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与和平》看托尔斯泰文学的审美特征

2015-12-07 09:06徐桁
文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

徐桁

内容摘要:托尔斯泰历经十余年创作完成的史诗巨著《战争与和平》是其对自己审美原则的完美叙述和详尽总结。小说细致地描写了人们的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敏锐地捕捉人的下意识,并把它表现在与人的自觉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在他的审美原则下,唯有人的本质具有永恒的意义。

关键词: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人性本质 内心规律 忠于生活

文学即人学。作家依靠个人认识,主观切入自己能够观察和了解的人与事,客观予以描写和展现这人与事的关系的可能和必然,揭示作品人物的外部世界以及内心境况,从而彰显他的人文关怀。这一过程,既有认识论的身影,又有方法论的运用和实践。具体到一部作品,它的成功与否和被认可程度,作家所实施的创作方法,重点是他所遵循的审美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战争与和平》一书,便是托尔斯泰对自己审美原则的完美叙述和详尽总结。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美学路途上,人的本能——欲望、追求、恻隐和恐惧,极大程度地控制了他的爱恨倾向。《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托尔斯泰高度艺术地以现实世界中人的本能,去实现作品里的审美世界中人的本能;以不受政治禁锢的自然的原生态的描写,去展现十九世纪初叶俄国社会的重要片断,使读者得以从更高角度检点彼时社会思潮以外的永恒人性。无论是“人”还是“历史”,作为托翁的审美对象,他尊重和立足于的是“他”与“它们”的原貌。面对历史事件,托翁首先看见的是“人”,付与思考的是人的欲望及贪婪、人的无知与不幸、人的渺小与伟大。在历史事件的成因乃至结果中,人总是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徘徊不定,人的心智与人的力量之间,总是横亘着一道无底待平的鸿沟。

托翁笔下的那场战争,无论对于欧洲还是对于俄罗斯都意义巨大。从皇帝到平民都被卷进了这场欲望与贪婪交织的洪流。每个被战争事态压迫和驱使的人尽管对其态度千差万别,但托尔斯泰仍然指出了他们本质的共同点,对战争本身的无奈。无论是沙俄宫廷,还是以库拉根、别祖霍夫、保尔康斯基、罗斯托夫等家族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以及炮兵上尉屠升和士兵普拉东·卡拉塔耶夫所代表的普通百姓,无论是法国军人还是俄国军人,在这场因人而起的人间灾难面前,都被战争风暴横扫而过,都在一种身不由己的被动状态里,为生存的可能与希望而做出抉择:选择挣扎还是放弃。

托尔斯泰凭借令人信服的精深艺术的,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战争与和平》这样一部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的史诗体小说。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于史诗般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基于他主观探微、进而去客观描写的多个角色的抒情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使得他在书中所表达的那个审美世界波澜壮阔,如同众生的生活那样无始无终。托翁的艺术魅力,同时表现在对个体“人”的微观世界的刻画。他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探索并成功把握住了人的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了人们的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敏锐地捕捉人的下意识,并把它表现在与人的自觉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可见,足以使托尔斯泰站立于世界文坛之巅的,是他对“真实”的理解和尊重。在他的审美原则下,唯有人的本质具有永恒的意义。

在人物与角色的性格塑造上,托翁坚持如实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他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例如彼埃尔·别祖霍夫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从沙皇到库拉根公爵,从保理斯、阿那托尔到爱仑和道洛霍夫等等。他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他还善于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在安德烈身上,我们就完整地看到了一个既对自己的出身深感优越,又对自己的素养及道德观念充满自信的年轻人,在爱情、家庭、前途和命运面前,岁月的砺石使其浪漫主义的自得自满,渐渐地被生活现实中的坎坷和曲折消磨殆尽。值得一提的是,安德烈受了重伤,他一人倒卧在卜拉村山上,看着高远的天空,想起了“荣誉”和“自私心”都是毫无意义的东西,过去他一直为获得“荣誉”而奋斗,现在他感到“一切是空虚,一切是幻觉”。这种心理变化,因为“证据”确凿,一个个的“偶然”就成为这种“必然”的诠证。正是这位年轻人的阅历于无形中支配了他的心路历程的前进方向,在家庭与爱情上,安德烈的自尊心也顺理成章地由关心“我”进化到了理解“她”。一切都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

托尔斯泰风格的主要特点是朴素,这与他的审美准则相一致。他总是力求最充分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让他所勾勒出的审美现实在本质上基本接近其原貌。因此,他在艺术上对自己表现出近乎刻薄的严格,《战争与和平》他就七易其稿,并且修改多次,用了十三年的时间才最终定稿。除了不懈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他自己的作品是否首先忠实于生活本身的逻辑而不是作家自己的思想逻辑。作品中,托尔斯泰工笔画般地虔诚地描绘了俄罗斯的天地与四季,如实地纪录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风貌,准确地记载下俄罗斯人的内心世界,和面对生活面对战争的俄罗斯人的切身感受。他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也不吝惜作品的篇幅,只为寻求作品最大的表现力。他果然写出了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全书中出现的近六百个人物,和托翁所着重描写的四个家族以及那场俄法战争,都在托翁的审美原则这个平台上,按照符合人们内心规律的节奏有条不紊地就位于自己的位置上。这如同史诗一般的文学结构,在托翁笔下游刃有余,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读者眼前慢慢地展开,这使得每一事件的发生与结果,都在一个不紧不慢的过程里完成。

符合人的内心规律,是托尔斯泰最为倚重的写作原则,也是托尔斯泰在文学作品中不遗余力地呈献给读者的内心感受。

托尔斯泰看待事物的目光是一种近于自然的透彻。在他眼里,大自然是可敬的,人也是可爱和可以理解的。相比之下,陀思妥耶夫斯基眼神里的忧郁,则仿佛是从人生之路旁的一隅射出的一道幽幽的灯火,忧且暗的灯光里,挂满了隐隐的人们的灵魂的碎片。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托盘上回荡的,是人的灵魂与灵魂的撞击声;在托尔斯泰那里,情与欲、爱与恨的交响,则被组织进了叙事诗般的章节内。人性之间的碰撞喷溅出永恒的火花,这仪式一般的表达,是托尔斯泰对人的本质的勾画。

《诗经》和希腊悲剧之后,文艺作品里人的形象经历了去“神”背“礼”的艰难跋涉,逐渐摆脱了“绝对精神”的桎梏,在其后的文学艺术的审美实践里,神性慢慢地还原为人性,从而使本质意义上的人成为作为审美对象的不容置疑的主体。记载和编译“他”和“他们”的故事,按照人的本来面貌真实客观地进行审视,将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予以人性化的讴歌或者鞭笞,这样的人间故事,才有了与人类共生共存的属性。即人总是要在借鉴、学习、接受和拒绝中,实现对生命以及所谓命运的认识。作家的艺术创造,只有服从了这一原则,在他所构画的审美现实中,尊重人性的本来面貌,他的美学线条和语言纹路才令人觉得可亲与可信。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是在这样的美学原则下,按照他的经验和实践结果,通过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其中的一个历史瞬间的描写,完成了对人的共性的描绘。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
当列宾遇见托尔斯泰
灵魂画手列宾和他的模特托尔斯泰
灵魂画手列宾和他的模特托尔斯泰
恶毒的爱
婚姻中的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
忘记自己的人
“死”后写出《复活》
托尔斯泰思想遗产价值管窥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