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波,易明,张尧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湖北省技术引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开发区产业布局优化升级研究
王一波,易明,张尧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产业布局是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与组合,是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通过流动实现的优化配置过程。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布局层次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协调发展,不断完善产业布局机制,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技术引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开发区产业布局的关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湖北开发区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各市州已有开发区的技术引进或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各有侧重。产业优化应以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为重点,加快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和项目为支撑,加快推动开发区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以紧扣市州产业发展战略为导向,积极探索各地各类开发区发展新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引进;产业布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湖北省各类开发区就成为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主要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省级开发区等,开发区布局就是区域产业布局的重点和导向,开发区所确定的重点产业也是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着力点。[1]另外,产业布局与创新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从1987年的科教兴鄂战略,到2007年的科教强省、人才兴鄂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及现在的创新湖北战略,湖北的产业布局呈现出向科教和人才资源丰富地区集聚的特点,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也是省域范围内科技成果转化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2]本文将从湖北省开发区布局角度出发,分析全省以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布局的方式和路径,进而为推动湖北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布局情况看,全省共11家,其中武汉有3家,襄阳2家,宜昌1家,黄石、荆州、鄂州、十堰、孝感各1家;从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看,武汉城市圈内以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重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和精细化工为主,汉江经济带仍然是全省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物流、商贸基地,湖北长江经济带则是全省冶金建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3](p30-35)
出于比较的方便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代表国家级该开发区的科技成果及转化情况。总体来看,国家级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较高,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荆州、鄂州、十堰的占比也较高;相比之下,武
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是增加值占比较高,这可能与这些地区重化工业的产业特点有关,因此推动重化工业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对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升发展质量至关重要;相比之下,国家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多,但产值占比相对低于经济技术开发区,说明国家级高新区以中小科技型企业为主,虽然规模不大,但注重研发和转化,对于支撑区域科技创新,提升科技竞争潜力具有重要意义。[4](p83-87)鉴于此,以开发区类型为导向,通过出台和落实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类促进政策,是相对有效的政策建议。
从省级开发区布局来看,武汉、襄阳、宜昌、黄冈的省级开发区数量较多,特别是宜昌和黄冈,达到14家,鄂州和随州开发区数量分别仅有2个和4个外,其他市州的开发区数量均在6-9个之间,说明全省开发区布局较为均衡,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匹配;从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的比重看,均在60%以上,说明开发区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首要集聚地,且集中度较高,是该市州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发挥联动效应的重要前提;从主导产业情况看,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集聚度较高,且呈现出与国家级开发区类似的、符合“两圈两带”以及“一元多层次”发展规划的布局特点。
把技术选择系数定义为三次产业资本-劳动比率与全省平均的资本-劳动比率的比值,即:
其中i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t代表年份。则上述公式可以改写为:
两边取对数得到线性回归模型为: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将上述公式调整为:
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湖北科技统计年鉴》和各市州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 2007年以来武汉、襄阳、宜昌的开发区工业增加值、技术选择系数和人均科技成果授权量的比较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武汉、襄阳和宜昌市开发区产值与其技术选择系数、专利授权量具有显著的同向变化关系。其中,武汉市三条曲线均较为平稳,从2007年以来呈缓慢上升趋势;襄阳市的开发区产值与专利授权量的变化情况基本相同,技术选择系数在2009年之前与开发区产值之间的关系不明显,2010年开始呈同步上升态势;宜昌市的开发区产值水平与专利申请授权量和技术选择系数均呈同向上升态势,特别是技术选择系数从2007年开始直线上升,对开发区产值的贡献度显著提升。说明,2007年以来,技术引进和本地科技成果转化对武汉市开发区发展的影响基本相当;襄阳市的开发区产值提升则主要依靠本地科技成果转化,2009年之前技术选择的影响也较为明显,2010年以来技术引进
的作用有所下降;宜昌市开发区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引进不断提升,2009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力也逐渐提升。从政策意义上来看,促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武汉市和宜昌市的战略重点,而襄阳市当前则更应该注重技术引进消化吸收。
1.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湖北开发区发展具有正向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把科技活动的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即促使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全过程。[5](p83-87)总体来看,技术选择系数和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对于湖北开发区人均产值的影响均为正向,且作用力基本相同。同前文类似,这部分的分析也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数据均为平稳的。在不考虑时间差别的情况下,技术选择系数、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情况对各地市州开发区人均产值水平的影响均为正,技术选择系数提高0.29%,则开发区人均产值水平会提高1%,每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提高0.3%,则开发区人均产值水平会提高1%,或者相反,说明湖北技术选择系数的提高和人均专利授权量的提高都有利于地区开发区人均产值水平的提高,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武汉、黄石、咸宁、孝感的随机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对于开发区人均产值水平影响较小,而襄阳、荆州、黄冈、随州和恩施州的随机因素对于开发区人均产值水平影响较大,且为负向,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地区对相关战略和科技发展政策较为敏感,但往往产生负面的影响;相比之下,宜昌、十堰、鄂州对随机项的反应相对较大,但为正向,即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落实,对于这些地区开发区人均产值水平的影响为正向。从政策意义上来看,对随机政策或偶然因素弹性较小的市场为健康的科技研发和转化市场,襄阳、宜昌等城市都应加快推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健康运行,能由市场决定的坚决交给市场。
2.各市州的技术引进或科技成果转化战略不尽相同。
表1 变系数模型回归结果
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对不同市州开发区发展的影响系数不尽相同。放宽技术选择系数和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对开发区人均产值水平的影响为一致的假设,可以研究系数随地区变动的方向和特点。从回归结果看,在TCI变系数模型中,襄阳、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和恩施州的系数均较高,特别是恩施州达到0.925,黄冈达到0.547,充分说明这些城市在当前发展阶段下,应该加大技术引进力度,通过技术消化和吸收,推动开发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值规模的扩大。相比之下,在HI变系数模型中,鄂州、荆门、荆州、黄冈、咸宁的系数均较高,说明这些城市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极为重要,特
别是黄冈市达到2.17,鄂州和荆门均达到0.81,孝感为0.74,这些地区亟须推动地区研发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两个变系数模型的系数比较来看,武汉市、十堰市更应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襄阳市和宜昌市不仅要推动技术引进,也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恩施州则应以技术引进为重点,加快推进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1.以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加快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开发区平稳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建设。开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行政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服务业扩大开发、完善税收政策等七大任务,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加快出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鼓励银行机构设立科技贷款专营机构,试点设立可货款、可投资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启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支持东湖高新区按照“131”产业格局,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生物、高端装备、能源环保产业,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世界光谷”。
加快提高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孝感高新区和荆门高新区的市场化水平。加快推进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服务、深化工商服务便利化改革、创新市场监管体制、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体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对外开放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新和创业活力,争创体制机制比较优势。支持襄阳高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打造“中国新车城”,支持宜昌高新区打造“三峡新材之都”,支持孝感高新区打造军地联动创新高地,支持荆门高新区打造城市矿产资源循环产业基地。
加快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特色,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在机构改革、投融资、科技创新、产业培植和招商引资机制、公共服务领域开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系列化改革,着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体制、公平有序的社会管理体制、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本地企业开展植根化创新,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企业上市帮扶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和开放平台建设,通过购买事务性管理,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水平。坚持主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理念,着力提高主导产业的招商力度和引资水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汽车、电子电器、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实现产业集聚;黄石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航空服务产业,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和精细化工产业,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相关的整车及零部件、现代物流产业,同时强化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通过制度改革和产业集聚,真正推动开发区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实现从“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
2.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和项目为支撑,加快推动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研发转化,推进开发区集群集约发展。
立足于全省当前的发展阶段,推进开发区发展必须“两手抓”:一手抓项目招商,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和前沿技术的引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开发区产业高端化发展;一手抓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提高各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机构运行效率,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从市州开发区发展角度看,考虑到不同开发区发展的规模和阶段不同,推动“两手抓”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武汉市开发区发展要以推进技术成果研发转化为重点,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襄阳市、宜昌市和荆州市则要真正做到“两手抓”,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企业与项目,同时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推动自有科研成果在本地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十堰市、鄂州市、荆门市、黄冈市、咸宁市也亟须推动地区研发水平的提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其中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和咸宁市也要大力引进各项科技成果;恩施州则重点加大科技型企业和项目引进力度,提高科技创新实力和技术进步水平。
3.以紧扣市州产业发展战略为导向,积极探索
各地各类开发区发展新模式,推动全省开发区统筹协调发展。
武汉市各级开发区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家检验检测、认证标准的建设,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大力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孵化器初创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增强研发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作用,充分发挥其服务开发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国际国内合作,推动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围绕全市发展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创新主体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发挥部省商会等的重要作用,推动共享技术平台、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支持鼓励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和科技合作,着力培育技术转移示范企业、机构和基地;推进科技金融结合,着力在科技信贷、股权投融资、科技保险等新兴科技金融结合方面取得突破;着力推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全国一流、世界影响”的重要开发区。
襄阳市和宜昌市各级开发区要加快推进产业链招商和集群发展。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为主,围绕全市主导产业,依托现有各级开发区,促进主导产业专业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培育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6](p98-100)实施产业链招商工程。不断完善专业招商机制、招商项目集中布局机制和异地落户利益分享机制,推动产业和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实现垂直整合和集群发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在其新上项目、技改扩能、搬迁改造、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等过程中,通过贷款贴息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科技奖励政策等给予重点支持;坚持“专、精、特、新”,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骨干企业进行产业链协作配套、技术创新、集群发展。
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各级开发区要以产业协作和配套为导向,加快推进城市圈主导产业的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蔬菜、油菜、水产品、棉花、禽类、奶牛、绿茶、板栗、中药材等农产品加工产业,积极推进汽车、电子信息、冶金采矿建材、纺织服装、轻工业等产业发展,形成高技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化工产业带状发展,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奠定基础;在各级开发区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发展新路径,推进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探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7](p5-9)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开发区要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相关技术的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研发水平,加强协作配套,提升纵向一体化合作程度,着力提升十堰-襄阳-随州汽车工业走廊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前沿成果的应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清洁生产能力,构建宜昌-荆门电力化工产业带;加强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着力建设荆州-荆门-襄阳-随州现代农业产业带;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林业和工业,提高“三品一标”带动力,建设宜昌-恩施-神农架生态产业区。
[1]郝孚逸,沈祖良.世纪之交的战略抉择——湖北在中部崛起战略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关广富.经济发展理论——改革、战略、决策[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廖长林,郭倡民,肖玉民.改革开放以来湖北总体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J].汉江论坛,2008,(10).
[4]廖长林,秦尊文.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08,(1).
[5]王玉,王宪涛.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研究综述与展望[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赵文清.链式过程与链式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2,(5).
[7]宋林飞.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世界潮流与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探讨,2008,(2).
责任编辑 周刚
F127
A
1003-8477(2015)11-0067-05
王一波(1978—),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易明(1981—),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张尧(1978—),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