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与东林党

2015-12-07 09:33曹子尼
文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崇祯道德

曹子尼

崇祯十一年,清军攻陷高阳,孙承宗率高阳群众奋力抵抗,战败被俘,遂自缢而死,年七十六。

“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论纷呶,亟行翦除。盖天眷有德,气运将更,有莫之为而为者夫。”

这是《明史》给孙承宗的评价,也是赞语。而“有莫之为而为者夫”也是对孙承宗才能的肯定与对当时情况孙阁老无法力挽狂澜、无力回天的感叹。

明末无论是文官,还是大学士,都习惯站在一种绝对的道德高度上,指手画脚,动辄大加鞑伐,上纲上线,对皇帝及当权大臣如此,对武官、边将也是如此,总是一副我掌握真理、你不能把我怎样的架势。这些文官看似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然而却各有各的小算盘,不是谋求团队利益,就是追求所谓的青史留名。大臣骂皇帝,如果被皇帝杀了,就是直言进谏的忠臣,而皇帝就是昏庸无道的君主,这样后世的史官就会给他们一个极高的评价,载入青史,流芳百世。诸如此类的原因造成了他们不断“直言”上谏的行为,并最终成就了当时的一种恶劣的官场士风,大言炎炎,党同伐异,空谈误国,言行不一。而在这些恶劣、败坏的所谓“直言进谏”的文官中,东林党人占有大多数。

万历三十二年,东林书院正式落成,以东林书院为阵地的士林帮派开始形成。被革职的顾宪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与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等“东林八君子”,聚众讲学,放言高论,对朝政品头论足,对前儒月旦是非,力图匡扶儒林,倡导道德,以天下为己任,立德立功立言,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雄心壮志。在他身后,一批东林党人前赴后继,坚持道义,义无反顾,与朝中败类抗争,对国家恶政笔墨作刀,疾言厉色,毫不退让,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聚众了大批追随者,形成了较大的舆论声势和民间力量。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鱼龙混杂、滥竽充数的现象,并且很快出现了与顾宪成等追求的理想相背离的情况。

一些东林党人发现,如果苦苦追求儒家理想,一生奋斗都可能一无所得,甚至身陷囹圄,难以取得实际利益;但如果只要自己占领了道德制高点,无论有没有为国家做贡献,以天下为己任,以笔杀人,即使是伪君子,仍可以美名飘扬,招摇过市,博取官职、美誉度等实际利益。于是他们对顾宪成等最开始的原意初心进行曲解,甚至背道而驰。东林党开始了裂变,一部分正人君子坚持理想,但逐渐边缘化,大批伪君子开始大行其道,在朝中结党营私,兴风作浪,左右逢源,投机钻营,无政治理想,无道德操守,无政治原则,与朝中恶势力沆瀣一气,互为奥援,成为崇祯年间最大祸害之一。

为什么东林党人发生如此巨变?实则是崇祯这个朝廷最高领袖的喜好决定了大臣最终道德取向。崇祯生性多疑,刻薄好杀,自作聪明,在位期间换过五十个大学士,大臣朝不保夕,人人自危,唯有迎合圣听,方能有立锥之地。君主多疑,不讲求政治伦理,大臣只有虚伪自保,或者危言耸听,占据道德高地;或者歪曲事实,结党自肥,一句话就是唯上唯书不唯实,形成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的满朝虚言高言,致使社会灾难被虚化、边疆危机被遮蔽,国事日非,灾难山集,流寇四起,边患无已。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取材不当,导致人才匮乏,大学士尸位素餐,平庸无为。崇祯年间的五十个大学士,大多是碌碌之辈,平常喜欢惹事生非,高谈阔论,沉迷于党争,在关键时刻“遁地而逃”,要么装聋作哑,譬如陈演和魏藻德这两个人品不怎么样的大学士,李自成快兵临城下的时候,崇祯与其商讨对策,意图南迁,但魏藻德不肯离开北上,又不好说出来,就干脆一言不发,有这等心怀二心、首鼠两端的贰臣当首辅,明朝不亡简直是稀罕之事。

有了这种庸臣佞臣,崇祯被现代人误读显然是情有可原。魏藻德平时很能瞎扯,关键时刻立马就怂了,可见他们并不是为国家着想,只是为了一己私欲;南明时期,东林领袖钱谦益为了一己私欲,把南明政权搅得一塌糊涂;当多铎兵临城下时,妻子柳如是想要投河以身殉国,钱谦益却来了一句“水太冷,不能下”一把拉住跳河的妻子。堂堂东林党领袖,气节亏省,人格低劣,平常意气荡然无存,为了功名利禄,不惜在异族统治者面前低三下四,苟延残喘。

导致东林党人士风日下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自身道德水平的直线下降,理想信念的缺失,一味追求现实利益,完全置儒家治平理想于脑后,将读书做官的目的绝对化、单一化、庸俗化,致使人面兽心、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士风败坏,政风恶劣,民风萎靡,世风不振,朝中乌烟瘴气,社会戾气横生,一派政权没落气象。

在这个大多数人在浑水摸鱼的官场中,有一个人坚持着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并且洁身自好,不与佞臣集团同流合污,力图用自己的力量挽救这个腐败不堪、奄奄一息的王朝。

这个人就是上文提到的孙承宗孙阁老。

孙承宗,貌奇伟,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中榜眼,作帝师,忠君勤政,兢兢业业,在政治上几乎没有缺点,一代巨监魏忠贤也没有抓到他的把柄,还差点在天启五年把魏忠贤“清君侧”;军事上,在辽东战局不可收拾时,知人善任,提拔屡立战功的袁崇焕,使辽东战局转危为安,一度使不可一世的后金大军望而却步,成为努尔哈赤父子的最大克星。

孙承宗在天启年间,看不惯阉党大杀党争对手、把控朝政却不作为的行为,主动为东林党人鸣不平,遭魏忠贤嫉恨,屡次在皇上面前说孙承宗意图谋反。木匠皇帝朱由校听信谗言,对孙不重用,不给实权,暗中监控,使孙承宗在辽东战事中无法作为。崇祯二年“己巳之变”,明军元气大伤,关宁军主帅袁崇焕下狱,猛将满桂战死,京师戒严,孙承宗再次临危受命,领兵出征,收拾危局,几天之间连续收复永平四城,把皇太极赶出关外,解除长达八个月的京师危机,成为崇祯第一次大危机的救世主。崇祯十一年,清军再度大举进攻高阳,已经致仕的孙承宗率领民众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

孙承宗不受重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大奸巨恶魏忠贤的诬陷,再就是自命清高、正人君子的言官的攻击,还有就是末代皇帝崇祯的疑人不用、用人也疑的帝王心态。国家大事成功与否,个人英名是否永存,一在帝王仁心为民,公正无私,诚信纳谏,用人有方;二在官风清明,官员知耻守则,政风清廉,真抓实干,同心同德,政通人和;三在士风优良,畅兴社会正气,领导士林操守,形成上行下效的道德格局;四在民风温和,相忍为国,和气生财。形成君风——官风——士风——民风——世风相互影响、相互扶持、相互促进的盛世景象。

还值得再说一句的是,孙承宗有位自称的后代,就是那个盗墓的孙殿英,孙殿英有奶便是娘,是典型的无耻小人,屡屡叛变,却自称孙阁老的后代,以掘清东陵著称于世,这也算是为当年鞠躬尽瘁的孙阁老报了一箭之仇。

让我们回到篇头,张廷玉那句对孙承宗的赞语中,“有莫之为而为者夫”,是对社会形势的一种无奈。一切似乎有可能有转机,似乎是偶然。但所有的偶然连在一起,造成了必然的结果:最是无奈忠臣心,世事荡然苍天意。一声叹息,中原大地又换了主人。

(作者单位:北京八中初三七班)endprint

猜你喜欢
崇祯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浙江图书馆藏崇祯刻本《萍社诗选》述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关于明末崇祯年间国家衰亡的部分原因初探
明末的中枢决策与权力格局演进:以崇祯帝“改票”为视角
浅析崇祯救国之策失败的原因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崇祯朝“钦定逆案”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