的进步趋势,要言之即引导考生释放“思想力”和“评论力”。这种新趋势符合国际语言考试和语言教育的价值导向——“写作即交流”。
如果说,第一篇阐述建立新的语文测试框架的必要性,以及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测评框架;第二篇文章则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出语文测评框架应该以考察学生学科能力为宗旨。那么接下来要评析的文章讲的就是将以上理念应用到实际测试中——如何进行高考作文测试。文章中作者的基本观点是高考作文测试要接轨国际“学术能力导向”,即以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ScholasticAssessmentTest)考试中“写作”科目的测试文体“Essay”为借鉴对象,认为高考作文测试的深度转向是要引导学生的“思想力”和“评论力”。
作者分析了2014年21份高考作文试卷,认为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打破了长期以来过度预制、过度封闭、过度垄断的指令性课程束缚,突破了单一、狭隘、指向过于明确的形式命题,彻底告别了各种各样的“命题”,迎来一个思维空间开放、价值导向多元的“后命题时代”。同时,作者指出,2014年高考作文的话题特色是“接轨生活”,采用“探索话题”或“开放材料”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想评论体”的独立自由创作。随后,透过分析Essay的话题及其材料的三个特征——争议性、思辨性、主观性,及其文体结构特征——论和评,作者认为完成Essay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表达的过程。这与 2011年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委员会(NAEP,2011)写作评定框架强调“写作即交流”的观点类似,NAEP将写作活动界定为交流活动⑥,即作者与目标读者之间的交流,主要针对三种写作能力进行评定,即劝说能力、解释能力和传达能力。具体能力要素体现的方面如下:第一,在一个观念、视角多元化的复杂社会里,学生需要清晰地、富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说服他人。因此,2011年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委员会测试的是学生用写作进行说服的能力,目的是要改变读者观点,影响读者行为。第二,在信息时代,传递信息和概念的能力至关重要。2011年,NAEP写作评定框架评估了学生的解释能力,目的是拓展读者的理解力。第三,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通过写作不仅可以探索和分享个人经历,而且可以实现全球共享。2011年,NAEP写作评定框架评估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即叙述或撰写故事的能力,目的是与读者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文考试改革要实现深度转向,其测试框架要以测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用能力)为核心进行构建,也是第二篇文章中说的“从实践应用能力来说,语文教学应该关注中学生应用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学理论对于建构评价框架的启示作用在于强调语言学习的情境化及其交际运用的功能,并且强调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生活和社会实际。”再者,此项能力也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的“学科特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①刘利民:《中学教育综合改革与校长的使命——在第四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6期。
②叶丽新:《能力测试点与试题之间的 “张力”:国际阅读测评项目的经验》,《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6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版。
④⑤郭元祥,马友平:《学科能力表现:意义、要素与类型》,《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第15-16期。
⑥李英杰:《美国NAEP(2011)写作评价框架评介》,《语文建设》,2012年第9期。
[作者通联:西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