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怪诞艺术构造技巧如何运用到绘画之中

2015-12-08 03:31:21庹雯
人间 2015年30期
关键词:解构寓言艺术家

庹雯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

分析怪诞艺术构造技巧如何运用到绘画之中

庹雯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

本文初步探索了关于如何构成怪诞艺术的一些方法技巧,后文探讨了以架上绘画为限定,如何将这些构成怪诞艺术的方法,转化为实践方法并运用到绘画创作之中。

怪诞艺术;技巧;绘画;创作

根据初步的研究得到以下几个方法与物体怪诞艺术构造技巧结合进行创作:

一、分解素材的解构法

解构(Deconstruction)这个概念,是当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从海德格尔的哲学概念destrktion发展而来的。在怪诞绘画的方法中提到了人体,物体变形和组合的部分,变形和组合首要的前提是把整体先打散,即是:“解构。”要将某个人和某个物分解,必然会有一个“先散”到“整合”的过程,当人或物先分解成艺术家想要的部分和形状,然后根据创作需要在进行组合,而达到了既定的怪诞艺术效果。

《战争的预言》是达利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在画面中描绘了一个被分解以后又从新组合的画面来达到怪诞的艺术效果。画面中的人的手被接上了脚,踩在躯体上,另一之手支撑着头和身体。而12躯体则是由一只手和另一只脚支撑起来的。在前面讲人体怪诞的构造技巧时我们提过把人体打散重构来表现怪诞的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把人体线解构,打破整个人体在画面出现的固有观念,选取画面中需要组合的部分在来从新构造画面。达利擅长利用人体的手,脚和躯干的重新组合,把相差甚远不相干的、躯干拼合在一起,相互联系起来,用写实的手法,还原貌似最符合实际的,但却气氛怪诞的绘画。

二、复制,引用,挪用,拼贴

对于现在社会极快发展,复制,挪用,拼贴成了艺术创作多元化以后一种十分受青睐的创作方法,对于这一方法受到欢迎的原因是自从印刷业开始盛行到现在大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生活中大量涌入图像,这种图像的经验触及到艺术家敏感的触觉,建立一种创作方法。“复制”从字义上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和拷贝。在还没有现在图像如此发的的社会里,也有许多艺术家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图像的复制拼贴,在以写实的手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极富有怪诞氛围的作品。

达达主义代表艺术家汉斯·阿尔普的作品是很好例证。他开创了运用偶发来构成形象,他厌倦了他正在创作的与某些立体主义相关的样式,而是将几张纸撕成大致的方形,让他们随意散落在地板上的一张纸上,并将它们粘贴成由此形成的布局,这些形状的直线性保证了某种程度的规则图式。这一方法从各种途径像广告、照片、杂志等媒体现成素材收集各种素材,通过汇总筛选和艺术家个人的创作需要,把这些素材打乱沿用杜尚所发明的“物体艺术”的观念,将其他文本中既存的图像—美术史、广告、照片、 杂志等媒体现成素材,重新解构挪用,再结合新的图像组接成新的作品的方法,旨在追求偶然意外的趣味性和意象的暗示性,所以它必然会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给人以怪诞的感觉。

三、宗教,寓言和故事

(一)寓言。

寓言是文学中常常被使用的一种技巧,常常带有一定的目的,例如可以起到警示和启示的做用,寓言很少正面的去描绘事实,而是假借其他故事和事件来说明某个道理或给予某种教训。在怪诞艺术作品中, 凡是使用寓言法的艺术家,所有的作品蕴含着更深刻的现实主义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去组织一幅绘画,通过描绘一样东西去激发另一种东西隐藏的意义。比原有的故事更加精彩,这种晦涩的表现方式会达到了事物在画面中的怪诞化。,

(二)宗教。

中西方文化中,艺术创作受到宗教的影响很大,有些研究认定宗教是艺术的起源。宗教是从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习惯发展而来,宗教与人类的文化发展是分不开的,同样与艺术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许多宗教故事被当作艺术创作的素材使用,宗教的故事大多是非常的反常理不符合现实的。宗教故事中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都是光怪陆离的,十分不符合现实情况。这些故事是十分的怪诞的。西班牙画家戈雅被称为怪才,创作了许多十分恐怖和怪诞的绘画作品。

(三)故事。

在不同国家,地区,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盛行的故事,流传累积到今天,这些故事对我们来说是神秘并且离奇的。东方的古典著作中,包含了许多怪诞的故事,这些故事本身就十分的怪诞,像中国的《山海经》这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收录了各式各样长相奇特,习性怪异的动物和植物,被许多艺术家拿来当作创作的素材。日本也有《百鬼夜行》的著作,并且从古到今都有图鉴流传。

四、夸张,变形,异化法

夸张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夸张法不用在意现实的客观性和事物的合理性来表现某种东西,而是以现实实物为基础,通过想象和艺术处理来表现对象,通常会夸大或缩小所描绘事物的特点,打破实物原有的形式和内容,比例也失调了。这种夸张和变形就造成与实物的强烈反差,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奇异感,突显作者创作立意。不近情理的,不符合人们心理习惯的夸张,如此一来就会构成幽默感怪异感,这种感觉就是怪诞。

“夸张”的结果必然导致“变形”。“夸张”与“变形”也有其不同之处。叶浅予先生说:“将一个人物的轮廓,赋予特征;或是从一个对象的外形,找出他的特征而强调之,就是`夸张'。经过作者主观的分析和比拟,形成一个意识中的对象,这个对象和他的本人的外形有显著的区别,这个是创作的形象,却是真实的,这就是`变形'。”所谓“变形法”,是指把某一形象按照创作的需要,以主观臆想改变客观对象(甲)的常态外貌,以创造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乙)的方法。常见的做法有改变比例(拉长、缩短)、夸张特点(器官、服饰)、拟人拟物(赋物以人形,赋人以物形)、错位组合(改变正常位置重新组合)等等。

“异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19世纪德国的一些思想巨人如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的著作中。作为一个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异化法就是从再现到表现的过程,就是具体的事物形象变而为抽象的形式。写实的形象逐渐抽象化、符号化、几何纹样化。这也就是说,由再现到表现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地由内容到形式的沉淀过程。

艺术这个领域是一个需要无限探索的领域,绘画创作的技法和方式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现在所说的综合法是把研究对象看作是系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整体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进行辩证综合,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方法。综合不是将已经分解了的要素再按照原来的联系机械地重新拼接起来进行恢复,而是根据创作需要有选择的综合使用解构法;挪用、复制、拼贴、拓印法;寓言法;夸张、变形、异化法,以达到既定创作目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综合的结果,因此它体现的是一种兼容性与折衷性。综合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其综合创造性的效果决定于艺术家的思想深度和客观素材的质量。在架上绘画的历史中,艺术创作风格多样,怪诞艺术在其中也是五花八门。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大多是将多种方法综合使用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揭示某种特定的思想与观念。

101

:A

:1671-864X(2015)10-0035-01

庹雯(1988—),女,汉族,山东青岛生,学生,艺术硕士,单位: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研究方向:当代油画研究。

猜你喜欢
解构寓言艺术家
还原
解构“剧本杀”
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 01:27:14
寓言
文苑(2020年5期)2020-11-19 10:41:17
成长的寓言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16
时装寓言
智族GQ(2020年3期)2020-06-01 07:26:50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现代装饰(2018年11期)2018-11-22 07:27:2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 15:31:4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2期)2018-06-06 16:26:48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中国周刊(2018年4期)2018-05-15 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