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涛(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青少年排球教学与训练中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①
穆涛
(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 要: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强,竞争激烈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项目之一。在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中,由于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初练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以踝关节损伤为主,严重影响排球技术的教学和训练。由于排球是一项基本以跑跳为主的运动类型,专业性运动员也容易受伤。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需要青少年掌握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式,保证自身安全。该文将以排球技术动作特点及踝关节损伤机制为研究点,对如何在排球训练中加强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教学与训练踝关节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
近些年来青少年排球训练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在实践训练中学生受损伤的情况比较严重,其中踝关节损伤较为严重,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对青少年进行排球比赛有助于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的理念,进而促进青少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排球运动的特殊性,多以跑跳为主,如果运动不协调,会导致踝关节损伤。经过调查,在排球活动训练中,有25%的是踝关节损伤,占据人体六大关节损伤的首位。
踝关节损伤是关节损伤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损伤,伤后会出现在局部疼痛,肿胀及韧带断裂的情况。以下将对排球教学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
1.1运动强度大
由于排球运动属于跑跳类运动,如果学生不注意,会对自身造成严重的损伤。尤其是在跳起拦网和扣球运动过度中,学生很难保证自身平衡,中心不稳,身体逐渐偏向一侧,倒下的时候通常都是脚先落地,因此跖屈内翻位扭伤外侧韧带最为常见[1]。如果运动员跳起来拦网或者扣球落地时,踩在队员的足背上,导致运动员足部承受的压力过大,过度用力,也会导致韧带扭伤。
1.2运动者自身原因
除了技术性运动之外,运动者经常会由于自身身体不协调进而达到踝关节扭伤,运动员从高处跳下,脚底外缘处触碰到高低不平的地方,会导致身体平衡力失调,致使摔倒。其次和运动者自身承受能力和准备活动有一定的联系。部分运动员踝关节承受能力差,承受不了较大的压力,导致脚部灵活度降低,关节灵敏度下降。其次运动员存在带病训练的现象,受伤后过早参加相关训练,导致踝关节没有恢复后进行剧烈的运动,导致韧带处于松弛的状态,不宜进行锻炼。如果运动员训练强度过大,会造成踝关节承受的压力过大,进而导致韧带再度受损。
1.3运动者心理原因
由于排球运动自身运动强度较大,运动者在锻炼过程中存在心理压力大的情况。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心理处于发展阶段,多数运动员对排球运动的在运动幅度了解甚少,忽视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多以技术性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青少年缺乏比赛经验,无法及时调整赛前心理状态,导致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反应速度慢,进而致使以外损伤的情况[2]。
1.4外在因素的影响
除了运动强度及运动员自身因素的影响,外在因素对青少年踝关节损伤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运动场地不合格,运动器材不合标准等因素。如果运动场地过硬或者过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例如关节扭伤、骨膜损伤等。其次和运动场地的外部环境相关,如果气温过高,运动员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后,会大量排汗,水盐代谢失调,中枢神经系统过于紧张,肌肉僵硬,进而引踝关节损伤。
针对青少年踝关节损伤原因的多样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训练方式,从青少年当前身体素质及训练情况入手,掌握损伤预防机制和处理措施。以下将对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机制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2.1踝关节损伤的预防
(1)认真检查装备。
教师和学生需要加强对踝关节保护意识,在排球实践训练过程中准备各种护具。学生在训练中尽量穿着排球训练专用鞋,在训练前对场地进行认真的检查,对场地不平整的地方进行维修,减少运动安全隐患。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场地卫生,保证场地没有散球,避免对运动员造成损伤。
(2)加强自我保护。
通过对踝关节扭伤相关机制可以知道,踝关节扭伤的原因是由于踝关节受到向上的冲力和向下重力的双重影响,增加了踝关节的受力大小。为了了解踝关节的受力结构,需要在指导训练中让学生掌握顺势侧倒的方式,减少重力对踝关节的影响,达到分散重力的目的。其次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专门保护动作,在实践中进行强化训练[3]。
(3)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做准备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舒展身躯,使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在实践训练中需要结合专项练习,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训练活动中来。在训练中学到踝腕关节训练,需要让学生进行适当锻炼,增进学生身体弹性和伸展性,促进关节囊内关节滑液增加,加强关节之间的润滑,减少踝关节扭伤。
(4)合理安排安排训练内容。
排球训练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和训练强度,避免出现局部负荷过大的情况。由于人体生理机能的活动变化规律合格技术形成的规律,需要循序渐进进行锻炼,在练习过程中按照既定的原则合理分配训练内容。排球技术教学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击球和扣球动作。为了避免踝关节损伤,需要不断规范排球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训练中。为了避免片面性教学的情况,需要学生全面、熟练、准确的掌握各种排球技术,在比赛中灵活应用,减少失误,进而避免踝关节损伤事故的出现[4]。
2.2踝关节损伤的处理方式
针对踝关节损伤对青少年影响的严重性,需要重视关节损伤的后续处理和治疗,进而提升排球教学效果。以下将对踝关节损伤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
(1)初期治疗。
在初期治疗过程中,需要以止血、防肿为主。如果在排球训练中出现踝关节扭伤的情况,需要运动者立即停止训练,马上进行包扎和冷敷。为了保证处理效果,需要将受伤运动员及时送医治疗,越早包扎治疗效果越好。加压包扎的方式有很多,需要将其和冷敷的方式结合起来,如果治疗及时,会减轻运动者的痛苦,消除肿胀,便于后期治疗。如果运动员疼痛难忍,需要及时服用止痛片、止血药,缓解运动员的痛苦。
(2)中期治疗。
中期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为主,在前期治疗过程中采用包扎和冷敷的方式减少患者的痛苦,但是由此导致患处血液不循环,因此在中期治疗中,主要以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为主,为了使淤血和渗出液迅速被吸收,促进组织的修复进度,可以采用相关止痛药和消炎药进行热敷,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3)后期治疗。
后期恢复治疗在整体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以增强肌肉关节功能为主。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让运动者自主进行常规性训练,主要以下肢运动为主,强化关节的力量练习。教师在实践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根据踝关节恢复情况选择合适强度的运动,坚持不懈进行锻炼,达到促进关节运动,活血化瘀的作用[5]。
针对青少年在排球教学和训练中出现的踝关节损伤的情况,需要教师引起重视,重视预防机制和处理方式,根据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基于排球运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掌握排球教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只有在实践训练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防止踝关节损伤的情况,进而提升排球教学和训练的效果,教师要针对青少年的身体情况,结合排球训练内容,合理规划训练体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宏,张环宇,钱江宇.排球专项运动扭伤情况的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2(18):90-94.
[2]刘国涛,李钟郁,蒋环宇.体育教育专业人学生的排球运动扭伤与预防[J].福建体育科技,2012(17):290-294.
[3]任玉衡,王立柱,钱立恒,等.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研究[J].体育科学,2012(18):300-304.
[4]陈海春,王立江,张爱丽,等.踝节运动扭伤发生的动力解剖学基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17):390-395.
[5]刘国涛,李世鹏,王丽娟,等.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排球运动扭伤与预防[J].福建体育科技,2012(17):40-43.
作者简介:①穆涛(1981,3—),男,汉,陕西西安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排球教学与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2(a)-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