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延安新闻语言规范化传播研究——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例

2015-12-08 09:34党子奇王东静
关键词:规范化

党子奇,王东静

(1.延安大学文学院;2.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抗战时期延安新闻语言规范化传播研究
——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例

党子奇1,王东静2

(1.延安大学文学院;2.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办伊始就对新闻语言规范化提出了要求:播音员要讲普通话、播音时不允许播错一个字、播音语言要通俗化、口语化,内容和形式要尽量多样化。新华广播电台用事实说话、以攻心战的方式开展宣传、广播内容以听众为中心的传播经验对新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语言;规范化;传播经验

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过程

延安时期,为了增强党的舆论宣传,及时有效地传播抗战时期党的政策方针,中国共产党决心创办自己的口语广播开展宣传,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应运而生。1940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建立广播电台的指示,并成立了筹建广播电台的领导机构——广播委员会。广播委员会主任由周恩来同志亲自担任,广播委员会成员由中央军委三局(即通讯局)局长王诤和新华社社长向仲华等组成。后来,周恩来同志去重庆工作,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由朱德同志负责。广播电台地址最早选在距离延安城以西19公里的王皮湾村,这个村只有三十几户人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隐蔽性极好。中央军委三局九分队的指战员们具体负责建台工作,他们不畏辛苦,日夜奋战,在山坡上开凿了两孔石窑和五孔土窑,还盖了十几间土坯石板房,分别用作播音机房存放、主播音间、播音办公室和员工宿舍等。但播音设备还很欠缺,仅有的一部广播发射机还是季米洛夫以共产国际的名义援助的,由周恩来同志将发射机拆成几部分从莫斯科带回延安的。一些电台所需的无线电器材,一部分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一部分是派人到国统区和香港购买的,还有一部分是“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帮助购买的。[1]基础设施和设备有了,但是却没有能使电台发音的动力设备,在当时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延安,根本找不到现成的动力设备。在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他们边学边干,日夜摸索,他们把旧汽车的引擎拆下来,通过改装引擎来带动发动机发电,把三根大树干捆成“丫”字形栽在山上做天线架。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了自己的第一声呼号。但是,由于条件简陋,缺乏隔音设备,广播过程中的杂音很大,工作人员采取土办法,将当时边区生产的粗羊毛毯子挂在门口和墙上,以此来减少杂音。还采取人工调压的方式来解决电台没有自动稳压设备土法发电电压不稳的问题,保证了电台每天的正常运行。当时,广播稿由距离王皮湾数里外的广播科编写,每天都由通讯员步行送到广播室。遇到山洪暴发,通讯员们只好用油布将稿子包好,游泳过河,十分危险。冬天,延安气温十分低,写稿子的同志们手都冻僵了,但是他们还在坚持,从没有说过放弃。即使条件非常艰苦,也没有打垮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如此艰难条件下创办起来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每天的任务,实属不易。

二、对播音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播音员要讲普通话

作为对外宣传最有力的武器,新华广播电台自成立之日起,口语广播主要使用当时的国语播报,对播报内容有严格要求。重点是要求播报语言要简洁易懂,播音员语音面貌要极好,并将广播稿件播报及编写相关要求写入工作细则。如《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1946年6月)中规定广播稿件的编写技巧有:“要用普通语的口语,句子要短,……,要注意音韵优美与响亮。要生动、有趣,能操流利的国语,能操流利之普通话,音色清晰。”[2]64当时选择、培养、训练播音员的标准也是依照这个执行。当时之所以使用“国语”“普通话”播音是为了争取全国更多的听众,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有计划有组织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军队的事业和功绩,宣传、鼓励解放区广大人民的民族运动。

(二)播音不能播错一个字

当时为了更好的传达党中央的重要指示,迅速的报道战争的重大捷报,党中央加强了对新华总社的领导,新华总社成立了管理委员会,设立了广播管理部,广播管理部又下设了语言广播部(即电台编辑部),由温济泽同志负责。温济泽同志对播音组的同志要求很严,经常写信给播音组,写信内容主要是提示宣传要点、指出播音时的注意事项、对播音工作的鼓励与批评等等。例如选自《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播往来书信》的这封信中就对播音五组的同志提到:“今天播送的中央指示,非常重要。主席亲笔指示,叫不要播错一个字。请你们万分注意。二十点到二十点三十分,由齐越同志播,播慢些,标点符号不播,长句子要注意语气连贯。二十点三十分以后的记录,由家楣、秋原分开播。……今天播时,我当注意收听,并按文件一字一字核对,望千万不要错一个字。[3]

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台的两年多时间,先后有四位女播音员,最早的两位播音员是麦凤(又名徐瑞章)和姚雯,都是女同志,工作一段时间后都离开了播音组。后来组织上又调来了萧岩和孙茜。播音员们为了播音时发音标着呢、字正腔圆,看着字典只要有空就抓紧练习,当时仅有的一本字典就成了她们的老师,都被翻的烂的不成样子了。

(三)播音语言要口语化、通俗化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办初期,听众主要是边区群众和国统区人民,他们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广播最好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广播是以口语化表达为载体的传播媒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尤其重视口语化的传播,在《XNCR陕北阶段工作的简单总结》中曾详细论及口语化问题,关于口语化:尽量用简单句,文字广播稿中,复杂句要改成两句或两句以上的简单句,……,用容易听懂而且念出来响亮的词,……,一般听众易懂的成语可以用。[4]《编稿收稿工作细则》中强调:“广播稿件的内容应注意口播稿的写作技巧,力求写的口语化,意思简明。播音组的播音员们在播音时,遇到难懂的词语时,反复查字典,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词语进行解释说明。经过不懈的努力,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规范建立起来了。

(四)播音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创办初期,以播报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解放》周刊和《解放日报》的重要社论和文章,国际国内的时事新闻、名人讲演、卫生常识、科技知识等作为播音的主要内容,内容较为单一。后来开办了地方语言广播和外文广播,丰富了播音内容,播音形式也逐渐多样化。1941年12月3日,延安台开始了以反映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为主要内容的日语广播,效果良好。开办日语广播后,部分日本侵略者放下武器,加入反战反日队伍中来。日本当局甚是恐慌,便用大功率电台进行干扰,但是这依然阻止不了部分日军投降我军的步伐。1943年,因电子管烧坏,无法维修,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暂停播音。其后,新华社在1944年8月成立英文广播部,开始对美国旧金山地区进行英文广播,积极争取海外反法西斯人士的支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又阴谋发动内战,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1946年7月29日,用广东话、闽南语和国语第播出了延安归国华侨联合会书记王唯真写的《告同胞书》,控诉了揭露蒋介石阴谋发动全国内战的行为,在国统区和解放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传播经验

(一)用事实征服听众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自开办以来,坚持用事实说话,以事实服众,绝不弄虚作假,欺骗听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特别重视对敌军宣传的真实性,因为只有真实,才能使国民党军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真实,才能消除他们的政治偏见。当时在国统区广大听众和国民党军队中新华广播电台的工作作风和播报内容的认可度是很高的。时任国民党军一六七旅旅长李昆岗就曾经说:“……,中央社的广播全是造谣,要想知道真实的军事情况就不能不收听新华社的广播。”[2]10国民党三十一旅参谋长熊宗继曾说:“新华社的广播都是真实的,偶有一点失实处,立即进行反‘客里空’来纠正,中央社就没有这个胆量,他们的广播大多是捏造的,……。”[5]这些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新华广播电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态度。

(二)采用心理战来开展宣传

《对国民党军广播》广播的宣传对象主要是国民党军内的军官,他们往往带有政治偏见,要瓦解和摧毁蒋军,就必须使这些军官从根本上消除政治偏见,分清孰是孰非。在这种情况下,谩骂和指责不会起任何作用,在某种情况下,带有人情味的宣传要比剑拔弩张的指责有效的多,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攻心的方式来开展宣传也是新华广播电台常用的办法。如1947年9月29日,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新华广播电台就播放了在太行军区释放会原籍的一千二百名国民党军官的广播,从内心瓦解了蒋军的作战意志。曾经飞抵延安的刘善本上尉就曾在电台现身说法,向国民党军队描述解放区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在解放区的学习工作的情况,告诫他曾经的下属和同僚,分清真伪,找对出路,并且痛斥蒋介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阴谋独裁的野心。刘善本的现身说法,使好多国民党军官和士兵都投奔了中国共产党。

(三)站在听众的角度选择广播内容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之初的听众定位就是根据地的广大劳动人民,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识字不多,所以广播电台特别重视选择广播内容,并在广播时尽量使用浅显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延安地处西北,偏僻落后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较高的现状,工作人员除了正常的播音之外,始终注意站在听众的角度选择广播内容,尽量选择增加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和人民群众感兴趣的的内容进行广播,此外还积极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唱歌,演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

四、对新时期广播事业发展的启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传播实践和经验,为建国后我国的广播事业发展指明了道路,直到如今仍然对新时期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新闻语言要坚持规范化标准,做到字斟句酌、准确无误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建初期对新闻播音业务水准的要求,对新闻语言的规范要求为后期开展有效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学者认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化的初步标准在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代表的解放区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年的播音员们没拿到一篇稿件,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一字不差地把稿件播完整。为了保证不出错,他们在播音备稿时认真准备,对其中一字一句都不放过。遇到不认识、读不准或难理解的字,就一个字的一个字的去查字典,并认真在稿件上详细注明。正是因为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广播媒体传播的优势,在当时较为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准确地传达了党的政策和策略,有效地传播和引导了社会舆论,与为片面追求节目的收听收视率而出现的节目主播煽情、俗语化等现象形成鲜明的的对比。

(二)新闻传播要积极传播大众的声音,为大众服务

传播学受众理论强调,有效传播要以受众为中心,既要考虑到受众的主观性,又要考虑到受众的客观性。传播要突出受众意识,要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内容,想听什么声音,什么样的方式他们最容易接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宣传实践中,正是遵循了受众理论,从节目设置、播音议程到编写稿件,都一一考虑到受众的需求。新华广播电台曾在《大家都来说话———XNCR周年纪念广播》中这样说到:“我们创办这个电台有一个真诚的愿望,就是我们说的话不仅要代表人们利益,而且我们愿意把它变成全国人民说话的地方。”

新时期,一些媒体人打着“受众就是上帝”旗号,为了提高收听收视率,有意地制作一些低俗节目来迎合受众的口味,这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大众服务、传播大众声音的做法完全违背。虽然看似重视受众,但其格调不高,正能量不够,其深层次的驱动力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就说明我们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对职业使命感和传媒宗旨的认同度不够,个人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唯利是图的心态依然存在,应当引起社会重视。

参考文献:

[1]周东华,白生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传播技术与设备的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70.

[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解放区广播历史资料选编(一九四0——一九四九)(内部发行)[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64.

[3]新闻研究资料.第十九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89.

[4]刘佩,王明亮.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宣传技巧[J].中国记者,2012(7):93.

[5]王莹,康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建追记——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开创70周年[J].新闻知识,2011(2):92.

[责任编辑王俊虎]

作者简介:党子奇(1976—),男,陕西洛川人,延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东静(1991—),女,陕西子长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项目“关于‘延安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调查研究”(YY2013-9);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基于陕西新闻传播问题的新华广播电台传播研究”(2015C068)

收稿日期:2015-09-24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15)06-0106-03

猜你喜欢
规范化
宜兴汤氏产业园打造规范化“厂中厂”
中医临床技能操作规范化训练与考核实践探索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督导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基于ADDIE模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系列课程的建设实践
文稿中统计学符号规范化书写的要求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探索在本科教学中腹腔镜操作培训的规范化流程
时间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变味的规范化令人厌烦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