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抗黑腐病、黑斑病和根肿病育种相关基础研究

2015-12-07 10:10甘彩霞袁伟玲崔磊王晴芳於校青邓晓辉
长江蔬菜 2015年20期
关键词:黑斑病离体抗病

甘彩霞,袁伟玲,崔磊,王晴芳,於校青,邓晓辉

(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430070)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在萝卜抗黑腐病、黑斑病和根肿病育种上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为后续抗性资源的利用、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以及分子标记的开发进行了技术储备。

1 萝卜黑腐病抗病育种相关基础研究

1.1 萝卜主产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①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 采集萝卜主产区黑腐病病样,采用稀释涂布分离法在NYGA平板培养基上分离培养病原菌。采用苗期活体喷雾接种和萝卜块离体涂抹接种2种方法回接病菌,叶片出现了水渍状“V”字形斑与田间症状相似,萝卜块出现黑腐症状,说明采集的菌株均为黑腐病病原菌,然后从中选择致病力强的菌株进行后续试验。

②16S rDNA序列分析与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测定 将测得的WHHF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核酸数据进行比对,选取同源性较高的序列。WHHF菌株16S rDNA序列与油菜黄单胞杆菌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pv.campestris(Pammel)Dowson同源性极高,达到了99%,进一步明确了WHHF菌株属于油菜黄单胞杆菌油菜致病变种。

应用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测定菌株,将结果经计算机处理后与数据库内已知的细菌比较,分析后进一步确认验证该菌株为油菜黄单胞杆菌[1](Xanthomonas campestrispv.campestris)。

1.2 抗性种质筛选

萝卜黑腐病多从叶缘水孔或伤口侵入[2],基于侵染发病条件设计可分为活体接种或离体接种。活体喷雾接种适于多份种质资源需要快速检测其苗期抗病,重复多、接种量大时采用;离体菌液注射接种适于少量试验材料且发病条件易于控制时采用,可为喷雾接种初筛材料后的补充,采用该接种方法要求发病条件更加均匀一致。

①苗期喷雾接种 基于萝卜黑腐病侵染为叶缘水孔侵入,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法,即在光照培养室内(25~30℃),选择浓度为 1.0×108cfu/mL 的细菌悬浮液采用喷雾法于萝卜5~6片叶期接种,保湿24 h,7 d后调查病情,评价萝卜品种对黑腐病的抗性[3]。

喷雾法分级标准:0级:无病;0.1级:叶上有一个小斑;0.5级:叶上有几个病斑,或一个较大的病斑;1级:叶上发病区占叶面积的 1/4;2级:叶上发病区占叶面积的 1/2;3级:叶上发病区占叶面积的3/4;4级:病区占叶面积 3/4以上至全叶。

按病情分级调查后,计算病情指数,根据发病程度对抗病性分级。免疫(I):病情指数=0;高抗 (HR):0<病情指数≤10; 抗病 (R):10<病情指数≤20; 中抗(MR):20<病情指数≤40;感病(S):病情指数>40。

利用该鉴定方法,对萝卜42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分级,其中,有6份材料表现为抗病,18份表现为抗性中等,其余18份均表现为不抗病。

②萝卜块离体接种 基于萝卜黑腐病侵染可从伤口侵入,且萝卜为根菜类作物,采用萝卜块离体接种方法,即在萝卜块中间用移液枪加上1×108cfu/mL菌液,盖玻片将菌液均匀涂满萝卜块,接种后48 h调查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在萝卜块上有水渍变黄症状;3级:病斑变成黄褐色并伴随腐烂症状;5级:病斑腐烂面积扩大并深入萝卜块中;7级:病斑变成黑褐色;9级:萝卜块完全黑腐萎蔫。

按病情分级调查后,计算病情指数,根据发病程度对抗病性分级[1]。免疫(I):病情指数=0;高抗(HR):0<病情指数≤10;抗病 (R):10<病情指数≤20;中抗(MR):20<病情指数≤40;感病(S):病情指数>40。

由表1可见,13份高代自交系没有抗病材料,中抗材料有2份,其他均为感病和高感材料。

2 萝卜黑斑病抗病育种相关基础研究

2.1 萝卜主产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采集萝卜主产区黑斑病病样,分离病健交接部位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显微镜下挑取单孢进行分离培养。对比参照十字花科链格孢形态确定致病菌为萝卜链格孢,采用苗期活体喷雾接种和萝卜叶片离体菌饼接种2种方法回接病菌,活体叶片出现了轮纹状黑斑与田间症状相似,萝卜块出现侵染症状[4],说明采集的菌株均为黑斑病病原菌,然后选择致病力强且产孢量多的菌株WHHB1进行后续试验。

2.2 黑斑病病原菌发病条件确定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豆芽培养基是产孢最佳的培养基;菌株在15℃培养时孢子萌发率最高,在0℃时萌发率最低;在第4~7天菌丝生长较快,第10~13天菌丝生长较慢;菌株在日光灯照射下培养2 h产孢量增多,照射培养24 h产孢量减少。该结论对生产中黑斑病的发病侵染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生产田间若有黑斑病发生,而此时温度在15℃左右,则侵染的第4~7天是发病最快的时间段,应在此期对黑斑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效果较佳[5]。

2.3 抗性种质筛选

选择30 d苗龄、健壮且长势一致的萝卜植株,取其第3、4片真叶,选择浓度为1.0×105个孢子/mL的菌株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离体叶片,在室内温度25~30℃,保湿5 d后调查病情指数。

按0~9级标准进行发病程度调查。0级:无症状;1级:接种叶生褐色小点,无褪绿斑;3级:接种叶生3 mm以下的褪绿斑,无霉层;5级:接种叶生3 mm以上的褪绿斑,有极少霉层,病斑不连成片;7级:接种叶生5 mm以上的褪绿斑,有较多的霉层,病斑连成片;9级:接种叶病斑连成片,大面积枯死,霉层明显。

抗病性分级标准参照李树德[6]的方法:免疫(I):病情指数 0;高抗(HR):0.1≤病情指数≤11.11;抗病 (R):11.12≤ 病 情 指 数 ≤33.33; 中 抗 (MR):33.34≤病情指数≤55.55;感病(S):55.56≤病情指数≤77.77;高感(HS):77.78 以上。

由表1可见,13份高代自交系有1份抗病材料,6份中抗材料,其他6份均为感病材料。

3 萝卜根肿病抗病育种相关基础研究

病原菌为沈阳农业大学提供的根肿病4号生理小种。所有材料均用根肿病4号生理小种接种,子叶期至1叶期以2×107个孢子/mL的浓度灌根接种幼苗,接种后第6周调查发病情况。

萝卜抗根肿病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根瘤;1级;须根上有几个零散的小根瘤;3级:有较大根瘤,且症状明显;5级:主要根系上有较多聚集根瘤。

由表2可见,后续试验初步定为露头青、喜诺青为感病备选材料;白将军、217早太郎、石庄白、美侬为抗病备选材料。

另利用灌根法对种质资源及59份品种筛选,其中有31份材料抗病,可为后续抗性资源作储备。

表1 13份高代自交系抗WHHF和抗WHHB1菌株接种后48 h病情指数

4 讨论与结论

①在萝卜抗黑腐病筛选方法上,针对喷雾接种、剪叶接种、叶柄注射接种和萝卜块涂抹接种均进行了试验,每种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缺陷。喷雾接种最接近大田自然发病条件,但若菌原正好从水孔侵入则发病,未侵入时不能代表材料不会感染发病,发病不均匀,需多次反复接种,尽可能使病原菌侵染均匀一致;剪叶接种因剪叶截面积小,菌种浓度控制不均匀,也会导致发病不均匀;叶柄注射接种和萝卜块涂抹接种因取材部位不同,抗病性有不一致现象,考虑到萝卜属于根菜类,进行萝卜块接种更接近产品器官[1]。研究重点采用萝卜块离体涂抹接种进行抗性筛选,13份高代自交系筛选结果为没有抗病材料,有2份中抗材料,其他为感病和高感材料。结合田间进行抗性种质筛选,由于大田环境因素难以控制,接种后发病不均匀,且多年多次接种结果均不一致,不建议采用此方法进行接种。

②在萝卜抗黑斑病筛选方法上,针对喷雾活体接种、喷雾离体叶片接种和菌饼离体接种均进行了试验,每种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缺陷。喷雾接种最接近大田自然发病条件,且活体存活期长,利于更持久的侵染观察,但接种需反复多次,避免接种不均匀而导致发病不均匀,尽可能使病原菌侵染均匀一致;喷雾离体叶片接种便于控制环境温湿度,且接种鉴定周期短,节省鉴定空间,取样后种质材料可以继续生长进行田间其他试验或者留种;菌饼离体接种与离体叶片喷雾接种类似,便于控制环境温湿度,节省空间,但与孢子接种不同,菌饼接种更易因菌株产生毒素而侵染离体叶片,需要更多的试验进行分析。研究重点采用喷雾离体叶片接种进行抗性筛选,13份高代自交系筛选结果为有1份抗病材料、6份中抗材料、6份为感病材料。本研究结合田间进行抗性种质筛选,由于大田环境因素难以控制,接种后发病不均匀,且多年多次接种结果均不一致,不采用此方法进行接种。

表2 13份高代自交系抗根肿病筛选结果

③十字花科根肿病相关研究很多,研究当中直接利用已知的4号生理小种进行筛选,针对接种方法的筛选前人开展了相关研究,在此不再赘述,研究当中采用的灌根法进行接种,获得的抗、感备选材料进行群体构建、分子标记的开发。

④研究筛选的抗、感材料,启动了遗传群体的构建工作,结合表型验证进行抗性位点QTL定位,筛选多态性标记,为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种质资源创新打下基础。

[1]甘彩霞,邓晓辉,袁伟玲,等.武汉萝卜主产区十字花科黑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萝卜抗性种质筛选[C]//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148-153.

[2]吕佩珂,苏慧兰,高振江,等.中国现代蔬菜病虫原色图鉴[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8:523.

[3]甘彩霞,何云启,崔磊,等.萝卜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2):3 057-3 060.

[4]甘彩霞,祝花,崔磊,等.萝卜黑斑病苗期室内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9):4 645-4 647.

[5]甘彩霞,袁伟玲,王晴芳,等.萝卜黑斑病菌JZHB_7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培养基的筛选[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0):2 312-2 315.

[6]李树德.中国主要蔬菜抗病育种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黑斑病离体抗病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农药与五味子提取物的复配对梨黑斑病的研究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柑桔黑斑病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切花月季‘雪山’的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早熟优质抗病小果型西瓜新种质的创制与利用
灵魂离体
离体牙经不同方法消毒后微生物培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