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 广东广州 501420)
排球考核体系是反馈教学目标、监督教学工作的有效办法,但是在评价体系的客观性方面往往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因此设计科学实效性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通过对现有排球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构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从而为排球运动考核体系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准则对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就是在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的要求下,对教学结果给予客观公正的判断,其中包含诸多方面,例如对教学结果的衡量、对教学方法的使用、对教学过程的反馈等价值判断。因此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直接影响到对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认识、教学价值的取向等。在高校体育专业的成绩考核中往往采用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排球的考核模式也被列入其中。
通过对几所高校的排球考核模式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普遍采用固定的考核办法,即由理论成绩、技术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的成绩来折合成最终成绩,其折合比例一般为3∶6∶1。其中理论基础知识采用闭卷式测评方法,技术考核中主要评价学生对排球运动的传、垫、发、扣等几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考核中明确规定只有理论与技术成绩都及格之后才能算是达标。从评价性质上来看,调查对象中有65%的高校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他学校只选择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由此可见,高校排球教学在评价方式上缺乏全程监督性,即使部分高校采用了平时成绩的考核办法,但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却极其微小,这对排球教学过程的客观性评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单从学生的达标测试成绩来衡量教学效果缺乏合理性,这就造成教学评价体系价值和功能大打折扣,甚至会模糊真实的教学成果,若学校放任达标测试成绩衡量一切的现象,还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急功近利的投机意识,这将违背了排球运动考核评价的本质和目的。
通过对高校的排球考核模式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几点重要的问题,这与排球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所不符。
首先,排球教学目标中规定要同时注重学生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实现二者之间的同步提升,然后考核模式中只注重对排球技术的测评,而忽视了学生的排球技术运用能力、裁判与组织能力、排球学习能力等的考核,导致学生对技术和能力的重视比例严重失衡。
其次,各个高校对技评和达标的认识程度不足,所占比例安排欠佳,排球测评受到外界因素、学生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一次达标成绩根本不能代表测试的公正性。因此要将注意力适当转移到技评测试上,毕竟技术动作相对较为稳定,且发挥水平也较正常,因此可以适度地增大技评与达标之间所占的比例。
再次,有一部分学校忽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缺乏对学生动态学习状况的监护,这种结果性的评价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实践性的能力和技术需要学生在日常中体现,可见,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缺乏客观性。
最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甚少,在高校评价体系中只是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缺乏教师、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
以往的排球考核模式中主要通过达标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只是为了达标而学习,丧失教学目标的本质含义,学生为了达标在课堂上也只是一味地模仿和训练技术动作,这种千篇一律的训练方式极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影响到对排球的学习积极性;达标测试的成绩是唯一验证学生成绩的手段,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对排球运动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对高校排球评价体系的创新和改革可以拓宽考核形式,将能力测评和技术测评同时引入到考核内容中,与达标成绩占有相似的比例,可以有效地消除传统评价模式的局限性。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排球教学考核模式使学生在产生较大学习压力的同时丧失自信心,在测试中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对排球运动的价值和内涵学习也逐渐失去兴趣,创新性的排球考核方式可以打破这种固定的束缚,逐渐转化为促进学生自由学习的动力,尤其是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创新性的考核模式要以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和素质需求,融入人文元素,构建与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人才评价体系,逐渐改善学生对排球运动的自信心,从而创造健康文明的排球运动课堂。
由于传统考核评价体系的苛刻与固定,使得排球教师不得不采用严厉,带有强制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要求学生提高自身达标率。这不仅使学生逐渐丧失对排球学习的积极性,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距离感,进行影响到排球课堂气氛,降低排球教学质量。创新性的排球考核体系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自由、放松、和谐和健康的教学环境,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力度,从而建立彼此关心、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关系,这将为排球教学效果带来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可见,排球考核模式的创新对于排球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新《课程指导纲要》中对体育教育教育球类课程的评价要求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定,它要求注重发挥评价体系的价值和功能,要对教学效果起到激励、反馈和监督的作用;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严格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评价方式也要将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模式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主观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并根据高校现有教学与评价特点做出参考的标准:第一,理论考核:包括全部讲授的理论知识内容(30%);第二,技术考核:达标、技评相结合(40%);第三,基本能力考核:包括技战术讲解示范,裁判操作,教学实践等内容(25%);第四,自我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对课程的认识等内容(5%)。
该研究通过对高校排球考核内容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排球考核可以反映学生在多方面的学习情况,具体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排球的考核主要力度还是集中在技术动作和组织能力方面,再者就是对理论知识、裁判能力等方面的重视。调查中还发现,一些高校对《课程指导纲要》评价体标准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导致在评价体系中将理论知识放在重要的位置,然后理论知识一般课本中都可以学到,学生通过记忆就能熟知,当理论知识达标后就抛之脑后,因此理论知识的考核只是测验学生是否对课本进行记忆,没有实践性的意义。因此,可建议将理论考核的比例适度下调,从而增加对能力方面的测评,转移学生对排球能力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实践考核价值。笔者认为理论考核、技术考核、基本能力考核这个比例为20%、40%、35%较合适。基本能力包含有教学与组织能力、裁判能力、竞赛组织能力、战术运用能力。这个比例安排能够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示范意识,积极培养自己的能力,而且对能力考核也能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这个比例合适与否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证明。
总之,学习评价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突出知识掌握与能力运用两条主线,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于飞.高校排球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4):240-241.
[2]黄子宜.我国普通高校体教专业排球普修课程考评体系改革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1):53-56.
[3]章赛清.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课程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4]刘传进,顾伟农.对我国体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课考评体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4):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