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真,民革上海市委会机关支部党员)
在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当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置协商民主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地位,对发展协商民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也为完善政治协商打开了新视野。
诚然,在现代性语境中,转型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压力尤为巨大,非一蹴而就。西方民主潮流浩浩荡荡,然而 “南橘北枳”,倘完全照搬,只能使国家失去方向、规则而陷入混乱。因此,有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不但能扩大公民参与的渠道,更能培养公民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美国学者卡尔·科恩有言: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是衡量政治民主化的尺度,且这些机会一般是通过各级政治组织尤其是通过政党对公民开放的。
处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练非常之功。协商民主的作用能不能发挥,除了执政党要建立、完善协商民主机制,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语境环境外,作为协商民主重要主体之一的民主党派自身也要有过硬的本领,要有参与协商的能力。尤其在新形势下,民主党派要有把握中国 “纵向民主”实践需要的能力,要以 “社会协同”的定位,通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在基层民主建设中发挥作用。
可以说,民主党派参与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正逢其时。以上海民革为例,在推进基层组织进入社区、居委会开展相关工作中已有所探索,我们将协商民主理念溶于民革的社区服务、结对共建、法律服务等工作中,并寻求与司法、社会、民政等与民革重点相关的单位的工作联系。由于党派自身的特殊性,参与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虽处于探索调适阶段,但仍能梳理出几种途径。如,以融合为途径的参与,同执政党基层组织协作配合,并在此前提下发挥自身的理性优势;以协同为途径的参与,配合基层政府处理基层公共事务,并为基层政府履职创造理性条件及氛围;以协商为途径的参与,就基层公共事务提出看法意见,并促进参与主体之间的协调;以沟通为途径的参与,了解基层民众的愿望要求,并展开正能量的宣传互动;以自治为途径的参与,协助基层自治组织处理公共事务,并能够在其中尽力察错纠错;以监督为途径的参与,实施对各参与主体的依法监督,并进入系统的监督体系之中;以选举为途径的参与,适度促进选举理性的凝聚,并在此过程中强化自身建设等等。
然而,无论以任何途径,党派参与推进基层协商民主都应对接自身角色,服从内容需要,保证尺度控制。从上海民革的实践来看,应注重于在基层社区组织建立执政党领导下的广泛统一战线,以及保证执政党政策和国家法律的落实。就当前而言,恳谈议事的方式能够将沟通和协商相结合,相对更适用于民主党派参与,当积极优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