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例谈

2015-12-07 09:25孔丽
文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大学英语应用型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4年教育部推动成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开启地方高校转型大幕,哈尔滨华德学院作为首批理事单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定位,正围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探索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现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专业领域知识并通晓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转型过程中准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哈尔滨华德学院为例,探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一课多纲”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应用型”。

关键词:高校转型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应用型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重大改革正酝酿出炉——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教育部规划司副司长陈峰认为,按照社会需求,可以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其他类型,大学不能都是研究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批应用技术型的大学。2014年4月底,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行,论坛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推动、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转型的大学主要是地方高校。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目的是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使毕业生既接受系统的理论训练,又有一定的技能。有了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就连接了已有的中职、专科层次的高职和侧重应用性的专业硕士,构建起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通上升通道,使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格局得以打破。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哈尔滨华德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35所理事单位之一,目前正全力进行转型发展工作。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在地方性高校转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人才的培养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各行业的不同需求。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要求》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所有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生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

二.哈尔滨华德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一课多纲、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

鉴于地方性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对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哈尔滨华德学院提出的“百名研究生计划”、国际合作办学以及目前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特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一课多纲、分层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根据我校生源特点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将大学英语教学分成以下几类:

第一类(A类):大学英语1-2级教学(初级要求)。针对专科、艺术类学生,在大一开设两学期英语课程,使用较低难度的教材,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渗透专业英语内容,鼓励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

第二类(B类):大学英语2-3级教学(初级要求)。针对非艺术类职高生源的本科生,在大一、大二两年开设四学期英语课程,使用较低难度的教材,重点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英语内容,加强对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掌握英语学习方法,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类(C类):大学英语3-6级教学(一般要求)。针对非艺术类普高生源的本科生,在大一、大二两年开设四学期英语课程,使用《新核心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在大二学年(第三学期)根据学生考研意愿和学习目标,将课程分为考研类课程和四六级类课程。在培训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的同时,分别增加针对考研、四六级考试的教学内容,为通过各类英语考试打好基础。

第四类(D类):专业英语和高级英语课程(较高要求)。为培养高素质、多元化、复合型的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在大三学年和大四学年,根据各分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学时和教学内容与各分院协商制定。同时开设高级英语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译、跨文化交际、雅思英语等,满足有出国意愿以及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需求。

三.“一课多纲、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制定的原则

1.突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原则。

加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英语等内容的课时比例,为学生顺利通过各类考试提供保障;同时增加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做好与后续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将以往的听说课改为视听说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实现“让学生喜欢英语课,让英语课在学生的就业中起作用”。

2.坚持教学内容“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英语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具体体现为:专科、艺术学生英语发音不标准、词汇量少,语法规则不清楚,授课中侧重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并加大听说内容的教学比重,学习内容以基本的日常生活英语为起点,降低学习难度;职高生源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就此选择难度不大、内容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教材,教学内容以精读为主,泛读为辅,同时加强英语应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普高生源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听、说、写、译的能力相对较差,在教材的选用上选择阅读量较大,读写要求较高的材料,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分别增加四六级、考研英语的教学内容。endprint

3.教学方法灵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分层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所有学生都能找到实现其英语学习目标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进而推进个性化教学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4.强化形成性考核,淡化终结性考试,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增加形成性考核的比重,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更好地调动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动态,正确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全面地对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评定。

5.打造优质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新的教学模式为一线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院大学英语课程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英语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一支既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

四.“一课多纲、分层教学”教学模式实施的意义

素质教育应该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并全面发展,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应该让不同基础的同学都学有兴趣,学有所获。“一课多纲,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力求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适度的教学气氛中不断地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经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得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一课多纲,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特点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有利于满足学生对四六级考试、考研、出国、就业等多层次的需求;有利于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强化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景乾.转型发展视域下教师教育院校发展之路探析[J].经济师.2014(08)

[2]夏建国,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3)

[3]朱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个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6)

[4]王俊霞.在分级教学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06(05)

[5]肖礼全.对中国英语教学宏观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5(05)

[6]严明.分级动态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新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2)

[7]刘雅敏,朱正才,常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J].外语界.2009(04)

[8]王东方.专门用途英语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D].河北大学.2013

(作者介绍:孔丽,哈尔滨华德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法的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大学英语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优化改革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