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曲”点燃学生思维之花

2015-12-07 18:53邬翠莲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三步曲老妇人悬崖

邬翠莲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启发,学生三缄其口的现象时常发生,面对此种尴尬,教师该怎么处理呢?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三步曲”点燃学生的思维之花。

一、化虚为实有梯度

教师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问题设计得当与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流畅度和学生思考的深度。

一位新教师讲授《蜡烛》一文,在初步感知文意后,便让学生谈谈“你认为老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来还算热闹的课堂一下子陷入了僵局。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想了很多办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仍然受阻。出现冷场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提问太空大、笼统,而且提问时机不成熟,问题跨度大,学生根本无从答起。如果把这个问题化虚为实,化大为小,降低难度,改成“请你找出文中描写老妇人的片段,并说说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老妇人怎样的感情?”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二、移花接木巧对比

赏析优美词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都会“谈析色变”。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关,笔者常采用“移花接木术”来启发学生。

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当学生读完“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这段雪地捕鸟的文字后,笔者让学生先找出其中的动词,接着提问:“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只见学生都迅速垂下头,生怕笔者叫到自己。学生不给力,怎么办?笔者想起了刚刚做过的一篇阅读《一盒假餐票》,其中有一道题目是“‘我的胸口像被什么狠狠地撞了一下句中的‘撞字能不能换成‘碰字?为什么?”是啊,把这个词换成另外一个词,通过对比,不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其作用了吗?

想到这里,笔者卖起了关子:“有人说中国的文字中有一个字含义极其丰富,甚至可以替代所有的动词,你们信不信?”学生一听笔者这样说,顿时都来了劲,坐直了腰板大声叫道:“不信!”笔者不紧不慢地笑道:“不信!咱们来举个例子,好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然后急切地望着笔者。笔者拿着课本慢慢地念起来:“搞开一块雪,露出地面,搞一枝短棒搞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搞些秕谷,棒上搞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搞,就搞住了……”还没等笔者念完,学生就大笑起来,有的甚至敲起桌子,拍起板凳,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笔者趁机问:“这些动词能不能换成‘搞字?”学生齐喊:“不能。”“为什么?”“不生动。”“不准确。”“不具体。”学生通过比较,很快就理解了原词的作用。

三、情景表演助思维

课堂有时需要加把火,才会翻滚、沸腾。而这把火也是笔者的“杀手锏”。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爬悬崖,结果却被困在半山腰进退两难,后来在父亲的引导下终于一步步地爬下了悬崖。为了让学生理解父亲的形象及其做法的意义,笔者问道:“父亲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学生答了一个“好”字后就鸦雀无声了。笔者接着耐心地启发:“如果父亲亲自爬上悬崖,把孩子抱下来,好吗?”学生再次齐声喊道:“不好!”“为什么?”学生又不做声了。笔者继续变换方式引导:“如果杰利叫来的不是父亲,而是母亲,你们觉得事情会是怎样的结局?”依然无人应和。

笔者笑着说:“我也是一位母亲,最能体会母亲的心情。如果我是作者的母亲,那时那景,也许会这样做。”接着,笔者将手放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歇斯底里地叫唤:“宝贝儿,别动,你就待在那,千万别乱动啊,不然会摔下来的。我这就找人来抱你下来啊,别着急啊,等着啊......”笔者夸张的神情、动作和语气惹得孩子哈哈大笑起来,笔者赶紧趁热打铁,问道:“文中的父亲和我这个山寨版母亲,谁的做法更好?”孩子们边笑边说:“父亲。”“为什么?”“因为母亲的喊叫和包办代替会让作者以后变得更胆小。”“因为父亲是教导作者自己一步一步爬下悬崖的,他从中也学到了宝贵的经验,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知道该怎么办了。”“父亲的做法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是在帮助孩子成长。”“母亲的做法只会培养出胆小懦弱的孩子……”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

(作者单位:襄阳市第四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三步曲老妇人悬崖
鞋子里的老妇人
悬崖采割夏至蜜
悬崖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
悬崖边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