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严金瑜
浅谈人事档案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文/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严金瑜
【摘要】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目前人事档案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此现象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人事档案;诚信;问题;对策
人事档案系统全面地记录了人员的历史情况、工作经历、优缺点及受过的奖惩等,对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人事档案的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对职工特点及工作实绩的评价。
(一)人事档案造假严重。近年来,中组部及各地查处干部或干部帮助家属履历造假的案件层出不穷,这种行为任其蔓延,将会贻害无穷。这些虚假档案无疑使档案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档案的信任度可想而知。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有关人员受个人利益驱使,内外相互串通,更改、造假人事档案;第二,干部人事管理存在漏洞,制度刚性约束不强,监管执行不到位,惩戒力度不够;第三,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材料甄别不仔细、查档不认真、管理不尽职责。
(二)人事档案脱节现象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档案亦要同步调动。若辞职人员为干部身份,档案则由原单位调至人才交流中心托管,若此人员入职有档案保管权的单位,那么可由新单位从人才服务中心调入;若此人员不再受聘于其他单位,而又不在人才服务中心办理托管手续,那么此档案就成为一“死档”而无法反映档案主人辞职后的社会活动,其档案资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失真现象。而工人身份者,则由劳动局保管,有些人甚至自己保管档案,更不能确保档案的真实性。
(三)“再造档案”层出不穷。人事档案具有严肃性、准确性、唯一性。一般来说,一个人一生只能有一份人事档案,只有在档案遗失或损坏的情况下才能重建档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档案保留权的企事业单位为了留住人才或逼迫跳槽人员办清相关手续而扣留人事档案。而接收人员的单位不积极与原单位协商,就违背法律,重新为新进人才建立一份人事档案,这种再造的档案根本谈不上什么信任度,其档案的作用也毫无意义。
(一)以法律维护人事档案的诚信化。首先,要积极普法,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等法律法规在广大干部和职工心中都根深蒂固,充分发挥法律的指引作用,任何人需要调动和利用档案都必须按规章办事。其次,针对借口涂改、伪造档案材料,私自、指使或者允许他人抽取、撤换或销毁档案材料等情节恶劣的、影响很坏的违法犯罪行为,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本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毫不犹豫地绳之以法,予以坚决打击。最后,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档案保留权的单位要按政策办事,对于辞职需调出人员应按规定及时为其转档,杜绝为留人才而扣押人事档案的现象发生。
(二)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档案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严把“三关”。一是要把好材料的入口关,对来路不明及有疑义的材料,要亲自进行调查核实,验明正身,做好初步认定工作,切断问题文件材料的源头。二是严把人事档案材料的转入关,各部门平时在积累文件、材料时,要做到去伪存真,不让虚假文件、材料有任何留存之机。对新形成的档案材料,一律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并进行认真细致地鉴别。三是严把人事档案转递关。在人事调动时,档案人员接到调档函,要将其人事档案材料进行收集,认真核对,并分类、编号、装订,填写档案回执单,密封后加盖公章,通过机要发至用人单位档案部门或由组织派专人送取。严禁个人办理人事档案事宜或自带人事档案。在日常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收集、整理个人可入档的动态信息,并逐一分类放入其人事档案,以防出现人事与档案脱节的现象。
(三)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科学文化知识、职业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是确保档案工作质量的关键。应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同时,鼓励积极自学,鼓励积极与同行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提高工作质量,把专业技术年度考核与工资待遇挂钩,形成一定的激励的机制,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以信息化管理人事档案。目前,人才流动性加大,“单位”人渐趋为“社会”人。人才的社会市场化逐步提高,纸质档案已不能确保所提供的材料是真实可信的,把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入人事档案管理之中是确保人事档案诚信化的重要手段。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一个权威、安全的网络平台,在此建立起个人网络信息档案,更灵活、更全面地记录个人的人生轨迹,使档案资料更具社会化,可以解决人档脱节、档案被扣留、“死档”等诸多问题。
随着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各类人才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阔,对人事档案的诚信化要求越来越高。人事档案管理要沿着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前进,才能确保人事档案的诚信化。
参考文献:
[1]韩雪涛.刍议人事档案中的信任危机[J].办公室业务,2012(2):127-128.
[2]刘冬丽.当前人事危机面临的危机及应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11),3:248-249.
[3]陈国英.档案造假原因及防范对策[J].浙江档案,2003(5):23.