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的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5-12-06 09:35梅良勇,古琳
中国领导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武王甘棠爱德

召公的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召公,姓姬名奭,是周朝的老臣,对周朝有重大贡献。召公的廉政思想主要体现在爱国、爱民和爱德等方面,可以从《尚书》、《史记》、《诗经》等著作探究。

一、廉政思想产生的原因

据《尚书·君奭》记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其中“保”就是官职太保,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幼的国君。为了不辜负武王的重托,召公尽心尽力辅佐成王,巩固周朝的统治,写下《尚书·召诰》,教导成王:爱惜百姓方能巩固社稷。

(一)思想来源

1.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据史载,其为王期间,沉迷酒色,奢靡腐化,昏庸暴政。最终因失民心而亡国。“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

召公曾随文王伐纣,文王去世后,又辅佐武王,《史记·周本纪》说:“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正如范仲淹所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召公深知殷商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大失民心。居辅佐武王之位,召公首先想到的就是注重教化民众,赢得民心,形成“敬德爱民”的廉政思想。

2.周朝淳朴的民风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指出君王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周朝自文王开始就十分注重实施仁政。文王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治国理念。在周国形成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一派祥和景象。文王的治国理念并在周朝持续施行,成为周朝淳朴的民风形成的根本原因。

召公在文王的影响下,也勤政爱民,辅佐武王期间,就屡次作书告诫武王,曾因担心西方旅国送武王一只獒,使武王玩物丧志,而作《尚书·旅獒》,劝武王“明王慎德”;辅佐成王时,召公已是太保身份,治理陕西,甘棠遗爱,世传佳话,有《史记·燕召公世家》为证:“召公主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民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人民思召公主政,怀甘棠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3.周礼潜移默化的影响

周朝注重礼仪教化,这也是周朝巩固其统治的一种方法。周朝建立后,为了更好的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对其制度礼仪进行调整和变革,在周公的带领下,形成了《周官》和《仪礼》两部礼法。这也是《周礼》的前身,它规定了治国纲要和生活准则。周朝的礼仪制度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同时,召公和历任周朝君主也在周礼的影响下实行礼治仁政,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召公廉政思想的主体条件

1.召公的人格魅力

说起召公的人格魅力,不得不说甘棠遗爱的精神。召公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体恤百姓,甘苦与共。为政期间,经常亲自去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生活,时常坐在甘棠树下帮百姓断案。遇到洪水灾害,他就与百姓一起寻找方法解决灾难。

2.召公的处事能力

《尚书·金滕》记载了周公对武王的忠心。武王去世时,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因不能得王位,便与阻挡他俩的周公为敌,在成王面前制造流言,挑拨君臣关系。成王虽知周公的苦心,却也猜疑,后偶读金滕之书,消除了对周公的猜疑,避免了一场君臣之间的误会。此过程中的召公引导成王了解周公的忠心,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及时给予周公充分的信任和鼓励,体现了召公的无比贤德。

二、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1.爱国——心存国家

召公一生经历了文、武、成、康四代君主,其爱国之心,忠国之情全都融入到他对周朝的贡献中,具体体现在对成王的辅佐,对康王的教导。成王期间,召公的主要功绩有:一是平定管叔和蔡叔的叛乱,二是亲自营建东都洛邑城,三是分陕而治,甘棠精神。《尚书·周书·召诰》记载:“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这些记载,阐明了召公对成王的诚心辅佐,劝诫君王实施德政,心系百姓,方能长久。这足以表明召公对周朝的忠心,时刻挂怀周朝社稷巩固大计。

据《尚书·周书·顾命》记载:“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成王去世前,命召公为康王的顾命大臣,足以体现对召公的信任,对其忠心和能力的认可。

2.爱民——心存百姓

召公的爱民思想体现在“得民和”和“为民,不扰民;劳己,不劳民”。分陕而治时期,召公创治陕以西四十年的和平盛世。召公清廉爱民的事迹得到了人民的赞赏和传颂。《诗·召南·甘棠》吟唱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为官之德在于服务百姓,只要能服务于百姓,秉公办理,哪里都是公堂,这才是真正的廉政。

3.爱德——心存德心

为官之道在于德,有德方能行仁政,存德心。召公的德心体现:一是君臣之间,对君王的劝谏;二是臣臣之间,敬德爱民;三是官民之间,公仆之德。据《尚书·周书·旅獒》记载:“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召公告诫君王,切勿玩物丧志,应以德心去看待有贤德之人。在周公与召公关系之间,周公曾写《君奭》来劝召公不要有什么埋怨,而疏远彼此,我们都是为君主效命。召公看后亲自登门说明,自己那么做,不是故意疏远周公,只是为了不让君王多虑,也是为了百姓。在召公心里,百姓的利益高于自己的得失,甘棠遗爱的“为民,不扰民;劳己,不劳民”和分陕而治的“得民和”就是召公的真实写照。

召公的廉政思想充满了爱国之心、爱民之心、爱德之心,其实质就是民主和平等。民主是指广开言路,这样制定的政策也能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国家的根本目标就是让人民过生幸福的生活;平等是指公仆思想,不论是做官的还是平民百姓都应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制度约束上是平等的。为官在于心系百姓,有服务百姓的公仆之心,才能真正做到廉政。

三、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

面对当前的腐败问题,可以古鉴今,寻找传统廉政思想的精华。召公的廉政思想是当代人可资借鉴的法宝。

首先,召公的廉政思想提醒领导者,一要学会广开言路,任人唯贤。国家需要的是一心为国,敢于纳谏的人,而非只为仕途,明哲保身的人。二要心怀人民,敬德爱民,以谦虚纳谏。

其次,召公的廉政思想启示公务员,作为国家政策的推进者和执行者,要做的是如何为民,而不是如何为官。有人预言未来被裁减的公务员,为官几年学到的除了所谓的官场之道外,甚至失去了谋生的能力和做人的根本。可见公务员更应该明白,为官之道,在于为民。

召公廉政思想告诉人民,廉政不是政府的专属,人民是廉政思想推行的主要力量。人民的评判是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人民更该正确地对待政府的廉政建设,不能总是在心里排斥政府的工作,总认为那些是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政府的廉政工作也需要人民的认可和鼓励。政府的廉政制度建设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廉政的氛围。

第一,召公廉政思想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提到同一个高度。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以召公的廉政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其建设的内容就是爱国、爱民和爱德,这些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当然更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准则。对召公廉政思想的落实,不但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召公廉政思想的落实也需要注意:一是推进古代传统廉政思想的正确解读;二是官员正真的落实心系人民;三是官员与人民真正实现制度和法律上的平等。

第二,召公的廉政思想推进廉政文化标本兼治。近几年,我国政府确实进行了多次的廉政教育工作,当政府注重时,就刮起了反腐倡廉之风,过后,就很少有人提起反腐倡廉,这就是廉政文化建设陷入了治标不治本的瓶颈。召公的廉政思想启示,不仅要有廉政的氛围,更要从根本治理腐败。召公廉政思想内容的大众化,形式的多样化,利益的一致化,使人才培养、社会建设和廉政建设三者紧密相连,共同发展。这样,廉政文化建设就不仅仅是进行廉政宣传、廉政教育,更多的爱国、爱民和爱德的落实。

第三,召公的廉政思想促使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大众化。召公廉政思想的内容大众化,有利于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大众化。廉政文化的建设不只是靠廉政制度的完善,廉政思想教育和宣传,更多的应该是形成人们内心深处对廉政的认知。爱国、爱民和爱德是做人的根本,很容易达成共识,形成对廉政的一致认识,廉政的蔚然之风才能够真正的形成。

(本文作者: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硕士生)

责任编辑:江生亮

徐双喜 书法作品

猜你喜欢
武王甘棠爱德
芜湖市爱德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砰!迎接我的可爱狙击
百年心迹证丹砂 斗雪寒梅耐岁华——读祖父甘棠诗词旧作有感
问鼎
问鼎
“武王攻击纣尸”的原由探析
送秦伯钧赴任河南高院法官
烟雨迷蒙中的上甘棠
金达-爱德杯国际散文诗大赛获奖名单
大巴之上的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