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丽
(浙江外国语学院 中文系,浙江 杭州310012)
称谓作为日常生活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近十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层出不穷,学术界在新词语研究上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目前尚未见到有专门就某类新词语展开的研究。本文从新生称谓词的结构入手,进行全方位考察与分析,旨在为新词语研究提供参考。
继于根元等编纂的四本新词语编写本(1991-1994)之后,由南开大学学术团队承担的国家语委“新词新语编年本”项目,对大众传媒语言中的新生词语进行研究,采用机器自动提取、人工甄别确认、语料库验证等科学方法,遴选出新词语,编纂成2006-2013《汉语新词语》系列丛书。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2006-2013年新生的称谓词。为方便统计,本文对词和短语不作区分,笼统称之为称谓词。
根据统计,各编年本所收称谓词数如下所示:
表1 各编年本所收称谓词统计表
词语长度是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将一个汉字、一个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都计为一个词长。四字以上的,我们笼统称之为多字词。在对1050条新生称谓统计后发现,新生称谓的词长主要以三字词为主,比例高达53.6%,是所有词语里面最高的,且超过总数的一半以上。接下来依次是二字词、四字词、多字词、一字词。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图表看得更清楚(图1、表3):
表2 词长数量与百分比分布表
图1 称谓词的词长分布图
表3 称谓词的词长百分比统计表
除了2006年,三字词的百分比略低于二字词,在其他年度,比例都是远远高于其他的词长。可以说,三字词在新生称谓中占有绝对优势。这和汉语历史上出现的复音化趋势相比,有明显不同。“上古词汇以单音为主,到了中古,就口语而论,复音词变得逐渐占有优势了。汉语语音节奏要求成双成对,所以中古产生的复音词绝大多数是双音词。”[1]“近代(汉语)产生的新词中,双音词占有绝对优势。”[1](P631)而近些年来出现的新词语表现出以三字词为主的新趋势。刘楚群在对2006-2010年新词语统计后发现,“三音节词语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主流,且逐年增加。”[2]可见,无论是新生词语,还是其中的小类“新生称谓”,打破了传统的双音化优势地位,以多音化成为主要趋势。
2010年[3](前言)、2012年[4](前言)新词语长度排行都是:三字词、四字词、二字词。在新生称谓中,四字词的比例排在了第三位,这与新词语中词长分布相比有所不同。
多字词所占比例较小,在这几年中比例变化大不。
新生的一字称谓词只产生了2008年的“控”和2012年的“粉”,而且都是在原有词语基础上产生的新义,可以看出一字词的能产性是很弱的。
1050条称谓词的构成材料以汉字为主体,同时兼有多样。完全由汉字构成的词语有1019 条,占97%。其余31条,有以下三种情况:(1)汉字加字母的,如“QQ 隐身族、wifi族、富N 代”是英文字母与汉字组合,“π型人才”是希腊字母与汉字组合;(2)汉字加阿拉伯数字的,如“37度女人、最美90后、80分女生”;(3)汉字、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共同组合,如“3am 女郎、4D 男人、3Q 宝宝”。
外语字母参与构词,我们称之为“字母词”,对此学术界研究颇详,此不赘述。阿拉伯数字参与构词,我们称之为“数字词”。由数字构成的词语,汉语本已有之,如“一穷二白”“七上八下”等等,但这些都是以汉语数字的形式出现。以阿拉伯数字形式构成的汉语,出现得比较晚,“发展主要集中在现当代汉语中”[5]。在追新求异、表达直观化等需求的推动下,在社会文化交流发展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字母词还是数字词,逐渐成为汉语构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外来词语的比例在汉语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但汉语由于其自身强大的凝聚力和融合性,多数外来词被改造而后消化吸收,外来文字直接参与的形式在汉语中的比例并不大。就新生称谓而言,如“司马他”(英语smart的音译,指精明、睿智的人)、“怪咖”(汉语语素“怪”加英语cast的音译,指特立独行、性情另类的艺人)、“土食族”(英语locavore的意译加汉语语素“族”,指热衷于食用本地出产食物的人)等词语都是经过了“汉化”改造。又如:
【阿尔法女孩】指许多方面的能力和表现都在同龄男性之上的年轻女性。阿尔法是希腊字母中的第一个字母,故称。该词源自美国哈佛大学金杜伦的著作AlphaGirl。(《2007》:1)
【阿尔法男】在群体中处于首要领导地位的男性。“阿尔法(α)”是希腊字母中第一个字母,有“第一、最好”的意思,故称。(《2011》:1)
“阿尔法”即希腊字母α,α在进入汉语词汇体系之后,与其他汉字组合成词时,变身为汉字。为什么“π型人才”里同样是希腊字母的π没有变身?这是希腊字母α的书写形式与英文字母a相似,很容易产生误解。π在“π型人才”里是借形,π下面的两竖指两种专业技能,上面的一横指能将两种技能在内的多门知识融汇应用。如果改成汉字的话,就体现不出来词语的理据了。
王海棻以《汉语新词词典》所收录的词为研究对象,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近四十年中所产生的“名词的各种结构方式中,偏正式占主导地位,并列式、重叠式、附加式屈指可数。”[6]2006年以来,社会的变革十分巨大,所产生的称谓词语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
除去单音节词和音译词,新生称谓的构成方式仍以偏正式占绝对优势。各编年本称谓词语中偏正式所占比例如下所示:
表4 各编年本所收称谓词中偏正式百分比统计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偏正式在新生称谓词语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
类序是指“由语素项所构词中各语素项素类的序列”[7]。通过词语构成类序的研究,能够加深对汉语词法特点的认识,揭示词汇系统的性质。
按照词长的不同,称谓词语的构成类序主要有以下四种。其中,NP 为名词或名词短语,VP 为动词或动词短语,AP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1.二字词
N+N:房魔、卡神、车客、牛友……
N+V:医闹、笔替、院仕……
N+A:脑残、剧傻……
V+N:换客、剩女、开领……
V+V:哭讨……
A+N:白奴、裸官、鲜女、腥人……
A+V:裸替……
从已有的235个二字词来看,基本上是由名词性的语素参加构成,而且这些名词性语素多数位于后面。也就是说,二字词的构成类序以“N+N”“V+N”“A+N”为主,偶见名词性语素居前。在少数情况下,也有动词性语素和形容词性语素相互结合,构成“V+V”“A+V”的形式。
2.三字词
VP+N:抱抱团、合吃族、装嫩族、考研蚁……
NP+N:吊瓶族、飞鱼族、红衫军……
AP+N:轻熟女、辣奢族、抠抠族、丑帅男……
A+NP:独二代、新港仔、潮外婆、后儿童……
N+NP:农二代、糖娃娃、药老鼠、男粉领、房祖宗……
A+A+A:矮穷丑、高富帅、甜素纯、土肥圆……
从已有的563个三字词来看,基本上是由名词性成分构成,其中以“VP+N”“NP+N”为主要构成方式。有一类比较特别的称谓词语,是全部由形容词构成的三字格。现代汉语中三字格形容词多是ABB或者AAB结构,如“湿漉漉”“冰冰凉”等。ABC结构的较为少见,如“短平快”“高大上”等。这一批新生的称谓词语全部为ABC结构,由品评类形容词转而指称具有某些特质的人。
3.四字词
NP+NP:半糖夫妻、草根网民、山寨明星……
VP+NP:返券黄牛、分手代理、暴走妈妈……
AP+NP:微富二代、谨慎客户、中嫩阶层……
NP+N:向日葵族、后备厢族、硬条子生……
从已有的166个四字词来看,基本上是由名词性成分构成,其中以“VP+NP”“NP+NP”为主要构成方式。
4.多字词
NP+NP:科研包工头、网络晒衣族、金融危机宝宝、国际高考移民……
VP+NP:入户育婴师、已婚单身族、现在就要一代……
AP+N:简单方便女、经济弱势男……
NP+N:清汤挂面女……
从已有的84个多字词来看,基本上是由名词性成分构成,其中以“NP+NP”为主要构成方式。
有一类专有称谓是与某个事件相关联,以该事件或在此事件中表现出的特征来指称某个人或某类人,也有研究者称之为“事件性临时称谓语”[8],其结构主要有两种:
1.姓+事件
第一,ABB式:A 是事件主体者的姓,BB 是主体的行为特征或突出特点。如“范跑跑”指的是四川都江堰一所学校的教师范美忠,他在“5·12”地震时抛下一个班的学生独自逃生,由此被人戏称。另外又如“季挖挖”以称呼大兴土木的南京市市长季建业、“朱抢抢”以称呼抢注域名并公开拍卖的朱光兵,等等。
第二,ABC式:A 是事件主体者的姓,BC是主体的行为特征或突出特点。如“周老虎”指的是陕西镇坪县的周正龙,他拍摄年画伪造野生华南虎照片,由此被人戏称。另外又如“张飞鸽”以称呼利用计算机技术伪造《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照片的摄影记者张亮、“周至尊”以称呼抽天价香烟“九五至尊”的局长周久耕,等等。偶见A 是事件主体者的名,如“翔飞人”称呼刘翔。
这类专有称谓,虽然有事件主体者姓的限定,如果事件太过有名、行为特征较为典型,这类称谓由专有引申成为泛指。如以“范跑跑”泛指遇到险境不顾他人安危、一心为己的人,以“郭跳跳”泛指不能包容异己言论、口是心非的伪道德者,等等。
2.事件/特征+表职业、身份的称谓词
这个结构的专有称谓数量最多。如“虎妻”称呼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她在其夫受到意外袭击时在第一时间阻止袭击者,“虎”字即形容其动作“犹如老虎般迅猛”。“敬礼娃娃”称呼四川的三岁小男孩郎铮,他在“5·12”地震中被救后,躺在担架上向救援官兵敬礼。另外又如“虎妈、鹰爸、房弟、犀利哥、口误帝、保洁叔、微笑姐、划车妹、炫书女、扒市长、红豆局长、癌症爸爸、熊猫姑娘、空气出租女、五道杠少年”等等。
在这类称谓中有一个“最美”系列。“最美”系列主要产生于2012年。这一年出现了一批“见义勇为、忠诚职业、舍己为人、大爱无疆的先进人物”,“人们用‘最美’来赞誉他们,并以此来弘扬社会的公德,来聚集社会的正能量。”[9](前言)如“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等。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网络化时代,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前所未有,与之相应的称谓词也成为大众流行。通过这类专有称谓的结构分析,我们能对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会有更深入的思考。
[1]向熹.简明汉语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刘楚群.近年新词语的三音节倾向及其理据分析[J].汉语学报,2012(3).
[3]侯敏,周荐.2011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侯敏,邹煜.2013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5]张威,徐小婷.阿拉伯数字词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2007(3).
[6]王海棻.汉语新词结构方式试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
[7]苑春法,黄昌宁.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8(3).
[8]刘娱.事件性临时称谓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侯敏,邹煜.2012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