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猫共舞”一年来……——“新闻+电商”转型路上,新闻人的境况与职业挑战

2015-12-05 23:16:54文/缪
中国记者 2015年11期
关键词:温州物流电商

□ 文/缪 磊

电商平台“温都猫”出世之前,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在报社里各司其职,或是分管经营的领导,或是独当一面的资深记者,又或是经验丰富的广告经营人员。

2014年初,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成立温州温都全媒体有限公司,负责筹建“温都猫”电商平台。2014年5月20日,经过几个月的忙乱和紧张,“温都猫”上线。纸媒借自身优势在电商领域的探索和创新,在浙南这座以敢闯敢拼闻名的城市里悄然进行。

自此,一群年轻人的名片头衔由“记者”“编辑”变成“物流总监”“运营总监”“产品经理”。上线之初,充满兴奋和期待,但一段时间过后,各种问题穷出不尽。原来把《温州都市报》办得红红火火的这群报人,在这只LOGO为红色的“猫”面前几乎“死去活来”:单量忽高忽低、投诉不时冒出、仓库盘存对不上、与供货商账算不清……

创业:思路决定出路,模式带来新境

我作为“温都猫”CEO,从没想到过,养这只“猫”这么有挑战性。

“温都猫”到底是怎样一只猫?该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怎样尽可能地降低经营风险……尽管分管过报社经营工作,但报纸广告相对垄断和封闭的特性,与开放且竞争激烈的电商完全是两回事。一下子跨进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领域,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到头。

从决定做“温都猫”开始,办公室隔壁的小会议室在整个报社使用频率最高。每天的“猫例会”,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大堆不知道如何解决却又不得不当天提出解决方案的问题。一次最长的例会,从下午3时一直开到晚上11点。运行半年,一位“猫高管”长叹,现在想想,报纸广告的钱太好赚了。

遇到的难题让人毫无准备,比如2014年“双十一”,订单一下子涌来,物流半夜还在敲买家的门;再比如商品一开始由商家配送,质量无法掌控;一家区域性的垂直电商,想拿到有价格优势的商品,难度太大……

一次次会议、一个个“试试看”,逐一破解难题。

小会议室里也传出许多令人高兴的事。比如,“温都猫”在短短半年时间,就完成1200多万元的营业额;引入银行合作的创新运作模式,建立资金池的同时,也让平台一开始就降低了很多运营风险;2015年5月20日,经营温都猫电商平台的温州温都全媒体有限公司,被评为“温州市网络经济重点企业”;在《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4)》中,“温都猫网络购物平台”,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入选“中国媒体融合年度最佳产品”。2015年1至10月已实现营收3000万元,全年公司营业额预计可达到4000万元(线上线下各约占50%)。

回顾“与猫共舞”的一年多,我们的路在哪里?纸媒广告的经营管理者向全媒体运营商管理者转型,也许是我的职业规划。倚仗纸媒母体的品牌和公信力是快速进入电商的前提,同时不断厘清电商公司管理机制。全媒体用户和引流渠道使“温都猫”拥有其他同城区域性电商难以比拟的优势。

运营:找到好商品,就找到增长爆发点

一年半前,还在当专刊编辑的曹曙婷电话中与人探讨的大都是“稿子周三能出?”……一年半后,身为“温都猫”运营总监的她,在电话此起彼伏中,对上架货品的眼光越来越“毒”。

找到一款好商品是电商运营总监的永恒话题。好商品可使平台聚集人气、提升销量。如何找产品?如何判断是否好卖?价格是否有优势?而达到一定销量后,更高的要求也接踵而来,比如,是否可找到更上游的供货商?每一个问号都在考验这位曾经的专刊编辑。

温州人喜欢吃海鲜,能否培养买家对国外高端海产品的接受度?她试着找来了24小时内从法国直接飞温州的生蚝,一次预售,就引来百余笔订单。此外,法国银鳕鱼等温州市场并不多见的商品,经过曹曙婷的手,一一出现在平台上。采编岗位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判断能力,使曹曙婷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购买冲动:用图文激发

如果说,一段文字、一组图片,可以激发人的购买冲动,这就是“温都猫”行政总监朱奕的追求。而没进入“温都猫”前,当了10年时政记者的朱奕的目标是稿件在省市获奖,现在则在探索如何提高阅读量?如何让阅读量变成单量?

温都全媒体率先转型带来的百万受众,让激发购买冲动迅速成为可能。报社为温都猫开了“绿色通道”:有46万受众的官微里,每天都有一条固定位置留给“温都猫”;拥有30万用户的“掌上温州”客户端,首页第一条位置是“温都猫”的宝贝信息,每天再推送一条温都猫内容;温都网有“温都猫”弹窗;报纸一版有“温都猫”商品内容的刊花……

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用吸引人的商品推广把温都全媒体用户变成买家,用文字激发购买力。

2014年,一款全新的“丽水生态麻鸭”进驻“温都猫”,2斤的鸭子要卖100多元,怎么打动别人?文案制作先采访养殖户,一个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80后,用他的故事带出这款鸭子与众不同的地方,使得这只初来乍到的鸭子一下子卖出200多份。同城一家同行总经理感叹:“这个我们真做不到!”

成功案例越来越多:温都猫商品内容微信,阅读量基本达到七八千人次,多时逼近两万;一条温都猫公众号的推送,可以在短短十多分钟内卖出200多箱苹果;根据买家购买习惯分析进行的精准短信推销,短时间内将单款商品的销量提升四五倍。

面对原来的采编岗位,朱奕有纠结:回?还是继续做下去?

物流:必须拿下最后一公里的较量

电商行业有句名言:“品牌是前提,平台是基础,买手是宝贝,商品是关键,最后全靠物流。”一个做了多年报纸广告的人,突然转做电商物流,40来岁了从头开始,这对物流总监白鹏毅来说,简直就像刘欢的那首《从头再来》。

“温都猫”是一家面向温州本土为主的区域性电商。既然面向本土,就要把本土的优势做大。物流速度是我们可以“叫板”大电商的优势之一。

通过整合集团报纸投递队伍并引入社会物流,“温都猫”在国内诸多电商平台中率先提出了“上午下单、下午送达”。为了实现这个速度,每天清晨6点,白鹏毅指挥团队开始验货打包;中午12点,仓库里一片忙碌,上午的订单要及时配货,等吃上中饭,常常是下午3点;遇到近千单预售商品同天发货,那更是从清晨忙到深夜……当原来广告部的同事研究新广告法对版面广告的影响时,白鹏毅钻研的是如何不出差错地高效配货打包,准时交到物流公司手中。

“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没有做到位,之前各个部门的努力全部白费,不但引来投诉,还可能丧失更多的潜在买家。所以,“最后一公里”的较量必须拿下。

“温都猫”每个人的转型,都是温都报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作者是《温州都市报》副总编、温都猫CEO)

猜你喜欢
温州物流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3期)2022-04-20 09:17:06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1期)2022-02-23 01:13:30
温州,诗意的黄昏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难忘九二温州行
中国篆刻(2017年6期)2017-07-18 11:09:55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电商下乡潮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