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言昌
严阵以待战“灿鸿” 灾后救助不松懈—绍兴市民政局防台风减灾救灾工作纪实
◎ 楼言昌
2015年6月30日20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了名为“灿鸿”(英文名:CHAN-HOM;名字来源:老挝;名字意义:一种树)的超强台风。“灿鸿”在台风中属于“大个头”且比较“长寿”的,其东西和南北方向的螺旋云带覆盖范围直径1500-2000公里左右;台风核心区的直径有1000公里,登陆后会给我国华东地区造成大范围的强风暴雨。7月11日16时40分,“灿鸿”以强台风级别在浙江省舟山朱家尖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风速45米/秒,属于强台风级。浙江福建多地出现暴雨。
为应对超强台风“灿鸿”的袭击,浙江省绍兴市民政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严阵以待战“灿鸿”,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的工作目标,切实做好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工作,灾前狠抓防范避灾,灾中迅速救灾报灾,灾后重点抓恢复重建,连续作战,毫不松懈。
1.1 加强组织领导, 思想高度重视
市防指防台风应急响应一启动,即由市局领导带班,局机关救灾预备队实行24小时值班。7月9日,市民政局召开防台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市委市府防台工作会议精神,紧密部署,明确职责,建立局领导联系制度。市局主要领导全面指挥并赴新昌县一线指导防台救灾工作,其他局领导分组深入基层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及时发出三个通知:《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当前防台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避灾安置场所启用的函》;先后启动四级、二级两次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7月10日20时启动救助二级应急响应后,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迅速提升各项应对措施级别,中止双休日,全力以赴投入抗台。
1.2.搞好安全排查,确保不留死角
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做好避灾场所安全大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杜绝和禁止避灾安置场所“带病作业”,确保避灾安置场所的安全。同时进一步完善避灾安置场所启用、人员分工、入住登记、生活救助、人员回迁等各项工作流程。灾害预警发布后,避灾安置场所要第一时间启用,相关责任人及管理人员要坚守岗位,24小时值班,认真做好接收转移安置群众的各项准备工作。对辖区内的养老机构、福利企业、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等进行摸底、巡查、监测,确保不留死角,杜绝安全隐患。完成对201所敬老院等福利机构安全排查工作。各级救助管理机构全部24小时在岗
待命,对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救援,市救助站安排6名工作人员和2辆救助专用车开展巡街。
1.3.强化预案管理,搞好应急演练
市民政局根据《绍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时修订《绍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各区、县(市)民政局积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
1.4.备足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各级民政部门抓紧备足当前急需的物资,特别是水、食品、棉被、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每个避灾点根据容纳人数备足7天的食品、饮用水等应急物品,并与供销超市达成救灾物资紧急供应协议,确保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救灾物资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灾民度过第一道难关。把受灾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把好货源关,保证灾民吃的放心。
1.5.搞好人员转移安置
为做好在危险区域居住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全市120个镇级避灾安置点在10日下午5时前全部启用,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4741人,共集中安置17510人,确保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
2.1.迅速救灾
7月11日16时40分,在海面徘徊许久后的强台风“灿鸿”最终登陆浙江舟山普陀朱家尖,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此次台风共致宁波、绍兴、舟山、台州、丽水等5个设区市、23个县(市、区)179个乡(镇、街道)71.7万人受灾。共倒塌房屋94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1.46千公顷,停产企业11224家,公路中断88条次,供电中断402条次,通讯中断72条次,损坏堤防111处、29.57千米,损害护岸49处,损坏水闸36座,损坏机电泵站12座。浙江全省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9.47亿元、其中,包括农业14.43亿元、工业交通业1.16亿元、水利工程0.68亿元。
这次台风造成我市受灾人口30825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9582.6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942公顷;倒塌房屋337间、严重损坏房屋596间、一般损坏房屋471间。迎台风导致各地河网水位猛涨,内涝尤为严重,有些地区出现道路淹没,村庄停电,民房进水等现象。“灿鸿”给全市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3.33亿元,其中农业损失4.65亿元, 工矿企业损失1.79亿元,基础、公益设施损失4.42亿元,家庭财产损失2.21亿元。灾害发生后,市局领导分赴新昌、上虞、嵊州等受灾重点区域开展救灾指导工作,各受灾区(县、市)民政局也派出了现场工作组,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了灾害状况。并及时给受灾较严重的乡镇(街道)发放了矿泉水、方便面、饼干、雨衣等救灾物资,发放衣被2380条,共计发放生活类物资折合人民币91.06万元。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安抚了民心。
救灾期间,上虞区紧急启用20只皮筏艇,下拨50套迷彩服、50件军用毛毯等救灾物资,第一时间送到灾区。其中诸暨市、柯桥区就投入抢险人数17901人次,运输设备1962班次,机械设备837台。全市发放生活救助物品方便面1000箱、矿泉水1200箱、衣被2500套、草席4000条等救灾物资,确保群众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2.2.及时报灾
强化灾情的统计与核查,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全面。各级民政部门都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灾情的统计报告,及时更新数据,实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同时加强与当地防汛办的联系和沟通,确保灾情指标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时效性,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灾情稳定后,各级民政部门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精神,重点做好灾民工作,与群众共渡难关。一是进一步安顿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倒房困难对象,安排临时住处,搞好临时救助;二是进一步搞好核灾,确保不漏报、不错报、不虚报,通过实地走访,完成灾情核定,迅速摸清重点受灾区域和对象,为实行分类有重点救助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积极联系农房保险公司,协助做好台风期间农房损坏的理赔工作;三是抓紧恢复重建,对已经倒损的房屋,抓紧制定建设方案,尽快完成布局选址、规划设计和土地征用工作;四是多方筹集资金,加强救灾资金的争取,积极汇报灾情,争取上级支持;五是搞好阳光救灾,加强对救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实行“四公开一监督”制度,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工作流程,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确定救助对象,确保公平公开公正、专款专用。
4.1 完善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非常必要
首先,建好救灾物资储备库。优化
资源整合,科学合理规划,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仓库设施,扩大储备品种,充实储备物资。目前,我市共有救灾仓库6个,建筑面积达5530平方米。帐篷、棉被、毛毯、行军床、折叠床、草席、蚊帐、军用大衣、橡皮艇、冲锋舟、救生衣、逃生绳、轮椅、担架、矿灯、雨靴、雨具、发电机、堆高车、应急救援包等物资设备应有尽有。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浙江供销超市网点遍布市区和乡镇的有利条件,与其签订救灾物资供应协议,将保质期限较短的应急食品及日用品类,统一交由超市足额储备,确保应急期间灾区群众的“五有”目标。
其二,加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通过几年努力,我市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切实加强政策引导,完善规划布局,整合资源配置,加大财政投入,全市各级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超过1.5亿元。目前已建成7个县(市、区)级避灾安置中心,120个乡镇(街道)级避灾安置中心,1097个村(社区)级避灾安置点,村(社区)避灾安置点覆盖率达42%,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避灾安置场所1224个,建筑面积538485平方米,可容纳18.1万人。在规划布局上,重点在台风、洪涝、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实现避灾安置场所的有效覆盖,在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具有绍兴特色的“三四五六”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模式。在应对洪涝、雪灾尤其是近年“海葵”、“菲特”和这次的“灿鸿”等强台风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2 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非常重要
我市早在2013年及时修订《绍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出台了《绍兴市防灾救灾减灾行动方案》,各区、县(市)也相继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完成两轮救灾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形成了从市到县、乡镇、村(社区)的预案系统。近年来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预案体系建设:一是完善预案的系统性,部署完成了到乡镇、村(社区)一级的预案编制工作,使预案能够“纵向到底”。二是注重预案的操作性。每年修订完成《绍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绍兴市突发公共事件人员基本生活应急保障行动方案操作手册》, 进一步细化规范应急工作流程,建立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系统,整合救灾资源,规范救灾工作流程,提高救灾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增强预案的实用性,不断在演练中检验预案,发现问题,及时修订。实行市、县、镇、村四级灾害救助应急联动,确实做到有备无患。这次应对“灿鸿”台风,确保零伤亡,近10.5万人口全部安全转移,充分说明了各项预案的可行性。
4.3 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不可忽视
我市各区、县(市)大力推进灾害信息员制度建设,建立镇(街道)、社区(村)两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并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尤其对新版《灾情统计制度》和报灾操作系统的业务培训, 实行持证上岗,在全市已累计培训2575名,在提前一年完成省定培训鉴定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灾害信息员的轮训工作,去年已轮训考核387人,年轮训率达到15%。努力建设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湛、高效廉洁的灾情信息员队伍。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建立灾害信息员以奖代补制度,如市级每年对村、社区(居委会)的灾害信息员进行考核,发放600元/人以奖代补资金,有力地促进了灾害信息员的队伍建设。在这次报灾核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力保障了灾害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为救灾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4.4 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势在必行
在抗击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中,由社会组织组成的民间救援力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组织有序、团结一致、斗志高昂,充满自信;他们服装统一、装备齐全、救援专业,越野车、吊车、挖机、冲锋舟、破拆工具等一应俱全。灾情就是命令,哪里有灾情,哪里就出现民间救援力量的身影。在这次上虞水灾救援中“杭州市公羊会”、诸暨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大队和诸暨市户外应急救援队、浙江民安总队等社会组织组成的民间救援力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中的很多队员曾参与过汶川、玉树、雅安、景谷、鲁甸、尼泊尔等地震救援以及丽水、余姚水灾和“东方之星”沉船事故的救援行动。社会组织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新生力量,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工作机制,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纳入应急救援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支持防灾救灾,加强政策支持和鼓励非常必要,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作者单位:绍兴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