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元
(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福建 建阳 354200)
中学体育课本的使用率调查
王贤元
(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福建 建阳 354200)
在体育教学中,课本是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的重要载体。重视中学体育课本的使用,将为中学体育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本研究选取石家庄10所初中作为调查对象,以中学体育课本使用率为调查内容,深入了解在体育课本使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进行有效科学的分析,形成针对性的策略尝试。
1.1 调查目的
在初中体育中,体育与健康是其重要的战略目标。在2002年课程改革后,体育课本也顺应做了修正,变身为《体育与健康》课。同时在内容上也做了大量的调整,可以说是顺应教育形势发展,也适合学生体质成长。不过目前来说,体育课本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使用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科学规范?本次调查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为课本价值发挥、教育效率提升提供思考。
1.2 调查依据
美国教育家韦斯托马斯认为,体育教育执行的依从在于课本。《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贯彻教育理念,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托,是课程与课本自身。在某种程度上,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技术资源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形式。不过这显然不能替代“课本应有的角色担当”。且这一现实在以后的教育形势发展中也不会被忽略。本研究选择中学课本作为体育教育效率提升的突破口,主要依据有:(1)中学体育课本具有准确性、先进性与权威性,电视媒体、其他印刷品等均无可替代;(2)中学体育课本具有可靠性、系统性与严密性,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上均须依赖于此;(3)中学体育课本具有全面性、覆盖性与适应性,与学生成长规律、教师教育规律匹配;(4)中学体育课本具有易懂性、专业性与经验性,它是理论研究实践探究的经验累积点;(5)中学体育课本具有发展性、内涵性与反馈性,它是学生预习复习自我评估重要依托。
1.3 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择福州市实验中学等10所初中作为调查对象。其中1所为新建中学,仅有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其余均为完全中学。共发放调查表600份,各年级均份,收回有效调查表为548份,有效率为91.33%。其中男生调查表收回率为89.3%,女生调查表收回率为94.1%。
1.4 调查内容设置
将中学体育课本使用考察界分定为:使用要求、使用兴趣、使用习惯、使用效果四个方面,并形成《福州市初中体育课本使用率调查表》。
经过对问卷的汇总并进行分析深入分析,笔者认为中学体育课本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四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2.1 体育课本使用重视度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针对体育课本使用做出明确规定的仅有4所学校,且规定也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并没有细则指导。而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约有47.6%的比例表明本班体育教师对课本使用不到位,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传授理论性知识时,也都采用多媒体课件宣讲的形式,忽略了体育课本的使用价值。一些学生也反映,在学生中间也普遍存在着“体育课是锻炼课,是玩耍课”的偏差理解。一些学生在学期中间,课本已经被撕毁或搁置,有的甚至一学期下来,体育课本还处于崭新状态。
2.2 体育课本使用兴趣度不高
在经过体育课改之后,课本的变化主要集中于内容上。其中安排了大量的学生训练事例,而且在九年级《体育与健康》书后还附有体育测试规范及相关网站介绍。这些都为体育教育的时代化发展提供了条件。然而在收回的548份问卷中,有39.4%的学生认为课堂老师要求看就看;只有24.1%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本有点意思。而关于“在课外,你喜欢看体育课本么”一问的回答更为让人瞠目,认为“顾不上”的学生竟然占到了81.2%,只有4.7%的学生有时会看看体育课本。由此可见学生对体育课本的内容变化等并没有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度来,这也是导致体育课本使用率下降的基本原因。
2.3 体育课本使用习惯不规范
超过80%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有老师的引导;在课下,中考必考科目的作业都做不过来,不需要在此方面形成阅读或研究的习惯。不仅学生如此,即便老师也在体育课上,过多地把精力投入到体育技能的训练与考评上,对课本的研究不到位,课堂使用课本的频次相对较少。而当遇到需要分解的动作,或动作规范需要讲解时,教师一般会选择以视频演示代替讲解。这样从形式上来看,既省时又省力,更直观。不过这也考验到体育教师对教材的把控、理解深入程度如何,倘若理解不够,把控不到位,只能造成教学与学生实际成长情况的脱节。
2.4 体育课本使用效率值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有216个学生认为现有体育课本使用的效率较低,体育课本使用对学习与成长帮助不大,占39.4%;有134名学生认为有一定的使用效果,占比24.5%。当问到“你认为体育课本的使用价值在哪里”时,仅有164名学生做了回答,回答率仅为29.9%。其余均为“不知道”或“不清楚”之类。在中学体育课本使用上,普遍存在着“使用目标不明,使用价值不高”的问题。这些都是体育教育发展的桎梏。
在体育教学不断走向规模化、科学化的今天,体育教材的使用效率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手段选择的正确性、准确性。同时,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始终处于被动听从的状态,也导致了其使用兴致不高,使用习惯难以形成的尴尬现状。因此,以发挥体育课本使用价值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规则要求,将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1 建立校班联合督查制度
对体育课本使用不够重视,一方面由于学生过高的课业负担挤压了体育教育的空间、时间;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没有形成相对健全的督查制度,使得教材使用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也难以维持。要在学校内部制定《中学体育课本使用规范》,对具体使用的形式、内容及方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制定《课本联合督查制度》,将此与体育教师绩效考核相挂钩,做到赏罚分明,鼓励与规范并重。
3.2 搭建体育课本解读平台
目前中学使用的体育教材为《体育与健康》,其中不乏图文,当然也有对民俗活动、健康常识的介绍。只要我们挖掘到位,使用得当,体育课本的价值远非如此。学校可定期举行“体育课本解读”等专题性的活动、竞赛等。为体育课本价值的闪现,提供机遇与平台。可尝试让学生参与到“课本解读”中去,开展“体育知识我来说”等班级周会活动。可演示、可锻炼,可评比。以丰富的形式、内容及学生感兴趣的平台,来吸引其走进体育课本。此外,还可配套体育课本,在对本地体育资源及学生实际研究的情况下,制定地方性体育教材,作为国家教育课本的有效补充。
3.3 建立师生交互监督机制
体育课本的习惯性使用,并非是建立在自由的学习机制下可以实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尚处于习惯的养成期。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需要一定的监督机制。除了建立相对科学、具体的制度与规范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师生交互监督的课本使用机制。对在体育课堂上脱离课本讲课内容,始终以多媒体教育的教师,要进行及时交流,了解其对体育课本本身的把控程度,并作出教学建议。同时,对于学生丢弃体育课本,或撕毁体育课本等不良行为要及时予以教导,为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课本使用氛围。
3.4 优化体育课本使用条件
体育课本使用的效率受限,很大原因在于教育者对课本内容与学生体质实际的衔接做得不到位。许多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本属于“可有可无”,其中规定的体育目标根本不切合实际。再者,一些体育课本中提倡的项目,如坐位体前屈等,器材配备不到位等,造成了体育教师就近取材,甚至摈弃课本,由此课本使用效率下降。中学体育教研组要积极展开对现有体育教材的研读工作,并结合本校实际,对体育器材缺失或陈旧的问题,及时上报学校予以购置补充。同时,要提倡在体育教学中,施行分组、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素质体质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内容,让学生在自我目标实现的满足中获得进步。
G807.2
A
1674-151X(2015)06-061-02
2015-05-08
王贤元(1968 ~),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