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文化教育的困境及应对措施研究

2015-12-06 00:35杨姗姗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校园体育

杨姗姗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大学生体育文化教育的困境及应对措施研究

杨姗姗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1 引 言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教育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方面。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高低,对其适应社会激烈竞争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大学体育教育成就的体现。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大学生体育文化教育。

2 大学生体育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就现阶段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而在毕业后甚至是大三大四两年,大学生中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数微乎其微,对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大大降低。这对于大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或进一步进行继续教育,在健康上都是隐患。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观念的不正确,尤其是体育文化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不尽如人意,不受老师和学生重视。具体而言,大学生体育文化的困境有以下几点。

2.1 体育课程设置受到局限

为贯彻上级政策,高校课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体育课程,以表示本校对大学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视,但是,这些课程设置并没有带来多少实质性影响。上课内容单调,授课方式教条使这些课程更显得形式主义。例如上网球课,老师习惯性地让大家跑上1000m来进行课前活动准备,再进行本堂课技术动作讲解,最后进行自由活动自由练习。每次不变的教授方式使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大大降低,甚至有些学生钻这种形式的空子,每节课都在挨时间,并未认真练习动作要领,致使在最终考核时许多学生靠运气通过。体育课设置的局限性还体现很多高校基本上都是设置为每周一次课,这不仅让体育在内容上压力倍增,也使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降低。并且,许多高校体育课基本都设置在一、二年级学生上课,这种限制性导致许多大三大四的学生彻底荒废了体育活动,导致在这两年里,体育测试的成绩明显下降。

2.2 学生忽略日常锻炼

现如今的大学生体育文化教育大都限制在课堂上,许多学生仅仅在课堂上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才进行体育方面的活动和练习,在课堂外,尤其是在日常的体育锻炼方面很是欠缺。而有些时候常常出现这些情况,在学校的运动会进行前,为迎合运动会需求,各学院临时抱佛脚,提前十几天开展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集训,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运动会过后,大家又不再进行锻炼。还有在体育达标测试前,学生会提前几天去操场加强跑步锻炼,以使自己在测试时表现更好。这样的行为多是对于体育竞赛活动和考试的应付,并没有贯彻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首位颠倒、本末倒置,失去了体育文化的真实意义。

2.3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淡薄

开展体育教育即为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以便时时刻刻让人感受到体育的精神和魅力,最终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而现在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稀薄,主要体现在:学生除了体育课堂外,几乎想不起来进行体育活动;学生的日常的体育锻炼次数少;校学生会等校内社团组织中与体育相关的组织稀少,甚至没有,既有的组织每年开展的与体育相关的活动更是少见;一些学校虽设有体育选修课,但形同虚设,学生和老师的态度都很敷衍,占用了学生课余活动时间,却没能收到良好效果。另外,一些高校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但是并没有使这些教育器材物尽其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些情况充分说明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不够高。

2.4 体育教师课后辅导不足

由于只注重课堂教学,许多高校的体育老师都觉得上体育课时辅导是自己的责任,体育课堂结束,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放下了,体育课后就没什么义务来管学生的体育活动。还有的老师认为,自己一味地增加课后体育量,或者提出对学生日后体育锻炼的要求,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影响师生感情。而一些学生在体育活动组织上遇到问题,也不好意思向老师求助,总觉得给老师添麻烦,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课后的辅导量远远不足。学生一味依靠自身来进行活动,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指导,使得体育活动在开展形式和内容上难免不足,甚至在开展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3 当前大学生体育文化困境的应对措施

一个人体育文化素养养成的重要时期是大学时期,把握好大学时期,解决好现今大学体育文化教育所面临问题,打破现今的困顿局面,才有利于完成大学体育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进入社会后,依旧坚持体育活动,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下,实现保持好身体健康的目的。针对当前困局,现提出一些有效的破解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困顿局面,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这个观念的主体包括学校高层领导者、体育老师以及学生们。对学校高层领导者来说,应改变对体育的轻视看法,把体育文化教育当作重要的事业,跟其他教学类科目应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体育课程的安排上,应该做出适当调整,在对于学校体育活动上,应多采取支持的态度。只有上级重视了,下面才能更好地执行。对于体育老师来说,应该珍惜每次上体育课的机会,认真备课,并针对自己所授课目,积极创新授课方式,融入授课内容,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培养课堂积极氛围,发挥好带动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应改变固有的观念,树立正确观念,通过加强日常锻炼,提高自主自觉意识,把体育当成终身教育来对待,实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3.2 制订良好的发展计划

在每个学生进入校园后,针对体育方面,学校应制定好培养方案,制定好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以帮助每位学生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当然,对于学校制定出的培养计划,体育老师应通过具体接触每位学生,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身体素质,进行适当调整,以免发生适得其反的事情。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注重体育教师师资团队的建设,重视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每位体育教师,学校应根据其潜质挑选一些精英老师进行进修,培养其管理能力,以便制定针对学生的培养计划,对于所有的体育教师,学校应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以使每位老师都能把握好每次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完成学生的培养计划。

3.3 融入竞技体育精神

竞技体育精神可以使学生积极进取,自动自主地追求更高更快更远的目标。这种精神十分有利于形成体育文化素养。竞技体育活力充沛,学生可以在比赛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体育的内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发挥应有的效果。当然这些融入竞技体育精神的体育活动,应当让学生亲自参与组织开展,学生运用所学体育知识进行实践,既加深了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和消化,又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对于正规的比赛,学校应鼓励学生们参与,这是对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更好的检验方式,通过比赛,还可以增进学生们的友谊,让学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感受竞技体育的巨大渲染力,体会体育的无穷魅力,更好地让学生们加深对体育的印象。

3.4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无形,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感受和印象。学校应当经常做一些体育知识的宣传,尤其是通过社团机构组织的设立,来开展长期影响活动。学校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让其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并发挥学生基层影响的作用,让学生感同身受,自觉影响周边同学,在长期影响中,改变同学们可有可无的体育观念,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自觉意识,养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发挥好课后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更高效地进行体育管理活动,避免一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弥补学生经验不足的缺憾。另外,一些学校的体育选修课应发挥起重要作用,尤其是作为选修课的老师,应注意安排好选修课的内容。学生们把课余时间留给体育选修课,老师应抓住这个机会,提高体育活动在学生课余活动时间的占有分量,促进校园氛围的形成。

4 结 语

大学生体育文化教育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重要环节,应在这个阶段努力发挥其重要影响,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文化的巨大魅力,理解体育文化活动的深刻内涵,养成自主自觉的习惯,以便在进入社会,依旧有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G807.4

A

1674-151X(2015)06-008-02

2015-05-03

杨姗姗(1981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校园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