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12-07 14:28陈玉秀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阅读教学

陈玉秀

【摘要】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巩固学生课堂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关注和思考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科学的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顺利完成培养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的任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英语思维品质 思维模式

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教育作为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必须进行改革,课程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笔者认为,英语学科中的思维教学模式研究及模式的形成在课程改革中地位日益重要,教学模式使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更加具体化,同时也可以使教学理论得以补充和完善,是学科思维训练的任务之一。

一、背景与目的

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前,他们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弱。主要体现在:1.词汇积累不够;2.理解不通畅,表现在不了解文化背景或掌握不牢基本语法与句子结构;3.阅读速度较慢。为了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高中英语教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诱导学生英语思维,培养他们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新大纲》提出:“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阅读的过程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差异。所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在发展他们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英语思维教学的必要性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和应用,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能力的培养。斯大林说过:“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的思维交流成为可能了。”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说明了进行英语思维教学的必要性。人认识活动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胡春洞 1996),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容量大、节奏快和思维多,这也正是我们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思维品质培养的模式

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能力,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力求达到英语阅读训练与思维训练的更好结合。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品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催化剂。如果学生对学英语感兴趣,他就会学得更积极、更有效。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文中具体的语言信息,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补充些学生愿意读而且能读懂的文章,并给出一些相应的理解性题目,要求他们边看边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设置问题,让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我们的思维活动通常是因为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从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开始,让他们养成带着思考去阅读的好习惯。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开展联想或猜想等思维活动。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阅读文章材料丰富,涉及历史、地理、艺术等各个领域,体裁丰富多样,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这些材料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学习NSEFC Book6 Unit1 Art中的Reading—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时,我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浏览课文:

①Among the four periods of the painting , which lasted the shortest time?

②During which period was the perspective technique first used?

③When did the painter try to paint people and nature as they really were?

④Which kind of painters was the first to work outdoors?

⑤What paintings are accepted as the beginning of what we call “modern art”?

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处理完简单问题后,应设计一些深层理解的题目,让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再如,在NSEFC Book7 Unit1的Reading—Martys story中Marty 是一个残疾人,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针对这个,教师提出问题:Why does the author use “living well” as the title? 在此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必然会去揣摩作者的用词意图,去探寻其写作的目的,了解作者真正想传递给读者什么信息。

实践证明,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时,对于文章的细節和词句的理解完成得较好,

而最容易出错的是针对文章的论调、作者写作意图以及隐含的意义等方面的题目。这说明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不够,所以最后的“讨论问题”非常重要。例如,针对NSEFC Book1 Unit1 Friendship—Annes best friend 这一课,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讨论:Why did Anne choose a diary as her friend? What would happen if Anne tried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children? 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在纳粹的迫害下,不仅是Anne,其他的犹太人都无法过上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3. 进行快速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跳跃性。由于思维具有跳跃性,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迅速判断。教师可限定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快速阅读。如在教学 Reading—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NSEFC Book1 Unit2)时,教师可让学生带着问题 When and why was English spoken in many other counties by the 19th century?阅读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相关的句子上,从而快速寻找到信息。(余演林 2005)。阅读时,如何才能又快又准地抓住文章要旨呢?①确信理解文章的主题。(可观察文章题目或大字标题)②快速浏览全文,从而了解每一段的大意。③逐段略读文章,理解几个关键的动词,这样能更快地抓住每段的主题。指导学生跳过仅是阐述的例子,详细选读学生认为重要的句子。当然,挑选什么句子由学生自己做主,我们需要让学生记住的是,读不同性质的读物,阅读速度也各不相同。如何过滤掉多余的信息,从而记住那些重要的信息是掌握快速阅读的精髓。

4.分析文章结构,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阅读的目的不是只为了理解词句,而是要从文章中学习写作的方法,明白文章的层次,训练自己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脉络,前后的呼应和故事发展的因果关系。具体做法如下:①找各段的主题句。各段的主题句通常在一段之首,有的在段中或段末。②说出各段的大意或要点。③指出文章的转折词及转折句。④指出文章前后情节的联系,如文章的开始、高潮和收尾。

以NSEFC Book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 为例,本单元的两篇Reading讲述的是几个朋友坐火车横穿整个加拿大的一次旅行,空间是主线,时间是辅线,对于加拿大不同城市的风景、人文等进行描述。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入手,形成对文章结构的整体了解。只要明确了全文的结构,就能抓住文章的要点。这样做既让学生很快地记住文章的内容,同时又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5.形成知识结构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就是领悟的思维或认识(张蓁1991)。直觉思维能力有强弱之分,它主要依赖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它就像经纬交织,四方延伸的蛛网,心理学上称之为知识结构(邵瑞珍,1990)。知识是思维结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多学习知识,不仅能使视野开阔,还能更新和丰富思维结构,使得思维方式更加合理、科学化。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将学习知识形成知识结构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为促使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教师在设计阅读步骤时,要多结合阅读文章的题材和体裁,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处理。比如学习NSEFC Book2 Unit2 Reading—An interview时,提出几个问题(以下所有问题后都加上这个问句:What about the ancient Olympics?),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

①How often are the modern Olympics held?

②Who is allowed to take part in the modern Olympics?

③Where are the modern Olympics held?

④What events are there for the modern Olympics?

⑤What prizes are there for the competitors in the modern Olympics?

本文是通過假设一个古希腊人穿越到现代,然后通过与现代人的对话了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情况,同时向我们描述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情况。这是对话类文章,内容看似零散,而通过问题的设置呈现给了学生两个非常清晰的古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画面,让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就引导了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形成知识结构。

总之,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应尽量提一些推理性、概括性、评价性及有实际交流意义的问题,从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对文章作深层次的理解,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海帆.21世纪中学英语创新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M].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2]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余演林.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理解题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2).

[4]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张蓁.创造心理探秘[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6]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2.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考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影响阅读对话的三个瓶颈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