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修娜
【摘要】自“新大陆”被发现之后,西班牙便开始了长达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在文化领域,西班牙大学模式被移植到了这片土地上。本文着重对秘鲁总督区域的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作简单论述。主要包括教育概况、教育特点、教育层次三个方面。
【关键词】秘鲁总督区 教育 西班牙模式 教会
一、前言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拉丁美洲被殖民和奴役的历史。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西班牙按照西班牙大学的模式创办了大量教会学校,对拉丁美洲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本文着重对秘鲁总督区的教育状况作简要论述的分析,其中包括初级教育、中级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文化教育机构。
二、教育概况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是高等教育,继而是中级教育和初级教育。教会,尤其是耶稣会士,通过发布教皇敕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主要的高校,设有学士、硕士、副博士和博士四个层次的学位。学生经考试合格后,可以取得相应的学位。秘鲁总督区的教育机构设置采用宗主国西班牙的模式,由教会负责管理且非常严格,实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三、教育特点
1.教育基本上由教会领导和控制。教会把拉丁美洲的文化教育事业,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奥古斯丁会和耶稣会等教团,在修道院和教区创办学校,由传教士充当教师,课程也以讲授宗教知识为主。形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拉美各国在政治上丧失独立性,经济上遭受剥削,文化上落后,这就必然导致各国的教育遭受殖民地当局和教会的严格控制,而殖民者的目的便是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同化。
2.教育对象主要是白种人和富家子弟,印第安人、黑人和各种混血种人几乎都是文盲。印第安贵族的培养目标是殖民地的低层管理者。印第安农民和旷工则没有正规的教育,只是由传教士讲授天主教教义。
3.学校大多分布在城市,农村没有教育机构,普通民众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课程内容注重宗教、文学和艺术,很少涉及自然科学。
四、教育层次
1.初级教育。初级教育主要在修道院、教区和教会学校进行,教授读、写、唱歌等基本技能和基督教戒律。
2.中级教育。教学场所主要设置在学院和酋长学校,类似我们今天的中学教育。这些学院能够辅助大学。比如圣费利佩和圣马丁学院就是圣马克斯大学的实习场所。
秘鲁总督区中级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所列学院:
(1)利马圣帕布罗学院。
(2)圣费利佩和圣马尔克斯皇家学院。
(3)圣马丁皇家学院。
(4)奥古斯都皇家学院。
(5)圣卡洛斯学院。托里维奥·罗德里格斯·德门多萨和迭戈西斯·内罗斯修士发起教育改革运动,主张将自然史、文学、冶金学和自然法等列入课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6)圣佩德罗德阿诺拉斯科学院,在利马成立,由教士管理,发展至今。
(7)库斯科酋长学校,由卡洛斯三世下令成立。学生为土著酋长及贵族子嗣。由传教士教授西班牙语语法,学习唱赞美诗,传播天主教教义,结业后教授乡民。
3.高等教育。16世纪中期,为了满足殖民地对传教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署王室法令,创办了利马大学。1574年更名为圣马科斯大学,即今日的国立圣马科斯大学(Universidad Nacional Mayor de San Macros)。它是秘鲁近代第一所大学,也是美洲正式成立的第一所大学。
和墨西哥大学一样,圣马科斯大学的组织、规程和教学,都是参照西班牙大学的模式。该校最初开设的学科有哲学、神学、艺术和拉丁文等五个系,其中最主要的是神学系。后来增开了法律系和医学系。该校学生主要为土生白人和印第安贵族子弟,目标是把部落未来的酋长转变成天主教教士,利用他们来巩固西班牙在总督区的殖民统治。
18世纪,由于科学的发展,拉丁美洲大学普遍增添了近代知识课程,有解剖学、医学、牛顿思想和笛卡尔哲学等,极大地传播了启蒙运动自由主义的思想,培育出了一批重实践、重自然、重“理性”的新人。
4.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设立。除学校外,在秘鲁总督区还创办了书店、图书馆、印刷厂、报馆等其他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里收藏欧洲经典哲学著作和其他宗教典籍,一些私人图书馆收藏被教会列为禁书的宣扬启蒙思想的著作。
五、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殖民时期秘鲁总督区的发展,初衷是为了从思想文化领域控制拉丁美洲。然而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应该辩证地来看待。首先,这些教育机构培养出了大量的传教士,巩固了西班牙的统治地位;其次,也正是在殖民者自己创办的学校里,诞生了一批具有批判精神的革命者,也传播了欧洲启蒙思想,为拉美独立运动奠定了思想和人才基础。最后,西班牙在秘鲁总督去创办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机构,为拉美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凤森.列国志—秘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郝名玮,徐世澄.拉丁美洲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