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崇祯救国之策失败的原因

2015-11-04 07:17李亚鹏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崇祯

李亚鹏

[摘 要]1644年,在内忧外患之际,崇祯帝欲力挽狂澜,但宁远调兵,都城南迁之策相继失败,致使大明王朝最后可以扭转命运的机会一再错失,走投无路的崇祯上吊自缢,随后京师被农民军攻破,明朝灭亡。

[关键词]崇祯;南迁;调兵

公元1644年春,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此时明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在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压境之际,竟无限绝望地在紫禁城北侧的煤山上自缢而亡。皇天贵胄就这样了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抛下了江山社稷的重担。于此处不禁令人反思,即使是穷途末路仍会有垂死挣扎,崇祯何故走上了自缢之路?崇祯之死与明朝的衰亡有何联系?就此问题笔者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与学者专家们的著作展开以下浅略分析。

一、崇祯继位时的明王朝

天启驾崩后,因无子嗣由其弟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行驶二百多年的大明旧船在经历武宗失道、万历怠政、天启阉祸之后早已千疮百孔,破乱不堪。这对于掌舵者崇祯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虽然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但是崇祯帝不甘于如此试图挽救时局。初登大宝,便大刀阔斧地清除阉党魏忠贤的势力,肃清政治。另一方面,他每日能够勤于政事。《明史》中云:“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除此,从崇祯的许多措施来分析,他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他在位十七年,其间不时下罪已诏来安抚民众,用词都是极尽恳切自责。但时运不济、天不佑明,在位一十七年,几乎年年都有旱灾、蝗灾,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外满族亦是虎视眈眈。对于这样的烂摊子,崇祯也没有任何办法,唯有尽心竭力地维持这个残破的大船。

公元1644年初一京师出现大风霾,尘土满天,此等不祥之兆似乎预示着大明王朝的衰落。是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创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原本在大明王朝眼中小打小闹的流寇已经成长为颠覆明朝的对立势力。李自成曾公然向兵部发出通牒:“约定和官军决战,声言三月十日为战斗日期”。对于李自成的公然反叛,明朝政府竟无人能拿出解决办法,崇祯此时在也无法坐以待毙。起初他手下支配着三支队伍,一是吴三桂的辽东精骑,正在东北边界抵御着清军;另一支是湖北左良玉的部队,但是在与李自成会战时惨败,损失很大,退回至襄阳,不敢再战;最后一支是陕西总督孙传庭,这本是崇祯用来对付农民起义军的主力,但在河南郏县被李自成的义军打的全线崩溃。郏县战役的失败凸显了明王朝已经是无兵可派、无将可用的窘迫局面,而且“李自成部义军郏县战役的胜利,给明政府所留下的最精锐的部队——陕西兵,以摧毁性的打击,为推翻明王朝的罪恶统治奠定了基础。”面对如此岌岌可危的形势,崇祯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

二、宁远调兵不成

面对大顺农民军的步步紧逼,满朝文武大臣的懦弱无能,崇祯皇帝忧心忡忡。这不单单反映了明朝政府的无能,同时基于上面的分析,此时崇祯帝手中可用的三路大军,其中两路已折就只剩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可用,但如果调宁远兵回防京师就意味着将东北大片领土拱手让与清军,在此两难处境中上自皇帝下自大臣竟无一人敢明确提出宁远调兵方案,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足以使明王朝丢掉东北的大片领土。君臣谁也不愿意背上弃地入关的骂名!随后崇祯召见吴三桂之父吴襄协商调兵计划,吴襄深知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弃,但圣上即欲调宁远兵则需百万军饷。一百万两的白银对曾经富庶的大明朝自然是不值一提,但如今由于年年征战救灾,国库早已空虚,百万白银自是一个大问题。内库只剩白银银七万两,收集其它金银器物补充,也不过二三十万两。军饷一时无法凑齐,崇祯下诏让皇亲国戚文武官员实名摊派竟然也不过二十万两,宁远调兵计划一再耽搁。

二月二十七日京师形势愈加危及,崇祯召集群臣再议调兵之策,但各自推诿,讷讷不言。三月六日崇祯帝决断:“始弃宁远,征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率兵入卫。甲午召密云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率兵入卫,泽清前命移镇章德,因纵掠临清后南奔。”但宁远铁骑远水不解近渴,临近的调兵唯独唐通带了八千士兵入卫。三月上旬吴三桂才带领宁远五十万军民启程,日行数十里,三月十六才进入三海关。其时李自成的部队已经到了京郊昌平;等吴三桂赶到丰润时,北京已经陷落。由于君臣的犹豫不决,宁远将领的人为拖延,加之无人敢承担弃地调兵的后果,明朝错失了一个可以扭转国家命运的良机。宁远调兵的失败从另一个方面已经展现出,朝臣与崇祯之间隔阂已深,而且他们对大明王朝的未来已经毫无信心可言。君臣人心失和也预示着明朝末路的到来。

三、南迁计划流产

值此国家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际,明朝政府除了决定宁远调兵镇压之外,也有迁都南方的打算。中国幅员辽阔,纵深腹地很大有迁移的自然条件。历史上也有南迁先例:司马睿永嘉南渡建立东晋,安史之乱唐玄宗南迁蜀中避乱,康王赵构建立南宋。这些王朝在南迁之后依然安然度日,绵延国祚。而且明朝还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在明成祖永乐迁都北京时仍在南京保留一整套完备的政府机构,此时若崇祯南迁,南京立刻便可成为大明帝国的一颗新的心脏。不仅南京方面早已做好准备,外部形势对南迁也是非常有益的。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大部分集中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及长江中下游基本没有起义军,此时南迁势必从容不迫,此外长江中下游仍有不少军事力量存在,可确保南迁万无一失。由此可见,南迁时机成熟、形势大好,但最终该计划流产。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也被拉断,走投无路的崇祯帝只好自缢煤山以谢天下。

据史书记载南迁最早是由崇祯自己提出,崇祯十五年十一月春清军深入大明内地劫掠,面对此时的不利局面,“上(崇祯)以边寇交织,与周延儒议南迁,命无泄。”由于当时天启懿安皇后张氏的坚决反对,只好作罢。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称帝后,国内形势危急,李明睿再提南迁计划:“朕有此志久矣,无从襄赞,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然此事重大不可轻泄。”《平寇志》记载:“正月壬辰,帝召中允李明睿陛见……言:惟有南迁,可缓目前之急。……帝四顾无人,曰:朕有此志久矣。”然李明睿人微言轻,且无朝廷重臣支持,崇祯亦不愿独自担当弃都南迁之责,南迁计划再次被搁置。之后随着形势步步紧逼,又有朝臣提出计划,“邦华密疏,请帝固守,而太子监国南京。帝得疏,意动,绕殿而行,将行其议。中允李明睿,亦疏言南迁便。”朝臣又开始讨论南迁事宜,然响应者无几,除此以光时亨为代表的大臣竟然明确反对。朝廷肱骨之臣的反对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动摇着崇祯帝的南迁决心。二月廿八日,李邦华等诸臣再议南迁,崇祯帝怒道:“国君死社稷,古今之正。朕志已决,无复多言。”至此,南迁计划彻底流产,崇祯失去南迁的最后机会。十七日,兵临城下。崇祯又想南迁:“上密召巩永固曰:‘卿向劝朕南行,今尚可及乎?永固曰:‘今无及矣!”内无强兵外无援军,走投无路的崇祯,心怀愤懑的自缢在煤山。

宁远调兵失策,南迁计划流产,大明江山最终断送在曾积极应对的崇祯帝手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君臣关系的失和。在面对强敌之时君臣本应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但相反君臣各怀鬼胎,均不愿带头提议承担责任,这是大忌。崇祯一朝更是频繁更换首辅,十七年里换了五十个。皇帝的刚愎自用、用人不专、性格多疑伤透朝臣之心;大臣们则明哲保身,无人愿意真心实意的为皇帝卖命。到明朝末年崇祯身边已无人可用。这样不正常的关系致使宁远调兵时群臣无人敢承担责任,崇祯亦不想背负后世骂名,明朝丢失一个转机。南迁亦是如此。其次:崇祯虚荣心作祟。没有一个君主愿为亡国之主,他想南迁但担心落下不好的名声,想让朝臣提出然后再附和,最后如有任何不测也有大臣承担后果,但深知此理的大臣宁死抵御外辱,也不愿承担骂名,这是皇帝始料未及的。最后崇祯缺乏胆识与魄力。面对局势的危机没能显示出作为君王应有的胆识与魄力,事事想让群臣提出安排妥帖然后再行事,在国家危亡关头依旧摇摆不定,害怕承担后世骂名也客观地反映了皇帝的胆识与魄力不足。

关键时刻的关键决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格决定命运。这两句话用在崇祯身上再合适不过,关键节点的优柔寡断让大明王朝在1644年走到了他的尽头,亡国之君的崇祯无计可施无奈自缢。历史不能假设,我们无法设想当年调兵亦或南迁成功明朝会是什么样子,历史不会改变才称之为历史,恰如这段历史一样亦是给我们留下些许遗憾。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9,中华书局,1974年版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4,中华书局,1974年版

[3](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79,中华书局,1977年版

[4]顾城《明末农民战争史》,p20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猜你喜欢
崇祯
从“怀旧与破旧”到“改良与复古”
简述明末清初过渡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及其成因
冯德尔历史剧《崇祯》:17世纪欧洲天主教视野下的明清鼎革
多疑必有祸
多疑必有祸
从崇祯二年毛文龙奏本看明金辽东战局
关于明末崇祯年间国家衰亡的部分原因初探
亡明罪魁祸首辨:崇祯和朝臣的共同作用
明末的中枢决策与权力格局演进:以崇祯帝“改票”为视角
性格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