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汉英信息类新词语中的修辞造词

2015-12-08 15:42李宇峰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借代隐喻比喻

李宇峰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谈汉英信息类新词语中的修辞造词

李宇峰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225009)

摘要:借助认知理论分析修辞造词的可能性,文章对汉英修辞造词的几种主要方式予以探讨,汉语信息类新词语的修辞造词主要分为比喻造词、借代造词、仿拟造词、对比造词四种,英语修辞造词主要分为隐喻造词、仿拟造词、夸张造词、借代造词四种。汉英信息类新词语的修辞造词方式印证:人类思维具有共同的认知模式,两种语言在进行修辞造词时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具备对比和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类新词语;修辞造词

语言是社会的镜子,社会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首先反映在词汇当中。词汇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状况,更能够显示出语言的发展演变规律。

3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汉英语言中信息类新词语大量出现。笔者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简称《牛津》)[2]、《新华新词语词典》(简称《新华》)[3]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简称《牛津》)[4]等四部词典中所出现的汉英信息类新词语,分析并具体阐述汉英信息类新词语中的修辞造词现象。本文研究的信息类新词语是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涌现的大量有关电子通讯业、计算机业、网络业的新词语。

1修辞造词的可能性

构词法为一般人所熟悉,而造词法人们则相对比较陌生。“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给事物命名的方式和方法。”[5]造词活动的结果就是产生新词。新词是客体作用于主体,主体对客体作出反映并给予语言符号加以标志的产物。造词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某语言的造词基础、词的内部形式、造词法体系及其发展变化和造词活动。

造词法和构词法“是纲和目的关系”[6]4。造词是创造新词,它解决一个从无到有的问题,造词法是创造新词所使用的方法;构词研究的对象是已创造出来的词,构词法的研究对象是词的结构方式。由此可见,造词在先,构词在后,造词法决定构词法。但两者不属于同一个平面:首先,两者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不同。其次,两者的研究方法不同,造词法应是发生学意义上的,构词法应是“解剖学”意义上的。

人类思维的本质决定了修辞造词的可能性。自然万物之间常常存在着许多相似的现象和相类的性质,这些普遍存在着的现象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产生了如英国修辞学家内斯菲尔德和伍德根据认知的原理所指出的那样,修辞格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源自于人类心智的三大能力:比较或对相似性的感知;区别或对差异性的感知;联想或对邻接的印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修辞活动主要依赖于人类的三种联想能力,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邻接联想。人类共同的这些认知模式所使然,不同的语言中有着许多共同的修辞手段[7]2。例如,由相似联想产生“比喻”和“Simile”、“Metaphor”,“拟人”和“Personification”,“通感”和“Synaesthesia”;由对比联想产生了“对偶”和“Antithesis”,“对照”和“Contrast”,“对顶”(或称“反映”、“反缀”)和“Oxymoron”,“反语”和“Irony”;由邻接联想产生了“借代”和“Metonymy”,“移就”和“Transferred Epithet”,如此等等。所以,修辞造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就有了可能。

本文对《新华》、《现汉》附录的汉语信息类新词语进行了分析,发现许多新词语都是通过修辞学造词法创造出来的,其能产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日益表现出来。同时,对两本《牛津》词典(2002年和2004年版)中的信息类新词语进行考察,探求其中的修辞造词现象,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这对于加深对信息类新词语的认识很有意义。

2汉语信息类新词语中的修辞造词

任学良先生指出:“什么是修辞学造词法?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就叫做修辞学造词法。”[6]2并将修辞造词分为:比喻式、借代式、夸张式、对比式、仿词式。修辞造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以及言语习惯。词汇本身是一个系统,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也息息相关。

根据造词时所借助的修辞手法,本文将汉语信息类新词语的修辞造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比喻造词、借代造词、仿拟造词、对比造词。

2.1 比喻造词

比喻,“辞格之一,又名‘譬喻’、‘比’、‘辟’,‘打比方’。是根据甲乙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8]7比喻是使用范围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运用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修辞格,运用比喻可以造就大量丰富多彩、经济贴切的词语。比喻造词就是在现有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比喻的方式构造词语。如:

鼠标: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设备,用于控制、操纵计算机屏幕上的指示箭头或滚动条,来定点定位,完成各项操作。因其外观略像老鼠,故称。[3]297

软件狗:一种软件加密产品,插在电子计算机并口或USB接口上,是为了防止非法拷贝而在出售正版软件时随带的附件。[3]263

这种软件因为能够如狗一样保护正版软件的安全,所以被称做“软件狗”。

地球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信息业的发展,地球上生活的人类感到彼此的距离大大缩短,地球似乎就像一个村庄那样联系紧密,所以把地球叫做地球村。[1]1695

垃圾邮件:没有使用价值或保存价值的电子邮件,内容多是商业广告、刊物文章、论坛信息等,发送时多未经过收件人的请求或许可。[3]191

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子计算机的一种。因外形略像笔记本,所以叫笔记本电脑。[1]1691

2.2 借代造词

借代即借彼代此,借用与本来事物或现象相关的特征或部分(借体)来指代本来的事物或现象(本体)。借用和事物本身有关的特征造成新词,并用此特征指称该事物就是借代造词。如:

千年虫问题:指计算机系统的2000年问题。[3]243

软件:指计算机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数据和文档的统称,是用户和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也称“软设备”。相对于“硬件”而言。借指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相对于“硬件”。[3]262

硅谷: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圣克拉拉谷的电子工业中心,因生产电子工业基本材料硅片及地处谷地而得名。常用来借指高新技术工业园区。[1]1701

借代像隐喻一样,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给万事万物命名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普遍的思维方式。可以这么说,一种语言中没有隐喻和借代是不可想象的。借代不仅是创造词汇的基本手段之一,而且对其它方式的修辞造词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很多其它类型的修辞词语也是靠借代来生成的。如:对“棺材”的委婉来自对其原材料名称的借用,如“寿材”、“寿木”、“长生木”、“吉祥板”;借容器代事物的“贪杯”、“掏腰包”等。

总之,借代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让人们从特征联想到本体事物,从部分联想到整体,从个别联想到一般,这样的思维定势或惯性导致了语言符号之间相互借代。这是借代造词的生成机制和根本内因。

2.3 仿拟造词

“仿拟”就是根据交际的需要,模仿现有的言语格式,临时新创一个语言片段或一种说法的修辞手法。在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仿拟造词是产生新词语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仿拟手法造的词我们称之为仿拟词,也叫仿词。如“的士”,指称用于出租的小汽车,人们就以“的士”为原型,仿造出“摩的”、“面的”等,并进而由“的哥”仿出“的姐”。根据原型词与仿造词的意义关系,我们可以把众多的仿造词分为系联仿拟词和相对仿拟词两种类型。

2.3.1系联仿拟词

指由原型词顺势类推造出的与原型词意义相关并且同属一个范畴的词语。有时候,可以从原型词仿造出一系列的新词。如:网友——网民

网友:互联网上结交的朋友,也用着网民之间的互称。[3]338

网民:因特网的用户,一般指拥有固定帐号,长期使用因特网的人。[3]337

2.3.2相对仿拟词

即与原型词的意义相对或相反的仿造词语。这是由于仿造词中替换的语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语素在意义上的相对或相反造成的。如:

(1)网吧——网虫

网吧:设置有若干台电子计算机可供人们付费上网的营业性场所。[3]333

网虫:称热衷或沉溺于上网的人。[3]333

(2)绿色网站——黄色网站

绿色网站:①指主页没有图象、动画内容的纯文本网站。打开时速度较快。②指内容健康向上、怡情益智,充满生命活力的网站。[3]209

黄色网站:指充斥色情、淫秽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3]142

(3)蓝客——黑客

蓝客:指某些标榜自己只热衷于纯粹的互联网技术而不关心其他事物,我行我素的“黑客”。[3]193

黑客:指热衷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技能高超、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的人。[3]130

不过,由于词汇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单位都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它必须具有通用性和规范性的特点。仿拟造词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语言材料的有限性与客观事物的无限性的矛盾,因此仿拟造词比较重视原型词的规范性、固定性和能产性,而仿拟词本身也需要符合汉语的规范要求。

2.4 对比造词

众所周知,不管是空间概念中的“上下”、“左右”、“东西”、“南北”;还是时间概念上的“春秋”、“冬夏”、“昼夜”;还是生物学方面的“雌雄”、“老幼”、“生死”;或者人类在认识事物现象时的“美丑”、“高矮”、“胖瘦”、“冷热”;甚至人类及大多数生物肌体本身的“眼睛”、“耳朵”、“鼻孔”等等,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因此,自然界的成双成对的对称现象也必然会反映到人类的思维规则和语言形式中,“对比”便自然产生了。人们通过“对比”来认识客观世界,同时也通过“对比”来表达思想。在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时,利用树立对立面的方法,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客观存在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得更集中、更鲜明突出。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造词就是对比造词。如:

(1)硬件——软件

硬件:组成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及外部设备等固定装置的统称。[3]393

软件:计算机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数据和文档的统称,是用户和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3]262

(2)硬盘——软盘

硬盘:硬磁盘的简称,指以硬质镁铝合金等为基片,可以存储数据信息的计算机磁表面型存储装置。[3]394

软盘:软磁盘的简称,指以聚酯塑料为基片,表面涂有磁性材料,可以记录存储数据信息的盘片。[3]263

3英语信息类新词语中的修辞造词

根据造词时所借助的修辞手法,本文将英语修辞造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隐喻造词、仿拟造词、夸张造词、借代造词。(下文所用例词均出自《牛津》2002年和2004年版)

3.1 隐喻造词

这里所说的“隐喻”,并非汉语修辞格“隐喻”,而是指英语修辞格“Metaphor”,它涵盖除“明喻”以外所有的汉语比喻方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隐喻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也是给万物命名的主要手段。

英语“隐喻”除了“X是Y”的汉语“隐喻”模式外,还包括了“借喻”、“潜喻”、“缩喻”、“事喻”、“物喻”等汉语修辞格。在词汇层面上,人类的隐喻思维主要是以“借喻”、“潜喻”、“缩喻”等模式出现的[7]43。

信息类词汇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因为科学的概念往往抽象而深奥难懂,人们不得不借助于隐喻来表述。他们利用原有的词项给科学概念命名,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隐喻,即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类比。

3.1.1科学概念之间的类比

隐喻由一个认知域类推到另一个认知域,以信息类新词语为例,从工程学借用的“程序”(programme),从微生物学借用的“病毒”(virus),从工业生产技术方面借用的“加工”(processing),可以组成一系列的短语如“文字加工”(word processing)、“信息加工(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等。

3.1.2概念与生活概念之间的类比

既然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许多科学概念借助于隐喻由生活概念类比而来。信息类的新词语中不少都借之于生活,如:“电脑”(electronic brain)、“菜单”(menu)、“存储器”(storage)、“窗口”(window)、“数据库”(data warehouse)、“互联网”(internet)、“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等。

3.2 仿拟造词

“仿拟”是“为使语言诙谐讽刺而故意仿照一种既成的语言形式”[8]49,它与英语“Parody”基本对应。自然语言词汇中有大量的词项是在原有的词项基础上仿造出来的,从本质来说,这种类比其实就是人类的隐喻思维。

3.2.1相似类比

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类比,即利用新事物与原有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由此及彼,类推出新事物的名称。如:由“bulletin board”(公告牌)仿造出“message board”(留言板),由“couch potato”(老泡在电视机前的人)仿造出“mouse potato”(网虫)。

3.2.2相反类比

就是利用原有词项仿造出一个反义词。它主要依赖于人类的对比联想能力。如:由“broadcast”(广播)仿造出了“narrowcast”(窄播),由“broadband”(宽带)造出了“narrowband”(窄带),“technophile”(新技术爱好者)可以与“technophobe”(新技术恐惧者)相对照。

3.2.3空间类比

这种类比不少与空间技术有关。如:“cybernaut”(网络漫游者)仿自于“astronaut”(宇航员)。

3.2.4数字类比

由数字类比仿造出来的词项,有的数词不变,只改变中心词;有的中心词不变,只改变数字,如“MP3”出现之后,现在又进一步出现“MP4”了。

3.3 夸张造词

“夸张”是一个常见的修辞格,用来突出特点、强调意义、加深印象和提高艺术表现力。人们言语活动中喜欢把事实加以夸张、强调的这种倾向,造成了日常生活中许多的夸张词语。英语中信息类新词语也有不少。如:“killer application”(“爱煞人”应用程序),因为这个程序被人们所喜欢以致于整个程序都变成“杀手”,既有比喻又有夸张。“snail mail”(蜗牛式邮件)对应于“electronic mail”(电子邮件),以蜗牛的速度之慢来映衬电子邮件的速度之快,对比之中包含了夸张。

3.4 借代造词

英语辞格“Metonymy”与汉语的“借代”基本对应,然而,它远不止是一种修辞方式。它也是人类共有的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英语、汉语词汇里存在许多共同的借代模式,英语信息类新词语里就有不少例子。如:借事物的象征标记或个体特征代事物:silver surfer(银发网民)中的“silver(银发)”代“老人”;借人名代事物:Michelangelo(米开朗基罗病毒);借具体与抽象相代:nethead(网迷)中的“head”代“网民”;bells and whistles(花哨不实用的附属功能);借容器或处所代事物:palmtop(掌上型计算机)即由“掌上”代“计算机”;借产地代产物:Silicon Valley(硅谷)代“电子类产品”。

4结语

随着西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和“隐喻”理论研究的深入,更多的人开始从这些角度去解释说明一些语言现象,本文借助认知理论对信息类新词语的修辞造词进行探讨。本文虽然只给出了汉语和英语信息类新词语的四种修辞造词方式,即汉语的比喻、仿拟、对比、借代和英语的隐喻、仿拟、夸张、借代造词方式,但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较为明显。如汉语修辞造词没有夸张造词的例子,英语即使有也很少,这恰恰印证了信息类新词语因为要表达得更清楚、更准确、更科学,就很少采用夸张修辞手法;还有,英语里的“隐喻”不包括汉语里的“明喻”,所以与汉语的“比喻”不完全相同,“隐喻”被看作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了,而“比喻”则主要作为一种修辞格来使用;仿拟、借代两种造词方法较为相似。这些印证了人类思维具有共同的认知模式,即有三种联想能力: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领接联想,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在进行修辞造词时就有了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有了对比和研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M].李北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新词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6版.李北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刘中富.实用汉语词汇[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6]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7]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王德春.修辞学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王燕)

On the Rhetoric Word-Formation of Chinese-English Information Neologisms

LI Yu-feng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gnitive theor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ossibility of rhetoric word-formation and probes into some main word-building ways of Chinese-English rhetoric word-formation. The rhetoric word-formation of Chinese information neologisms mainly includes four word-building ways of metaphor, metonymy, parody and contrast, while rhetoric words in English mainly have four word-building ways of metaphor, parody, hyperbole and metonymy. The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human mind has common cognitive mode, which is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Key words:information neologisms; rhetorical word-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H 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93(2015)04-0018-05

作者简介:李宇峰(1973—),男,扬州职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硕士。

收稿日期:2015-09-25

猜你喜欢
借代隐喻比喻
初识借代手法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比喻
说借代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买椟dú还珠
关于比喻、借代区别的一点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