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科
医学院校动态网络见习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钟 科①
目的:研究动态网络见习教学联合传统临床见习在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校学生100人,按班级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检验本科2012级(1班、2班)64人组成,对照组由检验本科2012级(生化班)40人组成。实验组采用动态网络见习教学联合传统临床见习课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课教学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在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研究。结果:两组经过不同见习方式后,在外科实践教学中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教学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12,x2=6.797,x2=7.778,x2=4.768,x2=8.541;P<0.05);实验组教学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75,x2=5.900,x2=5.005,x2=5.904,x2=4.502;P<0.05);实验组考核时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测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40,t=19.319;P<0.05)。结论:动态网络见习教学联合传统临床见习对于外科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使用推荐。
动态网络见习;传统临床见习;外科实践教学;应用;研究
目前,在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模式中,外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课程,强调在临床见习课中将外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而如何提高临床见习课效果则显得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实习期质量[1-3]。临床见习课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课,也不是临床实习课,见习课是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是医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习的重要阶段,是将书本学习的理论知识初步应用于临床的一个过程;此阶段的医学生对临床工作充满期待和好奇,但通过见习课真正接触临床却往往无所适从,发现所学理论与临床差距较大,因此需要教师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系统性、创新性临床思维[4-5]。如何引导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见习阶段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探讨动态网络见习教学联合传统临床见习在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校学生100人,按班级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检验本科2012级(1班、2班)64人组成,对照组由检验本科2012级(生化班)40人
组成。实验组男学员22人,女学员42人;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2±0.4)岁。对照组男学员10人,女学员30人;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2±0.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学历上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实验组采用动态网络见习教学联合传统临床见习课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课教学模式。每班的见习教学任务由2名教师承担,并将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固定由1名教师承担。按照成都医学院五年制临床本科的教学计划,外科学见习总课时为24个学时,每学时40 min,实验组教学内容为甲状腺、乳腺和肝胆,每个内容3个学时,共计6学时。实验组的2个学时与对照组的2个学时可同步或者异步进行。
(1)准备工作。在见习教学课程前教员选择患者并与其作充分沟通,告知其视频资料及辅助检查等资料用于科研、教学,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教员录制入院时的患者主诉录音及查体视频,扫描其基本化验和生命体征资料,经过数据处理后上传至服务器(网络存储端)。教员制定见习计划,并在课前网上通知全部见习学员。见习学员在课程开始前均可通过客户端(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了解见习内容,作有针对性的预习及小组讨论。
三抓绩效考评运行创新,构建长效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农开项目绩效管理,开展项目验收考评工作,构建考评、绩效相结合的长效保障机制,对考评差、工程质保期内工程质量反馈差的建设单位纳入黑名单,限制其准入,确保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地实现预期目标。
(2)课堂实施。进行传统临床见习课教学,让学生带着客户端(手机或平板电脑)跟随带教老师深入病房与患者正面接触。先由学生小组长向患者提问,患者回答后针对需询问而学生未询问的问题由教师补充询问,小组长负责记录,补充询问后教师不作任何与患者病情相关的评价与定论。见习结束前时预留15~20 min进行此次见习总结,内容包括:①见习学生将本次见习前通过网络获取的患者入院时病情与此次接触中实际病情情况的对比,分析差异原因;②由本组见习学生通过自己携带的客户端(手机或平板电脑),实时获取的患者从入院到此次见习时的病情变化(主诉、查体、辅助检查、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监护记录等),讨论学生对该病例的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并提出相关鉴别诊断及进一步可能需要的检查项目,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③教师需从旁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差异原因,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网络终端共享优势,形象而生动地指出学生临床诊断思维不足之处,叮嘱其可继续留意观察网络终端(手机或平板电脑)中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诊断的修正及治疗措施的更改。
(3)课后作业。教师可通过网络将课后作业发送至服务器,学员可通过客户端下载作业并提交作业。必要时可安排一位教师进行网络答疑,实现远程互动教学。教学见习课程结束后学生可通过网络访问回顾此次见习的视频细节及相关资料,再次加深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的实际联系。
(4)课后临床技能提升。见习课程结束后并非意味此次课程的结束,教师会定时采集患者生命体征、监护记录、生化学数据、影像学数据、手术经过视频、药物医嘱记录以及病历记录等传送至服务器,直至患者出院。对于学有余力的学员,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客户端实时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对于学员完整的临床思维的建立及临床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5)对照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模式,以患者病例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亲自带领学生查房、问病史、查体及看纸质辅助检查资料,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观摩,观摩结束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及讨论。
1.3 教学评价
(1)教学效果及满意度评价。每阶段见习教学内容结束后,分别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具体指标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提高网络学习能力以及密切师生关系8个方面。每个指标以显著、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进行评价。
(2)考核。见习教学结束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知识(占总分的50%),技能测试(占总分的50%)进行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双盲阅卷,两组试题完全相同,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人(%)]
表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2.1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两组经过不同见习方式后,在外科实践教学中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以及网络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教学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12,x2=6.797,x2=7.778,x2=4.768,x2=8.541;P<0.05),见表1。
2.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两组经过不同见习方式后,在外科实践教学中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以及网络学习能力等各项内容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75,x2=5.900,x2=5.005,x2=5.904,x2=4.502;P<0.05),见表2。
2.3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经过不同方式见习后,观察组考核成绩,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测试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40,t=19.319;P<0.05),见表3。
表3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s)
表3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s)
组名人数理论知识技能测试实验组6442.52±2.3443.56±3.21对照组4031.24±1.8532.33±2.26 t值25.84019.319 P值0.0000.000
动态网络见习教学模式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终端、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基础,充分运用图像、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技术组合,将列入临床见习课的患者从入院时的基本特征,医生根据特征做出的临床工作处理技巧及随疾病发展观察到的各种检查数据与相应处理情况等全过程进行动态、系统及完整的记录,将记录数据存放于成熟网络技术平台上,让教师和医学生从开始介入此病例见习后,随时能通过网络端介入整个见习课程。此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及时进行教学讲解,学生能随时与教师互动,让学生从“片面式病例”见习方式向完整全程式见习模式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性的临床思维。
传统临床见习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患者病例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在某一时间由教师亲自带领学生深入病房,问病史、查体,看纸质辅助检查资料,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观摩,观摩结束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及讨论,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并与学生一起得出结果。此模式下,学生通过与患者直接接触,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在现实中结合起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8]。
上述两种教学模式均有不足之处。动态网络见习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直接与患者接触,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相对抽象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立刻将理论和现实临床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传统临床见习受课时安排限制,学生仅能看到短时间内的病情,不能看到动态的连续变化,学生无法实时观察到患者某些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消失的典型症状、体征,不能随时查询相关纸质辅助检查资料,在见习课结束后学生想复习、回顾时,看不到病例资料,诊断、
治疗措施及病情转归等全过程变化,不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本教学研究显示,两组经过不同见习方式后,将外科实践教学中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教学效果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考核中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测试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成绩。其原因在于,动态网络见习教学联合传统临床见习课是对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师与学生从最初阶段介入病例后,可不受见习课时安排,无惧患者病情的紧急变化及与病情相关数据无法及时查阅等情况,教师利用动态网络见习教学,完整的给学生展示患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疾病特征和发展过程;同时,紧密配合传统临床见习课,教师能根据病例发展实际情况让学生在正确合理的时间与患者直接接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接与现实结合,便于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临床见习课程中,提高临床见习效果。通过动态网络见习病例的完整展示与传统见习课学生与患者直接沟通两者教学模式的交叉进行,使两者紧密结合,互补互动,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见习课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提高见习课教学水平[9-12]。
两种教学方法联合使用的优势在于:①将完善外科教学见习课体系,总结出动态网络见习教学联合传统临床见习课在外科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与具体方法,建立系统的外科见习课教学效果评价系统;②可提升外科教研室教师队伍的见习教学水平,改革见习课教学技术,形成教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③建立成都医学院第一个外科学多媒体病例数据库,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提高有效资源利用;④实现医学院学生见习方式的变革,学员只需拥有一台能上网的移动终端即可实时了解本次见习教学内容,通过记录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听带教老师讲授关键知识点,如有必要还可在适当时候与患者、教师面对面询问沟通,加深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见习的结合度。见习课程结束后学生可调取网络数据进行回顾式学习,进一步巩固自身知识点[13-15]。
综上所述,动态网络见习教学联合传统临床见习的教学方法在外科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对于外科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教学方法值得临床教学使用推广。
[1]李斐,张岳.外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1):69-70.
[2]贺晓生.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实践教学策略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7(1):744-747.
[3]张岳,唐年亚.外科学技能竞赛对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1(1):127-129.
[4]董辉,俞花,董爱生,等.从病理实践教学入手浅谈美国病理住院医师培训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4,2(1):366-368.
[5]方家选,唐年亚.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外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7):107-108.
[6]苏云梅,武建光,冯毅,等.面向农村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调查及建议[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10(1):37-40,60.
[7]沈勤,裘兴梅,沈梨芳,等.网络教学平台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9):668-670.
[8]朱小康,伍叶,章志红,等.网络教学融合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研究——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4):399-402.
[9]Vongsangnak W,Ruenwai R,Tang X,et al. Genome-scale analysis of the metabolic networks of oleaginous Zygomycete fungi[J]. Gene,2013,251(1):180-190.
[10]Bakhtiarizadeh MR,Moradi-Shahrbabak M,Ebrahimie E.Underlying functional genomics of fat deposition in adipose tissue[J].Gen,2013,521(1):122-128.
[11]周开宇,李一飞,高晓琳,等.基于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儿科学临床教学主题发展可视化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4):341-348.
[12]罗晓玲,刘刚,李由,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新模式在医学生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J].医学信息,2013,21(1):15-16.
[13]周玉春,潘敏侠,于尧华,等.“学校-社区”健康教育网络构建模式初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0):1-4.
[14]龙香菊,王宇彤,阮二宝,等.医学留学生新教学模式中网络互动辅导的意义[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3):352-354.
[15]王元元,鲁元刚,杨亚东,等.皮肤性病学网络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之我见[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2,5(6):361-362.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n medical college of dynamic network training in surgical practice teaching
/ZHONG Ke//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5,12(4):38-41.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network prob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raditional clinic probation in surgica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Sixty four people in the undergraduate 2012(1, 2 session) set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0 people in the undergraduate 2012(biochemical class)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aditional clinic probation wa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aditional clinic probation wa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dynamic-network prob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raditional clinic probation was applied to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eaching effect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roundly. Results: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all respects (x2=7.512, x2=6.797, x2=7.778, x2=4.768, x2=8.541; P<0.05). Satisfaction ratio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in all respects of surgery teaching (x2=4.475, x2=5.900, x2=5.005, x2=5.904, x2=4.502; P<0.05). The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 testing (t=25.840, t=19.319; P<0.05). Conclusion: Dynamicnetwork prob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raditional clinical probation has a great effect on surgic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worth to be applied.
Dynamic-network probation; Traditional clinical probation; Surgical practice teach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1672-8270(2015)04-0038-04
R197.324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5.04.012
钟科,男,(1982- ),本科学历,主治医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研究方向:普外专业。
2014-12-25
成都医学院教改重点项目(201402)“动态网络见习联合传统临床见习在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①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四川 成都 6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