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晶霞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浅析近年来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
吴晶霞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中日两国词汇交流史源远流长。提到日语借词,人们往往想到的都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第一次日语词汇借用高潮,关于第一次借用高潮的研究迄今已有大量成果问世,且中日两国均已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群体。实际上,近年来汉语也吸收了很多日语借词,并且这些词汇中有很多作为流行语正在被人们频繁使用。在本文中,笔者将就近年来日语借词在装饰性作用、词素化等方面对汉语的影响展开论述,并就日语借词滥用的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
日语;汉语;借词;影响
中日两国间的词汇交流历史悠久。在古代,日语从汉语中借用了大量词汇,而到了近代以后,汉语从日语中借用的词汇数量也相当庞大。我们认为,历史上汉语从日语借词共有两次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并且,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汉语又吸收了很多日语词汇。在本文中,笔者将分别就近年来日语借词对汉语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展开论述。
日语中的汉语词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由古汉语传入日语且词义未被改动的。
(二)由和语词汇改造而成的汉语词汇。
(三)利用汉语的造词规律创造的词汇。
这主要是指从明治维新开始,大量外语涌入日本,使得日本人在翻译时陷入无词可用的境地。于是日本人利用汉语造词规律创造了大量的汉语词汇。
(四)取自中国古典但在日语中词义发生改变的词汇。
比如“政治”这个词,“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利、制度、法令等,而“治”则是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政治”往往指的是君主和大臣们维护统治、治理国家的活动。现代汉语中的“政治”则是取自于日本人翻译西方语言时创造出的“政治(せいじ)”一词,它指的是有关国家及国家权力作用的人的各种活动。
前面提到,历史上汉语从日语借词有两次高潮,这两次高潮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传统的汉语已无法表达很多新事物,需要从日语当中借用大量词汇以填补空白。近年来的一些日语词汇的借用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不过也有许多事物在汉语中已有词汇可以表达,借用日语词汇只是为了追求时尚或是新鲜感。在这里,笔者将近年来的日语借词分为以下三类。
(一)直接引用,词形和词义都无变化的日语借词。即说不改变日语借词原有的词形和词义。比如,“料理”这个词,在汉语中“料理”原先有以下三种意思:第一是“照顾、照料”,第二是“安排、处理”,第三是“指点、教育”。而近年来,大街小巷的许多餐馆的招牌上都出现了诸如“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甚至“中国料理”的字样,这里的“料理”就是借用了日语中的“料理(りょうり)”一词。其实其表达的意思和日语中的一样,即“烹调;菜肴”。汉语中的“菜肴”一词完全可以表达,但使用“料理”一词却显得很时尚,更能够引人注目。
(二)对日语词汇词形进行改造而形成的日语借词。在汉语从日语借用词汇的过程中,有些词汇若直接引用,仅从字面意思难以理解。因此,人们对其进行了轻微的改造。比如“宅急送”一词源于日语中的“宅急便”,日语中的“便”有“输送、运输”的意思,而汉语中却没有。因此如果直接使用“宅急便”一词会不太方便,于是人们对这个词进行改造,变成了“宅急送”。
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也诞生了很多网络词汇,这其中也有对日语词汇进行改造而形成的日语借词。比如“食草男”一词,这个词源自日本,在日语中叫做“草食男子”,这里的“草食”就是“草を食べる”,即“吃草”。由于在日语语法中宾语在谓语之前,所以出现这样的表达方式。但在中文里则恰恰相反,因而经过改造之后的“食草男”更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更能被大众所接收。
(三)词义发生变化的日语借词。还有一部分的日语借词虽然词形未发生改变,但词义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人间蒸发”这个词,借用的是日语中的“人間蒸発”。虽然两者大致意思都是“消失了,不见了”,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日语的“人間”是“人”的意思,所以“人間蒸発”表示的是“人不见了”;而汉语的“人间”是“人世间”的意思,所以“人间蒸发”表示的是“从人间蒸发”。
如刚才所论述的那样,近年来传入我国的很多日语借词在人们的改造下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这也方便了其更快地融入汉语中,人们也可以更灵活地使用这些日语借词。在这其中,有一部分日语借词已经形成了词素。
比如日语“お宅族”中的“宅”这个词就已经成为了汉语中的词素。近几年来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宅男”“宅女”“宅一族”等含有“宅”这个词的说法。
现代汉语中经常提到的“族”这个词也借用了日语。虽然汉语的“族”本身就带有“有共同性的团体”的意思,但在使用时往往都是指“民族”“种族”等具有亲缘关系的群体。而日语中的“族”所指代的范围更大。近年来受到日语的影响,汉语中“族”的意思也开始扩大,“打工族、有车族、追星族”等带有“族”这个词素的词汇屡见不鲜。
日语借词的大量使用确实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增添了许多趣味性,但笔者认为日语借词的滥用不可忽视。我们知道,在日本,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大量新鲜事物涌入日本,日本人面对也很难再像明治维新时期那样创造汉语词汇来表达这些新鲜事物,因而产生了很多的外来语。这些外来语仅仅考片假名来记录发音,从字面无法判断其意义,且数量过多,变化又快,因此较难理解和记忆。笔者认为日语借词过多也会导致这种情况,比如“萝莉”“御姐”“耽美”这一类的词汇,如果仅从字面很难理解其意义。
诚然,两国间词汇交流是好事,如前面论述的那样,近年来的大量日语借词对汉语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这确实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凡事都有“过犹不及”的原则,因此对日语借词滥用的现象也当有所警惕。这样才能营造更好的语言环境,更加利于中日两国的语言交流。
[1]彭广陆.从汉语的新词语看日语的影响—说“人脉”[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6)
[2]吴侃.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3)
[3]刘晓霞.从日语借词看日语对汉语的影响[J].日语知识.2001(5)
[4]沈国威.回顾与前瞻日语借词的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3)
H136
A
1671-864X(2015)12-0168-01
吴晶霞(1991-),女,汉族,安徽合肥,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在读,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