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吴玫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91)
国内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周宏,吴玫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91)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较为活跃,围绕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形成了一批成果,其中以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居多,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表现形式、问题特征、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干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总体上有三个特点:一是跨学科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二是实证研究与实验研究方法得到普遍使用,三是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综述
20世纪80年代,亲社会行为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逐渐成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专业的重要研究领域。随后中国社会进入急剧社会转型期,伴随而来的个体主义思潮在某些社会群体中逐步盛行,以利他主义为特征的亲社会行为出现水平降低和相对缺失的状况。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较为活跃,尤其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较多研究在探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产生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现状、特点、原因,进而提出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路径。
基于社会变迁视角,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被置于转型背景下个人利他行为和意识缺失的层面加以考察,亦即在问题框架下展开分析。
关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多数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的研究在探讨“问题”的框架内展开,认为转型社会带来集体主义观念式微和个人主义观念盛行是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张爱社从道德缺失视角出发,认为当代大学生冒险创业精神缺乏、理想信念缺失、享乐主义盛行、功利倾向明显。张孝义认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治意识淡漠、利己思想浓厚、心理问题突出、同情心缺失等。宗岚指出大学生中存在思想状况复杂、价值判断和人生取向出现偏差、缺乏同情心、助人意愿不足、交往功利心重、人情淡薄等问题。黄艳钦认为一些学生表现出冷漠、自私和较强的利己主义,缺乏亲社会的意识和行为。
关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和特点。王丽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中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差异,表现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谦让、助人、分享、合作,这种差异主要由个体心理发展水平和各种类型亲社会行为的性质所造成。寇彧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划分为利他性亲社会行为、遵规与公益性亲社会行为、关系性亲社会行为、特质性亲社会行为。钱新斌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表现出自身群体的特点,即社会的互惠性、助人利他性、劳动公益性和群体制约性。近年来,较多研究者采纳紧急的、依从的、情绪性的、匿名的、利他的和公开的六个维度的划分方法开展研究并对这六种类型得分进行了排序。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着复杂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动因,已有的研究大多采取实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从主体与客体两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主体因素及关系,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一是适应性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金平的研究指出,公开维度和利他维度的亲社会行为与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身心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职业选择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二是价值观类型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李日兰的研究发现,价值观类型在被试大学生中的分布按得分高低排序依次为经济型、社会型、政治型、理论型、审美型和宗教型,社会型与亲社会行为是正相关的。三是人格特质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丛文君的调查结果表明,亲社会行为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以及开放性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人格特质不相关。四是道德推脱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道德推脱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有混合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道德情绪与个体的自我卷入程度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产生显著影响,移情能力的影响不显著,道德情绪的预测作用大于自我卷入程度的预测作用。
关于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客体因素,代表性研究成果关涉到以下方面:一是媒体。车文辉指出学生对亲社会报道的积极性和认同度与媒体的传播效果呈正比,并进一步发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在行为方式方面效果明显,而在行为外化方面并不明显。二是归属群体。师晓娟通过情景模拟实验得出,归属群体的鼓励构成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最重要动力。三是家庭教养方式。丛文君认为,从整体上来说,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受父母情感温暖状况影响显著。父母亲的情感温暖有利于大学生各种类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四是感戴团体辅导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封静在其硕士论文研究中对感戴团体辅导与大学生感戴、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开展了对比实验与跟踪测试。结果显示,感戴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感戴水平影响显著,对亲社会行为水平影响不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社会互动和交往的重要平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率较高、网络活动最为活跃的社会群体,其网络亲社会行为具有与现实亲社会行为不同的特征,自然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
关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条件。台湾南华大学郑君良认为,虚拟社区改变了人们的互助模式,产生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类似但又具有一定独特性的网络亲社会行为。王璐用“网络亲社会行为”来指代所有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肯定性网络行为,并指明这类行为的要件有三个方面:一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要素,二是以主体性选择、自愿行为为特征的主观要素,三是行为达到利他或利社会目的的结果要素。
关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与现实生活中其他主体的亲社会行为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行为主体、行为方式以及行为媒介的特殊性而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特点。王小路指出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按照技术服务、在线资源、信息咨询、游戏支援、精神支持、社会救助的框架进行分类。蒋雪在上述分类框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免费的资源共享、无偿的信息提供、网上支持行为、为校园网提供义务管理和服务、宣传和发动社会救助。王璐总结出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包括网络分享、网络提醒、网络抚慰、网络管理四种形式。安晓璐认为,从行为主体角度将网络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四种形式,即专业救助网站、各类活跃的虚拟社区、基于网页和服务器的资料共享、公共聊天室和电子邮件中偶发的对于求助的回应。彭庆红总结的网络亲社会行为表现形式有免费的信息咨询和资源共享、无偿的技术或方法的指导、宣传发动社会救助、精神安慰或支持、无偿进行网络的管理和服务。李静专门研究了大学生网络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将其概括为虚拟的物质资源、“任务”帮助、游戏经验分享、免费游戏资源共享、精神情感支持、网络游戏管理义务服务等。总而观之,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研究视角和实证资料提出了差异性的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分类模式,但这些分类基本上与王小路等人的分类框架具有较高一致性。
关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特点。王小路在提出网络亲社会行为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特点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参照。他们认为,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包括:及时性、有效性、现实性、具有知识优势、连续互动性、阻碍因素较弱等。危敏以及王璐在对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深入分析了网络亲社会行为即时性(行为过程迅速)、高频性(网络亲社会行为高于日常亲社会行为)、非物质性(信息资源的流动)、连续互动性(无限的交流互动)等特点。蒋仕著的研究认为,相对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依托网络社会构建起一种全新的社会互动方式。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在网络社会中依然存在,并由于自身特性而呈现出异于一般亲社会行为的广泛性、及时性、公众性特征。安晓璐以两个“程序员社区”为例,探讨了虚拟社区中利他行为相较于现实利他行为表现出的新特点,具体包括非偶发性、延时性、“旁观者效应”减少、高效率、一定的制度化。蒋雪根据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以及对网络人际关系的深入分析,总结概括出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特点:不确定性和特定性并存、延时性、连续互动性、非物质性。
在已有研究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得到了较多关注。研究者基于的研究视角、范式和方法提出不同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方向及路径。
一是基于主体素能提升的亲社会行为培养。从自身的角度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关键在于其自觉的道德反思与抉择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价值取向教育。也有研究提出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方式和渠道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成效。根据自我调节理论,注重培养和强化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将体现亲社会行为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内化。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一方面要以亲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立道德关系,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的呼唤,另一方面是发挥移情在亲社会行为培养中具有的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通过移情这一信息传递过程构建人们对移情对象在情感上的共鸣反应,从而促发亲社会行为。张孝义和丁芳盛也强调了以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智商、培养大学生移情能力对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二是基于客观环境建构的亲社会行为培养。从社会环境塑造的角度看,完善社会友好价值的传播机制,优化增进集体正能量的外部浸染环境,构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三位一体”个体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环境结构。钱新斌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视角提出亲社会行为培养的“一个坚持、五个结合”,即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相结合,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要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要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与树立生态伦理观相结合。有研究较为具体地阐述了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方面的可能路径,强调制度建设、机制建立、平台搭建、教学形式改进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作用。作为大学生重要培养载体的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制度环境、教育环境和保障环境。根据观察学习理论,榜样为其他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培养利他行为提供了重要参照,会对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有研究更为具体地探讨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外在系统构建,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结合促使大学生产生多样化的亲社会行为。还有研究专门从“父母控制”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认为应重视父亲对子女的影响,采用民主教育形式,促进子女心理发展,引导大学生开展持续性亲社会行为。另外,有较多研究者将“两课”教学定位为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第一要务。
综观国内关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成果,很多研究者采用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展开了多元视角的研究,从发生机制、表现形式等自身内部机理到影响因素、问题特征等外显关联层面,再到发展趋势、干预培养等外部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续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照。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一是跨学科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早期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基于心理学的研究相对较多。近年来,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宽广的探索。现有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研究视角,大多情况下研究者们是在“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内开展研究。从现有成果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无可避免地在跨学科的理论视野中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这对于提升该领域研究质量不无裨益。
二是实证研究与实验研究得到普遍采用。从具体的研究方式看,目前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情景实验法和情景观察法。其中问卷调查法是国内亲社会行为研究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研究方法,大量研究都通过编制量表采集调查对象亲社会行为的量化得分。情景实验法是通过设计一些真实的情景来测量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又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在通过上述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研究者采用多变量交互分析的方法进行假设检验。
三是研究方法有待完善,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虽然已有研究成果对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表现、特征、问题、原因进行了较多思考,很多研究也提出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路径。但总体看来,大部分研究中存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断裂、实验研究设计不尽合理、实地研究中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在研究内容方面,基本在“现状一特征一原因一对策”的思路框架中开展论述,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雷同度高,对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客体性因素关注较多,而对大学生“主体世界”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探讨相对有限。基于这一现状,在今后的研究中,除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外,还可采用人类学普遍运用的对个体及其行动进行“深描”的田野调查方法,在行动社会学的视野中探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客体性逻辑和主体性逻辑。
[1] 张爱社,蒋建国.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J].龙岩师专学报,2003,(1).
[2]张孝义,胡卫平,程素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现状及其培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 宗岚,李锐,刘毅.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及培养途径[J].新西部,2009,(6).
[4] 黄艳钦,孙鹏宇.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调查[J].人才资源开发,2014,(4).
[5] 王丽,王庭照.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 (11).
[6] 寇彧,张庆鹏.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7] 金平,孙贵梅,陈齐苗.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适应性关系研究[J].经济导刊,2013,(Z3).
[8] 丛文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现状及特征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
[9] 钱新斌,桂守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当议[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
[10] 李日兰.大学生价值观类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雁北师院学报(文科版),1996,(5).
[11] 丛文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
[12] 王兴超,杨继平.道德推脱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的调节效应[J].心理科学,2013,(4).
[13] 车文辉,杨琼.媒体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1,(4).
[14] 师晓娟,杜青龙.参考群体规范影响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15] 封静.感戴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感戴及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6] 邓泉沩.诱发道德情绪:移情能力与卷入程度对个体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7] 王璐,苏星.基于校园BBS的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德育价值与引导[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8] 王小路,风笑天.网络中的青少年利他行为新探[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3).
[19] 蒋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 2010.
[20] 安晓璐.浅析虚拟社区中的利他行为[J].传媒观察,2005,(3).
[21] 彭庆红,樊富珉.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
[22] 李静.大学生网络游戏中亲社会行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23] 危敏.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
[24] 蒋仕菁,冯维.近年来国内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特点及展望[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1).
[25] 丁晶,叶湘虹.基于内化和外化原理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2).
[26]李颖,罗涤.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7] 周宁,王玉珅.社会学习理论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启示[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
[28]丁芳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主观助人动机和社会干预探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
Domestic Research on Prosocial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Zhou Hong,Wu Mei
(Institnte of Higher Edncation,Ynnnan University,Knnming,Ynnnan,650091)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scholars research on prosocial behavior is relatively active,prosocial behavior research of the nniversity stndents to form a batch of achievement, in the majority with literatnre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e mechanism of the college stn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forms, characteristics, inflnenc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trend, discnssed snch issnes as intervention training. These stndies generally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ne is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ade some progress, the second i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is widely nsed, 3 it is to 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content of research.
college stn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review
G640
A
2095-6266(2015)03-049-04
2015-4-22;
2015-5-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部课题“边疆地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K30301S6)。
周宏(197S-),黑龙江黑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德育研究。
吴玫(1972-),云南石林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